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為什麼以胖為美?專家揭秘真正原因,原來我們都誤解了古人口中...

2020-12-14 騰訊網

眾所周知,唐朝是以胖為美,甚至在拍攝唐朝的電視劇時,演員會刻意增重,以此來達到塑造人物的真實性,尤其是唐朝的第一美人楊貴妃的飾演者更是如此。

素人cosplay楊貴妃

很多人只聽說過唐朝以胖為美,卻不知道唐朝為什麼以胖為美,專家揭秘真正原因,原來我們都誤解了古人口中的胖。之所以人們認為唐朝女人是以肥胖為美,主要就是根據楊貴妃的體態,以及唐朝宮廷繪畫和仕女畫中的女子形象。

而對於唐朝為什麼覺得以胖為美專家也給出了說法,因為唐朝繁榮昌盛,人們有吃飽穿暖的條件,保持健康豐滿的體格;其次就是唐朝的國力強盛,文明發達,是當代人充滿自信成為一個十分開放的國家,不會因為不拘泥於傳統的以瘦為美;

最後則是因為唐代的開國帝君,李淵的外祖父是鮮卑族,鮮卑族因為長期處於遊牧狀態,需要健碩的體魄,所以帝王選妃主要就是以豐滿為主。

但是也有人發現,古人所理解的「胖」與我們所理解的胖可能並非一種。李白供奉翰林期間曾經奉旨寫《清平詞調》三首,以此來歌詠楊貴妃的美麗和當時的宮廷生活。其中第2首是專門用來描寫楊貴妃的美麗:

一枝紅豔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

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

在這首詩中把楊貴妃比作牡丹,比作趙飛燕,如果楊貴妃真的是我們理解中十分肥胖的人,那麼這種比擬可以說是嘲諷了,楊貴妃在聽到這首時候也並不會開心。

並且在各種史書中記載,楊貴妃精通音律,善彈琵琶,從小學習有一定的文化修養。所以有人認為楊貴妃之所以能夠得到皇帝的歡心,並非是我們印象中的那種以胖為美,而是因為自己的容貌,以及才華,你覺得呢?

