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丹福大學研究發現:想要促進孩子大腦發育,家長要堅持以下事情

2020-12-24 水兒媽媽育兒分享

文 | 水兒媽媽育兒分享(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史丹福大學做過很多研究,最終顯示:在學齡前教孩子認字、學數學,對大腦發育起不到任何效果,孩子只是過早地掌握知識而已。

想要促進孩子大腦發育,家長要堅持以下事情。

據腦科學家的研究發現:在嬰兒出生時,大腦有數以百億計的腦細胞,由於胎兒接受很少得環境刺激,因此嬰兒得腦細胞之間的突觸數很少。

而在0-2歲隨著孩子接觸外界環境,腦細胞得到應有的刺激,便開始了突觸形成期,從而形成大腦神經網絡。

在2歲之後,大腦又進入了「突觸修剪」期,修剪掉不必要的神經細胞,促使大腦更高效地完成任務。

此時,孩子會說話、會爬、會走,接觸外界刺激的機會越來越多,大腦就會分辨出哪些功能是沒用的,哪些是有用的,把沒用的修剪掉,把有用的連接上。

真正可以促進大腦發育的是「在孩子3歲前,要用外界環境刺激腦細胞」,這樣,大腦各個區域之間的聯繫才會增強,刺激腦細胞有以下5種方法,假如父母可以長期堅持,孩子的大腦發育就會很快。

一、運動

腦神經學家發現:「孩子從小就有足夠的運動量,大腦認知能力更好,協調動作、處理信息與反應決策的腦區發育的也會更好」。

讓孩子堅持運動,不僅能為大腦輸送更多的血液與氧氣,促進神經元相互的連接,也能鍛鍊身體、提高智力。

運動時孩子的大腦中也會產生多巴胺等神經遞質,加快神經元相互的連接。

二、閱讀

據法國《費加羅報》報導說:「從認知科學上來講,智力並不是單純地提升智力分數,而是提升大腦的靈活度。」據有關研究者調查發現:凡是各個層次有成就之人,多數都是通過閱讀來促進大腦各個功能發育的。

閱讀時,神經元之間的連接就好像鍛鍊肌肉記憶似的,會變得更結實,使大腦可以保持在活躍的狀態裡。

因此在孩子3歲時,父母可以陪他讀一些經典兒童故事,或者陪他做指讀繪本,都可以促進大腦發育。

三、少接觸電子產品

0-3歲是大腦發育最迅速的黃金時期,可以達到成人腦量的90%,5歲時就會達到95%,此時父母應該多與孩子交流、而不應該用電子產品來取代。

美國兒童科學協會給出建議:兒童2歲前應該禁止看電視。

史丹福大學研究指出,常常看電視會使孩子的多巴胺不斷提升,過量會導致大腦敏感性下降,因此在學習上、或在做事上,由於對孩子沒有強烈的刺激、他就很難集中精力。

四、學樂器

神經學家對腦部活動做過追蹤研究,最後發現:當大腦處在聽音樂、閱讀、做數學題、等活動下,只調動了一部分區域,而在彈奏樂器的時候,幾乎可以調動大腦中整個區域

況且,當孩子學樂器時,還會提升記憶力。

曾有個孩子學了八個月樂器,記憶力提高了46%。所以父母要找專業的老師,讓孩子學習樂器,大腦得到充分的發育。

五、遊戲

在16年前,德國與比利時的科學家針對152個孩子進行腦部掃描,調查研究得到的結果,發現前額皮質體積較大的孩子,每天都有愛玩有效的習慣。

玩遊戲不僅能調動大腦的感官、思維能力與想像能力,而且還能協調手眼能力,對孩子的大腦發育起著重要的作用。

遊戲是大腦發育的營養劑,在孩子3歲前,讓孩子玩遊戲,能提升學習能力和認知世界能力,最好的方式就是讓孩子玩遊戲。

關於幫助孩子的大腦更好發育,我分享一份書單,有需要的家長可以參考:

《蒙特梭利早教》共8冊

主題:蒙氏早教

適齡:0-6歲

這套書以蒙氏教育理念為基礎,用大量相關的益智遊戲作為輔助,培養孩子在數學、語言、智力、感覺、社會生活、藝術、左腦、右腦方面的能力。

通過運用蒙氏教育對孩子的啟發,激發出孩子對數學、語言、藝術等方面的興趣,從而激發孩子學習的自律性。並利用益智遊戲鍛鍊孩子的各種能力。

書中的遊戲都有一個基本的主題,比如這個「分圓」的主題就是圖形,鍛鍊的是孩子對圓的理解和對數的組合的理解。

遊戲旁邊還會有難易程度的標識,和可以提示孩子的「蒙氏指導」。

遊戲還會有拓展部分,家長可以按照引導用其他方式或材料引導孩子自製新的遊戲方法,觸類旁通。

《寶貝腦力總動員》共10冊

主題:專注力、記憶力、觀察力、想像力

適齡:0-3歲

這套腦力遊戲分為4冊躲貓貓、 2冊找不同和4冊大搜索。

家長還可以嘗試適齡的遊戲書,利用趣味性十足的益智遊戲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像這個《寶貝腦力總動員》就不錯。

這套書適合0-3歲的低齡寶寶,以各種想像力豐富,注重細節的卡通圖為主,吸引寶寶觀察、尋找相似或不同之處。

寶寶通過觀察、思考、答題的過程可以鍛鍊記憶力、專注力、觀察力等智力維度。

從小為孩子做好大腦發育是非常重要的,父母一定要抓住此階段,找對方法,給孩子做好大腦發育,讓孩子更好地成長!為孩子的未來打好基礎!

