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歲寶寶還在奶睡?別擔憂,月齡越大越好戒除,只需這5個步驟

2020-12-14 墨仔媽媽育兒

上篇文章分享了如何戒除奶睡,這篇文章想給各位正在奶睡的媽媽分享一下我是如何給2歲2個月的兒子斷奶睡的。

2歲2個月的寶寶還在奶睡?是的,作為一名嬰幼兒睡眠顧問,我自己的孩子竟然奶睡到這個年齡段,確實有點不可思議。

但是就像上篇文章中講到的,不是每個媽媽都必須要戒除奶睡,如果媽媽自己覺得奶睡並不是困擾,也很享受奶睡,那就不用著急戒除。而那些要重返職場的媽媽、認為奶睡是種負擔、或者奶睡已經嚴重影響到寶寶睡眠質量的情況,是需要戒除奶睡的,如何戒除詳見文章:

如何應對奶睡?早預防、慢戒除,避免臨時抱佛腳寶寶鬧媽媽哭

這篇文章主要是分享給那些對奶睡有著「很大的心理負擔」的媽媽,不想戒除奶睡但又因為周圍批評或者質疑的聲音而苦惱的媽媽。

我選擇奶睡的原因

選擇奶睡實屬自己「no zuo no die」

我兒子之前也算是中等程度的睡渣一枚吧,經歷抱睡、走睡、搖睡、哄睡難以及半夜醒著不睡等睡眠問題,3、4個月的時候抱睡還算輕鬆,因為自己的臂力還能承受他的體重,但是到了5、6個月的時候長到十幾斤,抱著哄睡就是大工程了,胳膊太酸了!

那個時候我還不是嬰幼兒睡眠顧問,不知道如何處理,我閨蜜告訴我,她都是躺在床上奶著哄睡的,我一聽,居然還有這種操作?我咋就不知道呢?

於是我就開始嘗試讓娃側躺在我旁邊邊吃奶邊睡,我則自己刷著手機,果然,奶睡的效果立竿見影啊,一會兒就睡著了。

不用抱!不用走!不用搖!也不用唱歌!就睡著了!

重點是我還可以玩手機,簡直不要太high(期間我追了好幾部電視劇和綜藝)!

從此,我就走上了奶睡的不歸路。。。。。。事實證明,嬰幼兒要形成奶睡非常容易,只要連續不斷的奶睡一周左右,就會無法自拔了。

對於嬰幼兒來說,奶睡也是最舒服的睡眠方式,一方面可以在媽媽的溫暖的懷裡,一方面吸吮能夠讓嬰幼兒釋放一種讓自己平靜的荷爾蒙激素。

所以,我可以算一個「資深的奶睡媽媽」,從寶寶側躺在旁邊奶睡,到後來升級出各種奇葩的奶睡姿勢:趴在我身上、坐在我臉上、跪在我身邊,360度無死角奶睡。

後來反省自己,忍不住給自己一個贊,這奶睡純粹是自己「作出來的」。

我沒有及時戒除奶睡的原因

雖然奶睡讓哄睡這件事情完全壓在了我一個身上,但是我並不著急著戒除奶睡,原因如下:

1、我自己很享受奶睡的輕鬆便利

我是一個人帶孩子,雖然有鐘點工幫忙收拾家務,但是帶孩子依舊很疲憊,屬於自己的時間少之又少,奶睡的這段時間對我來說彌足珍貴, 玩玩手機也是一种放松方式。

2、我並不想使用哭鬧的方式戒除奶睡

大月齡寶寶的奶睡並不好戒除,翻遍那些專業的睡眠書籍,都避不開哭鬧,不輪是哭5分鐘還是哭10分鐘,我聽不得,太可憐。

所以,我選擇等到寶寶2歲多的時候,認知能力、溝通表達能力相對比較好的時候再戒除奶睡,此時戒除難度會小很多。

3、我是全職媽媽,時間充足

最關鍵的一個原因是我全職帶孩子,有充足的時間陪孩子,所以奶睡也並不是什麼耗費精力的事情,相反奶睡給我爭取到了很多屬於自己的時間。

奶睡確實有不利影響,建議做好相應的解決措施

很多人都會覺得奶睡有弊端,事實確實是這樣的,但是這些不利的影響並不是決定性的,只要做好應對措施是可以避免的。

1、奶睡可能(只是有可能)會導致齲齒

對於大月齡寶寶來說,戒除夜奶以後,如果繼續奶睡,嘴裡含著的乳汁有可能會導致齲齒,雖然乳汁會不會導致齲齒目前還有爭議,但是出於保護牙齒健康的目的,不管奶不奶睡,都應該預防齲齒。

