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網高校頻道5月18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祁華)5月14日,山西大學分別召開物理電子工程學院、環境與資源學院全體教師幹部大會,會議正式宣布了將電子信息工程系併入到物理電子工程學院、環境工程系併入到環境與資源學院的決定,該校校長黃桂田出席並講話,副校長程芳琴、張天才分別主持會議。組織部、人力資源處等相關部處負責人及物電學院、環資學院、電子系、環工系全體教師幹部參加會議。
黃桂田在會上作了重要講話,從統一思想、整合資源、推進落實等方面對這次融合的必要性、重要性及合併的思路和舉措進行了詳細的闡釋,強調要紮實推進,主動作為,推動學院內涵式高質量發展。具體講了三個方面:
一是以融合發展為大局,提高站位統一思想認識。學科專業的調整優化與交叉融合是面向社會需求、建設一流大學與一流學科的必然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指出,省委書記樓陽生來學校調研時,提出了山西大學要明確發展思路、以內涵發展為主的要求。這次學科融合是學校順應國家戰略發展需求,優化學科專業布局,深化改革創新,整合辦學資源,提升核心競爭力的重大舉措。
二是以學科專業建設為抓手,凸顯人才培養核心地位。學科、專業是人才培養的基礎和載體,也是反映一個學院綜合實力最重要的方面。學科專業結構布局優化是一項系統性的工作,關係到學校人才培養的目標與水平,關係到學校教學資源的配置和協調,關係到學校教育的質量和效益,也關係到學校教育與經濟社會發展的協調與適應,是學校優化結構、提高質量、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和人的全面發展需要的基本保證。全校上下要充分認識學科和專業建設的重要性,群策群力建立更加科學合理的學科專業體系,以「第五輪學科評估」及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雙萬計劃」為重要機遇,不斷提質進位。
三是以強化管理為手段,提升學院綜合治理能力。在這次院系合併融合工作中,各學院要認真落實學校2020年工作部署會議提出的「調整體制機制、凝心聚力盡力、落實內涵發展、全面提升質量」的總要求和八個方面32項重點任務,要進行系統謀劃,對標一流,明確學院發展思路、發展目標和學科定位,不斷優化學院頂層設計;要擔當實幹,加快發展,多措並舉建立長效機制,不斷加強學院內涵建設。同時,在一院多所的現狀下,各學院院長作為學科專業建設優化的第一責任人,要主動帶頭調動各方面積極性,形成最優方案和規劃,讓融合真正起到協同效應。
會上,馬傑院長、桑楠院長分別代表物電學院、環資學院學院進行了表態發言,薛太林系主任、郝豔紅系主任分別代表電子信息工程系、環境工程系表示全力支持學校決定。
程芳琴、張天才作為兩個學科的分管副校長對新學院建設提出了希望和要求。一要在融合發展的過程中,建立新的學院文化,艱苦奮鬥、樂於奉獻,合出團結、穩定和優勢,建立開放融合發展、理工相得益彰的學院。二要頂天立地,通過融合加強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的能力,著力推進學院改革創新,與經濟社會發展更加適應。三要強強聯合統籌學科發展規劃,強化科研能力提升,提高人才培養能力,凝心聚力,儘快實現學院、學科、專業「1+1>2」的聚合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