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女子「以胖為美」?楊貴妃:豐腴不是肥胖!

2020-12-14 金兔歷史

許多人認為,唐朝是一個崇尚「豐頰肥體」的朝代,然而,這其實是一個美麗的誤會,唐朝女子確實「以胖為美」,但「胖的程度」並非肥胖臃腫,「胖的時間」也非整個唐朝。

首先,唐朝女子雖「以胖為美」,但這裡的胖並不是肥胖臃腫,而是一種富態的豐腴,其體脂率大概在25%至30%之間,譬如,在唐代流傳下來的名畫中,可以看到當時的女子體態豐腴,但沒有任何臃腫的感覺。

其次,「以胖為美」也不是整個唐朝的審美取向,正如大多數人喜歡的唐朝其實只是初唐的「貞觀之治」至盛唐的「開元盛世」而已,很少有人喜歡藩鎮割據的晚唐一樣,「以胖為美」的審美取向,實際上只是盛唐時期的審美取向,而餘下三個階段(初唐、中唐和晚唐)還是以清瘦為美的。

圖:唐·張萱《搗練圖》

例如,畫家閻立本以文成公主和親為題材的《步輦圖》中,圖中仕女個個苗條消瘦;而且在唐朝的詩詞中,也可以看到這一審美取向,在唐代文人的筆下,吟詠女子肥美的文字並不多見,所見者如元稹《鴛鴦傳》詩中稱鴛鴦「膚潤玉肌豐」,也只說女子豐腴,反觀吟詠女子纖細尤其是細腰之美的詩詞則是隨處可見,比如「楊柳小蠻腰」、「皓齒歌,細腰舞」、「鞦韆細腰女,搖曳逐風斜」等等。

因此,唐朝女子雖「以胖為美」,但「胖」並非臃腫肥胖,而且「以胖為美」只是盛唐女子的審美取向,並非整個唐朝都「以胖為美」。

圖:唐·閻立本《步輦圖》

那麼,盛唐女子為何「以胖為美」呢?

第一,受胡人審美觀念的影響。

隋唐的統治集團來自漢化了的鮮卑人,也就是所謂的關隴集團,承襲北魏——西魏——北周一線。鮮卑人屬於北方的遊牧民族,也是「五胡亂華」中的一大主力,而遊牧在北方大草原上的胡人,其風俗和審美與中原地區的漢人有很多不同,例如,胡人女子以健壯為美,因為和遊牧民族生活相適應的,就是剽悍和健碩的體魄。而來自於鮮卑人的唐代統治集團,在審美上也繼承了這一傳統。

除了胡人審美觀念的影響外,佛教中的菩薩造像也對唐朝女子的審美意識產生了極大影響,我們知道,佛教在唐朝(特別是武則天時期)得到了極大推崇和發展,而佛教中的菩薩形象都是寶相莊嚴,顯得富態豐滿,這和當時的社會狀況互為表裡,也讓盛唐時期的女子產生了「以豐腴為美」的觀念。

第二,唐朝有充足的物質基礎。

「以豐腴為美」,僅僅有觀念是不夠的,還需要足夠的物質基礎,而唐朝國力強盛,並且由於前朝的隋煬帝是出了名的好大喜功,喜歡大興土木,給百姓造成極大負擔,這就讓唐初的統治者不得不減輕百姓負擔。初唐是處於一個恢復和發展的階段,因而就缺乏「以豐腴為美」的物質條件,等到了盛唐,就有了「以豐腴為美」的物質基礎。

充足的物質基礎的一大體現是飲食,相比於漢人的麵食文化,胡人的吃羊肉、喝羊奶的飲食(高脂肪、高蛋白)更容易變胖,而唐朝國力的強盛,則給老百姓吃羊肉和唐朝女子「以胖為美」的審美傾向提供了物質基礎。

第三,戰亂和基因的影響。

在現代社會中,有許多人「遭人討厭」,比如有的人怎麼折騰都不會近視,有的怎麼吃都吃不胖。如果一個人具備長不胖的體質,那麼儘管有「以胖為美」的審美觀念,也有足夠的物質基礎,也是很難成為胖子的。