預防措施:

從寶寶長出第一顆乳牙的時候就應該使用含氟的牙膏給寶寶刷牙,之後還要定期給牙齒塗氟,每日堅持刷牙,這些防護措施能夠有效的預防齲齒。

我兒子在添加輔食以後由於沒有好好刷牙導致門牙齲齒,後來補牙、塗氟,到現在再也沒有發生齲齒的情況,所以奶睡並沒有影響到他的牙齒健康。

2、奶睡會剝奪媽媽的出門自由

奶睡頑固的寶寶除了吃奶很難睡著,特別是像我這種一直都是我自己哄睡的情況,所以我在兒子2歲之前幾乎出不了門,其他家人根本沒有辦法用其他方式哄睡著。

預防措施:

即使媽媽使用奶睡,也應該穿插著讓其他人承擔哄睡的任務,讓寶寶適應不同的哄睡方式,哪怕是邊走邊搖的方式,作為應急之策,但至少媽媽可以出門一個上午或者一個下午,不耽誤寶寶的小睡。

3、奶睡會造成日間小睡時間短

奶睡的寶寶睡眠聯想是比較頑固的,奶睡的寶寶有可能會出現白天小覺一直要含著nainai睡覺的情況,一旦移出來,寶寶就會醒過來,或者在睡眠周期轉換的時候,因為沒有熟悉的奶睡的環境而醒過來。

預防措施:

奶睡不意味著寶寶可以含著nainai一直睡下去,奶睡僅僅是寶寶吃著睡著,睡著以後可以移出nainai。如果寶寶出現不鬆口的情況,可以使用潘特麗溫和去除法,先告訴寶寶我們吃飽了,然後嘗試移出,寶寶如果哭鬧再塞進去,等到犯迷糊的時候再拔出,如此反覆讓寶寶逐漸接受不含nainai睡覺。

2歲左右的寶寶戒除奶睡的具體方法

前面說到我選擇在兒子2歲左右的時候著手戒除奶睡的原因,主要是因為這個年齡段已經安全渡過了分離焦慮期,並且可以和他溝通了。

我相信戒除奶睡就如同自然離乳一樣,可以順其自然。

1、給寶寶引入一個安撫物

安撫物的作用是讓寶寶的依賴有一個新的著落點,不論是戒除奶睡還是實現自主入睡,都需要用到它。當寶寶睡眠周期轉換的時候,摸到心愛的安撫物可以安心的繼續睡下去,而不是找媽媽。

什麼時候引入安撫物?當你準備要戒除奶睡的前1-2個月,給寶寶選一個他喜歡的、材質安全的、大小合理的毛絨玩具,我給兒子選擇的是一個小恐龍,之所以選擇小恐龍是因為他很喜歡小豬佩奇的弟弟喬治的恐龍,所以我告訴他,這個恐龍和喬治的恐龍是一樣的,他特別開心。

你需要告訴孩子:這個可愛的小恐龍是以後每天陪你睡覺的好朋友。然後在每一次睡覺的時候,提醒孩子:我們要和小恐龍一起睡覺咯,就像喬治一樣,如果孩子偶爾忘了,也要提醒他:哎?你的小恐龍哪去了?

經過前期的引導,兒子已經非常習慣小恐龍了,每天會說抱著小恐龍一起睡吧,半夜如果醒來了也要摸索著找到小恐龍。

2、選擇關於自己睡覺的繪本讀給寶寶聽

繪本總是有神奇的力量,教會孩子很多「大道理」,我們直接告訴孩子的,他不一定會聽,但只要用繪本中的某個人物舉例子,他們就會欣然接受並進行模仿。

所以,我選擇了一個關於小朋友不用吃奶自己睡覺的繪本,每天睡前讀一遍:小熊打哈欠了,他抱著自己的玩偶爬上床睡著了,不用吃奶哦,小兔子打哈欠了,她抱著一個枕頭爬上床睡著了,也不用吃奶哦,,,,如此反覆,最後帶入兒子,墨仔打哈欠了,然後抱著心愛的小恐龍自己睡著了,不用吃奶哦,和小熊、小兔子一樣哦。

