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段時間,浙江省公布了本省高考的滿分作文以及老師的閱卷點評,2020年高考作文,其中有一篇名為《生活在樹上》的滿分作文引起了大家的關注。
這篇作文讓許多老師紛紛驚嘆,其中,浙江省高考作文閱卷大組組長陳建新教授評論這篇作文稱:老道和晦澀同在。
這篇高考作文在第一位閱卷老師看完後,僅僅給了39分,後面兩位老師都給了55的高分,最終經過作文審查組判定為滿分作文。
這篇名為《生活在樹上》的高考作文,文中使用了嚆矢、振翮、肯綮、玉墀、祓魅、婞直等詞,這些詞你知道我怎麼讀嗎?知道這些詞的意思嗎?
文中寫到:現代社會以海德格爾的一句「一切實踐傳統都已經瓦解完了」為嚆失。濫觴於家庭與社會傳統的期望正失去它們的借鑑意義。但面對看似無垠的未來天空,我想循卡爾維諾「樹上的男爵」的生活好過過早的振翮......這篇文章短短幾句話就出現了三個生僻詞語:嚆失、濫觴、振翮。通篇這作文類似的生僻詞、生僻典故和生僻表達到處都是,更讓人驚訝的是,這些生僻的用詞等等都用對了地方。
經查詢過後才得知:嚆矢,鳴鏑,這兩個詞是表示發起進攻的響箭,比喻開始。濫觴是出自於《荀子》文章中的,「昔者江出於岷山,其始出也,其源可以濫觴」。濫單字表示盛滿的意思,觴在古代是對杯子的命名。兩字合在一起的意思是江河的源頭水很淺,僅僅只能盛滿酒杯,也比喻為事物的開頭、開始。振翮表示為揮動翅膀,出自於《宋書.卷八二.周朗傳》文章中的:墜風之羽,覬振翮於軒毳之間。這詞常用來形容人的志向遠大和努力奮發向上,或是經濟正高速發展、在騰飛……
我國著名作家馬伯庸看到這篇文章後表示到:這些生僻詞、生僻典故和生僻表達都用對了地方,並不是背誦了一堆術語,胡亂堆砌上去的,可以看出,這位考生本人的知識面和閱讀量遠遠超過了同儕,這非常值得敬佩。他在評論中也提到,這篇文章要表達的意思也完全可以用更平實樸素的詞語來組織,也不會讓所表達的信息等損失。
並且武漢大學哲學學院外國哲學教研室附校教授周玄毅,看到這篇文章後表示到:這篇滿分作文以大多數人思維的層次,根本就不需要引用哲學家等等,也可以將自己想說的話說清楚。對此,他還甩出一篇對《生活在樹上》的翻譯。
我們就不長篇附上翻譯了,以我們上述這篇滿分論文的第一段原文為例,翻譯過來為:現代人最常見的困惑是,傳統已經不靈了,所以沒有根;可是要說自由自在呢,還能上天不成?像這樣又不接地氣,又不能隨便浪,該怎麼辦呢?哎我靈機一動:住樹上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