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雪元 ‖ 覓沁芳 國色朝酣夜染香——訪巴蜀知名牡丹畫家王志林

2020-12-22 澎湃新聞

歡迎關注「方志四川」!

王志林與老師邵仲節(左)在一起

覓沁芳 國色朝酣夜染香

——訪巴蜀知名牡丹畫家王志林

唐雪元

名家簡介

王志林,1966年5月生於四川年畫之鄉綿竹市,實力派職業畫家。自幼受其父——四川老藝術家王安策影響,酷愛書畫藝術,尤其對國畫牡丹情有獨鍾,後拜師牡丹大師邵仲節門下,成其十大嫡傳弟子之一。現為四川省美術家協會會員,成都市美術家協會理事,成都當代工筆畫研究會會員,四川東方張大千藝術研究中心研究員,益洲書畫院理事,魅力四川·四川書畫名人檔案組委會常務理事,好客齋藝術館副館長。

王志林的畫風、畫品深受業內人士好評和讚賞,被譽為「西蜀牡丹王」。其作品曾先後參加全國書畫大賽,並多次獲得金、銀獎。作品《富貴花開》被臺灣茶文化研究院收藏,《四美圖》四條屏被新加坡中國畫研究院收藏。

富貴長壽

牡丹,中華民族對其有很深的情結。據記載,在夏朝帝相元年,條谷山地區的官民進貢牡丹,夏王帝相甚喜,命武羅柏速栽於後苑。由此可證,牡丹在我國的人工栽培已有四千年歷史。

富貴花開

牡丹,多枝、多花、多形、多品,色澤豔麗、風流瀟灑、富麗堂皇。花分三類,色計九系,氣味芬芳,雍容華貴,以傾國傾城的身姿和繁華盛世的情懷,被譽為花中之王。這其中,尤以隋煬帝收集奇花異草,將其種植於洛陽西苑,至唐代呈現空前繁榮景象:「穀雨三朝牡丹盛開,上自帝王將相,下至裡巷小民,傾城而動。」同時,幾乎所有大唐詩人都為之傾倒、欣賞、歌詠、描繪,從而讓牡丹確立了「國色天香」的地位,「春來誰做韶華主,總領群芳是牡丹」「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愛蓮說》寫她:「牡丹,花之富貴者也」。

國 色

牡丹,文化涵養豐富,寓意華貴圓滿、端莊秀雅。配荷花、瓶子,寓意「富貴和平」;瓶中插之,寓意「富貴平安」;蝴蝶在其翩翩起舞,寓意「捷報富貴」;若配石榴、佛手、桃子,寓意「富貴三多」,三多即多子、多福、多壽,石榴象徵多子,佛手象徵多福,桃子象徵多壽。

富貴吉祥

正因如此,牡丹可說為宜室宜家的不二之選,深淺相宜的筆墨描摹出牡丹的萬千氣象與雍容華貴,給予古樸大方的居住空間以生命之美。

國色天香

蓉城金秋,筆者有幸於成都青石橋「好客齋」藝術館採訪到譽為「巴蜀牡丹王」的知名畫家、西南「邵牡丹」邵仲節嫡傳弟子的王志林先生。

繪畫中的王志林

畫成當引蜂蝶誤

眼前的他,個兒不高,圓臉憨厚,待人誠懇,很難讓人與享譽江湖的「牡丹王」大師名頭相聯繫。唯一讓人感覺有「藝術範」的,是其脖子上戴有一個碩大的南紅玉。否則,不明其裡的人,還以為他是一個來自鄉下的「農二哥」。