另外還配合一本《再見了,奶奶》的繪本,給孩子灌輸斷奶的思想。

這麼說的目的就是讓孩子不斷熟悉一個事實,給孩子做心理建設:不用吃奶也可以睡覺,小朋友最終都要斷奶。

3、改變睡前流程,做吃睡分離

之前兒子的睡前流程是洗漱--放入睡音樂--看繪本--吃奶睡覺。

決定戒除奶睡以後,將睡前流程改為:吃奶並一次吃飽---洗漱---放入眠音樂---看繪本---吃安撫奶睡覺。

這兩個流程的區別在於做初步的吃睡分離。

之前的流程是睡前吃奶,吃飽奶和吃安撫奶沒有分開,之後的流程把吃飽奶和吃安撫奶先分離開,讓孩子提前吃飽,睡前的吃奶就只剩下短暫的安撫奶,這麼做其實是先初步縮短奶睡的時間。

等到把這兩個不同性質的吃奶分離開以後,就可以分離安撫奶和睡覺這兩個事情了,填飽肚子啥事都好說,餓著就戒除奶睡是不合理的。

4、堅持前3點,日復一日的執行

溫和的戒除奶睡需要的是耐心和時間,一定要讓孩子逐漸適應和明白可以有別的方式來替代奶睡,而這個過程需要多久,完全在於孩子的接受能力。

如果你只嘗試了一天,結果肯定是失敗的,只要每天堅持給孩子輸入,他們肯定會有輸出的。

以我兒子為例,大概按照上述流程執行了半個多月,他出現了一個變化:

吃完奶以後,自己抱著小恐龍爬到旁邊躺下,然後說:我是大寶寶了,不用吃奶奶了,自己抱著小恐龍,聽著音樂就能睡著了。

然後我給他道晚安,告訴他媽媽愛你,媽媽困了要睡了。

他在旁邊自說自話的講故事,十分鐘左右自己睡著了。

是不是很驚喜?

但是,第二天他又倒退了,說完這一段大道理以後又爬回來要吃奶。

第四天,他又進步了,吃完安撫奶後爬到一邊,自己給自己講故事,然後抱著小恐龍睡著了。

這說明孩子已經完成了第一步,睡覺是自己躺在床上完成的,而不是吃著奶睡著的。

5、循序漸進的縮短安撫奶的時間,直至完全沒有

當孩子接受了睡前吃安撫奶,而不是吃飽奶+安撫奶以後,這就意味著離成功只剩下一步之遙,但這一步難度是最大的。

我們需要實現的是,完全不吃奶,抱著小恐龍聽著音樂睡著。

所以,接下來的步驟就是逐漸縮短安撫奶的時間。

看繪本聽音樂的步驟不變,我告訴兒子:墨仔是大寶寶了,我們以後只吃10下好不好,媽媽數到10的時候,我們就不吃了,讓nainai休息吧。

然後他吃睡前安撫奶的時候,我開始數數:我們吃10下哦,1、2、3。。。。。10,好了,吃奶結束了,我們該睡覺了。

剛開始兒子並不接受,數到10的時候不鬆口,繼續吃,這個時候我會強制停止,他當然會哭鬧一下,但是這個年齡哭鬧5分鐘是沒有關係的。

我一直安撫兒子,把小熊、小兔子、小象等一系列繪本裡的角色都搬出來,鼓勵他,墨仔可以自己睡覺的,他哭了一會終於安靜下來,抱著小恐龍睡著了。

大概7天,他已經能接受數到10就停止吃奶。

第8天開始,時間縮短到數到6就停止吃奶。

第16天開始,時間縮短到數到3就停止吃奶。

第24天開始,不吃奶,轉為摸nainai入睡。

最後,歷經2個月(1個月的繪本、安撫物、改變流程的鋪墊,1個月的戒除安撫奶)的引導,奶睡戒除了,變成了需要摸著nainai。

持續了這麼久的奶睡就這樣戒除了,前期的鋪墊過程都是非常愉快的,只是在最後的縮短安撫奶的步驟中會有短暫哭鬧,安撫起來難度不大,並不像小月齡寶寶哭起來那樣無法控制,孩子聽得懂你的安撫。

