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們身邊可能會發生這樣的事:因某些意外事故,親人突然離世,而遺留下來的銀行卡或者存摺裡面還有錢,那這些錢,親屬怎麼查詢呢?能取出來嗎?怎麼取出來呢?
現在的父母和子女分居的現象越來越普遍。一些年輕人讀完書後獨立工作生活,和自己父母分開,時間長了,對父母也不關心,對父母的相關財產情況也不了解。所以,以後越來越多的人,都可能會面臨這樣的一個問題:一旦父母突然離世,自己都不知道父母到底有多少資產。
一般像房產、汽車這種有形的大額資產,還是比較了解情況的,畢竟是看得見、摸得著的。但是,對於一些無形的資產,比如股票、基金、銀行存款等這些,子女們很可能就不知道真實情況,除非已故者在世時詳細地跟子女們說明過。
就拿銀行存款來說,別說把錢取出來了,很多人甚至都不知道已故親人在銀行到底存了多少錢?還有,很多人以為,親人離世後,自己只需要拿著戶口本、身份證就可以到銀行把錢取出來了,其實根本沒那麼簡單。
之前就有媒體報導稱,有一個人拿著去世父親的銀行卡去銀行櫃檯取錢,他不知道密碼,但想把父親銀行卡裡面的錢取出來。可銀行工作人員告訴他,要想把錢取出來,必須要出具開戶人死亡證明,還要國家公證部門出具的繼承公證書,相關資料備齊了,才能取款。
其實,銀行工作人員也並不是刻意為難這個人,而是按流程辦事,畢竟這也是為了儲戶的存款安全著想。如果隨便一個人,撿到別人的銀行卡,就到銀行去編一個親人離世的故事,那這張銀行卡的主人的存款豈不全都會被冒領,這樣的話,銀行是要負責的。
此前,銀保監會出臺了一項規定,對於繼承人查詢已故存款人的存款情況的,繼承人只需出具身份證、死亡證明、親屬關係證明(戶口本)就可以了。而在這項規定出臺之前,繼承人還要到公證機關去開具《存款查詢函》,才能查詢已故者的存款情況。銀保監會的這項規定,簡化了存款查詢流程。
以上還只是查詢銀行存款,要是想把錢取出來,那還得加一項證明材料——繼承公證書,銀行員工說,「這張紙」是能把錢取出來的關鍵。
繼承公證書也需要到公證機關去辦理,相當於一個財產繼承證明,具有法律效力。如果繼承人比較多,辦起來也比較麻煩,需要繼承人都到場,一起做見證,然後由公證機關出具繼承公證書。拿到繼承公證書後,繼承人就可以到銀行去把已故者的存款取出來了。
當然,如果家屬知道已故者的銀行卡帳戶密碼,那也就沒必要開具繼承公證書了,直接拿著銀行卡到銀行ATM機上,把錢取出來就可以了。
人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遇上天災人禍,所以,最好還是提前做好安排,若有值得信任的親屬,最好還是將自己的資產情況、相關的帳號密碼告訴他,避免自己意外離世後,在財產繼承上產生一系列麻煩。
另外,如果實在想把自己的財產情況保密,也可以在律師的見證下,提前立遺囑,在遺囑中把相關情況都說明清楚,這樣繼承人直接走流程就可以了,免去很多麻煩。
本文由新業財經原創出品,未經許可,請勿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