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肥燕瘦只是刻板印象?唐朝以胖為美,是事實還是謠言?

2020-12-14 沐柒文史

「要是我生活在唐朝肯定就不用考慮減肥的問題,說不定還是個美人。」這是現今生活中經常侃笑的一段話,當在以瘦為美的普遍的現代觀念中,唐朝的以胖為美成了胖美人的理想之域。而說到唐朝的胖美人代表就不得不提及四美之一的楊玉環,關於這位胖美人還有一個眾所熟知的詞,也就是「環肥燕瘦」。這是說趙飛燕的瘦和楊玉環的胖,各有各的美。唐朝以胖為美的觀念幾乎在世人心中已經紮根定型,但是近來一些觀點卻對此表示了否定,並且拿出一些有理有據的證明。不同觀念之間的交織碰撞也讓今人產生了疑惑,唐朝以胖為美究竟是事實還是謠言,唐朝以胖為美是不是今人的刻板印象?

唐朝女子

在唐代的一些壁畫和陶俑這種,可以看到對女性的刻畫都是比較圓潤的。而且尤以楊貴妃為代表,在《開元天寶遺事》還有貴妃「素有肉體」這一記載。因此在後世的印象中,唐朝都是以胖為美的。但僅從這些得出唐朝以胖為美的觀念似乎有些片面。因為雖然在這些遺留下來的畫作或者文字典籍當中,唐朝的女子雖然臉龐稍顯圓潤,但是四肢仍舊是十分纖細。唐朝以胖為美這種胖,更傾向於一種豐腴和勻稱。

楊貴妃畫像

暫且不說唐朝是否真的以胖為美,至少在唐初期的時候,從詩文中可得知當時還是以纖細為美的。譬如《春女行》中有「纖腰弄明月」一說用來形容初唐時期的女子。不過隨著唐朝國力的強盛,原來的審美觀念也在發生著變化。唐朝對外交往的頻繁,外來的文化也逐漸匯集唐朝,對唐朝的審美文化產生了影響。比如女扮男裝在唐朝屢見不鮮,而男子的身形是比女子更為高大的。而唐朝女子本身所受的束縛較少,所以也不再足追求纖瘦的審美。而且唐朝的經濟蒸蒸日上,社會資源也比較富足,生活水平提高,唐朝女子的體態也較為豐腴。而其體態也是唐朝富足、國力強盛的體現,再加上唐朝的繪畫作品等,所以盛唐時期以豐腴為美是站得住腳的。

影視劇中的唐朝女子

不過唐朝的胖並不是我們現在固有印象中的肥胖,其實結合一些史書記載以及繪畫的描繪就可以得出。最典型的還是楊貴妃,雖然世人一直將其稱為胖美人,但這美人還真不胖。楊貴妃深得恩寵,她尤善歌舞。在當時的社會,舞蹈要凸顯女子柔軟的身段,這樣才能展現出舞姿的美,所以楊貴妃應當是個四肢較為纖細,身段較為勻稱的美人,而並非是胖。白居易詩作《長恨歌》中形容唐朝女子用到了「侍兒扶起嬌無力」一句,就是在體現女子的纖細柔弱。

楊貴妃身姿勢畫像

因此不管唐朝是否真的是以胖為美,但這種胖的標準都不是我們腦海中對唐朝胖美人的刻板印象。現今我們從史書或者古畫當中尋找蛛絲馬跡,呈現在我們眼前的更多的是關於唐朝宮廷的作品,並沒有太多關於唐朝民間女子的描述,也很難說明唐朝民間和宮廷一定是相同的審美觀念。就算是宮廷女子,我們也只是從畫作中較為豐腴的女子體態中得到的直觀印象,但或許這只是畫家的藝術化處理,藉以宣揚大唐生活的富足。

現代仿唐朝女子像

而環肥燕瘦也只是一種對比之下的結果,並不意味的唐朝的胖是今人所謂的胖的標準。只是相比其他朝代,唐朝的女子稍顯豐滿,所以才被歸入了胖的行列。其實美與醜,胖與瘦並沒有標準的界限,每個人對此的標準和看法都是不一樣的。因此很難界定唐朝是以胖為美,還是只是對女子的形體並沒有那麼苛責。

