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不被人類吃,這種中草藥被逼進化偽裝技能,人類的力量太強了

2020-12-10 姿勢分子knowledge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梭砂貝母自己恐怕也想不到,明明都長在高原的石頭縫裡了,卻還是逃不過被人吃的命運。

梭砂貝母是百合科貝母屬植物,主要分布在我國西藏自治區、青海南部、四川南部和雲南西北部的高原地區,主要生活海拔在3800-4700米範圍內,通常生長於沙石地或流沙巖石的縫隙中。

梭砂貝母這個名字你聽起來可能覺得陌生,不過一提到川貝,你肯定還是有點耳熟的,梭砂貝母就是川貝的重要來源。作為一味重要的中藥,它可以起到去熱化痰、止咳散結的作用,因此即使生長在這樣的高原環境中,依然經常被人們採摘。

作為植物,梭砂貝母不可能像動物一樣逃跑來躲避被人類食用的命運,為了更好地生存下去,它們必須找到其他方法來求生。

最近,來自於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以下簡稱昆明植物所)高山植物多樣性研究組以及英國埃克塞特大學的研究團隊發現,這種植物在漫長的歲月裡,已經演化出了新的顏色,嘗試通過偽裝來躲過人類的眼睛。

作為一株植物,長成綠色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因為它們需要大量的葉綠素來進行光合作用,獲取它們所必需的一些營養物質。而這種綠色,在草原或者森林中並沒有什麼壞處,而在這樣的高原地區反而成為了硬幣的另一面。在灰突突的山崖峭壁上,這樣一點綠色,顯得十分扎眼,從遠處就可以一眼看到,使得梭砂貝母成為了採摘人的目標。

論文第一作者、昆明植物所副研究員牛洋指出:如今的梭砂貝母已經不僅僅是綠色的了,他們的前期研究已經發現,這些高原山地已經出現了灰色和褐色等與周圍環境融為一體的顏色。

在一開始,研究人員認為這些梭砂貝母是為了躲開高原食草動物的啃食,但在觀察分析後發現,梭砂貝母上並沒有太多被植食動物取食的痕跡。而且梭砂貝母含有大量可以防禦植食動物的生物鹼,因此自然界不太可能有動物以它為食。

答案只有一個:梭砂貝母進化出這樣的顏色,完全是為了抵禦它們唯一的天敵——人類。

牛洋指出:作為我國傳統的藥用植物川貝的重要來源,梭砂貝母長期以來都是被大量採摘的對象。而且,在採摘的過程中,它們埋在地下的鱗莖就會首當其衝,被採挖出來使用。

為了這項研究,該團隊還向當地的藥商進行了諮詢調查,獲得了在最近6年時間裡梭砂貝母的採收量,同時估算了不同群體單粒梭砂貝母鱗莖的乾重。結果十分驚人,平均每獲得1千克的乾燥梭砂貝母鱗莖,就有超過3000株被人類採挖。

而且,梭砂貝母不是一出生就帶有鱗莖的,一般需要經過5年的生長期後,才會開始生長鱗莖,然後被採挖。這也造就了梭砂貝母鱗莖的稀缺性,物以稀為貴,人們於是更加大量地去採挖梭砂貝母。

這種採挖是一種強大的選擇壓力,促進了梭砂貝母的進化。

我們知道,所謂的進化就是基因突變+自然篩選。在正常情況下,偶爾會有梭砂貝母發生基因突變,呈現出灰色或者褐色,這種新變異的顏色會保持相對很低的水平。而隨著人們大量的採挖,越來越多綠色的梭砂貝母被挖走,而通過偽裝融入自然環境中的梭砂貝母則越來越多地留下來,所佔的比例也越來越多,這就是正常的進化過程。

也就是說,人類憑藉一己之力,通過對梭砂貝母的採挖,引導了梭砂貝母的進化。

研究團隊對梭砂貝母的反射光譜數據進行了分析,結果發現:根據專為人類色覺設計的CIELAB色覺模型,這些梭砂貝母之間有著明顯的顏色差異。他們將梭砂貝母的顏色和其生存環境下巖石的匹配度進行了衡量,結果發現:在採挖強度越大的區域,梭砂貝母和周圍環境的顏色相似度就越高,這也證明了人類採挖對梭砂貝母顏色產生篩選效果的想法。