精心繪牡丹

「我本身就是一個農二哥。」王志林調侃道,我於1966年農曆5月出生於綿竹市遵道鎮(今九龍鎮)太平村。「成為畫家之前,我就曾當過農民,也當過烤酒師,還擺過地攤。」

成名後不忌諱自己的過去,是謂當下常說的熱詞「不忘初心」。

芳 華

筆者喜歡這樣「實誠」的人,讓人想到家鄉田野的莊稼,想到故鄉的那些樸實忠厚的鄉親。

畫畫需要紮實的「筆上功夫」,更需畫家的匠心巧思。只見談笑風生間,王志林已徐徐鋪開畫紙,輕點水墨,舞動畫筆,筆落筆躍間,一朵栩栩如生的牡丹便躍然紙上。筆下的牡丹給人以明快、怒綻的感覺,繼而根據花朵的姿態和大小,勾勒塗抹出花的枝幹和葉子,既有「眾星捧月」的簇擁,又有俯仰側臥的照應,使得花朵豔麗靈動,神採奕奕,如玉樹臨風,似美人起舞。牡丹枝幹碩壯而不臃腫、翠嫩又不羸弱,勁健蘊千鈞之力,鮮活如雨後春筍。

獨 豔

「中國花鳥畫的立意往往關乎人事,不是照抄自然,而是緊緊抓住客體與人的生活遭際,思想情感的某種聯繫而給以強化的表現。它既重視真,要求花鳥畫具有『識夫鳥獸草木之名』的認識作用,又非常注重美與善的觀念的表達,強調其『奪造化而移精神遐想』的怡情作用,主張通過花鳥畫的創作與欣賞影響人們的志趣、情操與精神生活,表達作者的內在思想與追求。」還是「好客齋」藝術館館長陳建軍不愧為真正的藝術品鑑師,開口便道出了王志林新畫牡丹的精髓所在。

花開盛世

「志林老師的牡丹為什麼那麼喜氣?因為生活中有太多喜慶之事,老百姓精神層面的愉悅、滿足,用一種什麼方式去表達,去詮釋?在這一點上,他找到了一個與大眾的交融點。與其說,他在畫牡丹,不如說他在詮釋自己內心對生活的熱愛與讚美。」陳館長繼續升華說,「這就是氣,是靈魂!」

品冠群芳

家學淵源迷丹青

談及何以棄烤酒而好畫,王志林說,四川老藝術家王安策是自己的父親,他原是中國遠徵軍的發報員,曾讀過國立中學,酷愛篆刻、書畫。新中國成立後,在成都東南裡中學(現今下蓮池位置)任美術老師,所畫梅、蘭、竹、菊「四君子」畫在當時美術圈內頗有盛名。

朝暮留連

平庸的人被苦難消磨得麻木不仁,而藝術家卻用苦難歷練出最細膩、最深邃的感官。小時候家境貧困,王志林和他下面的弟弟妹妹一樣最盼過年,那樣不但能穿上新衣新帽,還能吃上「大白兔」糖塊,而最讓他們心心念念的,就是過年還能吃上香噴噴的豬肉燉粉條。

花 王

過年,對於小志林而言,心中總有一份獨特的企盼。那是因為父親能寫善畫,村裡人每到這時總會拿著紙張請父親寫對聯、畫年畫。作為感謝與回報,鄉親們會硬塞點錢給弟弟妹妹們「買糖吃」,或是提上一封小點心。每每這時,沉默的父親便端桌裁紙,揮毫潑墨,遒勁的大字、生動的圖樣便一個個呼嘯而出。每到此時,他總是靜靜地守在邊上觀看,感受父親眼睛裡的快樂與喜悅,感受生命被丹青筆墨喚起的精氣神。父親寫完畫完,也會讓他練上幾筆。雖然是胡塗亂抹,但水墨的暈染,線條的交錯,隨心所欲的揮灑,卻成為他對藝術最早的記憶。

神州花韻

「小時候,看到我老漢畫那些,覺得很安逸,內心躍躍欲試,老漢看出來後,便時不時教我畫上幾筆,此後一直是當閒暇時的消遣,興致來了,就纏上老漢教上幾筆鎮堂子的畫法。」雖然王志林當時還懵懂無知,可藝術的血脈早已寫入了他生命的紋理。

