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吃可觀賞的狀元薯,一個塊莖長多株、年頭種植年尾收,怎麼做?

2020-12-21 鄉居小菜的悟空

名字帶薯的植物,相信不少小夥伴都能說出幾個來,如馬鈴薯、紅薯、大薯、涼薯、木薯等等,而儘管名字都帶薯字,也是結的地下果實,但這些不同的薯本身植株看著差別大,結的地下果實外形差別也大,這並不奇怪,要說比較奇怪的,鄉居小菜想說的是這種植物——狀元薯,其葉子跟拿來包粽葉用的柊葉相似,而其地下結的果實(即地下塊莖)卻有些像生薑,生長特性也跟生薑有些相似,不知道小夥伴們對這種植物還有印象嗎?

說到狀元薯,可能我國南方的小夥伴就比較了解了,像鄉居小菜家鄉所在的廣西這邊並不少見,在菜地角落、村裡水渠邊、土房子附近就有狀元薯;天氣不是特別冷,在冬天也能生長,開花的季節,花紅大綠葉,特別的美;以前的農村裡人們種植狀元薯主要是為了吃其結的地下果實:洗乾淨削皮了加點水煮熟直接吃或者是切小塊些加紅糖煮糖水喝也可以,類似可食用木薯吃法,不過現在人們不怎麼興吃這個了,集市上也很少見到有賣。

若是有小夥伴還喜歡吃狀元薯地下果實或者是種植在院子裡作觀賞用,趁著這個春節假期延長了現在還在農村,可以在村裡看看哪裡有,挖一些回來種;準備立春了,狀元薯地下塊莖上陸續長嫩芽、冒幼苗出來了,挖來種正合適,不用再催芽處理,生長更快。

狀元薯是多年生植物,對環境適生力強,病蟲害少,野生的狀元薯都生長得很好,人工種植不難,跟柊葉一樣好種植管理,想要狀元薯生長得好、結地下果實多,得根據其生長的一些特性去進行選地施肥等種植管理,下面分點來說說:

一、選對種植地

儘管狀元薯適生力強,但我們也不能隨便種,要種就種好!隨著不斷生長,狀元薯的根系變得很發達,往四周不斷伸展變多、變長,如鄉居小菜所拍圖片展示的那樣;而根系所處的地方是土壤,根系又是狀元薯生長吸收利用水分養分的主要部位,土壤環境是否利於其長根系,對後續生長影響很大,土壤環境好,狀元薯才能越長越好,否則,根系生長都受到抑制了,想長好也難。

1、考慮土壤土層深厚、疏鬆透氣

所以我們要選擇的種植地土壤,第一點要考慮的就是土壤土層深厚、疏鬆透氣,如沙壤土、壤土,這樣的土壤水分少時也疏鬆不結硬塊,有點結塊也能輕易的弄散開,水分多時也不粘,聚在一起容易弄散開,通透性好。

2、考慮腐殖質多的肥沃土壤

第二點就是,在考慮第一點的基礎上,腐殖質多的肥沃土壤,更利於狀元薯的生長!土壤腐殖質說簡單些就是有機物的一種存在形式,有機物含有氮磷鉀鈣鎂等營養元素,滿足狀元薯生長需要;此外,腐殖質多的土壤,不僅疏鬆透氣,而且吸水保肥能力也很強,對於多年生、生長時間長的狀元薯來說非常適宜。

腐殖質多的土壤顏色比較深,如鄉居小菜手抓地上的這些泥土,偏黑褐色,這附近種有樹,經常掉葉子下來逐漸腐化掉,時間久了也就變得肥沃了,那些狀元薯就算沒人施肥澆水,它們還是生長得很好;當然了,若是自家土地土壤腐殖質比較少,可以通過加強施腐熟的農家肥來改善;土壤水分也是,可以通過澆水培土來加強。

3、考慮種植地周邊環境採光

第三點就是,要考慮種植地周邊的其他環境條件,如周圍遮擋多嗎,光照怎麼樣;狀元薯生長喜溫暖、溼潤氣候,生長對光照要求不高,有一定的耐陰性,像在農村樹木多的水渠邊、房子密集的老房子附近,採光不怎麼好,但狀元薯也生長得挺好,有一點不足就是花期開的花不夠茂盛、豔,比在光照更足的地方稍差些,開花時間也遲些。

所以,若是小夥伴們種植狀元薯是為觀賞需要,那把它種在光照足些的地方更好,觀賞性更高些;若是種來吃其地下果實,只要不是全蔭環境,每天得到小半天的光照也可以,如種在院子光照比較差的屋後或者是有樹遮擋的菜地角落。

小結:選來種植狀元薯的地方,有一定的光照,而且土壤深厚、透氣性好,若是土壤不夠肥沃,可以通過加強施農家肥來促進狀元薯生長。

二、選地下塊莖做種

狀元薯的種植雖然可以用種子播種,但那樣的做法一般是用於培育新品種需要,我們普通人種植用其地下塊莖來種植就可以了,類似於種植馬鈴薯!