而唐朝人,則具有長胖的體質。

從漢末到唐初,中國大概經歷了近四百年的戰亂,人口從東漢末年的近6000萬,經過東漢末年的動亂和三國時期的徵伐後,到西晉永康元年(公元300年)時,人口才只有3500萬人左右,後來又經過隋煬帝大興土木和數次徵伐,以及隋唐之際的戰亂,到唐朝建立之初,人口只有1235萬左右。

在這四百年裡,中國人口數量的起伏是非常明顯的,而人口數量銳減,其原因無外乎天災人禍,在戰亂年代,傷亡和屠城是人口銳減的主要原因,在戰亂之後,饑荒則成了大多數人喪生的主要原因。有研究顯示,正常人只靠水和維生素,也可以存活兩三個星期,其中脂肪就是最主要的能量來源。

所以在三國兩晉南北朝那麼多的戰亂和饑荒裡,胖子基因相較於瘦子基因,更容易得到保存和流傳,換句話說,在唐朝人中,胖子基因所佔人口的比例會高於其他朝代,因為更容易長胖,豐腴的人太多,所以唐朝就更容易形成「以豐腴為美」的審美觀念。

總的來說,唐朝(主要是盛唐)確實有「以胖為美」的審美取向,但「豐腴」不是肥胖,只是體型富態豐滿,最多算是「微胖」。

相關焦點

  • 楊貴妃並不是胖子?唐朝的「以胖為美」,並非你想像中那樣
    但事實上,唐朝的人們並不是刻意的以胖為美。盛唐時期,國家昌盛,國人心態大氣,人民的生活水平比較高,一般女子在有了充分的營養保障之後,便會呈現一種自然的豐盈體態。但這種胖在當時來看,也只是社會的常態,並非故意為之。
  • 在以胖為美的唐朝,楊貴妃到底有多胖?她的體重說不準比你還輕
    自古以來女子對於美的追求都是永無止境的,但每個時代對於美的標準又有些許不同的,像是當今社會便是以瘦為美的時代,而唐朝便是以胖為美的時代,這讓不少人不禁感嘆自己要是能夠生在唐朝那不就是大美人嗎?但真相往往卻不是你想的那樣,唐朝的以胖為美並不是越胖越美。
  • 唐朝真的是「以胖為美」?看看楊貴妃的真實身高體重,這才是美女
    不過呢,說到唐朝,應該會有很多女孩子想到這麼一個說法,唐朝以胖為美,就有很多女孩子想要在唐朝生活。現代的女孩子都想要瘦一些的身材,但又常常想吃美食,管不住自己的嘴,這樣就很難維持好身材,如果在唐朝就沒有這個煩惱了。事實上,唐朝真的是以胖為美嗎?
  • 唐朝以胖為美?看了楊貴妃的體重,原來有誤解
    作為我國歷史上最強大富饒的朝代,尤其是現在很多女孩子為了減肥吃盡苦頭,在這個以瘦為美的現代,她們都想回到以胖為美的唐朝。古代四大美女分別是西施、王昭君、貂蟬、楊玉環,而這幾位美女中,要數楊貴妃最胖,人們不禁感慨到,究竟是怎樣的一名女子能讓皇上三千寵愛在一身,能讓李白稱讚:「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能讓白居易寫出:」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 別被電視騙了,唐朝真的是以胖為美嗎?看楊貴妃就知道了
    我們現代人對美女的評判是身材苗條,而唐朝的時候人們就以胖為美,很多女孩子巴不得穿越到唐朝去做美女,但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歷史學家的考察驗證楊貴妃這個人並不是那麼的胖,她的身高在1.64米,體重138斤,也有學者認為楊貴妃身高1米55,體重120斤,但是從這兩個數據能夠看出,這個身高配上這個體重也不是肥胖,只能說是體態比較豐腴。
  • 唐朝盛行的以胖為美,並不是現代的胖,其實是有標準的