國色天香

童年時的任意塗抹,青年時的毅然學畫,成為王志林人生旅程中一抹汁綠的底色。「我真正喜歡上畫畫,是在1989年夏天。那天,我烤酒烤累了在家休息,不想卻來了一個臺灣人來收購我老漢的畫。老漢滿臉歡喜,一氣呵成畫了4幅四君子圖,之後又畫了3幅牡丹。臺灣人對此非常滿意,每幅以50元成交。天嘞,這可是一筆巨款,那時的50元折算成現在的人民幣可不得了。看著老漢喝茶聊天間就輕鬆把錢賺了,我第一次對他有了一種崇拜和羨慕!」王志林笑著說,臺灣人走後,我便急著讓我老漢教我「絕招」,說這錢掙得太容易了,烤酒沒得意思!

國色天香

「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苦一分才。老漢聽了我的話後,馬上糾正我的畫觀,然後開始悉心教導他最得意的『四君子圖』。」王志林笑著說,急於表現的自己為「顯洋」,竟然悄悄把父親所在學校四周「雪白」的圍牆畫成了「秋霧」,讓校長很是惱怒。

花開蓉城

父親找到他,問是不是他畫的?王志林說,自己「耿直」得很,一昂頭,就認了,還問父親畫得怎麼樣?有沒有人說看得要得的?

父親一聽,由怒轉樂,問他為什麼要畫在圍牆上,是不是存心想「洋盤」?

首 冠

「老漢很懂我,讓我有些感動。就承認了,但同時也說,畫圍牆上苦於沒有錢買紙,而你畫畫的宣紙老是鎖櫃中,我拿不到!」王志林回憶說,自己當時還很委屈,感覺英雄無寶劍,也無用武之地。

父親聽了,樂得直笑,對他說,宣紙很貴,是只有人來求購畫作時他才用的,自己平時練畫也捨不得,是用報紙練畫。

盛世年華

從那以後,父親每次從學校下班回來,就帶回一卷卷舊報紙,父子倆在燈下反覆練習。沒有顏料,也是自製。墨汁當黑色顏料,藍墨水當藍色顏料,紅墨水當紅色顏料,黃色廣告粉調水後當黃色顏料,甚至於上山去採摘一些果果,榨汁當染料……直至廣告(水粉)、水彩顏料的出現。

國色天香

王志林從繪畫中找到快樂,更開啟了人生的航向。在父親精心指教下,一點一滴的藝術歷練使他的畫藝大有進境。

富貴吉祥

拜承名師作品促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父親曾對我說,術有專攻,他一生畫了很多畫,但畫出名氣名堂的卻是『四君子圖』,你要在有限的人生中在畫壇佔據一席,不妨選一樣自己最喜歡的而大眾最愛的進行深耕深研,這或許是一個路子。」他聽了父親的話後,決定專攻牡丹。

國色天香

1992年春,王志林帶著告別塵世喧囂、尋求寧靜自然的渴望,來到山東菏澤寫生。來到菏澤,展現在他眼前的是一望無際、絢爛盛開的牡丹花,十分壯觀。那種春意盎然的生命形態,也讓他豁然開朗,感悟生命是如此神奇美妙!

品冠群芳

整整一個星期,他沉浸於牡丹世界,不停地畫,帶去的紙沒有了,買了土紙再畫。啃著饅頭、吃著速泡麵畫下了幾十米長的牡丹花。牡丹此時對於他來說,既是精神的寄託,也是心靈的鼓舞。

花開富貴

畫家歷來注重寫生,為了精準地展現各地牡丹的風姿神韻,了解各色牡丹的丰采特質,王志林不顧勞累,一次又一次地前往河南洛陽、山東菏澤等牡丹勝地,抓住牡丹的不同花期(含苞期、盛放期乃至凋謝期)蕾、花、葉、枝的不同風貌靜心寫生,描繪出牡丹的千態百姿。

