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撫摸能促進寶寶大腦發育!5步正確操作學起來!

2021-01-12 芽芽優生

寶寶總是要人抱,要人摸……好像與生俱來的眷念與人之間的肌膚接觸。

親密接觸除了能加強親子關係,大人的摸一摸、抱一抱,對寶寶有各種意想不到的好處!

一、肌膚接觸對寶寶好在哪裡?

1、可以促進寶寶大腦發育

肌膚之親利用的是皮膚帶給我們的觸覺感官。

因為皮膚遍布全身,所以觸覺也是我們五感中分布最廣、發育最早的感官。

有科學家做過這樣一場關於觸覺的實驗。

研究人員分別找了兩組同樣7個月大的嬰兒:第一組的寶寶,手或腳被觸摸;第二組寶寶則只是看著別人的手和腳被觸摸。

科學家通過腦磁圖儀觀察寶寶們的大腦,結果發現,當嬰兒的手或腳被觸摸時,TA們的體感皮層會被激活。

肌膚接觸越頻繁,觸覺器官向大腦皮層傳送的刺激就更頻繁和強烈。

由此看得出,肌膚之親能促進神經系統發育和大腦小腦的平衡。

2、安撫寶寶情緒

肌膚接觸可以刺激寶寶的皮膚,讓寶寶得到安全感,減少煩躁、哭鬧等情緒,被撫觸的寶寶更容易入睡,睡眠更安穩。

這是因為爸爸媽媽和寶寶進行肌膚接觸,可以幫助寶寶大腦分泌催產素。

寶寶分泌催產素後,體內的皮質醇水平會下降。這時候,寶寶就會覺得放鬆。

3、促進胃腸蠕動

用科學正確的方法進行肌膚接觸,可以使寶寶胃腸道內分泌激素活力增加,促進寶寶胃腸蠕動。

從而幫助寶寶更好的消化和吸收食物,緩解寶寶腸絞痛、腸脹氣等症狀。

4、促進親子關係

和孩子進行親密的肌膚接觸,對很多媽媽來說,是一種幸福的體驗,不少寶寶也表現出來很開心喜歡。

它可以讓寶寶感受到爸爸媽媽的愛和關懷。

當然了,讓寶寶習慣來自爸爸的肌膚接觸也很重要。

不管是爸爸還是媽媽,每天給寶寶做適當的肌膚接觸,也是增進親子關係的好辦法。

二、和寶寶親密接觸的正確姿勢

Step1 得到寶寶允許

就是讓寶寶做好準備接受親密接觸,並且產生興趣。

媽媽或者爸爸在手中放點按摩油,輕輕把它揉在寶寶耳後和肚子上,與此同時,還要觀察寶寶的反應。

如果寶寶拒絕接觸,還發出抗拒的聲音,那就趕緊停手;如果沒有異常表現,或者還表現開心,就可以繼續。

Step2 按摩面頰

用雙手輕輕地握住寶寶的頭部兩側,兩個拇指從眉心沿著眉弓上緣慢慢地推壓到太陽穴。

然後,拇指從寶寶下巴沿著臉的輪廓往外推壓,到耳垂處停止,就像畫出笑臉一樣。

Step3 按摩頭部

四指併攏,用指腹部從前額中央髮際處撫摸到耳後。

在進行頭部撫觸之前,爸媽可以和寶寶進行語言交流,促進寶寶視覺、聽覺的發育。

Step4 按摩胸部

兩隻手四指併攏,用指腹部從肋緣處,經過胸前推向肩膀處,兩隻手要交替進行。要注意避開寶寶乳頭。

接著把雙手放在寶寶胸部中央,從中心向外輕輕地推,就像畫心形一樣。

Step5按摩腹部

右手四指併攏,右手指尖向左側放在寶寶下腹部。

全手掌接觸到寶寶皮膚後,沿順時針方向開始推向寶寶右上腹,再轉到左上腹,到左下腹終止。

然後隨著右手,左手並排跟進,沿同一軌跡至左下腹處終止。

要注意,寶寶的肚臍部位很敏感,一定要避開。

Step 6 按摩上肢

雙手抓住寶寶的胳膊,虎口向外由上臂至手腕輕輕擠捏,就像擠牛奶一樣。

手掌夾住寶寶的手臂,輕輕搓滾。

拇指和其餘四指捏住寶寶手掌,拇指揉捏寶寶掌心。另一隻手輕輕揉捏寶寶手指,由指根捏向指尖。

注意:關節是寶寶容易感覺到疼痛的地方,一定要控制用力。

Step 7 按摩下肢

雙手從寶寶的大腿根部輕輕擠捏,一直到小腿踝部。

然後四指放在腳面,拇指從腳後跟撫摸到腳指處。一隻手輕輕地握住腳踝,另一隻手用拇指和中指捏住寶寶腳指,由指根部捏向指頭。

注意:不要拉扯寶寶腳趾!