    我們非常熟悉唐朝時代的楊玉環楊貴妃,她的形象就是珠圓玉潤、天生麗質的豐腴大美人兒,也是某著名典故「環肥燕瘦」的「環肥」主人公,現代的我們很是羨慕唐朝對胖的欣賞,可是唐朝對以胖為美的審美是真的嗎?其實,根據對歷史書上記載的關於唐朝的介紹,並沒有說明唐朝欣賞豐腴的女性,而我們現在理解對唐朝「以胖為美」,事實上是我們後人根據楊貴妃的事件以及相關名畫的拓展解釋,而唐朝的「以胖為美」究竟是從何而來呢?下面我們來深入了解一下吧!
  • 唐朝以胖為美,是事實還是謠言?
    這是說趙飛燕的瘦和楊玉環的胖,各有各的美。唐朝以胖為美的觀念幾乎在世人心中已經紮根定型,但是近來一些觀點卻對此表示了否定,並且拿出一些有理有據的證明。不同觀念之間的交織碰撞也讓今人產生了疑惑,唐朝以胖為美究竟是事實還是謠言,唐朝以胖為美是不是今人的刻板印象?
  • 唐朝真的以胖為美嗎?別被楊貴妃給騙了
    如今的人們物質生活豐富,體態豐腴的女性更是大有人在,有人說,女子清瘦叫「骨感」,女子豐滿叫「富態」,也有很多胖美人在感慨,如若能穿越到唐代,自己一定是備受矚目的美人,畢竟,大唐始終對於女子的審美都是「以胖為美」的,史實真的是這樣的嗎?
  • 唐朝真是「以胖為美」?楊貴妃身材曝光,原來我們都被騙了
    眾所周知,在我國數千年的歷史長河中,誕生了非常多的朝代,其中不乏一些非常強大的王朝,比如我們熟悉的唐朝就是其中最讓人懷念的一個。因為那個朝代是我國最開放的時候,不僅思想文化是開放的,連人也是很開放的,所以很多事情都會被得到寬容和理解,除此之外,唐朝的社會風氣也是得到了許多文人雅士的認可和讚美,比如唐朝的「以胖為美」就是一件看似很先進的事情。
  • 唐朝真的是以胖為美嗎?當得知楊貴妃的真實體重後,你就知道原來並...
    因此在人口、文化、商業大融合下的唐朝百姓,思想上也是極為開放的,不同於固步自封的清朝,他們當時已經擁有了和西方人交流的先進思想,因此在穿著打扮上也更加開放,可以說是走在潮流的前端,女子在那個年代女扮男裝也並不是什麼稀罕事兒,因為人們對女性的包容度普遍都很高。
  • 唐朝時期真的「以胖為美」嗎?淺談唐朝人的審美觀及其成因
    來形容楊玉環的姿態,表達了女子形態都不相同,各有各的美好。而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大家都開始認為"以胖為美"是唐朝人的普遍審美,認為唐朝的男人都喜歡豐腴的女人。可事實上卻並未如此,"以胖為美"只是代表了唐朝一段時期的審美觀而已。唐朝的審美經過幾十年的時間洗禮,變換過很多次,並不只是"以胖為美"。
  • 唐朝真的以胖為美嗎?專家表示同意,楊貴妃:你才胖!
    在唐玄宗開元年間,唐朝更是達到了空前繁盛,史稱「開元盛世」。直到今日,在外國的中國人還被稱為唐人。除了這些之外,說起大唐盛世,不得不提唐朝美女,也不得不說唐朝以胖為美的審美習慣。現代中國大多都以苗條為美,在網上也經常看到有些女生自我調侃,「別看我這麼胖,我要是到唐朝,那麼就是大美女」。甚至一些專家還經過考證表示唐朝就是以胖為美,並且頭頭是道的分析出若干原因:唐朝政治穩定,經濟繁榮,人們物質生活水平較高,能保持豐滿的體格;唐朝文化開放,兼容並茂,心寬體胖;李氏皇族有胡人血統,喜歡形體健碩的女性等等。
  • 你們當真認為唐朝是「以胖為美」?看看楊貴妃的真實體重,這才是美女!
    唐朝是一個國力強盛的時代,在這個朝代當中百姓都能安居樂業。而我們在也會經常在電視上看到很多關於唐朝的電視劇,這也說明了唐代確實很受到大家的歡迎。畢竟,當時的唐朝在古代已經十分的強大。說到唐朝,就不得不說楊貴妃楊玉環,楊玉環原本是壽王李瑁的妃子,李瑁一開始就對楊玉環一見鍾情,兩個人的婚後生活十分的幸福。