國色天香

除了對牡丹花卉實體的觀察、端詳、揣摩、探究,王志林又廣博地研讀了歷代文人的牡丹詩作和散文,從文學精品中汲取豐富的文思情素,從精妙的詩句和文段中感悟牡丹的深邃內涵。同時,他還勤勉地研讀歷代牡丹畫家的作品,從五代的徐熙到明清時期的青藤、缶老,盡情吸收養分,對自身的繪畫技藝實施長期的浸潤。

紅 芳

1994年春,一次偶然的機會,王志林在成都梨花街巧遇西南牡丹王邵仲節,但沒有機會拜師。

2005年秋,在成都猛追灣舉辦的一個畫展上,王志林終於有機會結識了邵仲節並送他回家。在邵仲節家書房,王志林畫了一幅最代表自己「內功」的牡丹。

吉 祥

邵仲節看後,深感欣慰,連說:「不錯!不錯!」

一會,他轉身對王志林說:「我畫牡丹有五絕,謂枝、葉、莖、花、蜂蝶,你想學不?」

這正是王志林求之不得的呀!

師承邵牡丹

在邵仲節手把手的教授下,王志林已將「五絕」學到了手。

邵仲節說:「我之五絕,從不輕授。你既得授,從今日始,便是我邵某嫡傳弟子。那年見你地攤所擺牡丹畫,有幾分像我的筆法,還以為你出自我們邵家門下,至今,圓滿了!」

從此,王志林正式成為邵仲節名下十大嫡傳弟子之一。

富貴香遠牡丹王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

繪畫藝術貴在堅持,貴在毅力,貴在領悟。在邵仲節這位「西南牡丹王」老師的悉心指導下,王志林把全部精力用在美術創作上。他走進牡丹園,沉醉於花團錦簇之中,從朝霞絢爛到夕陽西下,將不同品種、不同類型、不同花期的牡丹觀察得細緻入微。而且,他還在家中種植了盆栽牡丹,以便對牡丹的整個生長過程隨時進行仔細觀察、端詳、拍攝,蹲坐在牡丹的枯枝前,對其形、態、韻諸方面予以精心揣摩、探究。

獨佔春花

有了生活的觀察和感悟,他在畫的海洋裡盡情遨遊,任筆墨在宣紙上遊走。他安靜而篤定,從一收一放裡捕捉牡丹獨有的姿態,從一紅一綠間勾勒出牡丹獨有的精魂。每幅作品筆筆傾情,朵朵情深,引人生情。他用著琢玉人的耐性,一點一點雕塑流光,留給自己身後一叢一叢獨具靈性的牡丹。

香 遠

藝術是情感的宣洩,是思想的表達,更是與靈魂碰撞的結晶。王志林推崇牡丹,愛畫牡丹,不僅因為它芳姿豔質,更因其有勁骨剛心。關於牡丹的故事,他最樂道的是《事物紀原》中的一個典故:武后詔遊後苑,百花俱開,牡丹獨遲,遂貶於洛陽,故洛陽牡丹冠天下。是不特芳姿豔質足壓群葩,而勁骨剛心尤高出萬卉,安得以富貴一語概之。

玉堂富貴

和古今的牡丹畫名家不同,王志林畫的牡丹色彩斑斕,紅色、紫色、白色、綠色並陳。表現手法也多樣,寫意、工筆,潑彩、潑墨,令人目不暇接。他的傳統書畫功力深厚,筆墨用色極為老辣,但他卻未曾拘泥於傳統,筆下創作的牡丹常常謝絕亭臺樓榭背景,枝葉也不太多,而是朵朵盛開,布滿畫面,仿佛要超越畫面開滿人間。在他眼裡,將牡丹花與過多其它景色融匯,只會淡化主題,故對花瓣刻畫非常有力度,尤顯生機,與實物相比,亦多了份靈氣。

