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話:「春雨貴如油,下多了照樣愁」是什麼意思呢?

2020-12-22 毛驢講三農

春雨之所以貴如油,就是因為春天天氣逐漸回暖、萬物開始復甦,雨水就顯得尤為的重要,一場春雨過後,土壤溼潤、鬆軟,正好利於人們播種,也利於作物生長,作物長勢好就預示著豐收,人們當然高興啦!

春天是種子萌芽之時,有了春雨的滋潤和陽光的照耀,才會茁壯成長,二者缺一不可,但如果春天雨水過多,天氣潮溼陰暗,土壤溫度下降,連續的陰雨天氣意味著光照的不足,這些因素勢必影響植物的生長和發育;再說春天是耕種季節,過多的雨水會造土壤中含水量大、透氣性差,土壤易板結,不利於春耕播種,雨水過大還會導致種子發黴變質,萌發的嫩芽腐爛,嚴重影響種子的發芽率和成活率。

再有就是過量的雨水將會導致田間肥料流失嚴重,而麥子、油菜等冬種作物正處於抽節拔莖期後,進入快速生產期,需要大量肥料,下雨的時候還多伴有氣溫下降和大風天氣,颳風會造成一些植物的根系鬆動,由於此時土壤中水分過大,植物更容易發生倒伏,影響植株生長和產量。

所以說,物以稀為貴,無論什麼東西,只要是多了便為泛濫,泛濫的結局有可能是不值錢,還有可能會成禍害,春雨也一樣,它比油還貴,貴的原因是它能讓莊稼豐收,而雨水多了,造成作物減產,當然讓農民愁了!