  • 唐朝真是「以胖為美」嗎?當看到楊貴妃體重時,才恍然大悟
    在現如今人們都覺得瘦了才是漂亮,而且人們也都喜歡那種瓜子臉大眼睛以及苗條的身材,也正是因此使得許多女子都為此而去整容,或者是想盡各種辦法去減肥。但是在我國古代的唐朝時期,卻是以胖為美,真相真的是如此嗎?當看到得到皇帝寵愛的楊貴妃的體重時,人們才恍然大悟。
  • 唐朝真的以胖為美?別再被電視劇騙了,看看史上真正的楊貴妃體重
    文/行走天涯唐朝真的以胖為美?別再被電視劇騙了,看看史上真正的楊貴妃體重眾所周知,唐朝是我國歷史上唯一一個以胖為美的朝代。甚至哪怕放到現如今也是極其特別的。因為我國人從古代到現代的審美方式都是以瘦為美。所有的美女都應該有著纖細的身姿,倘若有一副非常胖的軀體的話,那麼這樣的美女絕對不是楚楚可憐的,就一定不是我國人心目中的典型的古典美女。不得不說唐朝人的審美是非常超前的,這一切皆是因為一個美麗的女人。她就是楊貴妃了,楊貴妃進宮之後簡直榮寵數十年。
  • 你們真當唐朝是「以胖為美」?看到楊貴妃的真實體重,這才是美女!
    眾所周知,在我國數千年的歷史長河中,誕生了非常多的朝代,其中不乏一些非常強大的王朝,而唐朝無疑就是其中最讓人懷念的一個。因為那個朝代是我國最開放的,唐朝人很是開放,很多事情都特別寬容,除此之外,還有唐朝的社會風氣也是得到了許多文人雅士的認可和讚美,其中就要數唐朝的以胖為美了。
  • 唐朝真的是以胖為美嗎?看看楊貴妃的真實體重,這才是美女!
    隨著時代的發展,審美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如今人們對於女子顏值和身材的要求非常高,不僅要瓜子臉大眼睛而且要越瘦越好,很多女孩為了穿衣服好看不停節食減肥,但是在古代女子講究圓潤為美,尤其是在唐朝的時候女子越豐滿越胖反而越是美女,因此很多女孩都想要穿越回唐朝,這樣就不用辛苦減肥了,但是唐朝的以胖為美其實並不是大家想像的這般,要胖成楊貴妃這樣才算美女
  • 胖和微胖能一樣嗎?唐朝的適中選拔標準,怎麼就成了以肥為美
    人們提起唐朝,總會有一個觀念:唐朝人喜歡豐腴的美人。於是,一些微胖的女孩子總是會感慨,我要是生在唐朝,怕是國色天香了吧?其實唐朝人的審美和其他時代一樣,有人喜歡瘦的,有人喜歡微胖的,但多數還是喜歡胖瘦適中的女孩子。有人說唐朝的人一天只吃兩頓,為何還以胖為美?其實這個問題不存在。因為唐朝從來沒有以胖為美過。
  • 唐朝真是「以胖為美」嗎?看到楊玉環真實體重,心塞了
    到這些年,幾乎是網紅臉的時代,大家推崇喜歡的模樣,無一不是瓜子臉雙眼皮、高鼻梁櫻桃嘴,千篇一律,不知是時代的變化,還是人們的審美觀已經到了疲勞期。而我們身邊有很多胖一些的女生,總會在被人嘲笑肥胖的時候懟回去一句:「我胖礙著你什麼事?放在唐朝,我也是美人兒啊!」
  • 唐朝以胖為美?這不是你放任自己肥胖的理由,減肥的方法快學起來
    導語:唐朝人審視女性「以肥胖為美」的說法,相沿已久,流傳至廣。有專家在經過一番考證之後,斷言唐朝人審美的確是以肥胖為美的,並且指出了唐朝人以肥胖為美的若干原因:唐朝經濟繁榮,人們有條件吃飽穿暖,保持健康豐滿的體格;唐朝文化開放,兼容並包,心寬體胖;唐朝皇族身上鮮卑血統,使他們天生喜愛健碩體魄的女性……頭頭是道,言之鑿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