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的繼位風波,魏王國與東漢王朝的關係,魏王國的法理問題

2020-12-16 一行史書

導語:說起曹魏政權,人們總是得想當然的就把曹操時代算了進來。但事實上,從封建王朝的法理上,整個曹操時代甚至直到他兒子曹丕的初期幾個月內,也還是東漢王朝。作為曹魏代漢這麼一段歷史來說,搞清楚魏王國與東漢王朝的關係無疑是十分重要的,這會使我們能夠更好的理清這段歷史。

只有弄清了這些,再來看看曹丕繼承他老爹曹操的魏王王位前後的問題,才能弄明白東漢王朝與魏王國這麼一對奇特的藩屬關係。

一、曹操稱王,違反祖制。

我們知道,自東漢末年董卓之亂時,東漢王朝已經事實上陷入了分崩離析的局面,朝廷詔令不出宮門,各地諸侯自相攻伐。甚至漢獻帝本人的人身安全也多次受到李傕、郭汜等西北軍閥的威脅。這個時候,漢獻帝除了還有一頂皇帝的帽子外什麼也不是

但幸虧中國有一個說一套做一套的政治傳統,所以雖然所有人都不拿漢獻帝和東漢朝廷當回事,可誰又都不敢公開說自己不拿他們當回事(袁術是個例外,所以那個政治白痴很快出局了)。

這也就是曹操把天子迎立到許都的最大用意,不求皇帝真的能對天下發號施令,只求能為曹操的種種行徑賦予封建王朝政治背書的法律意義

在曹操攻滅袁氏集團徹底平定北方後,他已經有了相當龐大的領地和雄厚的基礎可以稱雄天下。而把皇帝攥在手裡無疑又使他擁有了最大的政治資本。於是,已經有了「裡子」的曹操更想有個「面子」。

建安二十一年,曹操平定了漢中(張魯)後。漢獻帝正式晉封曹操為王,是為魏王。其王位在其他劉姓諸侯王之上。

這裡請大家不要忘了,早在高祖劉邦時期就與功臣們殺白馬盟誓約定「非劉氏者不得為王」。而東漢王朝雖然實際的建立者是光武帝劉秀,但東漢王朝一直自認為是西漢王朝的繼承者,東漢朝廷定都洛陽,卻仍建立了祭祀西漢歷任皇帝的祖廟。高祖劉邦留下的誓言又豈能作廢?

我們不知道想起高祖白馬盟誓的時候,曹操當這個魏王是不是有心理上的障礙,不過並不要緊,用不了多久他的好兒子曹丕把東漢王朝給滅了,他就再不會有這個障礙了

二、兩個首都,兩個首腦。

顯然,曹操當這個不尷不尬的魏王有點不耐煩了,於是忙不迭地趕緊跑到地下去當周文王了,好讓他的兒子(不管是哪個兒子吧)趕緊當周武王,給他老爹追封一頂名正言順的皇帽子。

但他死得很不是時候,更準確的說是死的很不是地方。自曹操當上了魏王后,像所有的劉姓諸侯王一樣,他曹氏諸侯王也得有自己的封國。有了自己的封國就得有封國內的首都,他魏王國的首都就是鄴城,而此時東漢王朝的首都是在許都

這裡還要交代一下,雖然漢獻帝仍在許都,但從法理上,整個東漢王朝的首都仍是洛陽。曹操晚年一直在修復被董卓夷為平地的洛陽城,這可能是為了篡漢後新王朝的首都做準備,但也可以說是曹操想重新把漢獻帝迎回東漢本來的首都。

鄴城是他魏王國的首都,他當然應該在那,而洛陽的修建又確實需要他,於是在曹操的最後幾年他一直往返於鄴城與洛陽之間。

現在他好死不死的得偏偏死在了洛陽,偏偏他確定的王位繼承人魏王太子曹丕正理所當然地呆在魏王國的都城鄴城守家呢

這時候整個曹魏(法理上依然是東漢)可就有點尷尬了,東漢的皇帝劉協老老實實的呆在許都喝粥呢,魏王太子曹丕老老實實呆在魏王國都城鄴城看家呢,唯獨這個國家真正的話事人曹操待在洛陽挺屍呢(真的挺屍)。