最後我想說的是:

嬰幼兒的睡眠問題確實有很多種,有的睡眠問題會嚴重影響到寶寶睡眠,需要及時改善,有的睡眠問題則不需要太過上綱上線,讓媽媽有太多的壓力。

就如同自然離乳一樣,每個媽媽心裡有桿秤,奶睡需不需要戒除,要用哪種方式戒除,媽媽可以自己做決定。

我是嬰幼兒睡眠顧問墨仔媽媽育兒,專注分享嬰幼兒睡眠、大運動發展、母乳餵養知識,感謝您的關注、點讚、評論及轉發哦

相關焦點

  • 一說不能吃奶,寶寶就開始哭鬧,戒除奶睡還需要2招心理戰術
    寶寶奶睡到2歲,戒除難度不升反降,2個步驟,不哭不鬧自主入睡,評論區有很多媽媽給我留言諮詢具體的細節操作我們先來舉個例子,換位思考一下,假如有人送給你一個非常漂亮非常好用的包,這是你第一個包包,且只有這一個包(別問為什麼只有一個,這就是個假設),你每天出門都特別開心地背著它,突然有一天,這個人告訴你,等會出門的時候不能再背這個包了,以後也不能背,你的情緒和心理波動會是什麼?
  • 奶睡真的是洪水猛獸嗎?如你感到困擾,按月齡戒除法可參考
    這兩種情況不一樣,寶寶明明不餓,但必須吃奶安撫才能睡去,才是需要謹慎對待的。如果寶寶是吃奶睡,睡眠狀況不需擔憂,夜奶次數少,白天睡覺也會很規律,那是沒問題的。唯有前者,才會讓寶寶自主入睡困難,頻繁夜醒,之後還可能難斷奶。
  • 奶睡必須要戒掉?專家說夜奶可以催眠嬰兒,促進寶寶大腦發育
    一位寶媽說,寶寶出生後我一直堅持母乳,15個月大時輕鬆斷了白天的奶,適應良好。寶寶目前19個月了,每天晚上要醒來2-3次,母乳之後馬上入睡。我現在想給他斷夜奶,讓寶寶晚上能夠睡整覺,但是寶寶不奶睡的話,會哭鬧不止、難以哄睡。
  • 「奶睡容易戒掉難」,到了這個月齡還沒戒夜奶,可能對寶寶有害
    夜奶短時間上解決了寶寶哭鬧的問題,長此以往,卻給寶寶養成了夜醒奶睡的習慣。奶睡猶如「洪水猛獸」?3個方法順利戒夜奶昨天寫了一篇關於夜奶拍嗝的文章,有很多寶媽後臺發來私信,問得更多的,卻是如何給寶寶戒掉夜奶。
  • 有奶睡的困擾?這幾個方法戒掉奶睡,一覺睡到大天亮
    以上三種方式分別通過觸覺、聽覺來放鬆孩子的心情,媽媽們可以根據寶寶的反應來觀察,選擇最適合寶寶的安撫方式。第2, 把握睡眠的時機當寶寶出現一些反應時,就代表他真的困了。第4, 照顧孩子的情緒大人們需要情感的滿足,一歲前的寶寶也不例外。有時候孩子夜裡頻繁醒來哭鬧,作為家長就非常煩惱,脾氣一上來就任憑孩子哭鬧也不想哄,但這種做法是在傷害孩子的情感。
  • 寶媽別再以愛的名義偷懶,「奶睡」哄娃可能對寶寶有害,不容忽視
    說起奶睡,寶媽們真是「一把辛酸淚,滿紙荒唐言」。哄娃睡覺這件事,只有身在其中的人,才知道有多難。什麼是奶睡?指的是寶寶並不餓,僅僅睡覺前需求經過「餵奶」這一行為來把孩子哄入眠,事實上孩子或許並未吃進去多少奶水。
  • 別再虐待嬰兒了,5個道具3個方式,讓寶寶安心睡覺
    在兒童心理學上有這樣一個概念:嬰兒出生後的4—5個月的時間稱作「母嬰共生期」,是比喻嬰兒和母親仿佛就是一體的,嬰兒絕對依賴母親,母親的世界也仿佛只有嬰兒,無條件地滿足嬰兒。所以母親才會本能地「一哭就抱」,這不僅不會寵壞嬰兒,而且還非常有利於培養嬰兒的安全感,和對媽媽的信任感。