相關焦點

  • 哈佛大學研究發現:孩子大腦發育的最佳方法,不是閱讀,而是遊戲
    當今社會,每一個孩子都可以說是家長的心肝寶貝,捧在手裡怕摔了,含在嘴裡怕壞了,幾乎是給孩子無微不至的照顧,尤其是對孩子的大腦發育方面更是十分重視,害怕孩子大腦發育慢,從小就給孩子吃各類營養品,並堅持讓孩子閱讀,只為讓孩子的大腦發育更快一些,從而贏在起跑線上,但是家長們不知道的事閱讀並非促進孩子大腦發育的最佳方法!
  • 哈佛大學研究表明:孩子的大腦只發育一次,但智商的提高卻不是
    可實際上孩子的智力提升是有系統性的方法的,哈佛大學的研究早就對孩子的智力發育給家長們指出了一條明路:孩子的大腦發育只有一次,但是智商的提高卻並不只是一個方法。科學家們曾經對愛因斯坦死後的大腦進行研究,結果表示愛因斯坦大腦皮層中的額葉部分要比一般人更加厚大,這就是為什麼他的理學思維強的原因;而哈佛大學根據對7500名不同年齡的孩子進行的大腦掃描,得出了這樣的統計結果:新生兒的大腦平均重量僅有320克,還不到成年人的1/4;但在三歲的時候,孩子的大腦就會成長到1250
  • 哈佛研究:孩子0-12歲為大腦發育期,分3個高峰期,家長要注意
    孩子的大腦發育是在0-12歲,而美國哈佛大學理察教授研究表明:在人的一生中,大腦的發育只有3次高峰期,如果家長利用好這三個高峰期,那麼很容易拉開自己孩子與其他孩子的差距,讓孩子變得更加聰明,身為家長務必幫助孩子抓住一次。
  • 神經學家最新研究發現:「閱讀」並不是孩子大腦發育的最佳方式
    閱讀可以刺激大腦發育這件事,似乎已經成為家長們的共識。為了促進孩子的大腦發育,有些父母在媽媽懷孕時就給孩子讀繪本,但是越來越多的科學家通過研究證實,閱讀並不是促進孩子大腦發育的唯一的最佳方法。那麼為了證實這個結論,相關的研究人員進行走訪調查,研究得出這152個寶寶的共同習慣就是喜歡玩遊戲、玩具。所以就說明真正能促進大腦發育的方式是遊戲,而不是閱讀。
  • 麻省理工研究發現,促進孩子大腦發育的方法,跟父母有很大關係
    麻省理工多年調查研究發現,父母多跟孩子溝通說話,更有助於他們的大腦發育。不僅是麻省理工的調查研究發現了這一點,多年以前到現在的很多科學研究都直接或間接的證明了這一點。當然,想要孩子大腦發育更好,只靠跟孩子說話這一點是不夠的,還需要把握好孩子大腦發育的黃金期。
  • 孩子睡覺動作有暗示,腦科學研究:3個動作證明孩子大腦發育好
    小蘭自己在回家之後也做了相關的了解,確實發現很多研究顯示這樣對孩子的大腦發育是十分有利的,小蘭這才放下心來。腦科學研究發現,這三種動作意味著孩子的大腦發育良好 1、總能笑出聲音。事實上孩子這一個動作也恰恰表明著孩子的大腦正在發育,因為孩子的身體軀幹動作是需要大腦中樞系統發出指令的,沒有中樞系統的支持是不可能完成翻身的動作的。所以當家長發現孩子喜歡翻滾的時候,也不要過於的擔心,這其實是孩子大腦發育的表現。如何促進孩子大腦發育 ?
  • 麻省理工最新研究發現:孩子大腦發育的最佳方法,並非是靠閱讀
    最近,麻省理工最近研究卻推翻了這個說法,相關的專家對100名3-6歲的孩子進行了追蹤調查,結果發現當家長陪孩子玩遊戲時,大腦產生的振蕩頻率比讀書時更大,從這個實驗得出結論,激發孩子大腦發育的最佳方法,並非是靠閱讀,而是遊戲。遊戲對孩子的重要性!
  • 孩子背誦古詩詞堅持這幾個方法,促進大腦發育,記憶力會增強
    有科學研究表明,雖然記憶力受遺傳因素的制約,但孩子的如果從小培養,是可以提高的。尤其是在孩子年幼的時候經常做一些關於記憶力的訓練,可以促進大腦處理信息的能力。更有利於大腦將信息存儲為長期記憶。在小朋友背詩詞的時候,等於不斷地向大腦輸送信息,有信息大腦自然就要處理,在這個過程,大腦就在不斷地思考,如此以來,我們的頭腦就會變得越來越好用。是不是有很多家長才發現背古詩有這麼多好處?以後育兒別再只跟風了!相信也有許多家長,發現效果不佳,孩子記不住,好幾天才背那麼一首。不管學習什麼,如果盲目開始,肯定會吃力。
  • 孩子在這2個「黃金時間」睡覺,不僅能促進大腦發育,還容易長高
    很少有些父母重視孩子的睡眠了,但研究發現孩子什麼時候睡會影響孩子的身體成長和大腦發育。讓孩子在這2個"黃金時間"睡覺是孩子的大腦發育最快,還能長高,建議家長看看,看完保證不會讓你後悔的。保持足夠的睡眠對孩子的大腦發育是有很大的影響,經過晚上的休息時間,大腦很好進入狀態。如果孩子一直熬夜的話,會導致孩子的睡眠不足,導致第二天精神狀態不好,對孩子的大腦發育也有很大影響。可見充足的睡眠對孩子的習慣有多麼重要啊。那就看看怎樣提高孩子的睡眠習慣?
  • 麻省理工最新研究表明:寶寶大腦發育的最佳方法,並非是靠閱讀