現在2月份了,地裡沒挖出來的狀元薯地下塊莖(老塊莖、嫩塊莖)在暖冬裡已開始發芽、出苗了,要拿來種的狀元薯地下塊莖,我們選那些長有根系且明顯長芽像小竹筍的塊莖來種植,一芽一種,像鄉居小菜手裡拿的這塊是連在一起的,長根系、芽都很明顯,掰斷成兩塊就可以拿去種了,分兩處種,間隔一定距離。

當然了,狀元薯老塊莖上長芽的也可以切塊出來種,要注意的是,老塊莖可能有些地方乾枯或者在地裡漚爛了,要切掉,乾枯、爛的根系也弄掉,弄好的塊莖來種。

本身已經長芽、長一定根系了,這樣的狀元薯塊莖種下去特別容易種活,不過狀元薯塊莖很嫩、水分多,塊莖掰塊或者切塊的時候,切面是傷口,可以粘草木灰處理了再拿去種,若是不粘草木灰處理,直接拿去種也可以,但要注意,不要澆水溼潤了,泥土有一定的溼潤度,不明顯溼、不乾燥就可以,泥土太溼潤容易會漚壞塊莖。

三、簡單幾步種植

選好地、選好塊莖,再鏟些農家平時攢的腐熟的農家肥就可以整地種狀元薯了。

1、耕地起壟

要種植狀元薯的地塊,清理掉枯枝亂葉後深翻耕泥土,把泥土整碎小些然後鏟土起壟,為後面把塊莖種在壟上做準備;而且起壟了方便平時管理,也方便下雨多的雨季排掉多餘的水分,以免漚壞狀元薯根細、生長變差。若種植地是種植過容易招蟲的蔬菜菜地,那翻耕了要暴曬幾天再起壟。

起的壟寬度沒有具體的標準,方便平時管理就可以了,如壟寬度1m,一行種兩個塊莖,株行間隔30cm這樣,然後壟邊各留20cm左右,能滿足狀元薯後續生長往周邊結塊莖長新苗需要,平時澆水、施肥等也方便。

2、施足農家肥做底肥

狀元薯根系扎得不算深,有點土就能生長,但狀元薯根系多、分布廣,種前施足底肥,後續少挖土追肥,以免挖土不小心斬斷其部分根系;狀元薯生長時間久,需要源源不斷的養分供應,施用肥效長的腐熟農家肥更合適。

而液體狀的農家肥如糞水、尿水,水分比較多,滲流快,拿來做底肥溼潤施適量就可以了,主要是施幹糞便農家肥,如雞糞、鴨糞、豬糞等等;穴裡挖深些,至少15-20cm這樣,施入一層厚厚的底肥,然後再撒上層細泥土。

3、芽朝上種植

按照上面說的去準備狀元薯塊莖,已長有明顯的芽、根系了,之後在施了底肥並覆蓋薄土的穴裡居中放入塊莖,芽朝上,鏟旁邊的泥土覆蓋住塊莖,留芽苗冒出來就可以了,若是長的芽比較短,就一點點,覆蓋層薄土就行。

四、平時管理

狀元薯病蟲害好,平時做好澆水摘枯葉培土等管理就可以了。

1、平時澆水溼潤,雨季排水

狀元薯塊莖剛種下,若泥土不乾燥不用急著去澆水的,看情況過7-10天再澆水;之後隨著狀元薯的生長,十天半個月澆水一次,保持溼潤但不積水就可以;下雨多的季節,一個月下兩次及以上的雨,雨水溼潤土壤,不用澆水,注意土壤水分過多時排水就可以了。

2、適當追肥

種植狀元薯,年頭種下,年尾採收,若不採收,就留著繼續長地裡;種植時施足底肥了,三個月後追肥一次,準備開花再追肥一次是可以的,追肥次數主要是看土壤肥沃程度及狀元薯長勢,若土壤不夠肥沃,狀元薯長得差些,可以多追肥一次;追肥也是選擇的農家肥。

3、地裡早除草

雜草生命力強,大部分的雜草也是喜暖和氣候、耐寒性差,所以狀元薯生長的季節,也是容易長雜草的季節,除草要儘早,天氣好的時候人工拔掉或者用鋤頭鏟掉,隨著雜草曬乾腐化在地裡又是很好的肥料;當然了,若是雨季太潮溼,除的草就不要留地裡了,水分多漚爛容易發臭招蟲。