盛世繁蓉

讀其牡丹,你又會為其散發的清新典雅所浸潤感染。瓊露玉質,瑩瑩翼瓣,水嫩潤澤,這仙姿墨彩,會同你的心田一道互破暈化,蕩滌五臟六腑的塵埃,接納超逸空靈與清秀。如他最新創作的《盛世花開》,山間紅的、粉的、紫的、黃的牡丹競相開放,花朵碩大,美觀至極。他以細膩的手法,精緻地繪畫出寫意牡丹的優美姿態,細細欣賞此圖,好似嗅到了牡丹花的迷人芳香,令人回味無窮。牡丹花的周圍還有些零碎的花骨朵,以及靈動的蝴蝶為之相襯,更是彰顯出來牡丹雍容華貴的氣質,作品清新靚麗,令賞者心情舒暢。

浴陽春

又如那幅《唯有牡丹真國色》,乃是他的經典代表作:畫面中,牡丹、竹子、蝴蝶、小草等景物組合成一幅溫馨而又浪漫的場面;各色牡丹鮮豔開放,牡丹的國色天香之姿表達得淋漓盡致;牡丹的芳香吸引來的蝴蝶,給我們展現出的是滿園春輝的場景;竹子的相襯,也是非常喜慶的一個象徵。整幅畫面除了有著「花開富貴」之意外,還有著「富貴平安」的美好寓意。

唯有牡丹真國色

品其牡丹,既有「雲想衣裳花想容」的嫵媚,又有「獨佔人間第一香」的獨立;既有雍容淡雅、笑看風雲的從容,又有堅韌剛強、傲然不群的霸氣……花如人,人如花。凝視著那一叢牡丹勃勃的生機,仿佛看到了自己渴求的生命氣象。

富貴吉祥

愛到情深處,自有詩文贊。一位知名作家寫下了《觀志林師牡丹》的美妙之文——

國色天香

蘸一筆花香,把紅塵的最美畫入人間的眼眸,千百個讚嘆的形容詞彙集,結出八尺風華絕代的姿容。筆鋒下的王國,時間如嶽不移,季節似巖不動,嬌豔不瘦。

這本是,長在唐帝掌心中的花,王子心尖上的愛。獨步天下的雍容,羞煞後宮三千春色。料是,眸光可以摧容,朱唇亦能葬花,三宮六院顏色上的卑,把你推當風口浪尖上的媚。

馨冠千紅

就做一輪春月,辭去瓊樓玉宇的百裡繁華,持守一身神聖的高貴,用傾城皎潔的香鬱,盛放黎庶眼帘上日漸萎落的希望。從此,俗歌俚詞的平仄裡,亦填入皇室華貴的盛裝。洛陽因你移駕而盛名。

是誰,用妙筆畫出美麗的盛處,把你骨子裡的慵懶種入紙裡河山,讓數層冰綃蘊藉的天香,招徠三十裡蜂飛蝶舞。

醉春暉

若教解語應傾國。那就做你羅裙下的臣,請你把無上的尊榮朝夕駕臨我最虔誠的眸底,讓我把你冠絕環宇的風華寫入詩歌的胸腹。一詩既成片紙色,數聲吟哦滿城香。

想遠了,不如猜一猜是誰筆尖上綻放的國色,賦華夏九千文字多了一詞新的驚豔;看一看到底是誰用情懷的陽光,贈人間四季美滿,一牆不老的富貴,盈室芬芳……

嬌 韻

天香

冠 芳

方志四川 篆刻:殷智

來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辦公室

作者:唐雪元(四川省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散文學會會員,《國防時報》記者部主任)