(圖片說明:偽裝良好的梭砂貝母)

同時,梭砂貝母的偽裝效果還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比如它們所生存的環境。如果生存環境合適,那麼它們的鱗莖就會扎得更深一些,這給採挖人帶來的難度和強度都大幅增加,相對來說這樣的梭砂貝母更不容易被採挖,因而和鱗莖比較淺的同類相比,它們的生存壓力相對小一點點,偽裝效果也就相對差一些。

為了進一步測試梭砂貝母進化出的新色彩所能帶來的偽裝效果,研究團隊還開發了一個名為「找貝母」的小遊戲,募集了來自世界各地的超過500名網友在14張不同環境下的照片中尋找貝母。事實證明,梭砂貝母的偽裝的確起到了效果,那些理論上偽裝程度高的貝母在遊戲中也確實更難被找到,而擁有著三色視覺的人類則被二色視覺的動物們要更容易發現這些貝母。

對於這些沒有腿的植物來說,偽裝或許是躲避天敵的最好方法,天敵越想找到它們,它們就要變得越難被發現。

來自埃克塞特大學的植物學家和生態學家Martin Stevens表示:「能夠見證人類以這樣直接和戲劇性的方式影響野生生物的顏色,而不僅僅是它們的演化方式產生影響,這是非常值得注意的。或許,人類也已經驅動其他植物物種防禦策略的進化,但令人驚訝的是,此前很少有相關的研究。」

原來,除了氣候之外,人類還對自然界產生了如此巨大的影響。

此前的研究表明,有一些雪蓮為了「防止」人類的採集,已經在最近一百年的時間裡長得越來越小。

就像所謂的演化一樣,這種影響也不全是一面倒的,它有時候也有好處。有研究認為,為了防止被人類無情地剷除,一些雜草已經不再給農作物產生負面影響了。

不管怎麼說,人類的活動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就像自然界的變化一樣,都可能對地球的生態環境產生好壞兩種影響。只不過,我們作為智慧生物,應該儘量更多地改善自然環境,減少負面影響。地球現在的生態圈能維持多久,很大程度上將取決於人類的選擇。