相關焦點

  • 唐朝真是「以胖為美」?楊貴妃身材曝光,原來我們都被騙了
    因為那個朝代是我國最開放的時候,不僅思想文化是開放的,連人也是很開放的,所以很多事情都會被得到寬容和理解,除此之外,唐朝的社會風氣也是得到了許多文人雅士的認可和讚美,比如唐朝的「以胖為美」就是一件看似很先進的事情。
  • 唐朝以胖為美?看了楊貴妃的體重,原來有誤解
    作為我國歷史上最強大富饒的朝代,尤其是現在很多女孩子為了減肥吃盡苦頭,在這個以瘦為美的現代,她們都想回到以胖為美的唐朝。古代四大美女分別是西施、王昭君、貂蟬、楊玉環,而這幾位美女中,要數楊貴妃最胖,人們不禁感慨到,究竟是怎樣的一名女子能讓皇上三千寵愛在一身,能讓李白稱讚:「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能讓白居易寫出:」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 唐朝真是「以胖為美」?看到楊玉環的真實體重,才知我們誤解了
    比如說我們現代人大多都以「瘦」為美,很多雜誌上的封面明星,大多都是比較瘦的,一個個骨骼突出菱角分明。而且在古代人們的審美觀也多是如此,這一點從畫像上就能看出了。不過似乎只有唐朝不大一樣,唐朝居然是以「胖」為美的?其中的代表就是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楊玉環楊貴妃。
  • 有人說古人每天吃兩頓,那麼唐朝為什麼還以胖為美?
    我們現在對於吃飯常說的是一日三餐,而在古代一首打油詩中有這樣兩句"只把魚蝦充兩膳,肚皮今作小池塘。"除此之外有一句詩詞寫道「太妃兩膳開蟾鎖,留守雙丸走蠟書」,說明古代吃兩餐是部分達官貴人和普通平民的。古人吃兩餐?
  • 為什麼唐朝時期人們普遍「以胖為美」?原來居然和這件事有關
    為什麼唐朝時期人們普遍「以胖為美」?原來居然和這件事有關我們常說一句話叫做「一胖毀所有」,也就是說,在很多人的心裡,胖已經成為了醜的代名詞,不僅僅如此,胖還容易讓人聯想到好吃懶做,好逸惡勞,因此,如今越來越多的人,尤其是女人,開始想方設法的減肥,健身,無外乎就是想要擁有一副苗條健康的身體。
  • 唐朝真的以胖為美嗎?專家表示同意,楊貴妃:你才胖!
    唐朝是中國歷史上最為輝煌的朝代之一,其國力之強盛,經濟之繁榮,文化之燦爛,都是整個封建社會的巔峰,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最強大、最繁華的國家。日本、朝鮮等周邊國家在文化政治上都深受其影響。不管誰來到大唐,來到長安,都被其盛世之景所震撼。
  • 唐朝真是「以胖為美」嗎?看到楊玉環真實體重,心塞了
    而我們身邊有很多胖一些的女生,總會在被人嘲笑肥胖的時候懟回去一句:「我胖礙著你什麼事?放在唐朝,我也是美人兒啊!」 那麼問題來了,世人都道「唐朝以胖為美」,可唐朝時候究竟是喜歡多胖的美人兒?
  • 唐朝以胖為美?豐滿和胖的區別太大,楊玉環200斤能跳舞?
    轉眼間,時間一下到了5月份,而5月份則代表著夏季的來臨,這個季節著實是讓人又愛又恨,愛的是大家可以吃西瓜和啤酒,可另一方面,胖女孩兒又要有煩惱了,這要是生在以胖為美的唐朝,該是一件多好的事情啊。唐朝以胖為美,這幾個字看起來似乎流傳了很久,可在歷史當中到底是不是這樣呢?
  • 唐朝時期真的「以胖為美」嗎?淺談唐朝人的審美觀及其成因
    來形容楊玉環的姿態,表達了女子形態都不相同,各有各的美好。而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大家都開始認為"以胖為美"是唐朝人的普遍審美,認為唐朝的男人都喜歡豐腴的女人。可事實上卻並未如此,"以胖為美"只是代表了唐朝一段時期的審美觀而已。唐朝的審美經過幾十年的時間洗禮,變換過很多次,並不只是"以胖為美"。
  • 唐朝真的是以胖為美嗎?當得知楊貴妃的真實體重後,你就知道原來並...
    因此在人口、文化、商業大融合下的唐朝百姓,思想上也是極為開放的,不同於固步自封的清朝,他們當時已經擁有了和西方人交流的先進思想,因此在穿著打扮上也更加開放,可以說是走在潮流的前端,女子在那個年代女扮男裝也並不是什麼稀罕事兒,因為人們對女性的包容度普遍都很高。
  • 你們真當唐朝是「以胖為美」?看到楊貴妃的真實體重,這才是美女!
    眾所周知,在我國數千年的歷史長河中,誕生了非常多的朝代,其中不乏一些非常強大的王朝,而唐朝無疑就是其中最讓人懷念的一個。因為那個朝代是我國最開放的,唐朝人很是開放,很多事情都特別寬容,除此之外,還有唐朝的社會風氣也是得到了許多文人雅士的認可和讚美,其中就要數唐朝的以胖為美了。