除草除了是為狀元薯留住更多的水分養分利於生長,還可以讓植株莖葉間更透氣,減少病蟲害滋生。

4、培土不能少

狀元薯地下塊莖的生長就像平時我們種的生薑,一個塊莖上可以長出多個苗,剛開始只長一株苗,當時種下的塊莖就是主莖,之後隨著生長,從主莖旁邊又長出新的分枝苗來,而分枝苗所在的基部逐漸膨大,之後又從分枝苗膨大的基部旁邊新生出新苗來;如此生長著,本來就一個塊莖的,經過幾個月甚至更長時間的生長發展成多個塊莖,用我們常說的話就是子生孫,孫生子,子子孫孫無限多。

而隨著狀元薯塊莖不斷膨大、增多,種植時覆蓋的土層不能滿足生長需要,需要培土才行,類似於我們種馬鈴薯需要培土一樣;看情況培土兩三次,不要讓其地下塊莖露出地面來,暴露出來的地下塊莖會有點點發綠,如鄉居小菜手指觸碰的那一塊塊莖。

5、清理掉枯葉

隨著狀元薯的不斷生長,植株會變得很高大,有兩三米那麼高,長得越高,葉子越多,最先長的葉子會老化、枯萎,垂下來或掉落到地上罩著,成為蝸牛、鼻涕蟲等喜陰喜潮溼環境的害蟲藏身的場所,要清理掉那些枯葉,不然那些害蟲可能會給狀元薯植株帶來病害。

五、收狀元薯

經過以上種植管理幾個月到年尾秋冬季了,植株逐漸枯萎就可以收狀元薯了,先清理掉莖葉再挖薯,挖的時候先輕輕的鏟開上面層薄泥土,看到一穴狀元薯大致的分布,然後再從旁邊開始挖、收,這樣不容易弄破狀元薯。

狀元薯的皮薄,用指甲容易刮開,裡面肉質很嫩,白白的,水分多,挖出來的狀元薯不是很好鮮放,但不挖出來秋冬季雨水很少,也不怕在地下漚壞掉,所以,若是種來鮮煮著吃的話,想吃再去挖,泥土疏鬆,很容易挖;來年再種植的話直接挖出已長芽的塊莖分塊好拿去種就可以了。

總結:狀元薯是多年生作物,適生力強,病蟲害少,既可以種來吃,也可以種來觀賞,種植也簡單,在天暖的時候選好疏鬆透氣的地塊,耕土施足農家肥把長芽的塊莖種上,平時注意澆水、培土等管理,到年尾就可以收狀元薯了,若不收,留著來年春天長新芽了再挖塊莖去種更多面積也可以。