相關焦點

  • 霍金:外星人偽裝人類,為何警告人類不許主動聯繫外星人?
    外星人一直都是全球科學家探索的共同對象,不同的科學家對外星人的見解也是不一樣的,因為目前還沒有正在見過外星人是什麼樣子的,而霍金對外星人就有自己的見解,他始終相信宇宙中存在外星人的,霍金認為外星人有可能是一種超級聰明的高級生物,可以在宇宙中來去自由,外星人將偽裝人類來獲取地球豐富的資源
  • 進化論不適用於人類?人類歷史有13萬年空白,像突然出現在地球上
    原本生態區的草原非常茂盛,但隨著自然環境的改變,長頸鹿棲息的地區食物十分稀缺,大地上的食物所剩無幾,為了活命,長頸鹿發現在樹上能找到自己想吃的食物,在飽嘗了「大樹上」的食物後,經歷了殘酷的「適者生存」的歷練,長頸鹿的脖子也逐漸發生了改變,在進化過程中「脖子變長」的基因不斷傳承,心臟也逐漸變大,創造了進化的奇蹟。
  • 達爾文進化論適合動物,卻不適合人類,人類歷史就是開掛的歷史
    根據達爾文的進化論,我們知道了大自然中的生物們是如何通過基因改造,通過進化來讓自己更加適應環境的,生物學家發現不同的環境對於動物們的影響真的非常大,比如說同一種芬雀,在一座小島的不同區域,我們就會發現它們出現了不同的進化方向,一種芬雀的嘴巴特別尖它可以吃到樹上的果實,另一種芬雀嘴巴特別圓
  • 人類真的沒有天敵嗎?史前一動物專吃人類先祖,差點吃到滅絕
    史前一動物專吃人類先祖,差點吃到滅絕大家都知道,就整個地球和生物演化過程來說,人類出現在地球上的時間其實很短,但是時間雖然短,但是進化的速度卻要遠超其他的物種,僅僅數百萬年的時間,就徹底的跳出了食物鏈的束縛,成為了智慧生物,人類似乎成為了地球的主宰,沒有任何的生活可以相比,那麼人類真的沒有天敵嗎?
  • 人類就是人類,人類根本不是由猿進化來的(質疑進化論)
    如果有人要問我們人類是怎麼誕生的,那麼相信一定會有不少的人都會說是我們人類是由猿進化過來的,但是大家可以細想一下萬一達爾文的進化論是錯的呢?對於我們人類進化那或許只是自然界適者生存的必然結果。然而我們與猿很可能根本就不是一個物種。
  • 為什麼人類會進化成必須用衣物來禦寒?這種進化有何意義?
    關於人的由來,在科學界最主流的觀點,還是以達爾文的進化論為主要依據,然而令人剛到奇怪的是,在自然界中如此眾多的生物當中,卻只有人類進化出了用衣物禦寒的能力,那麼這種進化到底有什麼意義呢?其實據科學家研究之後表示,人類的祖先之所以會這樣進化,就是因為他們的生存條件太艱難了,要知道根據進化論來看,人的祖先在剛開始的時候是生活在樹上的,但因為環境的變化不得不下樹生活,而為能能在下地之後有更好的視野,直立行走也就成了必須的不過在沒有了四肢奔跑之後,雖然人類還能利用工具來捕獵,但這顯然是追不上獵物的,所以為了能更好的在陸地上生活下去
  • 人類一直在進化嗎?人類在快速退化!抱歉讓你失望了
    我怎麼不知道!) 有的國家大麻都合法化了,你能保證將來不會有更不好的東西合法化的一天嗎 空氣汙染,水汙染,五花八門的騙局……人類整的糟糕的事情三天二夜也說不完 你可能還會問為什麼人現在不進化了?
  • 人類進化掉「丁丁骨」,是退步嗎?
    研究發現,很多雄性哺乳動物在骨頭數量上都比雌性多一根「丁丁骨」,那為什麼人類在這方面卻有著明顯不同呢?其實「丁丁骨」的存在於一定程度上是有利於雄雌「相愛」,進而產生後代的。那從這點來看,「丁丁骨」的存在其實是有利無弊的,那麼為什麼人類沒有呢?
  • 植物也有「大智慧」,研究發現:人類正在逼它們快速進化
    研究者表示,至少需要挖上3000株以上的貝母,才可以獲得1千克的乾燥鱗莖,而貝母作為一種應用比較廣泛的中藥材,這意味著,人類對於它們的需求量是極大的,而在過去的2000多年時間裡,為了逃避人類的採集,貝母們也紛紛開始為了自保,而讓自己進入到演化新階段——它們竟學會了偽裝。
  • 進化論誤導了整個人類 人類進化是騙局嗎?
    導語:達爾文提出了進化論,人們對於進化論深信不疑並且提出了各種證據來證明這一切。但是有人提出進化論是不正確的,人類並不是進化而來的,這是怎麼回事呢?晨哥帶大家共同研究了解。
