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香薯地裡來了新幫手「新技術」助力可節省一半人力

2020-12-15 浙報融媒體

8月17日上午,臨安板橋鎮上田村臨安群意家庭農場的蕃薯地裡,一臺形似手扶拖拉機的薯苗移栽機在不停忙碌。取苗、栽苗、覆土、壓實……所有工序一次性完成。這是臨安區首臺引進的日本產薯苗移栽機。

移栽機採用仿人工斜插法種植,輪距、株距、植入深度都可以調節。調節好之後的操作比較簡單,機器可以通過感應器自動控制植入深度。比起以往人工在田間低頭彎腰辛勤種植的場面,更加輕鬆。

「現在天氣熱,工人很難叫,加上願意來的工人年紀大了,所以引進一臺新的機器種。」群意家庭農場負責人陳群說,隨著人工成本的增加和願意從事農業工作的年輕人減少,小香薯種植面臨著兩難的境地。一方面人工成本高,另一方面叫不到人,而且這個矛盾在今後還將日益加劇。「原來種植一畝地需要兩個人工,現在用機器只要1個小時左右,至少可以節約一半的人工,如果在鋪膜後種植效果更加明顯。」

小香薯是臨安區拳頭農產品之一,目前全區複種面積已達2萬畝,一產產值達1億元。小香薯在生產、管理和加工過程中的環節較多,勞動強度大,需要的人工和人工開支也多,『機器換人』的呼聲很高。「現階段小香薯產業從生產、管理到加工各個環節都已經可以實現機械作業,機械化種植已成為最後也是最難的一環。」臨安區農業機械首席推廣專家羅新華說。

(原標題《小香薯地裡來了新幫手 」新技術」助力 可節省一半人力》,作者 朱豔 餘錢洋 王宇鋒 郭蕾)