歡迎大家留言,一起探討。

相關焦點

  • 春雨貴如油,論一場春雨對農民的重要性
    唐代大詩人杜甫的這首唐詩,完美的詮釋了一場春雨對農業生產的重要性。我國自古以來就是個傳統的農業大國,所以雨水對農業的生產有著很大的影響。但為什麼單單只提出來春雨重要呢?春雨小院首先,從氣候上說。經歷了一個漫長的冬季,天寒地凍,突然一場春雨的到來,證明天氣不再那麼寒冷了。
  • 農村老話講「正月打雷墳堆堆,二月打雷谷堆堆」,是什麼原因?
    「正月打雷墳堆堆」說的就是這個意思。其實呢,這只是過度的臆測。按照這種情況,用來預測莊稼收成是非常不符合事實的,畢竟現在來說生產力比過去有了巨大的提升。事實上,一年四季上打雷都是正常的現象,只不過冬天打雷的比較少見而已,只要符合打雷的條件任何時候都會發生。在農村裡還有這樣的說法,「冬天打雷雷打雪」,冬天打雷說明空氣溼度比較大,容易造成降雨降雪的天氣。
  • 農村俗語「牛食如澆,羊食如燒」,說的是啥意思呢?老話很在理
    導讀:農村俗語「牛食如澆,羊食如燒」,說的是啥意思呢?農村有句俗語叫做:「牛食如澆,羊食如燒」,說的是什麼意思呢?這裡所說的是村民放牧得出的經驗,放養牛羊的時候出現的情況,那就是放牛的地方,只要有牛啃食過的地方,這些地方就像被油澆過了一樣,土壤黑黝黝的很有勁,青草也生長的愈來愈茂盛,被叫做牛食如澆,而不同的是同樣是放牧,但羊吃過草的地方,經常出現猶如火燒了一般,青草越來越稀疏,被稱之為羊食如燒。這句俗語所描述的是真的嗎?
  • 即日起,北方氣溫坐上「海盜船」,降溫又下雨,農民:春雨貴如油
    歡迎閱讀一介村夫,作者生於農村長於農村,關注農村的大事小情。點擊上方藍色字體關注,每天都將為你帶來最新三農資訊。今天為你帶來的是:即日起,北方氣溫坐上「海盜船」,降溫又下雨,農民:春雨貴如油今天是3月13日,筆者發現這幾天,鄰居家院子裡的杏樹已經開花了,原來春天已經到了。不知不覺之中,我們已經告別了寒冬。事實上,3月11日已經是數九天中的最後一天了,也就是「出九」。
  • 春雨貴如油,一場春雨過後,露養的繡球花齊刷刷冒出壯芽,花穩了
    俗話說,春雨和油一樣貴。對於繡球花來說,春雨相當於變成了綠色的水在園藝中,我們稱之為解凍水。我們以前已經分享過了。所謂解凍水是為了徹底打破繡球花的休眠。甦醒植物吸收水分和營養,長出更多新芽。看這雨。春雨過後,繡球花自然地長出許多新芽,而且幾乎所有的都是強壯的芽。春雨和石油一樣貴。
  • 農村老話:「選人選足,觀人觀手」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老話:「選人選足,觀人觀手」是啥意思?一些農村老話可以實用於古代,但是隨著科學的發展,不能按照現代的話去推敲它。所以來說,在對待農村老話的時候,不能不信,但是又不能全信。但是留下來的農村俗語都是精華的,既然存在自然也是有一定的原因的。
  • 春雨貴如油《春天的小雨滴滴滴》學習教案帶你認識春雨
    新課開始,通過春雨的聲音引入話題,創設一定的情境,讓學生融入其中,使學生的思維處於一種亢奮狀態而積極地參與到語文學習中。】二、探討交流 理解感悟這場雨已經下了很久了,我們和作者一起沐浴在春雨中去走一走,聽一聽,看一看吧!同學們小聲讀一讀課文,說說春雨美嗎?美在哪裡?可以邊讀邊想邊畫,然後以小組為單位討論交流。
  • 農村老話:「七不出,八不歸,初九出門惹是非」什麼意思?
    農村很多老話都看似都帶有一層封建迷信色彩,其實很多話細細扒來,都蘊含著最淺顯的道理,只不過是用比較誇張的語氣表現出來而已。今天我們要來了解的這句老話,在我們湖北農村幾乎是通用的,但在別的地方說法就不太一樣。下面我們就來說說,農村老話:「七不出,八不歸,初九出門惹是非」什麼意思。
  • 農村老話「人怕三見面,樹怕一墨線」啥意思,「墨線」指的是什麼
    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農村老話「人怕三見面,樹怕一墨線」啥意思,「墨線」指的是什麼在農村,我們經常能聽到老人口中說起的一些老話。這些老話既有意思又有道理。我們每個人從小都是在農村長大的,對農村的一些事,物也是非常了解。
  • 農村俗語「年逢雙春雨水多,年逢無春好種田」,明年是什麼年?
    導讀:農村俗語「年逢雙春雨水多,年逢無春好種田」,明年是什麼年?年份的不同,加上農曆的更迭就會出現有的年份有立春節氣,而有的年份則沒有立春節氣,有的年份還會出現兩次立春,所以也就有了單春年、無春年和雙春年。
  • 農村老話丨前山要遠,後山要近是什麼意思?
