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茶們的困境

2020-12-15 騰訊網

圖片來自:Eater

作者 | Alex

編輯 | 周欣

和天氣一起降溫的,還有新茶飲這門生意。2019年,一級市場投資人已經放慢在餐飲賽道出手的速度。據IT桔子數據,這一年,該領域投融資事件數呈下滑趨勢。

一位新茶飲資深業內人士曾表示,2016年起,新茶飲品牌新鮮,年輕,有種勢能,但三年後,大家都有些疲憊。而行業疲態中透著不確定性。奈雪の茶創始人彭心曾說,這門生意沒大家想像得暴利。

過去一年,「奶茶加盟騙局」,「秋天的第一杯奶茶」,行業梗頻繁登上微博熱搜。但由於至今仍未有一家新茶飲公司上市。賣奶茶到底有多賺錢?這個問題一直沒有確切答案。

隨著兩大直營新茶飲品牌喜茶和奈雪の茶傳出2021年上市,想在二級市場喝上一口喜茶的投資人們,也擔心自己會嘬到浮在行業表層的那口資本泡沫,而非中國消費真的升級的市場紅利。

喜茶值160億元麼?

新茶飲賽道裡,喜茶是品牌熱度最高的公司,也最受資本追捧。2020年3月,高瓴資本和蔻圖資本(Coatue)聯合領投D輪後,喜茶估值超過160億元。八個月裡,其公司估值暴漲八成。

瑞幸咖啡暴雷後,同類公司想上市變得艱難。部分為了避險,風投或者私募資金流向行業頭部項目。喜茶這家公司本身是否這麼值錢,也曾受到爭議。實際上,假使喜茶是一家成熟的餐飲連鎖公司,採用市盈率辦法為其估值,目前其公開估值不算離譜。

據招商證券調研,一家奶茶店每天賣出800杯,開始盈利。攤入房租水電、員工薪資等成本,一家奶茶店每年營收1000萬元,最終到手100萬元左右,淨利率約10%。也就是說,一杯賣30多塊的芝士奶蓋水果茶,大概能賺3塊錢。

每賣出一杯芝士奶蓋水果茶,喜茶大概能賺3元左右 | 圖片、數據來源:咖門

喜茶單店盈利水平高於這一典型門店。據公開數據顯示,其一家店平均每天能賣出去1500杯。不過,D輪後,喜茶做了不少品牌聯名活動,以及在商超渠道推廣氣泡水這類新品。營銷費用上漲,淨利率可能下探至5%左右。

相互抵消,2020年,喜茶一家店年盈利仍約100萬元。而受疫情影響,喜茶可能無法完成800家門店的擴張目標,保守估計年底能開到600家左右。那麼,喜茶全年總利潤約為6億元。而對標公司星巴克今年目前預期市盈率在30倍左右。

頭部新茶飲門店一年能賺多少錢?| 數據來源:招商證券

假設喜茶所有門店都實現盈利,粗略算下來,喜茶差不多值180億元。如果調研數據準確,喜茶目前這一估值在合理範圍內。而且喜茶還在快速擴張之中。

問題是,很少有公司能像星巴克那樣,過去幾十年,既有超高的盈利能力又有超快的增長速度。而喜茶要想維持高估值,就必須繼續以激進策略開店,且保證相應的淨利水平。

如果年內,喜茶無法完成開800家門店的目標。那到了今年年底,喜茶因此可能將不再值160億元。

中國食品行業分析師朱丹蓬認為,資本的屬性是追求投資回報的短平快,只要行業符合「短平快」這個屬性,包括咖啡和新中式奶茶,很多資本都願意投。

風險投資人們的確選擇這個早期階段裡找機會。截止目前,喜茶和奈雪的茶分別融資4輪和2輪,估值160億元和60億元。資本催熟下,包括奈雪の茶、樂樂茶在內的喜茶們仍在追逐更多的門店,更高的銷售額,更高的估值。

