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寶媽說,寶寶出生後我一直堅持母乳,15個月大時輕鬆斷了白天的奶,適應良好。寶寶目前19個月了,每天晚上要醒來2-3次,母乳之後馬上入睡。我現在想給他斷夜奶,讓寶寶晚上能夠睡整覺,但是寶寶不奶睡的話,會哭鬧不止、難以哄睡。
什麼是奶睡?
奶睡指依賴吃奶使寶寶進入睡眠狀態。這包括入睡前一直吃奶,寶寶睡著才能取出乳頭,甚至一些嚴重依賴者睡眠過程中要始終含著。
奶睡作為一種輔助入睡方式,因為其簡單、快捷、方便,受到不少寶媽的青睞。對於小月齡寶寶來說,更是極為常見的事。
奶睡真的是洪水猛獸嗎?
目前主流觀點似乎視奶睡為洪水猛獸,如造成睡眠時間減少。有研究發現同一月齡的寶寶,睡在媽媽身邊、隨時奶睡的嬰兒,較之獨立睡覺、喝奶粉的嬰兒總睡眠時長少1個小時。
科學家們也發現,與普通寶寶相比,奶睡寶寶有更多的夜醒、較短的睡眠時長和較淺的睡眠狀態。2008年泰國開展了一項針對3000多名3個月大嬰兒的調查,結果表明,哺乳和奶睡均與夜醒有一定的相關性(odd ratio分別為1.2和1.3),但關聯性要低於搖動入睡與夜醒(odd ratio為1.5)。
另外,有專家認為奶睡妨礙培養寶寶獨立入睡的能力,可能造成寶寶齲齒,甚至導致寶寶猝死。一系列文章讀下來,寶媽自己都覺得奶睡實在是一種糟糕透了的哄睡方式,自己竟然奶睡寶寶,作為媽媽太不稱職了!
西爾斯在其《親密育兒百科》中也提到:
「夜晚是安靜的時候,寶寶可以完全地擁有父母,特別是吃母乳的寶寶,他可以在晚上任何時候吃到奶,只要他想要。之前的需求現在變成了習慣,最終會變成一件讓父母討厭的事情。這種情況表示夜間育兒已經失去了平衡,必須強制性地讓寶寶慢慢夜間斷奶。」
隨便上網一查,斷夜奶、戒奶睡、不給寶寶吃零食的方法有很多。無論是懷柔政策,還是鐵血手腕,總之一句話,晚上寶寶就應該老老實實呆在小床上睡覺,寶寶的生理和心理需求並不重要。
奶睡,真的非戒不可嗎?
奶睡竟有這些好處?
最新的研究成果表明,我們以前看待奶睡的觀點有失偏頗,奶睡對寶寶和媽媽來說並不是一無是處,而是有一定好處的。
1.提升睡眠質量
美國兒醫協會(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AAP)2011年的研究表明,母乳餵養的寶寶與奶粉餵養的寶寶相比,總睡眠時長並沒有差異。雖然不滿6個月時,母乳寶寶比奶粉寶寶夜醒的次數多,但是6個月之後,母乳寶寶和奶粉寶寶的睡眠能力大體相當(AAP, 2011)。
研究表明,母乳中含有色氨酸(tryptophan)和縮膽囊素(CCK),可以同時給媽媽和寶寶催眠。即使總睡眠時間減少,只有媽媽和寶寶覺得沒問題,睡眠質量實際是提高的。寶寶睡眠中斷之後,很快能夠入睡,並不妨礙睡眠的修復力。
2.有益大腦發育
寶寶出生第一年,大腦容量是剛出生的兩倍,這就需要寶寶頻繁的吃母乳,奶睡對媽媽和寶寶而言,無疑最省心省力。研究發現,夜奶中含有促進寶寶大腦發育的物質,無怪乎小月齡寶寶白天、黑夜吃個不停。
母嬰同睡的提倡者——James J. McKenna 教授,提出母乳餵養不僅促進寶寶身體發育,還幫助寶寶運動、情感、認知、社交技能等不同領域神經形態聯結。
試想小貓小狗都能偎依在媽媽的懷裡,盡情地吃著奶水。我們人類古代時也是盡情奶睡,怎麼到了今天,忍心讓寶寶自己蜷縮在小床上,進行睡眠能力訓練,連用小手抱抱媽媽都是一種奢求?這樣毫無情感連接的訓練,真的比媽媽抱著寶寶、愛意撫觸下,成長的更好嗎?不見得!
3.並非難以戒除
有些媽媽不敢放心大膽的奶睡,原因之一是害怕寶寶養成習慣,到時成癮很難戒掉。新生兒學專家Howard Chilton博士認為,並不存在所謂的敏感窗口期,即某一時段寶寶不戒掉奶睡的話,一個月、一年、甚至上學後,他都堅持奶睡。
研究表明,即使沒有刻意戒除奶睡,一般隨著寶寶的大腦發育成熟、睡眠能力的發展,寶寶到1.5歲-2歲之間基本上能睡整覺了,奶睡問題也會自然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