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的動物都有什麼地方特色?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奇特狀況?

2020-12-22 溫晨動物園

最近澳大利亞的大火牽動了全世界人民的心,持續四個月的大火不但侵蝕了很多人類的家園,也給澳大利亞本土的許許多多動物帶來了滅頂之災。這並不是誇張的說法,作為考拉重點保護區域的新南威爾斯州已經有至少三分之一的考拉被大火燒死,整個國家有數以億計的動物死於火災,甚至有很多分布區域狹窄的野生動物可能已經滅絕,例如山袋貂Burramys parvus和幾種吸蜜鳥科物種。網上還有很多袋鼠和考拉在火災中奔逃和喪生的照片,讓人看著十分揪心,也很心疼這些走投無路的、絕望的動物。雖然澳洲很多當地人已經加入到救助野生動物的行列,但整個澳大利亞的生態圈仍然是岌岌可危。

一提到澳大利亞的動物,大家可能會首先想到這麼幾種:袋鼠、考拉、鴯鶓、毒蟲、大蝙蝠。其中,袋鼠考拉和鴯鶓基本可以算是澳大利亞的代表性物種了;毒蟲包括了各種有毒的節肢動物、爬行動物,也是澳大利亞的標誌之一,網上經常會出現「澳大利亞網友在家裡發現X米長的毒蛇」之類的新聞,和標題類似「這就是在澳洲生活的日常,看完你還敢去嗎」的文章,內容大概就是各種毒蟲出現在室內的各個角落,包括牆縫和馬桶裡;大蝙蝠也一樣,前幾年有一張照片很火,是一隻超大的蝙蝠倒掛在一戶人家的屋簷上,很是驚悚。那隻蝙蝠是灰頭狐蝠Pteropus poliocephalus,也是澳大利亞比較常見的一種大型食果蝠。

袋鼠和考拉都是有袋類動物,這一點想必大家都知道,也不是什麼秘密。有袋類動物是澳洲的特產,在分類學上屬於哺乳綱、獸亞綱、後獸下綱。後獸下綱的雌性動物擁有育兒袋,可以統稱為有袋類動物。現生的有袋類動物中絕大部分都是澳洲的特產,只有極少數分布在美洲地區。除了後獸下綱的有袋類動物之外,澳洲還分布著最古老的一類哺乳動物——原獸亞綱。哺乳綱的動物可以分為兩個亞綱,即原獸亞綱和獸亞綱,其中獸亞綱又分為後獸下綱和真獸下綱。原獸亞綱動物的特徵是卵生哺乳,且洩殖腔呈單孔結構,所以又叫單孔類動物,代表物種是鴨嘴獸和針鼴,大家應該也認識。

除了有袋類動物和單孔類動物之外,澳洲的動物還有一些其他的「地方特色」,更準確的說法是大洋洲的原生動物有很多特色,因為澳大利亞和周邊的幾個島嶼國家都屬於大洋洲,彼此距離較近,屬於同一片大洲。全世界有很多古老的孑遺物種是大洋洲特有的,這些動物在其他大洲是沒有原生分布的。澳洲缺乏大型食肉動物,就連真獸下綱的哺乳動物都很稀少,這裡站在食物鏈頂端的是某些猛禽、中大型爬行動物和食肉的中等體型有袋類動物,就連野生的澳洲野犬都不是澳大利亞的土著動物,而是大約公元前3000年時被原住民引進的。

澳大利亞的物種地域性和獨有性都很高。在澳大利亞擁有的所有原生野生動物中,有大約84%的哺乳動物、45%的鳥類、89%的溫帶魚類是澳大利亞獨有的。這也就意味著,一旦澳大利亞沒了,就會有很多種類的野生動物隨之一起消失,所以澳大利亞目前還擁有全世界最高的物種滅絕率。出現這種奇特情況的原因,是大洋洲長期與世隔絕造成的,這塊大陸很古老,而且距離其他大陸較遠,氣候多變、環境複雜,既有高山、盆地、平原,又有雨林、沙漠、溼地。在綜合環境的長期影響下,澳洲的動物與外界(其他大洲)的動物產生了趨同演化,但是彼此之間又都帶有明顯的共通性。