相關焦點

  • 巾幗助力 「小香薯」增收致富
    巾幗助力 「小香薯」增收致富 2020-09-18 19: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小香薯中的大民情
    小香薯中的大民情 2020-08-05 17: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香薯小農場」為扶貧助農注入新活力
    「我和孩子一起來認領這塊香薯田,希望能在收穫生態綠色農產品的同時讓孩子真切感受付出才有回報,也為精準扶貧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日前,市民劉先生帶著孩子來到白龍山街道三門村「香薯助農」黨員愛心農場,認領了一塊屬於自己的「香薯小農場」。
  • 「刺梨+香薯」一地多收益
    日前,在六枝特區巖腳鎮太和村小香薯種植基地,村民們趕著春季黃金季節,搶抓時間,成功種下1萬斤小香薯種子,開啟致富新路子。「種的時候,每邊兩行,種兩個。這樣的話,避免中間有的死根,發芽率會高一點。」在小香薯種植基地,農業農村部門的工作人員加強現場技術指導,村民們分工協作,有的拉溝,有的播種子,有的撒肥料,有的蓋土……一幅繁忙的春耕生產圖躍入眼帘。村民高客英表示,這幾年的農忙時節,種好自家洋芋、辣椒等農作物後,都會到基地務工,幫助增加家庭收入。「不用出遠門,在家門口就可以務工,既有錢賺,又能看顧家庭。」高客英說,對於現在的生活,打心裡感到滿足。
  • 淳安:小香薯帶來「大收益」
    5月12日,淳安縣梓桐鎮胡江村,一臺農機正快速起壟和覆膜,村民正在機械化種植「網紅」小香薯,在梓桐鎮的幫扶下,今年胡江村從臨安引進26畝小香薯種植,成了村裡消薄增收的「重頭戲」,小香薯預計7月份就能收成,畝產量可達2000斤左右,每畝可帶來近6千元收入,共計收益二十幾萬元。
  • 羅田小香薯豐收
    8月21日,羅田縣駱駝坳鎮葉家圈村幾戶脫貧戶正在收穫小香薯。目前,該村已種植小香薯500多畝,帶動48戶貧困戶脫貧和115名非貧困人口就業,小香薯俏銷北上廣等各大城市,年銷售額達500多萬元。(農村新報全媒記者 呂博林 通訊員 文家義 攝)
  • 辰頤物語:天目山小香薯
    暑氣漸濃,食欲不振,正是吃小香薯的最佳時令,那滋味吃一口就讓人停不下來! 小香薯好吃,但有不少的小香薯果肉裡有絲,吃起來難免影響口感。
  • 大杭州「網紅食品」小香薯來了
    個頭小小,輕輕剝開,第一口甜,第二口香,第三口糯,第四口吃完……這就是最近幾年火爆大杭州的「網紅」農產品(000061,股吧)——小香薯。想不想自己種小香薯?「小香薯媽媽」季教授要送你苗。小香薯最早被稱作「迷你香薯」,品種名叫「心香」,是由浙江省農科院甘薯育種專家季志仙教授培育出來的。
  • 麗水這裡的扶貧小香薯迎來大豐收
    「原本在家裡沒有經濟收入,現在村裡不僅提供了免費的種苗和化肥,還將我們種植出來的小香薯全部收購,根本不需要擔心銷路。」今年78歲高齡的村民季學祥欣喜地說。近年來,三門村依託優越的自然環境,積極謀劃推進三門田園綜合體建設,先後建成了甜橘柚、獼猴桃、山茶油、蜜桃一批生態農業產業基地,成功引進近100畝的小香薯種植,培育出了小香薯、甜橘柚以及獼猴桃等一系列優質的農產品,一舉完成了集體經濟消薄工作
  • 扶貧「小香薯」變身增收大產業
    ▲村民們一邊採收著已經成熟的「小香薯」,一邊犁地種下新的薯苗。▲西龍崗村第一書記廖曉鋒在填寫和整理貧困戶「幸福帳單」。「小香薯」讓曾經的貧困戶有了穩定收入記者跟隨廖曉鋒來到上饒市廣信區湖村鄉西龍崗村的田間地頭,只見一派繁忙景象。村民們正忙著一邊採收「小香薯」,一邊犁地種下下一季的薯苗。
  •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溫飽薯」變「脫貧薯」 烏蒙腹地昭通種...
    「松杉村西魁梁子非常適宜馬鈴薯種植,但存在散、小、弱的特點,每家每戶單打獨鬥、專業化程度低、生產率水平不高。」靖安鎮鎮長唐章雄告訴記者,按原有土地13000畝的土地產量只有6500噸(畝產1千斤),按當時700元一畝價格計算整個西魁馬鈴薯產值只有910萬元,人均年收入不足2300元。地是好地,如何才能種出「薯」光?「開荒復地、破埂打界」。
  • 無筋絲不噎喉,細膩如蛋黃的小香薯!熱量低,易飽腹,吃它半月小肚子...
    大象推薦一種既好吃又實惠的,天天吃不膩的紅薯--衢(qu)州小香薯!顧名思義:小香薯。就知道它個頭比較迷你,最小的只有拇指大小,皮薄到有點透明,所以吃的時候不用剝皮。和普通紅薯不同,它的果皮是淺紅色的,蒸熟後的薯肉如蛋黃,帶著一股淡淡的薯香味。
  • 浙江仙居:深受大眾喜愛與青睞的無公害高山「小香薯」上市了
    2020年8月28日,細雨綿綿,仙居縣上張鄉20多位小學生在鄉婦聯志願者和家長的幫助下參加採收高山「小香薯」農事勞動。當日,浙江省台州市仙居縣上張鄉婦聯開展「體驗農耕、愛惜糧食」採挖高山小香薯親子活動。
  • 草莓香薯,鹹蛋黃,榴槤芝士糰子的做法
    今天給大家分享一個草莓香薯,鹹蛋黃,榴槤芝士糰子的做法,製作簡單,味道可口。所需食材:草莓,糯米粉,小香薯2個,鹹蛋黃2個,榴槤肉1塊,芝士片2片。步驟三:準備餡料香薯芝士餡:將小香薯洗淨去皮,切片,放入鍋中蒸熟,加入一片芝士用勺子搗爛即可。榴槤芝士餡:將榴槤核去掉,果肉加半片芝士用勺子搗爛,攪拌均勻。
  • 海南小香薯VS西瓜紅蜜薯 兩種紅薯,你喜歡哪種?
    海南小香薯海南小香薯,真好吃,就是小時候那種黃瓤地瓜的口感。面面的粉粉的,一點兒也不水,還沒絲,就是我想吃的那種烤地瓜。西瓜紅蜜薯西瓜紅蜜薯細膩,無絲,還很甜!百家推薦買來的西瓜紅蜜薯,我自己嘗試用烤箱烤紅薯,不是外面賣的那種,但是比外面的好吃到贊。
  • 農村小夥地裡挖紅薯,挖下去薯藤底下全是紅薯,最後就地土烤
    今天家裡小弟去地裡挖紅薯,一鋤頭下去發現全是紅薯,太高興了,最後直接用了最原始的食用方法:土烤。一般種紅薯要經歷半年的時間才能結成,並且中途還要適當施肥溝土,在南方雨水充沛的地方不需要澆水。等待紅薯葉子慢慢變黃的時候就可以開挖啦,我記得小時候每年到挖紅薯的時候是最高興,一群小孩把挖好的紅薯直接在紅薯地裡用土砌窯烤。
  • 賴悅東:返鄉創業種南薯 鋪就村民「致富路」
    然而,在他回鄉探親的時候,發現自己家鄉以前耕種的部分邊遠山坑田地已經撂荒已久,十分浪費感到可惜。經過走訪了解,村裡未脫貧人數較多,閒置勞動力無事可做。加上他早年在深圳也曾遭遇過有錢買不到南薯粉的「尷尬」,這讓他從中看到了創業商機。於是,他便萌生了推進家鄉撂荒地復墾複種的想法,毅然決定回鄉創業,開始將事業重心轉向投資種植南薯。
  • 種下「致富薯」 收穫新希望——寫在全國馬鈴薯產業現場推進會和...
    屆時將帶來一場數位化、產業化、學術化、市場化的「薯」鄉盛宴。近年來,我省立足資源優勢,把馬鈴薯產業作為全省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主導產業來扶持,促進了馬鈴薯產業的快速發展,其已成為帶動我省農民致富的支柱性產業。從「寶貝蛋」「救命薯」「溫飽薯」,到如今的「脫貧薯」「致富薯」「小康薯」。
  • 最強蝸牛烏龜節省香打法
    最強蝸牛烏龜節省香打法,之前我們講解了一下普通版本的搞定烏龜的方法今天就來講一個節省版的,可以省下更多的資源用來鼓搗其他的內容,對此感興趣的玩家絕對不容錯過本期的攻略,幫助大家快速解決難題,最強蝸牛的黑惡勢力烏龜解決方法來看看吧!
  • Moka發布新產品「Moka People」 構建一體化數字人力新生態
    ·站在未來往回看」為主題,邀請了千餘名人力資源從業者、百名行業專家參與,共同分享、探討在新業態、新技術帶來的挑戰和機遇下,企業如何利用大數據、AI等尖端技術進行人力資源數位化轉型。會議期間,Moka CEO李國興同新東方在線、映客、RELX悅刻等共創客戶共同發布了基於HR核心業務需求的新產品——Moka People(人力資源管理系統),標誌著Moka構建數字人力資源一體化的進程更上一層,未來將繼續深耕SaaS領域,用更好的產品體驗和不斷創新迭代的尖端技術,為用戶帶來極致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