相關焦點

  • 種植的腳板薯要想產量更高,品相更好,掌握這些種植細節是關鍵
    導語:腳板薯俗稱大薯,是目前所有農業種植的薯類當中最大的品種,準確來說是薯蕷科植物,跟淮山同屬一個品系,通常一株的產量都在30斤以上,最大的甚至超過一百多斤。由於腳板薯富含澱粉以及大量的礦物質和微量元素,對身體有很好的滋補作用,而且在以前比較窮的時候還是大部分農村人的主糧食物,即便是現在富裕的農村人也非常喜歡種植腳板薯。
  • 種植大薯怎麼長更大塊?多年生植物,選地摘珠芽越冬等管理不能少
    生活中人們常種些薯類的農作物如紅薯、馬鈴薯既可以當蔬菜吃也可以當糧食吃;而除了紅薯、馬鈴薯,還有一種薯類也非常的好吃,而且這種薯類適生力強,相對於紅薯、馬鈴薯更好種植管理、病蟲害少;這種薯類是多年生的植物,結的地下塊莖可以長得非常大個、保存得又久(就算是切一部分來吃了,剩下的部分正常放在陰涼乾燥處不碰水,也就切口有點壞,但其他部分還是好好的),在以前的農村,不少農戶都興種這種薯類囤著吃
  • 農民種馬鈴薯,薯苗只長秧不結實減產咋辦?2個種植方法來解決
    馬鈴薯種植戶可能注意到這個現象,即春播的馬鈴薯地面部分的秧苗長勢旺盛,枝葉相互遮陰,呈現出「高產」之勢,然而拔出秧苗後,發現植株延遲結薯,或者一棵只結了一個薯塊,甚至一個都不結,嚴重影響到馬鈴薯的產量。這種只長秧苗、不結薯的現象,其實,大部分原因是由馬鈴薯株苗徒長造成的。
  • 土豆只長秧子不結薯?幾種空秧現象分析和對策
    收穫的時候正好趕上麥收農忙,就開著手扶拖拉機在本村和鄰村賣掉了,那時候土豆和小麥是斤兌斤,一斤小麥換一斤土豆,居然換了2000多斤麥子,剩下的和賣相不好的就送鄰居和親戚吃了,土豆是硬菜,農忙季節蔬菜很少,農民忙的也沒空上街買菜。
  • 《Greenhell》可種植植物有哪些 可種植植物匯總分享
    下面一起來看看「北鼻小黃人」分享的可種植植物匯總吧。 可種植植物... Greenhell可種植植物匯總 Greenhell中玩家可以通過種植來獲取生存的資源,那麼可以供玩家種植的植物種類都有哪些呢?下面一起來看看「北鼻小黃人」分享的可種植植物匯總吧。
  • 紅薯種植的栽插方法有5種,哪種最高產?種植能手教你選用哪一種
    說到紅薯種植,可以說老一輩中經歷過生產隊的農村人會印象特別深刻,聽父親說在他們年輕的時候,沒有什麼吃的,紅薯是很多農民的主糧,因此,在那時候農民就對紅薯種植有很大的研究。 紅薯怎樣栽插有利於紅薯高產?今天就給大家大家總結了關於紅薯栽插5種方法,哪種栽插方法紅薯結的多?
  •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溫飽薯」變「脫貧薯」 烏蒙腹地昭通種...
    馬鈴薯種植基地在海拔2300米的烏蒙腹地,撥開萬裡迷霧,昭通市以近300萬畝的馬鈴薯種植基地種出了新「薯」光,也照亮了昭通的脫貧之路。作為世界上最適宜種植馬鈴薯的地區之一,昭通的馬鈴薯已從「溫飽薯」變身「脫貧薯」,馬鈴薯產業承載著貧困山區人民脫貧致富的希望。7月15日,「壯麗七十年·奮鬥新時代——雲南日報報業集團全媒體尋走雲南之昭通篇」走進昭通。
  • 鬼子姜:被德國人引入,從爭相種植到全部放棄,它的危害有多大?
    在那個年代,北方特別冷,冬季沒有特別多的新鮮蔬菜用來食用,除了蘿蔔、白菜、土豆之類的冬儲菜之外,人們還會想盡辦法醃製一些小菜,來豐富餐桌上的菜品,鬼子姜就是其中之一。鄰居們還會把醃製好的鬼子姜作為禮物相送,比以比誰家醃製的更加美味,彼此交流製作經驗。在寒冷的冬季,餐桌上放上一盤脆脆的小菜,吃起飯來格外香甜。
  • 大杭州「網紅食品」小香薯來了
    個頭小小,輕輕剝開,第一口甜,第二口香,第三口糯,第四口吃完……這就是最近幾年火爆大杭州的「網紅」農產品(000061,股吧)——小香薯。想不想自己種小香薯?「小香薯媽媽」季教授要送你苗。小香薯最早被稱作「迷你香薯」,品種名叫「心香」,是由浙江省農科院甘薯育種專家季志仙教授培育出來的。
  • 「薯」你最美!
    「豬仔薯」不知道你吃過沒?在水步天獅坡、新塘、井崗等村都種植了近千畝的「豬仔薯」!一起去了解一下吧!豬仔薯是一種介於淮山與土豆之間的薯類,是水步特色傳統農產品之一。尤其在這個「豬仔薯」的豐收季節,來上一碗,最是合適了!說起豬仔薯,不少人會覺得這個名字很逗趣。這種臺山特有的食材,由於個小圓潤所以被稱作此名。據當地農民介紹,原來豬仔薯分有「大種」與「小種」,以「小種」為佳,也只有水步新塘這個地方才有種植。