舉個例子,蜜袋鼯是澳洲特有的動物,但是它的外形和滑翔的本領都與鼯鼠很像;袋貂是澳洲特有的動物,但是它因為外形相似被很多當地人稱為「負鼠」,而負鼠是美洲的有袋類動物;已滅絕的袋狼無論是相貌還是造型都跟犬科動物極為接近;袋食蟻獸雖然長得不像食蟻獸,但是習性和生態位都與之類似,並因此得名。不光這些,有袋類動物中還有袋鼬、袋獾、袋熊、袋狸、袋鼴、袋貓,這些都是「袋」字加上澳洲本土沒有的、但是與它們都很相似(趨同演化的結果)的動物組成的名字。它們的長相各不相同,但都屬於後獸下綱的有袋類動物,由此可見在澳洲大陸和周邊島嶼這片封閉的環境下,即便是單一類型的動物也可以演化出豐富的、多姿多彩的多樣性之花。

還有,澳大利亞、紐西蘭和周邊一些島嶼上的許多鳥類都不會飛,例如幾維鳥、鴞鸚鵡、南秧雞、鷺鶴、鴯鶓等。這是因為澳洲本地缺乏大型食肉動物,對於這些鳥類而言最危險的威脅者是來自天上的猛禽,所以它們大都鑽進了叢林中,並且失去了飛行能力。要知道,飛行其實是很耗費能量的一種運動方式,地面上沒什麼天敵,而且食物充足,所以對這些植食性和雜食性的鳥類而言,飛行已經不再是必須掌握的能力了,長此以往,它們演化得越來越適應地面行走,像鴞鸚鵡這樣的還學會了利用喙和足去爬樹尋找食物。

雖然長久以來澳大利亞的動物們已經足夠適應了環境,生活得有滋有味,但是像這樣常年封閉的環境一旦被打破,就很容易給本土物種帶來難以預測的危害。歷史上不是沒發生過這樣的事,當初外來的人類將原本澳洲不存在的動物帶到了這裡,給本地的原生動物就造成了極其惡劣的影響。鼬類、鼠類、貓、狗,這些會吃肉且生存能力強大的動物來到澳洲後消滅了很多本土特有的動物,首當其衝的就是那些不會飛的鳥類,它們生存了數十萬、上百萬年,躲過了來自天空的天敵,卻最終輸給了人類和獵狗、流浪貓。現在又有持續數月的大火正在摧毀它們的家園,不得不說實在令人痛心,希望它們能夠挺過這次災害。