  • 怎樣才能戒掉奶睡?讓寶寶自主入睡,做好這幾點
    在我接觸的很多寶媽們,都有這樣的奶睡情況。奶睡對於小月齡的寶寶來說,並沒有什麼問題,而且還能夠讓母子(女)之間更加的親密。但是隨著寶寶漸漸地長大,奶睡對寶寶和媽媽的身體都是不利的。什麼是奶睡?奶睡給寶寶帶來的影響頭三個月的寶寶,奶睡是沒什麼問題的,但是寶寶越長越大,奶睡就會產生一定的影響。1)習慣了給寶寶餵迷糊奶(困的時候吃奶),會影響到清醒時吃奶的意願,也就是會造成厭奶。2)夜裡頻繁吃奶,會導致白天食慾不好。
  • 被妖魔化的「奶睡」,真的一無是處嗎?三分鐘解開對奶睡的誤會
    就萌生了想要在寶寶小月齡的時候給娃斷奶睡的想法。奶睡真的有這麼可怕嗎?今天這篇大概閱讀用時三分鐘,長達1800字的文章,或許會刷新你對「奶睡」的看法!奶睡究竟有什麼好處?《年糕媽媽輕鬆育兒百科》中提到,奶睡是哄睡的最後一道防線,這招幾乎對所有寶寶都管用。無論是在寶媽群裡,還是粉絲在後臺的回覆,我們發現基本上沒有不需要奶睡的孩子。
  • 避免寶寶「奶睡」,只要掌握好這兩點技巧,其實並不可怕
    其實「奶睡」,我想是每一個做媽媽最頭疼的問題,應為很多寶媽因為自己寶寶需要奶睡,之後成為寸步不離,除了奶睡,找不到更合適的方法讓寶寶入睡,一想到斷奶,媽媽們更不知道該如何是好。一、什麼是奶睡那麼按照我個人的理解,奶睡分為兩種情況。
  • 遭「妖魔化」的奶睡一無是處?冷靜分析利與弊,家長別再誤會啦
    奶睡是育兒的一個熱門話題,網上褒貶不一,許多媽媽談「奶睡」色變。蓓康僖小純的朋友秋秋最近心情十分鬱悶,對小純大吐苦水。最近,秋秋和婆婆因為奶睡的問題起了衝突。婆婆認為不能邊讓寶寶吃奶邊哄寶寶睡覺,這樣做寶寶不僅睡不好,也不好斷奶。
  • 6個月寶寶坐不穩,有些是需要注意的,可能越早幹預越好
    比如1、寶寶知道保護這個月齡的寶寶即使坐不好也知道用手保護自己,比如說知道前傾的時候用手支撐,左右倒地的時候用手支撐,這是保護意識,只要寶寶有這個意識,那麼在六個月這個月齡來講,寶寶即使坐不穩也沒關係,不需要家長幹預。
  • 奶睡,Yes or No,親歷1年8個月之後,我可以告訴你答案
    04親歷1年8個月之後,婧媽總結了」奶睡「的2大好處到現在,我家寶寶已經1歲8個月+了,這一年多來,一直都有奶睡的習慣。算是一個正常發育的寶寶。所以,婧媽覺得,奶睡對寶寶並沒有什麼影響,反而是有好處的。總結了下面2大好處。1、奶睡有助於寶寶睡眠,養成規律的作息時間可以讓寶寶按時睡覺,而且入睡費時不長。
  • 告別抱睡、奶睡,讓寶寶自主入睡的秘密,就在這一張圖裡
    奶睡、抱睡……則被媽媽們視為自主入睡的攔路虎。到底還能不能哄睡?怎麼才能讓寶寶自主入睡?我們來聽一聽國際睡眠諮詢師朱笑婕老師的見解。寶寶那麼困為什麼不能自己睡覺?圖片來源:站酷海洛對於自主入睡,我們最大的誤解就在於,認為這是一個「人類天生就具有的能力」。「我們自己困了累了沾枕頭就睡,為什麼孩子就不行?」寶寶自主入睡的能力並不是天生就有的,是需要去培養的。