激進的擴張與下沉

過去一年,奈雪の茶新開門店174店,差不多每兩天就有一家新店開張。今年年初,喜茶則定下了800家店的目標,門店數較去年翻番。

原本每個現有門店都必須盈利,以支持開新的門店。即便現有經營有利可圖,高速擴張常常需要比公司業務現金流更多的資金。高速擴張的奶茶店們,2020年還趕上了疫情。

這也是現在喜茶們仍然需要更多資本的原因,不管來自一家市場還是二級市場的。

過去4年,餐飲行業投資事件數量和投資金額的變化 | 數據來源:IT桔子

2020年4月喜茶獲得新一輪融資,估值160億元人民幣。8個月內,公司估值暴漲八成。兩個月後,也有消息稱,奈雪的茶融資近億美元。

另外,今年9月,路透社曾援引知情人消息稱,中國奶茶連鎖品牌喜茶與奈雪の茶尋求於2021年在香港上市,分別籌資4-5億港元(約3-4億人民幣)。

而喜茶做喜小茶,奈雪の茶開酒館,不管是突圍新的細分市場,還是尋找新品類,和開店是一類做法,都是在鋪新攤子,維持增長。

為了維持高增長,喜茶和奈雪的茶都做過哪些新嘗試?|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雖然轉化已有用戶,讓他們多買其他產品無可厚非,但這些品牌的核心價值源於茶飲產品。特別對喜茶來說,它不像奈雪の茶一開始就賣的是茶+歐包的搭配。目前,喜茶的飲品上新速度是平均1.5個月到2個月一次。而奈雪の茶稍微快些,每個月上新品。

雖然低成本的聯名活動也可以讓品牌保鮮,但聯名產品不一定賣得動,更別提核心茶飲產品。據DT財經曾整理銷售數據發現,太平鳥、喜茶聯名T恤還不如普通款賣得好。

「秋天的第一杯奶茶」不僅帶來了品牌熱度,還帶動了銷量。 | 數據來源:百度指數

但最近,他們似乎摸索到了新辦法。喜茶和代餐品牌WonderLab聯手忽悠你買下了「秋天的一杯奶茶」。今年9月,除了品牌熱度,他們這波聯名還帶動了當日奶茶銷量,較同期多了三成左右。

保持產品新鮮感之餘,隨著一線城市的奶茶店多到快要飽和,喜茶和奈雪の茶的擴張開始滲入低線城市。

美團數據顯示,一線城市茶飲店數量近兩年內的增長遠不及其他低線城市。北京和上海的開店數甚至出現負增長。相反,2018年奶茶銷量增幅前十的城市,其中7個來自二、三線城市。

截止2020年7月,喜茶、奈雪の茶在三線及以下城市的開店數量,已經超過二線城市、正在接近一線城市。另外,今年4月,喜茶漲價,賣得最好的水果芝士茶系列普遍漲了2塊錢。之後,奈雪の茶、小鹿茶跟進調價,經典飲品售價突破30元。

一線城市奶茶漲價,然後下沉開店,喜茶們的擴張策略並不新鮮。海底撈去年做過。而國金證券分析師曾質疑,為了維持高客單價,海底撈在二、三線城市通過加量來加價,賣得並不便宜,很難形成復購。

喜茶和奈雪の茶則採用多品牌戰略進入更注重實在優惠的下沉市場,問題是會增加公司運營成本。今年3月,喜茶發布全新子品牌喜小茶。而奈雪の茶從成立之初,便採用多品牌戰略,副線品牌還包括梨山和臺蓋。

同時,面對眾多區域火鍋網紅品牌競爭,海底撈的品牌溢價也有限。而喜茶和奈雪の茶在長沙要迎戰茶顏悅色,在西安要對戰茶話弄。一旦這些區域品牌市場佔有率超過60%,甚至80%,喜茶們很可能擠不進去。

奶茶在中國是個分散的市場。除了區域強勢品牌,在下沉市場,喜茶們也會遇到一眾不同價位的加盟品牌,比如一點點、CoCo和蜜雪冰城。

最近,36氪援引知情人消息稱,成立十多年的奶茶加盟老品牌蜜雪冰城最近融到錢,來自高瓴資本和美團旗下的龍珠資本。

喜茶、奈雪の茶、蜜雪冰城在多個城市的門店濃度對比 | 來源:虎撲@波神老師

除了資本優勢,春澗資本CEO陳慶森認為,喜茶垂直下沉,奈雪の茶則是橫向延伸。而它們最終能在下沉市場收穫多少增量用戶,還是取決於其出品好壞,開店密度以及品牌認知度。

更難的是,建立真正的競爭優勢

供應商是市場最靈敏的溫度計,已經開始感受到這門生意的轉變。去年,長期做奶茶原料生意的王勇岐曾表示,生意好時講究品質,現在更考慮價格。

新茶飲品牌提升利潤空間有兩個辦法:通過標準化供應鏈降低成本、提高運營效率,以及品牌溢價。

但賣得最好的芝士水果茶系列,也是成本最高的產品。一款飲品涉及茶葉、水果和乳品多條供應鏈整合,的確比較難。為此,作為直營品牌,2017年,喜茶在貴州梵淨山建過一個500畝的茶園。奈雪の茶也自建果園和茶園。