相關焦點

  • 袋鼠為什麼會在澳大利亞泛濫?有什麼動物可以制約袋鼠?
    根據澳大利亞政府2016年的統計,在本土約有4500萬隻袋鼠,而截止到2018年,澳大利亞的人口數量為2499.24萬,也就是說袋鼠的數量已經快達到了人口數量的2倍了。而且袋鼠在澳大利亞佔據了主要的生態位,它們經常出沒人類的住所,破壞人的財物,甚至是攻擊人,因此,無論是出於環境可持續發展的因素,還是對人威脅的因素,都應該控制袋鼠的數量。
  • 為什麼澳大利亞的動物在其他大洲沒有出現?比如鴨嘴獸、考拉?
    澳洲有袋動物沒有出現在其他大洲,因為海洋隔離了澳洲大陸。澳洲的動物獨立演化,與其他大洲動物都不同。我們先來看澳洲大陸和其它大陸之間的生物分界線,華萊士線。再說分界線怎麼形成的,澳洲動物為什麼會跟其他地方的動物不一樣。
  • 雖然是有袋類動物,但它實在太奇特了,排出的糞便竟是立方體
    其中最獨特的動物莫過於有袋類動物,它們以擁有一個育兒袋而著稱,例如袋鼠、樹袋熊和鴨嘴獸。眾所周知,袋鼠以卓越的跳躍能力而聞名,樹袋熊以憨厚可愛的外形而備受青睞,那麼同為有袋類動物,袋熊有什麼值得注意的地方呢?如果你還不了解袋熊的話,下面所講可能會對你了解袋熊有所幫助。
  • 澳大利亞火災持續,約有5億隻動物被燒死
    澳大利亞火災持續,約有5億隻動物被燒死 2020-01-10 09: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10種以奇特美貌著稱的動物:外在詭異,卻也形似夢幻
    大自然讓我們得以在世界各地欣賞到無數珍奇美麗的動物。而且,幾乎每一種動物身上都有獨特的一面,許多動物以其奇特的美貌吸引著我們。但是,有一些動物非常罕見,因為它們很是稀少,甚至是極度瀕危的。如果人們可以意識到它們的美麗,就可以與自然建立更友好的關係。所以,這一回,我們想要分享一些擁有獨特的外貌或顏色的珍奇動物。
  • 澳大利亞山火後,野生動物的生存狀況正在被人工智慧技術改善
    在接下來的六個月裡,超過600個傳感器攝像機將被部署在澳大利亞受山火影響的地區,用來監測和評估倖存的野生動物種群。這項全國性的努力是「關注恢復」( Eye on Recovery)項目的一部分。通過由人工智慧技術支持的野生動物洞察平臺Wildlife Insights,全國各地的研究人員可以上傳和分享傳感器相機照片,以便更清晰地了解澳大利亞野生動物在過去一年中遭受毀滅性森林大火後的應對情況。為什麼這件事如此重要? 對許多澳大利亞人來說,去年夏天那場火災的恐怖仍然歷歷在目。多達1900萬公頃的土地被燒毀,其中1260萬公頃主要是森林和灌木叢。
  • 澳大利亞泛濫成災的2種動物,一種是兔子,一種曾出動特種部隊
    現如今,生態環境問題,已經成為了全世界舉世矚目的話題,每一個國家都相當的重視。一旦出現嚴重的生態問題,就可能對人類的生活造成影響,以至於直接威脅到國家之間的發展。通常情況下,引發生態危機的主要因素,取決於物種的大量入侵。
  • 為什麼澳大利亞的野兔會泛濫?
    眾所周知,澳大利亞是一個物種極容易泛濫的國家,野兔、狐狸、野狗,甚至連本土的袋鼠都泛濫成災。說到這裡,有些小夥伴就會問了:這是咋回事啊?以上這些泛濫的動物不都是我國的保護動物嗎?下面,我們就從野兔泛濫上找找原因。
  • 盤點:動物那些你沒見過的奇特而有趣的現象,你還知道有哪些?
    動物那些你沒見過的奇特而有趣的現象,也許你對一些動物的奇怪行為已習以為常,但有些動物的做法依舊會令人驚嘆,你見過把內臟器官丟給天敵的動物嗎,你知道動物有比人類還浪漫的求婚方式嗎,本期話題關於動物們那些奇特而有趣的現象。
  • 野生世界 | 地球上奇特的動物們
    雄性鴨嘴獸則依靠後肢上的尖刺保護自己,尖刺能分泌毒素,為極少數有毒哺乳類動物。據稱人類被刺到時會產生劇痛,甚至無法動彈。經過多番爭議和研究,科學家們終於得出結論:這種奇異的生物屬於「monotremes」家族,即「卵生哺乳動物」。這種動物代表著從爬行動物向哺乳動物進化的一個環節。
  • 明明能躲避火災,澳大利亞大火,為何讓鴨嘴獸再次面臨滅絕風波?