名義上的皇帝劉協不管事,該管事的曹操再也管不了事,唯獨應該立馬開始管事的曹丕想管事可還管不了事。曹丕很著急,大臣們就應該表現得更著急。

按正常繼位的流程來說,應該有曹操讓王太子曹丕繼承魏王位的詔書,但顯然曹操死的有點著急,想要遺詔只能靠曹操託夢了。還應當有魏王璽綬交給王太子作為繼承王位的依據,但現在魏王璽綬正在洛陽他那死老爹屍體上掛著呢,估計等送過來上面都爬滿了屍蛆了。

雖然要啥沒啥,但他曹丕好歹還有名正言順的王太子身份,為了國家穩定只能因陋就簡的奉他媽卞王后的旨意立馬繼承魏王王位。事後想想還缺點什麼,趕緊又從許都漢獻帝那弄來了讓曹丕繼承魏王位的皇帝詔書,總算補上了這繼位的法理漏洞。

緊緊佩戴在腰間的魏王璽綬,上面傳來陣陣父王的屍臭,把曹丕燻得直犯噁心,這魏王的璽綬他是無論如何戴不下去了。他,魏王曹丕現在比任何時候都急不可待地要換上那皇帝的玉璽!

總結:我們都知道曹魏的江山是由曹操自己打下來的,以至於忘記了還有一個皇帝作為他名義上的領導。而如何從政治上、法理上一步步架空漢王朝就需要曹魏集團的集體政治智慧。封曹操為王,成立魏王國(前身是魏公國)無疑是重要一步。

它通過讓東漢官員在魏王國內任職的方式,使其成為魏王的臣子。從而使曹氏父子已經能夠在名義上與東漢官員建立起一個初步的君臣關係。這不僅能夠消除朝廷官員在新朝(魏朝)任職的心理障礙,更能由此減少政府官員反對曹魏代漢的政治阻力,為最終實現代漢自立做好準備。