    麻省理工最新研究表明:「閱讀」並非是孩子大腦發育的最佳方法但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表明,促進孩子大腦發育的最好方法是與人交流,而不只是讀書。為證實這一結論,科學家們找了幾個孩子進行觀察,經過幾個月的實驗,發現孩子們的大腦在說話的時候是興奮的;當孩子們閱讀的時候,孩子們的大腦內產生的活動是不劇烈的,只是有一點點波動。提高閱讀和詞彙能力一直被認為是促進兒童大腦發育的重要因素和方法。
  • 孩子智商高低由媽媽血型決定?史丹福大學:這個血型的媽媽福氣好
    全文大約1700字,閱讀需四分鐘左右每每大家聊起孩子,學習成績總是繞不開的話題,很多家長認為孩子的成績跟先天智商有著很大關聯。媽媽們在孕期也會吃一些促進胎兒發育的保健品。很多家長都想找到讓孩子智商提高的好方法。
  • 大腦發育高峰期一生僅有3次,李玫瑾:家長務必幫孩子抓住一次
    每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今後能夠學業,事業,家庭圓滿。為此,家長從小就督促孩子參加各種各樣的補習班,希望能夠超越其他人。但事實上,根據科學研究表明,學習最忌諱的就是盲目,沒有學習頭腦,而是培養孩子自主學習的能力,這就是需要家長利用好孩子大腦發育的高峰期了。
  • 美國神經生物學家:0-5歲是大腦發育的黃金期,家長要用心培養
    孩子出生後身體和大腦就在不斷的發育,一個孩子智商高不高、聰不聰明,和孩子的大腦發育有脫不開的關係。為了孩子的頭腦發育好,家長都會按照最科學的營養餐和訓練方法,讓孩子的大腦得到最好的發育。可要說大腦發育的黃金期,很多家長就不知道具體時間了。
  • 想要刺激寶寶大腦發育,以下幾種類型玩具少不了,聰明媽媽早知道
    寶寶出生之後,也是一步步升級的過程,想要寶寶大腦發育更好、變得更聰明,往往從寶寶出生之後,各方面的準備工作就應該排上日程了。而對於剛出生幾個月的寶寶來說,家長應該在哪些方面努力,才不至於是做無用功呢?給寶寶挑選玩具時,不妨從以下幾方面考慮一下:
  • 據哈佛研究表明,「遊戲」能開發大腦,家長:你是在開玩笑嗎
    每個父母都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願望,每個父母都想方設法地讓孩子變得更優秀,所以很多父母都會從娃娃抓起,當孩子還很小的時候,就讓他們去參加各種輔導班、閱讀興趣班等。但據哈佛研究表明,「遊戲」能開發大腦,家長:你是在開玩笑嗎?
  • 4個方法激發孩子潛能,家長多堅持,孩子記憶力好、求知慾強
    而一些不幸得了「腦癱」等疾病的孩子,也可能因為家長的不斷培養和經過特殊學校的教育而有很大的進步。所以,想要孩子變得更聰明、記憶力更好、更喜歡學習,忽略遺傳的因素,從出生開始培養也是可以的,需要的只有家長的堅持。
  • 不愛學習是「前額皮質」發育不足,3方法鍛鍊孩子大腦「意志力」
    男孩一邊抱怨,一邊打開作業,卻發現越寫越煩躁,沒辦法集中注意力。「我一輩子都寫不完了!」於是他開始走神兒,看看這兒玩玩那兒,一直拖到深夜。許多家長沒有意識到,這樣的情況其實是孩子意志力不足的表現。因為沒有足夠的意志力,孩子在遇到作業多的困難時,因為不相信自己可以按時完成作業,乾脆選擇了放棄努力。
  • 3-6歲是右腦發育黃金期,學會這幾個方法,給孩子一個「超強大腦」
    根據研究發現:3-6歲是孩子右腦發育的黃金期,如果家長能夠抓住機會,不僅僅大腦發育的孩子,還能促進情商、性格的發育,所以,過難彌補。李玫瑾是我國教育專家,她關於孩子的大腦表示:3-6歲是孩子右腦主導的階段,家長選對方法,孩子將會越來越聰明。
  • 史丹福大學研究發現:若媽媽是這個血型,生出的寶寶或許更有優勢
    相信每一個媽媽都希望自己生下來的寶寶聰明伶俐超凡脫俗,尤其是寶寶的智商,每個媽媽都非常重視,隨著現在科學研究的不斷發展與進步,對於智商領域的探索也有了新的發現。史丹福大學的教授發現媽媽的血型會影響寶寶的智商。
  • 寶寶手指藏著秘密,多給孩子做這些動作,能夠促進孩子大腦發育
    寶寶手指裡藏有「法寶」,只要家長善於觀察,多利用手指,就能開發寶寶的大腦發育。在寶寶0~3歲之間,正是利用手指促使大腦發育的黃金時期,如果家長能合理利用,就會使寶寶早日開發大腦,提升智力。寶寶手指藏著秘密,這些動作促進大腦發育,要儘早開發一:手指握張力手指的握張力,和大腦有直接關係,一般到了寶寶滿月時,他們的小手就會慢慢張開,有主動握住東西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