比起提升品牌質感,更實際的是,自建供應鏈既可以控制品質,也能夠保證最終產品能以低成本取勝,贏得更多的利潤空間。過去三年,奶茶上遊供應商已經開始根據頭部品牌的產品更新速度,開始整合。

可中國茶葉和水果供應市場仍有三大硬傷:技術水平較低、生產零散和組織化程度低。因此,奈雪の茶創始人趙林表示,這種困難是結構性、長期的。他們要在這種低利潤的狀態下保持長期經營,做好品牌長跑的打算。

新茶飲供應鏈:你喝的奶茶都是從哪裡來的? | 圖片來源:前瞻產業研究

科技,被奈雪の茶和喜茶認為是改變上述困境的辦法。拿過騰訊投資的喜茶,曾分享過一個基於微信小程序「喜茶Go」的數位化解決方案,用來梳理內部供應鏈。未來隨著新品數量增多,喜茶們還面臨背後更為複雜的供應鏈管理。

一套靈活且低成本的品牌營銷方法,則是另一種保持較高利潤率的路徑。喜茶公關總監肖淑琴曾表示,自家沒做過預算超過百萬的營銷活動。

2018年,喜茶曾對外透露,除了門店設計,大部分新店營銷目前不依賴外部代理商完成。公司也沒有真正意義上的CMO,而是讓公司各個部門協作。

其中,研發部門承接新品需求,然後分給茶飲、烘焙、品控等實驗室,空間設計部門做門店設計;市場公關部負責營銷和宣傳。喜茶品牌創始人聶雲宸很多時候會直接針對這些本地化的設計提出要求。

你可能會拔草網紅奶茶,但最終會為哪家奶茶買單,靠的還是其口味,以及購買體驗。

對喜茶和奈雪の茶來說,資本加持下,它們都可以高速擴張,來維持區域內的門店濃度。長遠來看,當擴張近乎枯竭時,精細化運營門店則日益重要。基於新品研發、門店標準化和供應鏈管理這些能力形成的品牌影響力,才是喜茶們的競爭壁壘。

當下,趁著單店盈利,擴張勢頭正猛,品牌粉絲仍買帳,避開今年疫情影響,一級市場投資人肯定也留意到這門生意的周期,想要趁早退出套利。

實際上,每一家餐飲連鎖公司的擴張計劃都有一個轉折點。公司可以一直成長,但轉折點後成長不會那麼快了。首先,新開的門店會減少,明顯導致新店銷售收入增長率低;其次,兩、三年後,新店達到成熟期,增長緩慢和銷售能力降低,導致公司整體成長性和估值迅速下降。

隨著高速擴張,喜茶和奈雪の茶坪效可能出現下滑,遭遇星巴克的舊日困境。舒爾茨離開星巴克的2000年代頭十年,就曾因為盲目擴張,忽略核心產品創新,造成同店增長逐年。

如果喜茶們成功上市,二級市場投資人則要面臨它們更為動蕩的下一個成長周期。2019年3月,奈雪の茶創始人趙林接受採訪時說,現在能活過3年的品牌,已經算老品牌了。它們已經處在第二階段。

參考:

算帳|喜茶到底值不值160億元?,第一財經

奶茶店越來越多,供應鏈才是最大贏家,億歐

相關焦點

  • 瘋狂聯名的喜茶,這次「翻車」了!
    ⊙ 作者 葉川 | 營銷觀察報(yingxiaogcb) 喜茶可謂是業內出了名的跨界聯名狂魔,毫不誇張的說,喜茶的聯名跨界比推出新品的次數還要頻繁,所以喜茶在茶飲界保持了高曝光度。這不,此番喜茶又再度現身,牽手 Adidas 展開全新聯乘企劃。
  • 2020年,喜茶們的競爭進入到「下半場」
    今晚,我們就帶大家關注一下幾家最受熱議的新式茶飲連鎖「頭部品牌」,包括喜茶、奈雪的茶、小鹿茶和鹿角巷的最新動向。小食代梳理發現,在上述茶飲連鎖中,目前喜茶的門店數量「登頂」:根據喜茶最新披露的2019年經營數據,截至2019年12月31日,喜茶已在43個城市開出390家門店。
  • 線上零售之喜茶篇
    喜茶融資現狀:2020年3月23日,喜茶完成C輪融資,投後估值或超過160億元。在不到一年的時間中,喜茶的估值從90億增長到160億。喜茶分別在2016年拿到A輪融資,2018年完成B輪融資,2019年完成B+輪融資。
  • 萬物皆可喜茶,喜茶成跨界聯名大戶
    知道2020年的喜茶在專心做什麼?作為聯名界的交際花,喜茶跨界聯名火了3年多。今年的喜茶更是加快了搭訕的腳步,根據統計,截止至2020年6月14日,喜茶已經跨界聯名達54個品牌。僅在5月這一個月裡,喜茶合作聯動的品牌就多達5個。
  • 我們集體復工,喜茶、瑞幸、CoCo們卻集體漲價了!問題來了……
    每天來一杯奶茶然而最近不少奶茶控發現「喜茶」的好幾款產品都漲價了「1月23日,豆豆波波茶還是25元,這幾天怎麼一下子漲到27元了?」據喜茶的小哥表示從2月中旬開始豆豆波波茶、多肉芒芒甘露、多肉葡萄、芝芝芒芒、芋泥波波鮮奶、流心奶黃波波冰和奶茶波波冰等若干款產品就已經漲價了
  • 喜茶の喜小茶上線,我們從中發現了什麼?
    銷售重心線上轉移目前,喜茶、貢茶、CoCo、瑞幸、星巴克等飲品品牌均已推出了「無接觸外賣」服務。自2月3日起,喜茶就宣布在喜茶GO小程序以及美團外賣下單均支持「無接觸配送」。以喜茶GO小程序為主要點單場景,喜茶在全國門店同步開展無接觸點單、取茶櫃與無接觸配送等多項工作。
  • 喜茶和奈雪的茶:從交叉線走向平行線
    而喜茶與奈雪の茶(以下簡稱「奈雪」),這對中國茶飲界的頭部品牌表現則更為突出。神仙打架作為新中式茶飲的巨頭,喜茶和奈雪一直免不了被比較的命運,正所謂一山不容二虎,近幾年來,喜茶和奈雪也曾暗中數次交鋒。而喜茶創立於2012年,為25歲到30歲的白領人群提供芝士茶、奶霜茶、水果茶等系列產品,業務覆蓋全國大、中城市。截止目前,喜茶在全國47個城市擁有超過498個門店。在今年以來,喜茶與奈雪多次「不約而同」推出同類產品和同類營銷模式用來吸引消費者,讓消費者對兩者傻傻分不清楚。
  • 喜茶背後的營銷諮詢公司-滬琛策劃是如何幫助喜茶破局?
    在滬琛策劃的幫助下,作為網紅鼻祖的喜茶,這兩年的發展是芝麻開花節節高,並且獲得了不少的融資:2016年8月獲得有IDG資本和投資人何伯權共同投資的1億元A輪融資,喜茶迅速擴張門店;在接下來的2017年春節時段砸錢大力進行廣告宣傳,打造出茶飲界開年第一火的形象,順勢打開全國市場;進入2018年,喜茶更是頻繁動作,過億融資、「喜茶GO」、特色營銷等接連不斷。
  • 喜茶攜手榮寶齋及藝術家Digiway創造喜茶版《靈感飲茶派對》
    原標題:喜茶攜手榮寶齋及藝術家Digiway創造喜茶版《靈感飲茶派對》   近日,喜茶攜手榮寶齋及國際知名潮流藝術家Digiway,以榮寶齋國家級非遺「木版水印
  • 為了吸引鏟屎官,星巴克、喜茶們乾脆單獨開了家店
    本文2437字;需7分鐘閱讀;閱讀建議:先收藏後細讀 01 「它經濟」崛起,喜茶開辦寵物主題店 在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裡,社交需要也被稱之為歸屬與愛的需要。