相關焦點

  • 曹丕當皇帝後為何不殺漢獻帝? 曹丕和漢獻帝之間是怎麼樣的關係?
    漢獻帝是繼續當傀儡,還是讓曹操的繼任者重掌大權,這是一個問題。曹操的後繼者曹丕似乎想了很久,也就是   原標題:曹丕當皇帝後為何不殺漢獻帝? 曹丕和漢獻帝之間是怎麼樣的關係?   曹操的後繼者曹丕,曹操在建安二十五年病逝,長期以來是漢代的英雄,但更是令人尷尬。
  • 東漢和西漢是一個王朝嗎?東漢是西漢的延續還是一個獨立的王朝?
    漢朝分為東漢和西漢兩段。但是在它們的地位上,卻存在極大的爭議。看看現在的網絡自媒體,也包括正規的歷史學者,眾口一詞都是:不是一個朝代。因為中間讓王莽的新朝隔開了,而且劉秀和劉邦的關係差得太遠了,所以不能算是一個朝代。但是大家是否忽略了一個事實:即大家是否是按照現代國家的標準去套古代王朝的邏輯呢?
  • 曹操死後曹彰蠢蠢欲動,曹丕卻不繼位,陳矯三句話讓曹丕立刻行動
    曹彰面對老爹去世的大好機會,就打算和同在洛陽的曹植繼承曹操的王位,從而與曹丕對抗,甚至曹彰還曾公開詢問,曹操的璽綬何在。在電視劇《軍師聯盟》中,身在鄴城的曹丕也是一開始拒絕繼位,其實在歷史上也有相似的事情發生。今天我們就來從那關鍵時刻勸說曹丕繼位的大臣入手開始分享,我們今天的主角,叫陳矯。陳矯字季弼,是廣陵東陽人。
  • 劉秀建立的東漢,屬於西漢的延續嗎?還是說這是一個全新的王朝
    東漢王朝顯然和西漢不一樣,它是一個全新的王朝。要看一個王朝是否是前朝的延續,其實很簡單,主要看兩點。第一點,本朝帝王是否是前朝末尾一二帝的子孫延續,比如說南宋的開國皇帝趙構,就是北宋倒數第二個皇帝宋徽宗的親兒子。
  • 漢獻帝真被曹丕斬草除根了麼?
    曾經一心匡扶漢室的劉備在曹丕稱帝之後得到了所謂「山陽公(漢獻帝)被沉於彰水」的消息,於是在一陣心痛之後自立為帝,宣布繼承漢朝的正統地位,成為漢昭烈帝。真實歷史中的漢朝末帝真的被曹丕惡意斬草除根了麼?答案是否定的。01 廢帝建安二十五年(220年),魏王曹操去世,世子曹丕繼位。
  • 曹丕220年稱帝,劉備221年稱帝,孫權為何晚到229年稱帝
    三國時代的開始始於曹丕在公元220年稱帝,國號為「魏」,以魏代漢,由此拉開了三國時代的序幕,緊接著,劉備在第二年稱帝,國號為「漢」,因為政權建立在蜀地,所以也稱為蜀漢,也有稱季漢的,季就是第三的意思,這是相對於西漢(前漢)和東漢(後漢)來說的。
  • 東漢十四帝的皇后簡介
    和帝繼位後尊竇氏為皇太后,太后臨朝攝政,是東漢第二位臨朝稱制的太后。 97年去世,與漢章帝合葬敬陵,諡號章德皇后,在太后位19年。2.東漢第一位被追封的皇后漢和帝的母親梁貴人梁貴人,別看她被竇皇后害死,其實家族的勢力也不差。他的祖父就是曾隨光武帝徵討隗囂,的將軍梁統,伯父梁松娶了光武帝的女兒舞陰長公主,梁貴人年少失母,為伯母舞陰長公主所養。
  • 中國歷史上一共有83個王朝,它們的國號都是怎麼來的?
    中國自秦大一統至清朝滅亡,共出現過九個大一統王朝。分別是秦、漢、晉、隋、唐、宋、元、明、清。另外還有五十多個小王朝。當然,秦朝以前的夏、商、周三代也是統一的王朝。現在比較統一的說法是中國總共有83個王朝,559個帝王,其中帝397個,王162個。人們對於如此繁雜的大小王朝為了記憶清楚,總會編傳很多膾炙人口的順口溜!
  • 中國2000年封建王朝簡史
    公元前207年繼位僅46天的子嬰投降於劉邦。至此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王朝秦朝覆滅,享國僅十五年,共傳三世。同年公元前202年斬白蛇而起義的漢高祖劉邦建立漢朝,史稱西漢王朝。元始二年國土面積609萬平方公裡,人口數量6300萬。公元8年外戚出身的王莽廢除西漢末帝劉嬰,自立為帝改國號「新」史稱王莽篡漢,至西漢滅亡。