Step 8 按摩背部

讓寶寶保持俯臥姿勢,將寶寶雙手放在前面。

雙手拇指沿寶寶背部的脊柱兩側,由上往下輕輕打圈的按壓,然後慢慢滑向骶骨尾部。

雙手併攏,四指指腹從脊柱中間慢慢滑向兩側,重複4-6次。然後向下移動1指距離,重複按摩到臀部。

爸媽在實際操作中,可以打亂順序進行,只要手法正確即可。

在一開始親密接觸的時候,寶寶可能會抗拒,但多試幾次,你就會發現寶寶可能會接受並習慣,甚至愛上這個過程。

相關焦點

  • 寶寶身上四個「聰慧開關」父母要多摸,促進大腦發育,讓娃更聰明
    1)有助於大腦神經系統的發育 A. 曾經有一個國外的研究團隊,經過長期的跟蹤研究發現,那些經常被撫摸的寶寶,相較於被撫摸比較少的寶寶,他們的大腦活動會更強烈,而且更易進入深度思考。
  • 很多媽媽不知道:多摸寶寶這3部位,能刺激大腦發育未來更聰明
    撫摸是人與人之間一種特殊的表達,對於成年人如此,對於還不會說話的寶寶更是如此,是他們個世界不多的交流方式之一。而平時寶寶接觸的環境中,最親密的就是家人,所以家人的互動撫摸對寶寶生長發育非常重要。平時家長應該多對寶寶身體進行撫摸,讓他感知到溫暖與愛。
  • 寶寶手指藏著秘密,多給孩子做這些動作,能夠促進孩子大腦發育
    其實寶寶的手指肌肉,是受神經中樞控制的,它的活動,會對大腦產生影響,強行掰開不僅能損害手指關節,還能影響到大腦的正常發育。寶寶手指裡藏有「法寶」,只要家長善於觀察,多利用手指,就能開發寶寶的大腦發育。在寶寶0~3歲之間,正是利用手指促使大腦發育的黃金時期,如果家長能合理利用,就會使寶寶早日開發大腦,提升智力。
  • 多按摩寶寶這幾個地方,可以刺激寶寶大腦發育,收穫聰明的小不點
    寶爸寶媽們為了收穫一個健康聰明的寶寶,對於寶寶的成長教育往往都是從小抓起,有些父母甚至從寶寶還是胚胎時就給寶寶做胎教,想要儘可能多的開發寶寶各方面的能力。雖然父母們的出發點是好的,但過程和方法卻不一定真的能起到作用,不合理的「揠苗助長」有時候反而不利於寶寶的身心發展。
  • 刺激寶寶大腦發育的8個經典遊戲,開發右腦,提升孩子智商
    據研究發現:1歲是孩子一生當中大腦發育最快的一年,這時候若是受到外界的刺激,那麼寶寶的大腦會向多元化發展,根據育兒專家統計,家長只要提供適當的感官刺激,就可以促進寶寶的大腦發育,讓寶寶的潛能轉化為現實能力,提升寶寶的智力。
  • 精細動作是大腦發育的標誌,這樣「玩」,寶寶智商將會更進一步
    雖然手部動作不如大動作那麼明顯,常常被父母忽略,但是它的好處非常多,不僅能讓寶寶靈活用手,還能促進孩子認知能力和語言能力的發展。 01、精細動作是大腦發育的重要標誌,其中的好處不容小覷 精細動作是大腦發育的重要標誌!
  • 別錯過寶寶大腦發育關鍵期,這項訓練不抓緊,耽誤發育