唐朝女子陶俑

現今大很多人為了追求瘦的體態,總是費盡各種心力。不過審美觀念的形成其實歸根結底只是一種從眾現象,多數人認為什麼才是美,因此這種審美就成為了一種固化的標準,在人們心中形成了一種刻板印象。但每個都應該活出自己的色彩,有自己的獨特之處,不管胖還是瘦,最重要的是在健康化的審美理念中形成符合自身的審美觀念。

參考文獻

《春女行》

《長恨歌》

《開元天寶遺事》

相關焦點

  • 唐朝盛行的以胖為美,並不是現代的胖,其實是有標準的
    我們非常熟悉唐朝時代的楊玉環楊貴妃,她的形象就是珠圓玉潤、天生麗質的豐腴大美人兒,也是某著名典故「環肥燕瘦」的「環肥」主人公,現代的我們很是羨慕唐朝對胖的欣賞,可是唐朝對以胖為美的審美是真的嗎?其實,根據對歷史書上記載的關於唐朝的介紹,並沒有說明唐朝欣賞豐腴的女性,而我們現在理解對唐朝「以胖為美」,事實上是我們後人根據楊貴妃的事件以及相關名畫的拓展解釋,而唐朝的「以胖為美」究竟是從何而來呢?下面我們來深入了解一下吧!
  • 唐朝真的是以胖為美嗎?看看楊貴妃的真實體重,這才是美女!
    隨著時代的發展,審美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如今人們對於女子顏值和身材的要求非常高,不僅要瓜子臉大眼睛而且要越瘦越好,很多女孩為了穿衣服好看不停節食減肥,但是在古代女子講究圓潤為美,尤其是在唐朝的時候女子越豐滿越胖反而越是美女,因此很多女孩都想要穿越回唐朝,這樣就不用辛苦減肥了,但是唐朝的以胖為美其實並不是大家想像的這般,要胖成楊貴妃這樣才算美女
  • 以胖為美的唐朝:健康豐滿才是審美第一標準
    就比如說唐吧,那時候人們崇尚以胖為美。楊貴妃就是個例子,"豐肥濃麗、熱烈放姿"她是這種風格的典型例子。那時候人們無比的喜歡和愛慕這種風格。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聊一聊唐朝的審美。其實到現在我們都沒有辦法去確定這貴妃當時是怎麼樣的一種體態。只能從一些資料藝術作品中找到一些相關的信息。人們有的說她身高一米六四,體重一百三十八斤;也有的說她是一米五五,體重一百二十。
  • 有詩為證:唐朝從未以胖為美
    「短長肥瘦各有志,玉環飛燕誰敢憎」,蘇軾的這首《孫莘老求墨妙亭詩》,誕生了「環肥燕瘦」這個成語,從此,世人就普遍認為楊玉環是個「胖女人」,唐朝是以胖為美。 甚至一些胖乎乎的女孩得意地說:「要是在唐朝,我一定是個大美女!」這恐怕是你想多了。實際上,唐朝的主流審美觀裡從來沒有「以胖為美」,我們可以從很多耳熟能詳、膾炙人口的詩歌來證明這一點。
  • 有人說古人每天吃兩頓,那麼唐朝為什麼還以胖為美?
    唐朝為什麼還以胖為美吃得少是並不是古人的意願,以胖為美只是一種審美觀念,兩者之間沒有必然的聯繫,但或許也有一定的關聯。你可以想像一下,長期挨餓營養不良的人,肯定面黃肌瘦的,弱不禁風的,而那些營養飽足養大的孩子,肯定面色紅潤,身材也珠圓玉潤,一看就是有福人家的孩子,這個福也可以說是富。
  • 唐朝真是「以胖為美」嗎?看到楊玉環真實體重,心塞了
    到這些年,幾乎是網紅臉的時代,大家推崇喜歡的模樣,無一不是瓜子臉雙眼皮、高鼻梁櫻桃嘴,千篇一律,不知是時代的變化,還是人們的審美觀已經到了疲勞期。而我們身邊有很多胖一些的女生,總會在被人嘲笑肥胖的時候懟回去一句:「我胖礙著你什麼事?放在唐朝,我也是美人兒啊!」
