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嬤,在中國是外婆的意思。
這本書講的是昭廣被媽媽送到鄉下外婆家生活的故事。
昭廣的父親早逝,是原子彈爆炸造成的身體生病。
昭廣是弟弟,他還有個哥哥,媽媽為了養活兄弟倆需要上班,顧不過來幼小的他。
只能把他送到鄉下外婆的身邊,拜託外婆照顧。
在昭廣阿姨拜訪他們回去的時候,火車門要關的時候,把不留神的昭廣留在要開的火車上,然後哭著告別。
昭廣初到外婆家的描寫很細緻。
「直到現在,我還清楚記得當時的感覺———那棟房子,就像特寫鏡頭一般,猛然躍進我那滿懷不安、無法鎮靜地打量四周的眼睛裡。
與此同時,我的心中一陣恐慌。不是吧?千萬別是那棟房子啊!
在廣島,昭廣家是個窮人家庭,沒想到佐賀的外婆家會是這個樣子,更窮,不過在這裡卻度過了不一樣的人生。
「但是,初見這棟房子時的不祥預感,仍然準確無誤。我在廣島時雖然也窮,但在這裡,我卻淪為更低一級的赤貧階層了。
不過,也是一般人體驗不到的一段快樂歲月的開始!」
外婆家幾代人都是窮人,到她這代,更窮,但是卻一個人拉扯大七個兒女,非常的不容易。
因為窮,外婆非常的節儉。
她在家附近的小河攔上遊飄來的一切東西,物盡其用。
木棒柴草類的曬乾當柴火,上遊菜市場扔掉的有瑕疵的蔬菜水果,把壞掉爛掉的部分切掉,照樣可以吃。
有一次攔到一隻很新的木屐,外婆也讓等個兩三天,說不定另一隻也會飄下來,果不其然,幾天後另一隻木屐也飄來了。外婆用她的人生智慧,應對生活的窮困。
「那個人掉了一隻木屐在河裡之後,一時還捨不得,但是過了兩三天就會死心,把另外一隻也扔了,這樣,你就剛好湊成一雙了。」
外婆走路要在腰上系根繩子,在地上拖著一塊磁鐵,可以吸到釘子和廢鐵,賣錢補貼家用。
【光是走路什麼事也不做,多可惜,綁著磁鐵走,你看,可以賺到一點外快的。】
可是,因為窮,也讓小昭廣失去了很多的機會,比如昭廣想要學習擊劍和柔道,需要花錢,而外婆付不起,只能建議昭廣學習跑步,這種不花錢的運動。
雖然窮,外婆卻很樂觀,她是這樣看待窮和富的,「做有錢人很辛苦,要吃好東西,要去旅行,忙死了。而且,穿著好衣服走在路上,還要擔心摔一跤。光從這一點來看,窮人習慣穿著髒衣服,淋了雨,坐在地上,摔跤也無所謂。啊,貧窮真好!」
貧窮是真的不好,有時候外婆家實在沒有吃的。連出去玩都不行,外婆會說,
「不行!出去玩肚子會餓,你去睡覺吧。」
第二天,昭廣飢腸轆轆的醒來。
「早餐昨天不是吃過了嗎?趕快去上學,學校有營養午餐喔!」
交不起水費,只好撒謊。
「有一次,來收錢的大叔很隨意地說出令人心驚的內容:
「大媽,自來水費三個月沒繳了。」
外婆聽了,一副有點困難的表情,看到在一邊的我,立刻假裝不知道地說:」
「昭廣,最近兩三個月都沒喝水吧?」
儘管如此,周圍的人還是經常幫助外婆和我。
收水費的大叔會說,「我下個月再來吧!」
賣豆腐的大叔會把破掉的豆腐半價賣給我們,有時候實在沒有破掉豆腐,就用手在上面戳一個洞,然後照舊半價。
昭廣不知道該怎麼辦,只能默默地接受大叔的好意和笑容。
昭廣看病時沒有錢,醫生不光不收費,還給錢昭廣,讓他坐車回家。
外婆因為窮不得不節儉,其實她也是大好人,她受人照顧,也照顧別人。
三郎舅公借錢時,外婆總是說,「隨時還都行。」明明自己的生活不是隨時還都行的,還是很大方。
「外婆自己不喝啤酒,但一有客人來,不論白天或晚上,都會豪爽地打開啤酒瓶蓋。
在昭廣當上棒球隊長後,外婆立馬拉著昭廣去買一萬元一雙的釘鞋。
於是昭廣也樂觀的面對生活,非常的開朗。
「以樹果為零食,自己做玩具,運動也只是跑步,實在是非常簡單的窮日子。」
學著外婆拖著磁鐵到處走,為了賺一點小錢買心儀很久的零食。
去市場打工,自己賺錢買棒球服和球具。
隊友久保家裡困難,為了讓他一起去畢業旅行,號召其他隊友分頭打工賺錢。
在外婆及周圍的人潛移默化的影響下,昭廣學到了可以受益一生的寶貴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