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唐朝的影視劇非常多,尤其是武則天,現在人看電視總會吐槽說電視劇的女人太瘦了,不符合當時的審美,那麼唐朝,真的整個皇宮都是大胖子嗎?
唐朝以胖為美並沒有錯,但是胖是什麼標準?一百二十斤算胖還是一百五十斤算胖,各個時期的審美標準是不同的,所以我們不能以現在人的眼光去審視歷史,而且當時女人跟現代女人的身高肯定是有差距的,所以唐朝的「胖」肯定跟我們想像的「胖」不一樣。
我們欣賞唐朝女人只能從唐朝畫作去看,首先來看閻立本的《步輦圖》所畫,其中有一個部分是九位纖弱美女抬著唐太宗李世民,這九位女子沒有一點胖樣,甚至可以說是瘦弱,身材修長,李世民怎麼捨得讓這樣九個美女抬著他,她們抬得動嗎?
從這幅畫中我們可以看到,胖是不存在的,李世民初期肯定不是以胖為美的,當然也許有人會說,這幾位女子長的瘦,不受待見,所以讓他們去抬轎子,這樣說似乎也有些道理。但是仔細想一下,如果那個時候以胖為美,宮中選秀女肯定都應該是大胖子,這九位瘦弱的宮女又是哪裡找到的呢?所以說著九位女子應該代表了當時的審美水平。
武媚娘是李世民的媳婦,同時也是李世民的兒媳婦,她可以說是跟李世民在同一個時代,所以關於武則天的電視劇沒有出現大胖子算是合理的,我們沒有必要從這個角度去吐槽。
那麼唐朝女人是什麼時候胖起來的呢?再來看《簪花仕女圖》所畫的內容,從圖中可以看出這幾位女子比《步輦圖》中的女子胖了一些,僅僅是胖了一些,絕對算不上是大胖子,或者用豐滿形容更合適,如果非要說當時的審美發生了變化,也只能說當時「大臉」女人更受歡迎。
唐朝女人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變化呢?簡單來說就是有錢了,唐朝初期整個王朝處於發展階段,從李世民到武則天再到李隆基,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物質生活不斷的豐富,有錢會變懶,吃得也越來越好,人自然也就胖了起來。
再往後似乎發生了一些事情,來看《虢國夫人遊春圖》所畫,一行人騎馬遊春,幾匹駿馬都被壓彎了腰,再看看馬上的幾位女子,體態豐盈,臉上全是肉,清一色大胖子,虢國夫人是楊玉環的姐姐,那麼試想一下楊玉環也瘦不到哪裡去。
或許有人會說,虢國夫人是因為吃的太好了,所以才會胖,那麼再看看這幅《都督夫人禮佛圖》,有一個瘦一點的嗎?甚至全都是雙下巴。吃得好可以變胖可以理解,但是為什麼會影響整個時代的審美?難道面對滿街的大胖子,人們的內心也都扭曲了嗎?
胖總會有個極限,到了晚唐,人們的生活不再安定,不是衣食無憂,可以懶散的時代了,物質水平下降必然導致身體素質下降,吃的不好,想胖也胖不起來了,看看《閬苑女仙圖》,這裡面的幾位女子跟麻杆似的,與步輦圖中的幾位女子沒有什麼區別。
說唐朝以胖為美並不確切,只能說唐朝有一段時間以胖為美,唐朝的女子只是胖過一段時間,並不是一直都是大胖子。有一點我還是理解不了,女人的胖瘦為什麼會影響當時的審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