  • 唐朝的「以胖為美」,並非你想像中那樣
    引言無論在《新唐書》還是《資治通鑑》中,對於唐玄宗的寵妃楊玉環,都有著同一個描述詞,便是「玉豔」,意在形容楊貴妃體態美豔。眾所周知,楊貴妃雖為古代四大美女之一,但只有她的體型微胖。也正是由於她的存在,唐朝才有了「以胖為美」的標準。
  • 你們真當唐朝是「以胖為美」?看到楊貴妃的真實體重,這才是美女!
    眾所周知,在我國數千年的歷史長河中,誕生了非常多的朝代,其中不乏一些非常強大的王朝,而唐朝無疑就是其中最讓人懷念的一個。因為那個朝代是我國最開放的,唐朝人很是開放,很多事情都特別寬容,除此之外,還有唐朝的社會風氣也是得到了許多文人雅士的認可和讚美,其中就要數唐朝的以胖為美了。
  • 唐朝女子「以胖為美」?楊貴妃:豐腴不是肥胖!
    許多人認為,唐朝是一個崇尚「豐頰肥體」的朝代,然而,這其實是一個美麗的誤會,唐朝女子確實「以胖為美」,但「胖的程度」並非肥胖臃腫,「胖的時間」也非整個唐朝。首先,唐朝女子雖「以胖為美」,但這裡的胖並不是肥胖臃腫,而是一種富態的豐腴,其體脂率大概在25%至30%之間,譬如,在唐代流傳下來的名畫中,可以看到當時的女子體態豐腴,但沒有任何臃腫的感覺。
  • 唐朝時期真的「以胖為美」嗎?淺談唐朝人的審美觀及其成因
    而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大家都開始認為"以胖為美"是唐朝人的普遍審美,認為唐朝的男人都喜歡豐腴的女人。可事實上卻並未如此,"以胖為美"只是代表了唐朝一段時期的審美觀而已。唐朝的審美經過幾十年的時間洗禮,變換過很多次,並不只是"以胖為美"。唐朝也曾如漢朝一般"以纖瘦為美"過,那麼唐朝究竟為什麼會"以胖為美"?
  • 你們當真認為唐朝是「以胖為美」?看看楊貴妃的真實體重,這才是美女!
    唐朝是一個國力強盛的時代,在這個朝代當中百姓都能安居樂業。而我們在也會經常在電視上看到很多關於唐朝的電視劇,這也說明了唐代確實很受到大家的歡迎。畢竟,當時的唐朝在古代已經十分的強大。說到唐朝,就不得不說楊貴妃楊玉環,楊玉環原本是壽王李瑁的妃子,李瑁一開始就對楊玉環一見鍾情,兩個人的婚後生活十分的幸福。
  • 唐朝真的是「以胖為美」?看看楊貴妃的真實身高體重,這才是美女
    不過呢,說到唐朝,應該會有很多女孩子想到這麼一個說法,唐朝以胖為美,就有很多女孩子想要在唐朝生活。現代的女孩子都想要瘦一些的身材,但又常常想吃美食,管不住自己的嘴,這樣就很難維持好身材,如果在唐朝就沒有這個煩惱了。事實上,唐朝真的是以胖為美嗎?
  • 別被電視騙了,唐朝真的是以胖為美嗎?看楊貴妃就知道了
    我們現代人對美女的評判是身材苗條,而唐朝的時候人們就以胖為美,很多女孩子巴不得穿越到唐朝去做美女,但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歷史學家的考察驗證楊貴妃這個人並不是那麼的胖,她的身高在1.64米,體重138斤,也有學者認為楊貴妃身高1米55,體重120斤,但是從這兩個數據能夠看出,這個身高配上這個體重也不是肥胖,只能說是體態比較豐腴。
  • 唐朝真的是以胖為美麼?也許你真的誤會唐朝了