  • 達爾文進化論裡最大的漏洞——人類的起源!
    《物種起源》一經出版便得到了各界的關注,它顛覆了當時人們的認知,由於是關於人類起源以及進化方面的論點。人們無法想像自己的祖先竟然是古猿人,「猴子雖然聰明,但不可能是人類的近親吧」,這樣的懷疑在民間傳播。但是進化論經過了兩百多年的不斷完善,尤其是科學家對DNA和蛋白質的研究越來越深入之後,發現某些猿類的基因確實與人類相近。
  • 《進化的咬痕》從牙齒的變化看人類的進化過程
    大家好,歡迎來到時刻會 不知道你想沒想過這樣的問題,我們從哪裡來?為什麼現在這個世界只剩下了我們自己?為什麼我們既吃肉又吃蔬菜? 其實,這些問題的答案都藏在我們的牙齒裡,它像活化石一樣記錄著人類的進化。聽到這你可能想了,牙齒和吃什麼有那麼重要嗎?
  • 幾乎所有動物都進化出具有攻擊性的器官,為什麼人類卻沒有?
    大約40億年前,地球海洋中十分偶然地進化出了生命。然而,地球環境在不斷改變,沒有哪個物種能夠永遠存在。那些能夠長期處於食物鏈頂部的動物,都進化出了富有攻擊性的器官。那麼,為什麼動物幾乎都有進化出攻擊性的器官,而人類卻沒有呢?
  • 人類良知:善與惡的進化
    從柏拉圖、亞里斯多德到盧梭、霍布斯,哲學家們從未停止對於人類善與惡的思考,但現在通過對於進化論的進一步理解,我們得到了一些令人興奮的想法。近年來,研究人員已經解決了一些棘手的問題,如:利他主義何以發展?人類道德是怎樣出現的?為何行善令人愉悅?是什麼導致偏見和仇恨產生?這些見解的潛在力量耐人尋味。
  • 人類進化帶來的未必都是「好處」
    人類這個物種就像做了個夢,夢裡還是飢餓和恐懼,一覺醒來進入了新時代,食物一下子豐富了起來。但是,咱們的身體、身體裡的細胞、細胞裡的基因,還停留在飽一頓餓一頓,不停奔跑追逐的記憶裡。身體一下子適應不了新環境,曾經的優勢,就有可能會帶來今天的病。進化遺存在遠古時代找點糖不容易,可能就得冒著被蜜蜂蟄得鼻青臉腫的風險,去搶蜂蜜吃。
  • 進化將把人類帶往何處?
    因此,這不是猜測的問題,而是事實上,智人遲早會滅絕,但對歷史進化的研究有指導意義,例如,進化的後代,可能完全不同,也可能部分不同,正如大猩猩(包括黑猩猩,大猩猩,猩猩)和智人從共同祖先分裂成不同的物種一樣,人類可能不會進化成一種新的猿猴,而是幾種。
  • 「Edison-人類起源」進化論,神創論,地外文明外星人創造論
    我是EDISON在現如今的地球上,作為食物鏈最頂端的地球物種,人類的起源眾說紛紜一直煩惱著我們,有人會問,這重要嗎?我想這種感覺是不是就仿佛坐擁億萬財富,卻不知自己出身何處一樣,讓我們人類少了一點歸屬感?達爾文先生的進化論假說,似乎為我們指明了來時的路。
  • 人類進化是個騙局?這張「人類進化圖」是錯的,誤導了無數人!
    分別是上猿、原康修爾猿、森林古猿、山猿、臘瑪古猿、南方古猿、傍人、高等南方古猿、直立人、早期智人、梭羅人、羅德西亞人、尼安德特人、克羅馬農人、現代人,每個人類祖先圖像下標註了他們出現和持續的時間,圖名為「March of Progress(進步的前進)」。 但是這幅圖太長了。
  • 人類為什麼殺不死哥斯拉?
    雖然哥斯拉這次是站在人類一邊的,但雙方還是大打過一場!人類拿出了最強的常規武器 MOP炸彈來對付哥斯拉。那個13.6噸的巨型炸彈居然沒有幹掉哥斯拉,這個大胖子的生命力實在是太神奇了!但怎麼說呢,小編認為還是有必要為各位講解一下為什麼人類殺不死哥斯拉!這個問題說來就話長了。
  • 人類的祖先是來自「外星球」嗎?科學表示,人類這幾點特徵不正常
    自古以來,人類的存在一直是一件未解之謎,雖然達爾文的進化論有理有據地解釋了人類的由來,但是地球真的是人類最開始的家園嗎?人類的祖先是來自「外星球」嗎?科學表示,人類身上的這幾個特徵不正常!人類的由來從最開始的「神創論」走向達爾文的「進化論」,期間經歷過鬥爭,人們最終願意相信人類是從動物進化成現在的高級人類,但是這真的說得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