    原來在大多數人以為孩子只會吃睡、哭鬧的時候,恰恰是寶寶大腦發育最快的時候!所以說,想要讓寶寶智力水平更高,一定要把握好3歲前的時光。0-1歲,視覺發育關鍵期視覺能力是寶寶一出生就具備的能力,3個月以後的寶寶,隨著頭部運動自控能力的加強,視覺注意力得到更大的發展,所以要抓住這個階段,對寶寶的視覺潛能進行開發。
  • 專家說夜奶可以催眠嬰兒,促進寶寶大腦發育
    2008年泰國開展了一項針對3000多名3個月大嬰兒的調查,結果表明,哺乳和奶睡均與夜醒有一定的相關性(odd ratio分別為1.2和1.3),但關聯性要低於搖動入睡與夜醒(odd ratio為1.5)。另外,有專家認為奶睡妨礙培養寶寶獨立入睡的能力,可能造成寶寶齲齒,甚至導致寶寶猝死。
  • 寶寶身上的「智慧按鈕」有3個,家長沒事多撫摸,對娃成長有好處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這麼多人都建議父母沒事多撫摸寶寶呢?國外有一項針對七個月大的寶寶的研究試驗。研究人員分別觸摸寶寶的手或腳,並觀察寶寶大腦中的反應情況。當研究人員觸摸寶寶的小手時,大多數寶寶體感皮層區會被激活。而當研究人員去觸摸寶寶的小腳時,只有一名小寶寶的大腦同樣被激活。
  • 怎樣才能正確給肚子裡的寶寶「上課」呢?
    科學研究表明,寶寶在孕媽咪肚子裡的時候,就可以感受到外界的刺激,並可以根據刺激做出一系列反應,這個時候孕媽咪或者準爸爸可以適當對寶寶進行一系列胎教,可以促進寶寶的腦力、神經系統、聽覺系統的發育,還可以促進母子、父子之間的感情。那麼要怎樣才能正確給肚子裡的寶寶「上課」呢?
  • 寶寶身上有3個「智慧按鈕」,家長平時多撫摸,孩子長大更聰明
    1.有助於孩子的神經系統發育在孩子出生後,他們的大腦以及神經系統都尚且處於發育之中,這時候,如果寶寶可以接受到更加豐富的環境刺激,那麼他們大腦中的神經元系統就會得到更大程度的開發。當孩子的身體被撫摸時,分布在皮膚表層的神經網絡便會開始收集所獲得的外部刺激,這也就使得孩子的感知能力被激活。
  • 正確的使用黑白卡,才能有效地促進寶寶的視力成熟,你使用對了嗎
    這個觀點是錯誤的的,正確地使用黑白卡,可以有效的地促進寶寶視力發育和大腦的成熟。兒學專家說:「嬰兒時期的腦組織處於快速發與階段,大腦結構和功能均有很強的適應能力和再造能力,有效的環境刺激和功能訓練,有有利於大腦功能的發育,促進腦神經元的成熟。」那什麼是黑白卡呢?
  • 科學分析《海綿寶寶》對兒童大腦發育的影響
    幼兒園看動畫片,其實能刺激腦部發育就好了,不應該強求孩子「學到東西」。跟教授討論教育的時候,他反覆強調自己很喜歡中國一句諺語:「To Pull up the Seedlings to Help Them Grow」中文就四個字「拔苗助長」。
  • 新手爸媽:寶寶不能亂摸!牢記「三少摸兩多摸」,寶寶聰明又健康
    另外,不能忽視的是,寶寶的皮膚是接受外界刺激最主要的感覺器官,是神經系統的外在感受器,早期對皮膚的撫摸,會給腦細胞和神經系統適當的刺激,有助於寶寶大腦發育,讓寶寶更聰明。不過,要注意的是,寶寶身上並不是所有的部位都要勤於撫摸,有三個部位要小心對待,有兩個部位要多摸。
