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葉川 | 營銷觀察報(yingxiaogcb)
喜茶可謂是業內出了名的跨界聯名狂魔,毫不誇張的說,喜茶的聯名跨界比推出新品的次數還要頻繁,所以喜茶在茶飲界保持了高曝光度。這不,此番喜茶又再度現身,牽手 Adidas 展開全新聯乘企劃。
本以為此次聯名活動能和往常一樣,受到消費者的瘋搶和稱讚,但是萬萬沒有想到,這次,喜茶的跨界聯名卻「翻車」了!
聯名Adidas重磅推出「跑鞋」
喜茶反遭消費者吐槽
這一次喜茶特別選取了Adidas Originals經典 ZX 7000 跑鞋為藍本,並基於自家人氣飲料「多肉葡萄」為靈感,鞋子整體採用紫色的配色呼應產品多肉葡萄,底處的白色「奶蓋」與半透明材料也回扣了主題。
宣傳海報與以往滿滿都是科技感,未來感與設計感的世紀碰撞,引發了諸多網友好感。
但是萬萬沒想到,雖然海報引發了網友的讚嘆,但是「多肉葡萄」運動鞋卻並不被網友們所接受,翻車翻的徹徹底底。
葉川總結了網友們吐槽的幾個點,給大家分享一下:
首先,部分消費者認為配色太醜,總覺得紫色搭配白色像是00年代審美不高的時候老人鞋,更有消費者認為,還沒有自己奶奶手工製作的布鞋搭配的顏色好看;
其次,部分消費者認為款式太老,如果是椰子鞋,或者是Adidas家任意一款當下流行產品都比現在的聯名款式好看,主打年輕人的聯名根本吸引不了年輕人的目光;
最後,還有一部分消費者認為,看起來很廉價,完全沒有設計感……
其實出現這種想法真的完全不怪消費者,就連審美能力為0的葉川,也覺得此次推出的聯名款整體設計感都「差強人意」,幾乎沒有拿出誠意呈現最好的作品給消費者。
其實,不只是本次翻車,喜茶此前聯名也翻車過。喜茶與和路雪聯名的雪糕、和太平鳥聯名的T恤則存在溢價過高的問題,因此銷量平平,聯名T恤甚至在推出沒幾天,銷量就跌至兩位數。
瘋狂聯名卻瘋狂翻車,喜茶到底是如何走到這一步的?
頻繁聯名的背後
喜茶「翻車」其實是必然
喜茶聯名翻車是必然的,這是早晚都會發生的問題,只不過這次恰巧被Adidas「撞」上了。
喜茶從獲得融資之後,就開始大範圍投放軟文廣告和聯名廣告。這方面,喜茶毫無保留地選擇擁抱新媒體,喜茶的名字出現在大家的朋友圈中。
頻次到底有多高,舉個簡單的例子,只在今年5月份,喜茶合作聯動的品牌就多達5個,喜茶一邊和Wonderlab推出聯名款代餐,一邊又和回力推出聯名帆布鞋,甚至還和QQ音樂推出了聯名綠鑽卡……據相關數據統計,2017年喜茶僅有3個品牌聯名,到了2019年,喜茶全年就拿出了多達26個品牌聯名。
特別是到了2020年剛過半,喜茶就已經聯名了多個品牌,這個時候,葉川想問大家一個問題:短時間內喜茶聯名可以推出好的、令人滿意的產品嗎?答案是否定的。
喜茶瘋狂推出聯名款,但是卻沒有注重聯名最需要的誠意和能力。為什麼拿不出誠意?這是因為喜茶在極度「焦慮」,只想曝光,忽視產品也是理所當然。那今天葉川就帶著大家好好聊一聊為何喜茶會如此的焦慮!