    農村老話「前山要遠,後山要近"是什麼意思?農村老話「前山要遠,後山要近"是指建房選址要注意的問題。中國地大物博,歷史悠久。民族文化底蘊深厚,各地民俗不盡相同,但是有其道理的。像我家鄉建房除了「前山要遠,後山要近"同時還要注意「左青龍,右白虎,只許青龍抬頭望,不準白虎高一丈"意思就是左邊的山勢,一定要高於右邊的山勢。據傳只有選擇這樣的基址建房,人住進去才會平安,不會出兇事。才會人丁興旺,大富大貴。農村人建房一般都會請風水先生幫忙選址,是不是真的,無從考證。但是老百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 大雪下大雪來年雨不缺,大雪無雲百姓苦,明年年景是好是壞呢?
    大雪節氣並不是一定就會下大雪,主要是說在大雪節氣裡,氣溫會更低,降雪的可能性也會更高。大雪的天氣變化對於今年冬天的冷暖以及來年的旱澇有很重要的關係。在咱農村裡有經驗的老人根據大雪節氣的天氣變化,就可以預測今冬是冷是暖以及明年年景的好壞。農村老話這樣說:「大雪落大雪,來年雨不缺」;「寒風迎大雪,三九天氣暖」。
  • 大寒將至,農村俗語「大寒一夜星,穀米貴如金」,啥意思呢?
    導讀:大寒將至,農村俗語「大寒一夜星,穀米貴如金」,啥意思呢?時間過得飛快,大寒節氣也隨即而來,今年的大寒節氣正逢臘月初八。臘八在民間是被認為是小年。也是一個傳統的祭祀節日,臘八到來,不但要喝臘八粥,而且還要祭灶王。
  • 農村老話「順手捉只雀,不死脫層殼」是什麼意思,該如何理解?
    導讀:農村老話「順手捉只雀,不死脫層殼」是什麼意思,該如何理解?自古以來農村就是野生動物的天堂,在農村最多的就是野生動物,不但數量多而且還各式各樣應有盡有!自然關於野生動物的傳說就不少了,就比如農村有句老話「順手捉只雀,不死脫層殼」,我們都知道麻雀這類鳥,人們一直把它當做四害之一,可為什麼這句話卻在告訴我們,不要輕易去招惹麻雀,這到底是為什麼呢?這句老話究竟是什麼意思呢?究竟該如何理解呢?為此,小編專門諮詢了農村的老農,接下來我們就聽聽老農是怎麼說的。
  • 農村老話「有馬年多種田」是什麼意思?後面還有一句,你知道嗎?
    大家好,我是河北石家莊晉州農村的容姐,在我們這裡有一句老話叫「牛馬年多種田」,說到這句老話,其實後面還有一句話的,叫做「防備雞猴鬧二年」。那為什麼牛馬年就多種田呢?為什麼還要防備雞猴鬧二年呢?牛馬年多種田在容姐這裡,到了牛馬年的時候,很多老年人都會說「牛馬年多種田」。容姐也曾問過他們,這句老話是什麼意思呢?他們告訴我,說因為在古代的時候,牛都是用來耕田的,或者是用來拉東西的。馬也是用來拉東西的。還有奶牛,「吃得是草,擠出來的是奶」,給人們做貢獻。容姐是70後,在我小的時候,還是在生產隊的,那時我老爸在隊裡餵牲口,也就是牛馬和驢,再有騾子。
  • 農村老話「大姑娘笑小媳婦哼,娃娃叫爹頭一聲」是什麼意思?
    農村老話「大姑娘笑小媳婦哼,娃娃叫爹頭一聲」是什麼意思?在過去,農村裡流傳著很多非常有趣的順口溜,而這些順口溜到是非常的貼近生活的。雖然有些聽起來讓人有點會感覺很不好意思,甚至還有的比較的「粗暴」,讓人難以適從,但卻都是真實的農村生活的描述。
  • 農村老話:「兩春夾一冬,十個牛欄九個空」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什麼是閏月、閏年?農村老話:「兩春夾一冬」是怎麼來的?大家都知道:因為農曆的月份是根據月亮的盈缺計算的,但農曆年卻是根據太陽的行程來劃分的。這樣一來幾年過後,公曆年與農曆年所差的天數越來越多。為了補足農曆年所差的天數,就設置了閏月,就是額外多加上一個月。那麼多出來一個月的這一年就稱為閏年,有384或385天。閏月的確定與節氣有關。二十四節氣,是中國古代的一種指導農民農事的傳統曆法,是勞動人民在長期的農耕實踐中,總結產生的農耕文化。一年有二十四個節氣,這二十四個節氣平均分配在公曆的12個月,每月兩個,一個是「節令」,一個是「中氣」。
  • 農村老話「開江魚下蛋雞,回籠覺二房妻」是啥意思?內容豐富多彩
    農村俗語老話,絕大多數是傳承於老祖宗世世代代的口授,而許多精華部分不僅流傳於民間坊裡,還為文人墨客所記載下來,所以常常會得到更加廣泛地傳播。因此就會有很多的俗語老話,帶有較深的時代社會烙印。而眾多的俗語既通俗易懂,生動形象,還「話糙理不糙」。
  • 農村老話丨好男不吃分家飯,好女不穿嫁時衣,是什麼意思?
    農村老話「好男不吃分家飯,好女不穿嫁時衣」是什麼意思?你怎麼看?這句老話,是激勵年輕人,要有自力更生的精神,要有自主創業的勇氣。不要躲在大樹下乘涼,不要當啃老族,不要停留在己取得的成績面前,而止步不前。一、好男不吃分家飯。
  • 農村老話「大屋摞小屋,三年二年哭」,是啥意思呢?有道理嗎?
    農村對於蓋房子這件事有多重視,想必經常聽村裡老人說的這些俗話就知道了,什麼「做屋不斷層,斷層無後人」,什麼「前山要遠,後山要近」,等等等等,人們在蓋房子前不僅要選擇好打地基的時間,就連房子上梁時間、房屋的布局都格外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