  • 孕期最好的胎教不是音樂和撫摸,而是這種方式,準爸爸也能參與
    對於胎兒來說,胎教是一種很好的刺激大腦發育的方式,還可以增進親子間的互動。胎兒在4個月大的時候就開始對光線敏感,等到5、6個月大的時候,他們的觸覺和味覺便有了進一步的發育,等到7-8月大時,聽覺也開始發育了。
  • 既能促進寶寶大腦發育,又能補鈣的輔食就是它!
    三文魚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除了蛋白質的含量高,它裡面的DHA還有益於寶寶的大腦及視力發育,而且三文魚的肉質軟嫩,刺比較少,很適合給寶寶做輔食。用三文魚做成的魚丸,不僅好嚼柔軟,適合幫助寶寶鍛鍊咀嚼能力,而且還可以冷凍起來,煮麵的時候加點進去,是不是既方便又營養~對啦!這次我特意做了點奶酪醬汁來調味,不僅給娃補了鈣,而且澆了奶酪汁的魚丸,味道瞬間提升了好幾條街呀!
  • 寶寶大腦發育在娘胎就完成了一多半?智力發育越早幹預越好
    這天小林和大家閒聊無意談論到了寶寶的智商問題,小林溫柔地和肚子裡的寶寶進行互動,寶寶也特別給媽媽面子,在媽媽肚子裡動了動,大家看到了都笑了起來。小林的老公看到後也想和寶寶互動一下,可寶寶就是不動,大家紛紛進行嘗試,最後神奇地發現,只有小林的手放在肚子上跟寶寶講話,寶寶才會進行互動交流,而且試了好多次之後也都是這樣。
  • 6個月寶寶發育得好不好?看這5個方面,都具備說明娃發育的好
    從出生到六個月,是嬰兒生長發育過程中比較快的一個階段。嬰兒每個月的成長變化可以說是每天一個樣,了解他們的成長規律,及時評估寶寶的發育情況,能更好地促進寶寶的健康成長。隨著皮下脂肪的增多,6個月的寶寶的身材看上去更加均勻、豐滿,看起來更加的可愛和「好玩」。
  • 史丹福大學研究發現:想要促進孩子大腦發育,家長要堅持以下事情
    真正可以促進大腦發育的是「在孩子3歲前,要用外界環境刺激腦細胞」,這樣,大腦各個區域之間的聯繫才會增強,刺激腦細胞有以下5種方法,假如父母可以長期堅持,孩子的大腦發育就會很快。一、運動腦神經學家發現:「孩子從小就有足夠的運動量,大腦認知能力更好,協調動作、處理信息與反應決策的腦區發育的也會更好」。讓孩子堅持運動,不僅能為大腦輸送更多的血液與氧氣,促進神經元相互的連接,也能鍛鍊身體、提高智力。
  • 0到3歲大腦發育高峰期:如果有這幾個標誌,父母放心發育達標
    檢查結束後,小霜一臉絕望的問醫生:「我孩子大腦發育有問題,不會影響健康吧?」醫生莫名奇妙的說:「誰說孩子大腦有問題了?你孩子只是沒有足夠的語言環境,也不愛說話,你多陪他說話就好,不用擔心。」小霜被巨大的驚喜籠罩,說話晚沒關係,只要發育正常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