1.消費者喜新厭舊太快
用戶的口味是沒有忠誠度的,他們總在追求新鮮的味道。不管是喜茶,還是奈雪,雖然現在新生代消費者瘋狂追捧,但是這個消費群體有喜新厭舊的心理,想要靠某幾種產品留住消費者可能性並不大。
而且目前來看,喜茶的推新的速度並不快,在奈雪等其他新式茶飲的衝擊下,喜茶必須要靠其他方式留住消費者的眼球,而聯名款則是其中一個方向。
2.奶茶界瘋狂擴張
據相關數據統計,在2017年底中國現制飲品的門店數就已經達到44萬家,比2016年新增3萬家,門店年度增長率為7%。根據2019最新數據,截至2019年第二季度,飲品店中包含現制茶飲門店數達45萬家。
實際上,喜茶不僅面臨著奈雪の茶、鹿角巷等同行業品牌的「茶飲之戰」,呷哺呷哺旗下的湊湊、小龍坎火鍋母公司推出的「龍小茶」等餐飲品牌也開始布局茶飲產品,搶佔茶飲市場。這個時候想要在各方茶飲店的衝擊下,被消費者認知是非常困難的事情。
3.產品同質化嚴重
當一個產業沒有技術壁壘,也沒有高的準入門檻時,產品同質化是必然的。奶茶從粉衝時代,慢慢發展到現在新中式茶飲,走出來了諸如喜茶、鹿角巷這樣的大品牌。
雖然每個品牌進入行業的切入點可能剛開始都有所不同,但是隨著時間的發展,慢慢的也都開始同質化了,很簡單,此前喜茶推出了歐包,後入者樂樂茶也採取茶飲加歐包的形式進入,口味一致該如何吸引消費者呢?喜茶就想到了瘋狂聯名。
同質化、創新能力不夠、同行業競爭……喜茶越發焦慮,只能依靠聯名等營銷方式進行全網持續性刷屏曝光,試圖每時每刻在消費者心中留下記憶點和認知點,但是卻一味的只追求了速度。越是焦慮就應該越保證聯名產品的質量,而不是一味的消耗消費者僅存的好感,難道不是嗎?
營銷為輔,產品為主
喜茶一直以來都搞錯了方向
對於喜茶的焦慮來說,全網刷屏營銷並不是主要改善困境的主要手段,能夠改善的只有產品。前文葉川也說過,喜茶推行新品的速度其實並不快,甚至比不過樂樂茶、奈雪的速度。
產品才是讓消費者進行消費者的唯一原因,營銷只是讓更多消費者了解到並激發興趣,二者是相輔相成的存在,但是喜茶卻在近兩年注重營銷,放錯了重心,這幾次翻車的刷屏營銷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而且不只是產品推新速度值得深究,喜茶的衛生問題也值得改善。
據江蘇新聞報導,近期,江蘇南京市玄武區市場監管局啟動了專項檢測。抽檢發現,喜茶的一款食用冰,四款現制現售飲料均檢出微生物,也就是細菌,存在一定安全風險。
去年5月份,媒體曝出喜茶蘇州圓融店賣出的產品中發現了一個綠頭蒼蠅,在查封消息僅4小時時,媒體又曝出,喜茶蘇州永旺夢樂城店也被要求整改,整改原因是餐具用具清洗消毒設施不足。再加之五一節前,喜茶廈門萬象城店被查到盛放水果的容器ATP指標嚴重超標,被責令整改事件,一個月時間被查到三個衛生問題,喜茶應該要慎重對待。
衛生問題對於一個食品企業來說,是一個致命問題,更別提如此知名的企業,頻發的衛生問題更是會嚴重消耗消費者好感,難道不是嗎?所以希望喜茶能夠更加注重產品的質量和研發,而不是一味的沉迷於營銷當中。
喜茶此次的翻車也給其他品牌一個深刻教訓,不管是聯名營銷還是其他方式的營銷,一定要注重產品的質量,而不是只認為有了營銷就夠了!葉川也希望喜茶能夠把重心放對,為我們各位消費者推出各種優質產品!
歡迎在底部發表神評,與我們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