央廣網西安1月7日消息(記者劉濤 通訊員陳牧源)西安機場積極踐行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理念,嚴格落實各級生態環境保護相關要求,著力推進綠色機場規劃落地,在環保體系建設、基礎設施優化、能源結構升級等方面取得較大發展。
為強化源頭治理,西安機場淘汰老舊生產工藝,拆除鍋爐,縮停高耗能、高排放、高損耗的蒸汽供給系統,採用大唐電廠高溫熱水集中供熱,電製冷加冰蓄冷集中供冷,使用空氣能熱水器和燃氣灶具等環保設備產熱,提升能效,從根本上減少汙染。對機場基礎設施設備有針對性地優化改造,升級機場照明系統,在機場航站樓公共區照明、場區室外照明、機坪助航燈光等區域換裝LED節能燈具,其中航站樓LED燈具先後改造11次,改造光源2.3萬盞,減少照明功率753千瓦,全年實現節能514萬千瓦時,照明亮度普遍提升70%。
為確保總體目標實現,西安機場圍繞「車輛尾氣治理」「新能源車輛使用」「APU替代」等三大核心任務開展一系列治理工作,從機場整體環境優化到準入車輛嚴格把控,每一個環節都貫徹好節能降耗、保護環境的總體要求。相關單位全面統計梳理飛行區保障車輛臺帳,開展飛行控制區內場車輛現狀的調查,對內場尾氣排放檢測不合格的車輛進行達標改造,將尾氣汙染帶來的影響降至最低,提高內場車輛準入門檻,嚴控燃油車輛準入,除豁免車型外100%使用新能源車型。截至目前,貨運區電動搬運設備共有80餘臺,電動化率超過90%,飛行區新增新能源車76輛,年底仍有新能源車輛陸續到場,預計年內保有量將超過100輛。在APU替代方面,著力提高岸電使用率。全面收集航班靠橋信息,定期通報違規不使用APU替代設備的航班,要求各航空公司對違規行為進一步處理。
完成好三大任務的同時,西安機場將環境保護節能降耗工作全面鋪開,深入推進。為加強汙水排放管理,西安機場投資2779萬元實施汙水排放提標改造,切實做好源頭治理,嚴控水質;積極落實垃圾分類管理,完善分類設施,開展垃圾分類宣傳,讓每一位機場員工都深刻認識到垃圾分類的重要性,將垃圾分類要求自覺落實到日常生活和工作當中;強化餐飲油煙管理轄區所有餐飲企業按規定全部加裝油煙淨化裝置,落實日常運行監管。
西安機場將以三期擴建為契機,全面踐行綠色機場理念,緩解資源壓力、化解發展矛盾、提升服務品質,貫徹落實國家生態文明建設重要部署的重大舉措,全面實現可持續發展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