方志四川部分圖片、音視頻來自網際網路,僅為傳播更多信息。文章所含圖片、音視頻版權歸原作者或媒體所有。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方志四川•藝術】唐雪元 ‖ 覓沁芳 國色朝酣夜染香——訪巴蜀知名牡丹畫家王志林》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百花叢中覓沁芳,國色朝酣夜染香——訪巴蜀知名牡丹畫家王志林
    【名家簡介】王志林,1966年5月出生於四川年畫之鄉德陽綿竹,實力派職業畫家。自幼受其父——四川老藝術家王安策的影響,酷愛書畫藝術,尤其對國畫牡丹情有獨鍾,後拜師牡丹大師邵仲節門下,成其十大嫡傳弟子之一。
  • 畫牡丹有名的當代花鳥畫家 石開寫意牡丹藝術賞談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荷花,富而不傲、容古留芳的蘭花;雍容華貴、富麗端莊的牡丹等等,從古至今一直是文人墨客筆下的常客。春有百花開,唯有牡丹真國色。那一朵朵嬌豔欲滴、雍容華貴的牡丹,綻放在各種各樣的紙墨之上,可是不少人們心中的摯愛呢。今天為大家帶來了著名花鳥畫家石開的寫意牡丹佳作,讓我們一睹牡丹的國色之美吧。
  • 花信風:牡丹唯美詩詞131句,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誰是花王,邂逅方知國色香。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3牡丹[唐] 徐凝何人不愛牡丹花,佔斷城中好物華。4白牡丹[唐] 白居易白花冷澹無人愛,亦佔芳名道牡丹。應似東宮白贊善,被人還喚作朝官。白花冷澹無人愛,亦佔芳名道牡丹。[唐] 白居易4. 惆悵階前紅牡丹,晚來唯有兩枝殘。[唐] 白居易5. 花房膩似紅蓮朵,豔色鮮如紫牡丹。[唐] 白居易6. 窗間桃蕊宿妝在,雨後牡丹春睡濃。[唐] 溫庭筠7. 豪家舊宅無人住,空見朱門鎖牡丹。
  • 牡丹畫家推薦|擅長畫寫意牡丹的畫家——石開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閱盡大千春世界,牡丹終古是花王。」牡丹歷來深受文人墨客的喜愛,也是歷代國畫家們的座上賓。以牡丹入畫,用來寓意人民富貴吉祥,國家繁榮騰飛,也表達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追求。當代畫家石開對畫牡丹就有著真摯的情感,其寫意牡丹作品,廣受廣受國內外各界人士的靑睞和好評。石開,男,1946年生,山東滕州人,現居北京。原名張佩華,字石開,號五蓮居士、墨香山人。擅長寫意花鳥畫創作,尤喜畫牡丹。
  • 25首牡丹詩詞,來一場國色之旅: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那麼,牡丹一定也在其列。梅花堅韌,蘭花清雅,桃花妖冶,海棠明媚,木棉花英姿,杏花恬淡…都在詩人的筆下各自絢爛,當然,牡丹的雍容華美也從未缺席!今天,湊巧讀到「元白」二人的唱和,以牡丹的花開花落寄喻彼此之間的「相思」(偷笑中……),遂整理了牡丹詩詞20首,在詩詞中,我們也來一場穿越時空的「牡丹之旅」吧!1《賞牡丹》(唐·劉禹錫)庭前芍藥妖無格,池上芙蕖淨少情。
  • 「唯有牡丹真國色」五首描寫牡丹的古詩(建議收藏)