  • 三國時期曹丕劉備稱帝各有理由,那孫權呢?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先有董卓專擅朝政,董卓死後又有李傕、郭汜之亂。此後漢朝已經是群雄割據,最後曹操統一北方,劉備佔有荊州益州,孫權雄拒東吳。曹操雖然統一北方但是一直是挾天子以令諸侯,出任漢朝丞相名義上還是漢臣,到死曹操也沒有敢廢漢自立。
  • 曹洪:捨命救過曹操,財富被曹丕惦記!卞太后:他死就廢你的皇后
    公元226年,魏文帝曹丕繼位7年後,突然以曹洪門客犯法一事,將曹氏家族重要將領、魏國驃騎將軍曹洪下獄,並聲稱要處死這位曹魏名將,一時之間,朝野震動:這難道是曹丕要自毀長城嗎?當年曹丕還沒有繼承曹操權位的時候,曾經向曹洪「貸絹百匹」,然而,吝嗇的曹洪守著家財根本不願意外借,由此讓曹丕記恨,等到曹丕繼位7年後,終於找到了機會,要殺了這個守財奴,奪了他最珍愛的財富。
  • 為何東漢王朝的皇帝普遍都是乳臭未乾的小娃娃?原因所有人都明白
    王莽得知此人是劉秀後,開始使出渾身解數,調兵二十多萬想要殺掉劉秀,讓人稱奇的是,王莽正打算和劉秀決戰的時候,天降流星雨,全部砸到了王莽的兵營,劉秀領兵殺之,隨後王莽兵營潰敗,正在王莽部隊撤退的時候,又開始狂風暴雨,王莽的部隊愣是給全部衝散,這次獲得物資,劉秀的兵馬搬了一個月也沒搬完,隨後漢軍攻入長安,王莽被殺,新朝滅亡,公元25年,劉秀光復漢室,定都於洛陽,史稱東漢
  • 曹丕為何40歲英年早逝?
    三國紛亂,最後的贏家是曹操,曹操生前雖然已經穩握政治大權,但也只是稱為魏王,直到曹操去世後,他的兒子曹丕襲爵,才在公元220年逼迫漢獻帝禪位,建立曹魏政權,但曹魏的統治時間並不長,僅45年就被司馬家篡位了,曹魏政權的不穩定與時代局勢有關,同時跟曹丕疏於治理也有關係。
  • 曹丕與曹睿,司馬懿更怕誰?他二人任一人多活20年,還會有晉朝?
    可以肯定的說曹丕、曹睿才能自然不能和曹操相比擬。但是曹丕和曹睿的能力我們不妨分述之。一、曹丕繼位前的政治傾向曹丕主要是一代封建帝王,而不僅僅是個普通的文人學士。因此,其思想、行為方式的通達,必然更多地影響到他的政治傾向和統治「作風」。
  • 曹丕任用此人為太尉,孫權卻出言羞辱,這是為什麼?
    曹操繼位稱帝後,還封賈詡為太尉,名列三公,受人尊敬。但面對曹丕這樣的行徑,孫權卻出言羞辱,這是為什麼?這一段談到孫權嘲諷曹丕,其實是出自荀勖之口:武帝問他人於勖。回答是:「三公具瞻所歸,非其人不可用。」從前魏文帝以賈詡為三公,孫權笑他。作為魏國臣子,孫權是東吳國主,孫權對曹丕的嘲諷,其實主要有兩個原因!
  • 《三國志14》曹丕親密武將有哪些 曹丕人物關係一覽
    三國志14曹丕親密武將有哪些?許多玩家還不了解他的人物關係,所以小編今天給大家帶來的就是三國志14曹丕人物關係一覽,想要了解的玩家不妨進來看看,相信會有所幫助。新手指南 | 常見問題 三國志14曹丕親密武將有哪些?許多玩家還不了解他的人物關係,所以小編今天給大家帶來的就是三國志14曹丕人物關係一覽,想要了解的玩家不妨進來看看,相信會有所幫助。
  • 曹丕稱帝第一年,很寵愛甄姬,為何第二年久要把她賜死?
    有很多原因導致曹操有了有色名字,而曹丕的有色名字完全是來源於他曾經娶袁紹兒子袁熙的妻子甄姬。到204年,原來的袁紹都城鄴城被曹操攻破,曹丕第一時間進了袁氏府邸,發現袁紹妻子劉氏披頭散髮,跪在那裡,旁邊還有一人侍奉。曹丕問劉氏是誰,劉氏說是袁熙的妻子,即甄姬。曹丕讓甄姬抬起頭,擦了擦自己的臉。跪下的劉氏知道曹丕肯定會看上甄姬,所以當時便感慨「不用殺也行」。
  • 東漢皇帝在位時間表,平均29歲,大漢王朝被外戚與宦官玩弄於股掌
    漢朝是繼秦朝之後的大一統王朝,分為西漢、東漢時期,享國四百零七年。然而東漢相比西漢總感覺要差點,諸葛亮在《出師表》中這樣評價兩漢,「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