    炎炎夏日又到了,走在街上,到處可見漂亮的小姐姐露著雪白的大長腿,有句話這樣說,大海啊全是水,夏天啊全是腿,對於那些身材苗條的我們總會忍不住多看上幾眼,但是在中國古代,卻又一個朝代背道而馳,想必大家都知道,沒錯,那就是唐朝,一個傳說中以胖為美的時代,但事實上真的是這樣麼,今天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 唐朝真是「以胖為美」?楊貴妃身材曝光,原來我們都被騙了
    眾所周知,在我國數千年的歷史長河中,誕生了非常多的朝代,其中不乏一些非常強大的王朝,比如我們熟悉的唐朝就是其中最讓人懷念的一個。因為那個朝代是我國最開放的時候,不僅思想文化是開放的,連人也是很開放的,所以很多事情都會被得到寬容和理解,除此之外,唐朝的社會風氣也是得到了許多文人雅士的認可和讚美,比如唐朝的「以胖為美」就是一件看似很先進的事情。
  • 唐朝真的以胖為美嗎?專家表示同意,楊貴妃:你才胖!
    在唐玄宗開元年間,唐朝更是達到了空前繁盛,史稱「開元盛世」。直到今日,在外國的中國人還被稱為唐人。除了這些之外,說起大唐盛世,不得不提唐朝美女,也不得不說唐朝以胖為美的審美習慣。現代中國大多都以苗條為美,在網上也經常看到有些女生自我調侃,「別看我這麼胖,我要是到唐朝,那麼就是大美女」。甚至一些專家還經過考證表示唐朝就是以胖為美,並且頭頭是道的分析出若干原因:唐朝政治穩定,經濟繁榮,人們物質生活水平較高,能保持豐滿的體格;唐朝文化開放,兼容並茂,心寬體胖;李氏皇族有胡人血統,喜歡形體健碩的女性等等。
  • 唐朝真的以胖為美?別再被電視劇騙了,看看史上真正的楊貴妃體重
    文/行走天涯唐朝真的以胖為美?別再被電視劇騙了,看看史上真正的楊貴妃體重眾所周知,唐朝是我國歷史上唯一一個以胖為美的朝代。甚至哪怕放到現如今也是極其特別的。因為我國人從古代到現代的審美方式都是以瘦為美。所有的美女都應該有著纖細的身姿,倘若有一副非常胖的軀體的話,那麼這樣的美女絕對不是楚楚可憐的,就一定不是我國人心目中的典型的古典美女。不得不說唐朝人的審美是非常超前的,這一切皆是因為一個美麗的女人。她就是楊貴妃了,楊貴妃進宮之後簡直榮寵數十年。
  • 唐朝為什麼以胖為美?專家揭秘真正原因,原來我們都誤解了古人口中...
    眾所周知,唐朝是以胖為美,甚至在拍攝唐朝的電視劇時,演員會刻意增重,以此來達到塑造人物的真實性,尤其是唐朝的第一美人楊貴妃的飾演者更是如此。
  • 唐朝以胖為美?豐滿和胖的區別太大,楊玉環200斤能跳舞?
    轉眼間,時間一下到了5月份,而5月份則代表著夏季的來臨,這個季節著實是讓人又愛又恨,愛的是大家可以吃西瓜和啤酒,可另一方面,胖女孩兒又要有煩惱了,這要是生在以胖為美的唐朝,該是一件多好的事情啊。唐朝以胖為美,這幾個字看起來似乎流傳了很久,可在歷史當中到底是不是這樣呢?
  • 唐朝以胖為美,但不是滿宮大胖子,也曾有過骨感美女
    關於唐朝的影視劇非常多,尤其是武則天,現在人看電視總會吐槽說電視劇的女人太瘦了,不符合當時的審美,那麼唐朝,真的整個皇宮都是大胖子嗎?唐朝以胖為美並沒有錯,但是胖是什麼標準?一百二十斤算胖還是一百五十斤算胖,各個時期的審美標準是不同的,所以我們不能以現在人的眼光去審視歷史,而且當時女人跟現代女人的身高肯定是有差距的,所以唐朝的「胖」肯定跟我們想像的「胖」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