    牡丹人間四月芳菲月,牡丹獨領其風騷。剛入四月,洪澤湖溼地的牡丹已經綻放光彩,絢麗奪目。可面對這滿園春色,卻說不出半句文縐縐的詩句,不免有些汗顏。為了避免此類現象再次發生,在這裡送朋友們幾首描寫牡丹的古詩。一、《賞牡丹》 唐·劉禹錫庭前芍藥妖無格,池上芙蕖淨少情。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 牡丹稱為國色在唐朝,洛陽牡丹名甲天下於北宋,看牡丹花趣事
    大和年間(827- 835 年),有一年春天快要過去的時候,文宗在宮中欣賞牡丹花,就問身邊人:「現在京城傳唱牡丹詩,誰寫的最佳?」侍臣告訴他中書舍人李正封的「國色朝酣露,天香夜染衣」這句極佳,文宗聽了也很讚賞,反覆品味了好長時間。當時文宗寵愛的妃子楊氏正好也在身旁,文宗就開玩笑地對她說:「你應該在梳妝檯前喝杯紫色的葡萄美酒,那么正封描寫的詩意就全都有了。」
  • 千黛詩畫欣賞:再讀劉禹錫《賞牡丹》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千黛作品:國色 少年時讀此詩,覺得真好,「唯有牡丹真國色」著實安慰了我私心裡特別喜歡牡丹,但又怕被人說富貴俗氣沒文化的小心理。
  • 國色牡丹香,匠心手成時——走近牡丹香傳承人李文雙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絕代只西子,眾芳惟牡丹」「竟誇天下無雙豔,獨佔人間第一香」……洛陽城,是香與禮文化的肇始之地,也是「天香」美名的盛傳之所。香自古便是帝王將相的堂中寶,文人墨客的筆下韻,。氤氳千裡 宛若徐風,它是華夏民族的智慧和文化結晶。源於盛唐宮廷,李氏馥傳承之秘法 ——依居河洛之祥水,廣傳瑰寶於天下牡丹香。
  • 沙發背景牆掛什麼字畫好,牡丹錦雞圖錦上添花寓意好
    在審美上,牡丹「冠絕群芳」、「萬花一品」、「國色天香」,真乃「花中之王」,身份無比尊貴!唐朝詩人劉禹錫的那句「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把牡丹在中國人心目中的地位,推崇到極致!在寓意上。以牡丹、錦雞為描寫對象,採用工筆畫法繪製而成。牡丹是我國的國畫,花開時朵大色豔,姿豐典雅,奇麗無比,花香襲人。牡丹花不僅觀賞性強,還是吉祥富貴的象徵,是繪畫作品中常見的描繪意象。作為沙發背景牆很合適!
  • 花王牡丹,您覺得哪個畫家畫的好看?
    「國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牡丹的國色天香從古至今,一直被人們頌讚不己。牡丹端麗嫵媚,雍容華貴。歷史上不少詩人為它作詩讚美。如唐詩讚它:「佳名喚作百花王」。又宋詞「愛蓮說」中寫有:「牡丹,花之富貴者也」,名句流傳至名。「百花之王」、「富貴花」亦因之成了讚美牡丹的別號。
  • 唯有牡丹真國色,9首描寫牡丹花的詩詞,牡丹花開,靜待欣賞
    牡丹是中國的名花,在中國文化中有很高的地位,人們常用「國色天香」來形容牡丹,它雍容華貴、富麗端莊、芳香濃鬱。牡丹受到中國人的推崇,不僅僅是因為美麗的外表,更是因為他代表著富貴吉祥、繁榮興旺,是中國人最殷切的期望。同時,牡丹還象徵著中華民族泱泱大國的風範。中國文人也是對牡丹推崇備至,留下了很多名篇,一起看一看吧。
  • 高原虎王 富貴牡丹 訪著名書畫家王佳謨先生
    在雲南眾多的書畫名家中,畫家王佳謨先生應該是很敬業的一位。毫不忌諱的說,作為一位勤奮的畫家,王佳謨和中國歷史上的很多畫家一樣,是一位敬業的職業畫家。  牡丹色澤豔麗,玉笑珠香,風流瀟灑,富麗堂皇,素有「花中之王」的美譽,又有「國色天香」之稱,是花好月圓、福壽康寧的不二象徵!牡丹花被擁戴為花中之王,有關文化和繪畫作品很豐富。唐代劉禹錫有詩曰:「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膾炙人口!李白的「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千古絕唱!王佳謨先生筆下的牡丹,濃淡乾濕、疏密聚散、輕重緩急都極傳神。