  • 唐朝「以胖為美」,那楊貴妃的真實體重是多少?你肯定不知道
    唐朝繁榮鼎盛,人民安康富足,吃穿不愁,因此當時的人們普遍身強體壯,崇尚健康之美,相較於現在所崇尚的紙片身材來說,可真是「胖」極了。 其實唐代的以胖為美並不是我們傳統意義上的胖,這一點看當時的絕色佳人楊玉環便可直觀體現,史書記載,貴妃擅長歌舞音律,尤善琵琶,騎射也是不俗,這也讓很多人懷疑,她真的是胖嗎?
  • 唐朝盛行的以胖為美,並不是現代的胖,其實是有標準的
    我們非常熟悉唐朝時代的楊玉環楊貴妃,她的形象就是珠圓玉潤、天生麗質的豐腴大美人兒,也是某著名典故「環肥燕瘦」的「環肥」主人公,現代的我們很是羨慕唐朝對胖的欣賞,可是唐朝對以胖為美的審美是真的嗎?其實,根據對歷史書上記載的關於唐朝的介紹,並沒有說明唐朝欣賞豐腴的女性,而我們現在理解對唐朝「以胖為美」,事實上是我們後人根據楊貴妃的事件以及相關名畫的拓展解釋,而唐朝的「以胖為美」究竟是從何而來呢?下面我們來深入了解一下吧!
  • 唐朝女子「以胖為美」?楊貴妃:豐腴不是肥胖!
    許多人認為,唐朝是一個崇尚「豐頰肥體」的朝代,然而,這其實是一個美麗的誤會,唐朝女子確實「以胖為美」,但「胖的程度」並非肥胖臃腫,「胖的時間」也非整個唐朝。其次,「以胖為美」也不是整個唐朝的審美取向,正如大多數人喜歡的唐朝其實只是初唐的「貞觀之治」至盛唐的「開元盛世」而已,很少有人喜歡藩鎮割據的晚唐一樣,「以胖為美」的審美取向,實際上只是盛唐時期的審美取向,而餘下三個階段(初唐、中唐和晚唐)還是以清瘦為美的。
  • 唐朝以胖為美,是事實還是謠言?
    「要是我生活在唐朝肯定就不用考慮減肥的問題,說不定還是個美人。」這是現今生活中經常侃笑的一段話,當在以瘦為美的普遍的現代觀念中,唐朝的以胖為美成了胖美人的理想之域。而說到唐朝的胖美人代表就不得不提及四美之一的楊玉環,關於這位胖美人還有一個眾所熟知的詞,也就是「環肥燕瘦」。
  • 胖和微胖能一樣嗎?唐朝的適中選拔標準,怎麼就成了以肥為美
    俗話說「美人在骨不在皮」,審美就是一個不斷向前的車輪,隨時都在變化著,歷史告訴我們,「以瘦為美」才是恆久不變的審美標準。在這個以瘦為美的時代,胖子的市場要去哪裡找啊,為此,經常會在許多人的口中聽到:「減啥肥呀!要是你出生在唐朝,那你簡直是頂級的美女,屬於眾多優秀男士心中的頂配。但其實歷史我們都沒有親眼見證過,但書籍為證,唐朝從來沒有以胖為美。
  • 唐朝真的以胖為美?別再被電視劇騙了,看看史上真正的楊貴妃體重
    文/行走天涯唐朝真的以胖為美?別再被電視劇騙了,看看史上真正的楊貴妃體重眾所周知,唐朝是我國歷史上唯一一個以胖為美的朝代。甚至哪怕放到現如今也是極其特別的。因為我國人從古代到現代的審美方式都是以瘦為美。所有的美女都應該有著纖細的身姿,倘若有一副非常胖的軀體的話,那麼這樣的美女絕對不是楚楚可憐的,就一定不是我國人心目中的典型的古典美女。不得不說唐朝人的審美是非常超前的,這一切皆是因為一個美麗的女人。她就是楊貴妃了,楊貴妃進宮之後簡直榮寵數十年。
  • 為啥古人以胖為美,現代人卻以瘦為美呢
    不過,在古代的時候,人們的審美觀和現代人還是有著很大的差別的,舉個簡單的例子,在古代大多數朝代中,人們的審美觀都是以胖為美,哪裡聽說過有人會想著減肥。而我們現代人則不同,我們的審美是以瘦為美,稍微胖一些都會感覺很難看,甚至很多人都不惜花重金選擇藥物減肥。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了古今的這種審美差異呢?
  • 有詩為證:唐朝從未以胖為美
    甚至一些胖乎乎的女孩得意地說:「要是在唐朝,我一定是個大美女!」這恐怕是你想多了。實際上,唐朝的主流審美觀裡從來沒有「以胖為美」,我們可以從很多耳熟能詳、膾炙人口的詩歌來證明這一點。楊玉環深得皇帝寵幸,在宮中過著養尊處優的生活,再加上她又愛吃荔枝,也可能,中年以後的貴妃,有些發福,這也只是美人胖了而已,而不能說唐人以胖為美。不管是初唐、中唐還是晚唐,我們都可以從大量的詩詞中讀到,唐朝的人,或者說是文人階層、中上階層,從來就不曾有過「以胖為美」的審美觀。
  • 唐朝真的以胖為美嗎?別被楊貴妃給騙了
    中國自古就有著「過猶不及」的理念,哪怕是繁花似錦如若太過絢麗也會讓人審美疲勞,凡事都主張中庸的中國人在唐代同樣如此,而當我們探尋歷史,尤其在對於楊貴妃當年體態的各類描述中感受真正的「以胖為美」,我們才會發現,這些年,真的被想當然的大唐「以胖為美」審美觀矇騙了,此胖絕非彼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