  • 滿山儘是黃金甲 廈門多處可打卡黃花風鈴木
    其實,黃花風鈴木最開始只在島內西堤一帶種植得較多,近年來逐步在全市道路、公園、山林推廣種植。特別是近三四年來,島外一些地方大力發展鄉村旅遊,利用林地資源大面積種植黃花風鈴木,金燦燦的花海吸引越來越多的市民遊客前往觀賞。
  • 賴悅東:返鄉創業種南薯 鋪就村民「致富路」
    加上他早年在深圳也曾遭遇過有錢買不到南薯粉的「尷尬」,這讓他從中看到了創業商機。於是,他便萌生了推進家鄉撂荒地復墾複種的想法,毅然決定回鄉創業,開始將事業重心轉向投資種植南薯。 賴悅東介紹,南薯春種冬收,易種易管,在以前生活困難時期是三荒四月家家戶戶門前屋後必備的口糧。改革開放後,過去只用於充飢的南薯在農村種植曾一度頻臨絕跡,直至早些年才再度「復活」。
  • 種植小蔥有哪些技巧?疏鬆透氣泥土起壟種,不間作套種,施農家肥
    小蔥是調味蔬菜,生活中人們常吃,人們自己種植的也不少,而小蔥不難種植,想要種植得好,主要就是些細節的管理,即技巧。1、小蔥是可以生長多年的,平時摘蔥葉吃了,還可以長出新的苗來,不用每次都要育苗才能種植;而小蔥生長所在的土壤久了容易變得結實,所以我們選擇種植的土壤本身要疏鬆透氣,此外,小蔥不耐水淹,雨季常遭水淹的低地勢低如水渠邊、池塘邊菜地就不要選了;光照足的地方小蔥生長更好,而天氣太熱也影響其生長,所以種植地周邊有適當的遮擋物如圍牆或者大樹,讓小蔥每天得到半天的光照就可以了
  • 在農村種植以下幾種農作物,不僅利潤高,而且幾乎不用管理
    在農村有很多荒地,因為沒人種植,所以荒地長滿了野草,這些荒地長久沒翻耕,所以肥料充足。如果利用這些荒地來開發種植,種植些什麼作物比較賺錢呢?以下為大家推薦的幾種農作物,不僅種植成本低,利潤收入高,而且幾乎不用管理,我們一起看看吧。
  • 小香薯地裡來了新幫手「新技術」助力可節省一半人力
    8月17日上午,臨安板橋鎮上田村臨安群意家庭農場的蕃薯地裡,一臺形似手扶拖拉機的薯苗移栽機在不停忙碌。取苗、栽苗、覆土、壓實……所有工序一次性完成。這是臨安區首臺引進的日本產薯苗移栽機。移栽機採用仿人工斜插法種植,輪距、株距、植入深度都可以調節。調節好之後的操作比較簡單,機器可以通過感應器自動控制植入深度。比起以往人工在田間低頭彎腰辛勤種植的場面,更加輕鬆。「現在天氣熱,工人很難叫,加上願意來的工人年紀大了,所以引進一臺新的機器種。」
  • 無筋絲不噎喉,細膩如蛋黃的小香薯!熱量低,易飽腹,吃它半月小肚子...
    冬天,一個控制不住食慾的季節。既然控制不住吃,那吃什麼就顯得尤為重要。熱量低,飽腹感強,潤腸清腸胃的紅薯一定不可少。大象推薦一種既好吃又實惠的,天天吃不膩的紅薯--衢(qu)州小香薯!顧名思義:小香薯。就知道它個頭比較迷你,最小的只有拇指大小,皮薄到有點透明,所以吃的時候不用剝皮。
  • 盤點:草缸的種植的小方法,原來還能這樣?!
    首先是有莖水草類的,這類水草有階梯式叢植法,束植法,齊尾式束植法,齊頭式束植法首先是階梯式叢植法。這其實是最主要的一種,適用全部有莖的水草,首先就是種植前將水草剪成所要的長度,再按照長短排序好.還有就是齊尾式束植法,這種方法就是選擇粗細一致的水草再將它們的芽冠對齊,然後修剪水草讓它們長度一致,最後又是拔掉它們基部的那些芽葉,再捆綁起來,而這個方法可以讓冠芽成球狀排排生長.
  • "五一"可賞江夏五裡界花海 20萬株薰衣草亭亭綻放
    &nbsp&nbsp&nbsp&nbsp20萬株百畝薰衣草亭亭綻放。昨天,武漢第三屆薰衣草文化節在江夏五裡界當代薰衣草園盛大開幕。&nbsp&nbsp&nbsp&nbsp除種植的20萬株薰衣草,江夏當代薰衣草園還有數百畝其他藍調植物,柳葉馬鞭草、藍花鼠尾草、貓薄荷等。雖然它們被叫做「草」,但其實它們也是和薰衣草同色系的香草花卉。同時,園區還種植了10萬株觀賞向日葵。
  • 安徽農民種植蘑菇,26年守出「聚寶盆」,收徒弟條件苛刻
    「我94年開始接觸蘑菇種植,如今掐指一算,在這個行業裡打拼已是整整26年了,如今種植基地已發展標準化種植大棚30多個,種植的蘑菇採取訂單農業+市場流通+現場採摘的銷售模式,市場空間是擴大蘑菇種植面積的標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