  • 當代畫牡丹好的畫家,古稀高齡畫家石開寫意牡丹作品欣賞
    人間最美四月天,穀雨時節,柳絮飛落,杜鵑夜啼,牡丹吐蕊,為了畫好牡丹,每到牡丹盛開的季節,畫家石開都要到山東菏澤、河南洛陽等牡丹之鄉寫生,將眼中的牡丹、心中的牡丹化為畫卷上的牡丹。畫牡丹好的畫家,石開先生筆下的牡丹色澤飽滿豔麗而不俗,筆墨韻味十足,鮮雅,和諧,變化生動,畫出了牡丹花的燦爛絢麗,畫出了繁榮昌盛。石開先生正在創作牡丹作品石開,原名張佩華,字石開,號五蓮居士、墨香山人,祖籍山東,現居北京。
  •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北川!風光旖旎,奼紫嫣紅,快來北川賞花...
    牡丹花開融融春意染綠了風光旖旎的北川煦煦春風吹醒了沉睡的萬物此時,牡丹花兒也盡情綻放>裝點著北川大地在那牡丹盛開的地方01花開百花爭豔的時節,桃花梨花躍上枝頭,辛夷花浪漫開放……北川一片萬紫千紅02賞花賞牡丹劉禹錫庭前芍藥妖無格,池上芙蕖淨少情。
  • 「新一代牡丹王」——工筆畫家大昭居士
    六歲就跟隨父親姚桂元( 工筆牡丹王 )學習工筆牡丹畫 。1996年,考入西安美術學院 ,跟隨西安美術學院山水畫家楊建兮教授研習中國山水畫 ,深得導師楊建兮先生的真傳實教 ,被收為入室弟子 。作品多次參加全國大展,並被收藏。1999年,代表作《 國色天香》入選慶祝建國五十周年山東省美術作品展 。
  • 《覓長生》朝元御金訣功法效果介紹
    《覓長生》中的朝元御金訣是非常適合金虹劍派的防禦功法,但是這個功法的具體效果是什麼玩家們都不太清楚,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玩家「李一塵」分享的朝元御金訣功法效果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覓長生》中的朝元御金訣是非常適合金虹劍派的防禦功法,但是這個功法的具體效果是什麼玩家們都不太清楚
  • 田中優子:天才畫家勇齋國芳畫筆下的貓
    這些刺青,是將龍、蛇、鳳凰、唐獅子、唐裝兒童、蝴蝶、牡丹、不動明王、炎魔、觀音、英雄豪傑、巨浪等等刺滿全身。而在國芳的浮世繪中,刺著這些刺青的人物,大張大合的身體在水中時起時落,捨命拼搏。他集聚全身之力,繃緊肌肉而後爆發式地一躍而起;刺青圖案隨著身體的動作而產生扭曲變化時被瞬間定格,並展現於畫中。在這種極具視覺衝擊力的表現手法上,國芳乃不亞於葛飾北齋的天才畫家。
  • 賞花攻略,來西安牡丹苑邂逅百花之王
    四月,當梅杏桃李等春花幾乎都已卸去芳菲,牡丹才開始爭相綻放,吐露芬芳。提起牡丹,人們想到的第一個詞,大概就是「花開富貴」了。花朵嬌豔飽滿,花瓣重重疊疊,花色更是數不勝數。
  • 最常掛家裡的吉祥字畫 富貴牡丹國畫備受歡迎
    畫家石開三尺豎幅牡丹畫佳作《福滿人間春似錦》古往今來,不論是文人墨客,達官貴人,還是平常百姓,都甚愛牡丹,不僅傾心於牡丹的國色,更是對牡丹的富貴之意讚不絕口。北宋理學家周敦頤《愛蓮說》中提到: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牡丹,花之富貴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