  • 6月齡寶寶大變化:生長發育金標準、護理餵養全指南,爸媽看過來
    如果寶寶滿6個月或6月齡以後添加輔食,寶寶所需能量1/3-1/2來自輔食每日奶量保持600~800毫升,每天餵奶3~4次。 2.滿6月齡繼續母乳餵養嗎? 益處多多? 我國居民膳食指南指出: 嬰兒滿6月齡後仍然可以從繼續母乳餵養中獲得能量以及各種重要營養素,還有抗體、母乳低聚糖等各種免疫保護因子。
  • 掌握這4個小技巧,輕鬆擺脫「人肉奶嘴」
    依依(化名)的寶寶已經一歲半了,卻依然擺脫不了奶睡的習慣。原本打算等到母乳餵到2歲然後自然離乳,但是這一年來寶寶頻繁地夜醒、無法自主入睡、接覺能力差弄得依依焦頭爛額。任何哄睡方式都不如兩口母乳來得奏效,半夜醒了必須也得吃兩口奶才能再次入睡,幾次想斷奶都以失敗告終。
  • 寶寶鬧覺吃奶立馬安靜,奶睡堪比催眠,為何大家都急著戒掉奶睡?
    而婆婆又責怪我說,就是因為我沒有很好地奶寶寶,所以他才睡不著的。"我告訴小李,實際上這是大家對奶睡的誤解。下面我們介紹這些奶睡的原因和正確的奶睡方法,希望可以幫助到更多的寶媽。各位媽媽可以及時給寶寶補充各種類母乳的營養品和牛奶,否則,每次吃不飽母乳,就很可能影響寶貝的健康成長。2.吮吸太累導致疲勞雖然說餵母乳對媽媽來說是很累的,其實在寶寶看來也是一項體力活。在寶媽給孩子餵奶時,小寶貝通常都是蜷縮在媽媽的懷中,他會感到溫柔和舒適,在進行了吃奶的體力活之後,就會安穩睡著。
  • 寶寶奶瓶可以用到多大?這個年齡還用奶瓶,小心寶寶「越長越醜」
    小麗剛吃過晚飯,正推著嬰兒車,準備帶2歲的寶寶在小區裡遛彎兒。小傢伙坐在車裡衝我笑,看上去心情還不錯,嘴裡的安撫奶嘴倒是引起了我的注意:「寶寶可以用水杯了,奶嘴就得試著戒掉了,老叼著對牙口可不好呢。」很多寶寶都會對奶瓶、奶嘴產生依賴,嘴裡叼著小奶嘴,情緒就可以得到安撫,和小時候的奶睡、奶哄如出一轍。奶嘴的安撫只能解決一時的問題,可是長此以往,對寶寶身體發育的危害,也是不可忽視的。戒掉奶嘴這事,還得從長計議。
  • 7月齡寶寶被奶奶餵進醫院,急壞了家人,兒科醫生:不懂就別亂吃
    7月齡寶寶腸胃住院,因為奶奶的「自以為是」,在餵養上出了岔子前幾天,豆豆媽慌慌張張地抱著孩子趕去醫院,僅僅只有7個月大的寶寶,在醫院遭罪一周後,才勉強出院,可把全家人都急壞了。原來,豆豆是因為「食物中毒」入院的,這倒不是說孩子真的中毒,而是因為「病從口入」而引發的不適。豆豆的父母都忙於工作,產假休完之後,每天由孩子奶奶看護著。興許是怕兩代人育兒觀念有所偏差,在寶寶快6個月的時候,豆豆媽特意囑咐公公,該給孩子添加輔食了,不過想著公公撫養過四個兒女,這些應該都懂得。
  • 到了這個月齡就抓緊吧
    第三次不得不斷夜奶,終於成功了第三次斷奶,是因為寶寶9個月的時候生病了很嚴重,醫生是主要原因是因為「火大」,夜奶一定要斷。要不然就加重寶寶的脾胃負擔了。1)生理飢餓的需要一般寶寶出生前四個月的時候,因為胃容量比較小,生長需求比較大,夜奶也是這一階段寶寶的必需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