  • 奈雪向上,喜茶向下?
    下沉的喜茶——喜小茶劍指五環外喜茶卻正在嘗試走出另一條下沉化的發展策略。今年3月,喜茶推出了名為「喜小茶」的新品牌,第一家喜小茶門店也於3月31日落地在深圳華強北。聽名字也可以知道,喜茶正在試圖殺入平價飲品的市場賽道中,挖掘下沉市場紅利。
  • 幫別人做設計,喜茶「設計公司」的身份要坐實了?
    不少消費者對喜茶的喜愛完全是始於「顏值」,更有人戲稱喜茶其實是一家設計公司,奶茶只是副業。然而就在最近,喜茶將這句調侃變成了現實。4月,喜茶聯合美團外賣發起了「隱食計劃」公益項目,該項目的宗旨是尋找隱藏在市井之間的平凡美食,藉由「喜茶靈感設計」為傳統餐飲老店注入新活力。
  • 聶雲宸——喜茶成功背後的「掌舵人」
    8年前,喜茶還只是一家小小的門店,而經過這些年的發展,喜茶已經在全球擁有超600家門店,並得到資本的關注。那麼,創始人聶雲宸是如何將喜茶發揚光大的呢?縱觀喜茶產品的發展之路,大體可以分為三個階段。聶雲宸在每一個時間點,都能做出正確的選擇,為喜茶的前行做最好的「掌舵人」。
  • 新茶飲的海外戰場,領頭羊不再是「喜茶」們
    」9月1日,喜茶傳出與中國扶貧基金會籤訂未來三年產業扶貧計劃的消息。另一新茶飲巨頭奈雪的茶在不久前也與BOTTLOOP跨界聯名,用塑料瓶回收再生雨衣。除了市值和門店擴張的持續狂奔外,新茶飲品牌也在對品牌力進行更深的挖掘。
  • 喜茶憑什麼讓年輕人如此狂熱?
    隨著茶飲行業的發展與消費習慣的改變,奶茶界已不是價格定天下的時代,好的品質才是競爭根本,而喜茶便抓住了這一消費趨勢,獨特的營銷策略抓住了年輕人的心。產品的硬實力喜茶的產品,堪稱核心競爭力,要想搶佔市場先機,產品方面一點不能馬虎。
  • 兜兜轉轉,喜茶看上了元気森林的生意
    從喜茶相關微博下的評論來看,不少消費者都願意為「喝不胖的喜茶」而買單。「喝不胖」生意盛行,喜茶難敵誘惑在外界看來,喜茶以喜小茶切入汽水市場,既有向不斷擴充飲品邊界的元気森林進行反擊之意,也是「喝不胖」生意盛行,讓喜茶難敵誘惑。
  • 喜茶——做最偉大的模仿者
    喜小茶」在深圳高調開店,低調測試,將喜茶進攻的矛頭瞄準了以書亦燒仙草為代表下沉市場。於此同時,喜茶商標持有者深圳美西西註冊新品牌「喜小咖」的消息也悄然傳出,配合喜茶咖啡全面上線,定價13-29元,狙擊每況愈下的瑞幸的姿態十分明顯。若這一步棋落下,三個品牌基本覆蓋了中國現調飲品市場的的主流品類和主流價格區間,完成包圍式品牌矩陣的建設,這是飲品市場最強大的模仿者、獵殺者今年第二次露出獠牙。
  • 喜茶推出了臭豆腐?真香
    說到風靡年輕圈子的網紅茶飲品牌,當屬喜茶、奈雪的茶、茶顏悅色了。而最近,喜茶居然將店鋪開到茶顏悅色的地盤。前幾天長沙首家喜茶正式開張,這是要跟茶顏悅色槓上了的節奏啊!▲上圖:喜茶;下圖:茶顏悅色初來乍到,入鄉隨俗。喜茶從店鋪名字到限定款,都融入了長沙文化特色。比如店名:為了成功吸引年輕人的注意,喜茶對長沙傳統小吃動手了!比如,臭豆腐蛋糕!
  • 喜茶「親兒子」不加盟,喜小茶首店後將推第二個廠牌
    6月9日晚間,喜茶在官方微信公眾號上發布文章,首次用實際行動正面回擊外界對於喜小茶的質疑和猜測。2020年4月3日,喜小茶的第一個廠牌「喜小茶飲料廠」在深圳華強北開業了。兩個月來,大家對喜小茶有很多的問號?比如喜小茶和喜茶到底是什麼關係?喜小茶可以開放加盟嗎?是對準下沉市場而來嗎?
  • 差評揭秘:奈雪5項指標完勝喜茶|喜茶|奈雪|茶顏悅色|蜜雪冰城
    本文核心觀點:1、客單價:奈雪の茶客單價略高於喜茶;2、滿意度:喜茶和奈雪の茶滿意度都處於較高水平,均在9分以上(滿分10分),且奈雪略高於喜茶;3、差評率:喜茶和奈雪の茶差評率均在4%左右,且奈雪低於喜茶;兩個品牌都遠遠不如茶顏悅色,後者差評率只有1.29%;4、綜合對比:奈雪の茶無論是在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