    無論是考拉還是鮮為人知的負鼠,火災把眾多動物推入困境。 但是對於澳大利亞特有的鴨嘴獸,生存狀況似乎沒有任何消息。 它們的生活方式被認為是一種非常神秘的生活方式,鴨嘴獸是半水棲、產蛋的哺乳動物,出了名的難找,又是夜行性生物,只有在晚上偷偷摸摸會出現在小溪中。 遇到都不容易,更何況捕捉呢!
  • 不同動物物種之間出現過的6個奇特的相處過程
    從頭部被扎滿了尖刺的狗狗到與老虎成為好友的狗狗,今天小編就要為你介紹,不同動物物種之間出現過的6個奇特的相處過程。 1、豪豬與狗 眾所周知,在動物王國裡,豪豬是一種讓人避而遠之的動物,因為它身上的尖刺可以帶來巨大痛苦。而在加拿大有一隻狗狗就感受到了這種痛苦。
  • 《迷你世界》動物都出現在什麼地方 動物位置分別介紹
    它們都在迷你大陸裡歡脫地奔跑、玩耍。那你知道這些陸行生物都在哪裡出現嗎?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了解這些陸行生物常出現的地形,以後各位... 迷你世界的大陸裡有著各種各樣的陸行生物,有狼、鴕鳥、牛、企鵝甚至還有恐龍!它們都在迷你大陸裡歡脫地奔跑、玩耍。那你知道這些陸行生物都在哪裡出現嗎?
  • 澳大利亞大堡礁狀況「危急」 並不斷惡化
    中新網12月4日電 據路透社報導,一個國際保護組織稱,澳大利亞大堡礁是世界上面積最大、最壯觀的珊瑚礁生態系統,由於氣候變化使其所在水域變暖,其健康狀況正處於危急狀態,並在不斷惡化。這個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地方位於澳大利亞東北海岸,在過去的三十年裡,這裡的珊瑚數量減少了一半以上。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在一份報告中稱,2016年、2017年和2020年的珊瑚白化進一步損害了大堡礁的健康,影響了大堡礁的動物、鳥類和海洋種群。
  • 澳大利亞究竟有什麼魔力?為什麼兔子、貓、狗等到了這裡就泛濫?
    在許多人的印象裡,澳大利亞實在是一個神奇的土地,原因在於當地的物種幾乎和其他物種完全不一樣,這裡的哺乳類動物並不是真獸族,而是有袋類,它們都有一個撫養後代的小袋子。
  • 地球上會放電的動物都有,為什麼就沒有會噴火的動物呢?
    有噴火技能的生物,電影中經常會出現,比如哥斯拉,不但會噴火,還會噴射高能射線,可以瞬間擊潰一切目標。還有動漫神奇寶貝裡的噴火龍,雖然長得很可愛,但是會噴火的技能還是相當恐怖的。自然界可能永遠也沒有噴火動物假如這種物質必須要和其他物質發生反應才能有類似的燃燒效果,那麼問題又來了,這種生物體內豈不是要存儲至少兩種以上的燃料和氧化劑麼?
  • 數十萬隻蝙蝠「奔襲」澳大利亞城市,澳大利亞人是否會有別樣擔心?
    因為這場為時數月的澳洲大火不僅燒掉了大片森林,也燒掉了無數動物的家,讓它們無家可歸,流離失所。據德國《明鏡周刊》1月30 日報導,因為澳大利亞大火久久不能撲滅,使無數蝙蝠失去了繁衍生息的地方,不少蝙蝠爭先恐後湧入澳洲的各個城市。
  • 澳大利亞最有野性的酒店,獅子老虎陪你就餐,睡覺時會有鯨魚遊過
    在澳大利亞雪梨這個城市裡,有一家「動物酒店」,成功吸引了世界各地遊客的目光,有的人甚至為了來住這個酒店,而選擇跑來雪梨旅遊,可見這個酒店的魅力有多大。澳大利亞被稱為是「騎在羊背上的國家」,當然這個國家不僅僅只有羊,還有各種當地的特色動物,例如袋鼠、考拉、鴨嘴獸等。據說在澳洲這片土地上,物種是最多樣性的,就連獅子老虎都能同時出現在這個國家。
  • 為什麼打哈欠會傳染?科學家證明,人和動物都能傳染!
    為什麼打哈欠會傳染?科學家證明,人和動物都能傳染!在現實生活當中,有很多的東西都是可以傳染的,除了感冒等一些病症就比如這個奇怪的現象也是可以傳染的,有人在打哈欠的時候,周圍的人看到他打哈欠都會跟著一起打哈欠,就像是打哈欠會傳染一樣。
  • 外觀奇特的鴨嘴獸,體內有83種毒素,能輕易殺死小動物
    你見到這個動物的第一眼,是不是也在納悶:為什麼給它戴一個「口罩」呢? 這也正是鴨嘴獸的奇特之處,但凡是見過鴨嘴獸的人都說它長得很奇怪,嘴巴就像後裝上去的。當初在澳大利亞發現鴨嘴獸的時候,都驚呼:「不可思議的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