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胖為美的唐朝:健康豐滿才是審美第一標準

2020-12-14 小佛說史

不同時期,人們對於審美是有著不同的標準的。就比如說唐吧,那時候人們崇尚以胖為美。楊貴妃就是個例子,"豐肥濃麗、熱烈放姿"她是這種風格的典型例子。那時候人們無比的喜歡和愛慕這種風格。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聊一聊唐朝的審美。

其實到現在我們都沒有辦法去確定這貴妃當時是怎麼樣的一種體態。只能從一些資料藝術作品中找到一些相關的信息。人們有的說她身高一米六四,體重一百三十八斤;也有的說她是一米五五,體重一百二十。這些其實都真真假假,我們現在能看到的就是一些這種唐的壁畫,書畫詩詞歌賦什麼的作品。從這些圖中我們可以看到在一些那時候的女子人像,他們習慣把人臉畫的圓一些。

但是就算這樣,也看不到有那種超級得胖胖。這就可以看出來,唐朝其實是以豐滿為主的,而不是說真的胖。所以那時候的楊貴妃才能讓"春宵若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這句詩出現,並且"後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

當然也有很多的人知道。那時候人們的審美確實不太一樣,因為在這之前有一個趙飛燕。她是漢朝的皇后,以纖細為美。這兩個人其實是八竿子打不著的,但是在蘇軾的筆下竟然能被聯繫起來成了書法的代名詞。 "環肥燕瘦"這一成語的出處就是這裡了,與楊貴妃的美也有著很大的關係。

蘇軾老先生曾在詩中用杜陵評書的延伸來談個人觀點,他認為:單純的評論一個人,如果只是注重自己的看法和主見,顯得並不公正,而不同的人各有姿色,沒有誰能說誰比誰更美了。這美人的胖瘦看似與書法八竿子打不著,但是,在蘇先生的筆下,卻巧妙地將兩者聯繫了起來。後來,"環肥燕瘦"這一成語逐漸流傳了下來,隨著世事變遷、歷史演變,才漸漸褪去了跟書法的聯繫,最終,回歸到其最本真的含義:"女人的身材"上。

還有就是詩詞裡的考證,在白居易的《長恨歌》裡面其實也寫到了楊貴妃的體態。裡面有一句"溫泉水滑洗凝脂"讓人不禁想到那種成熟的女人的如凝脂般的美麗,雖然沒有描寫胖但是那種富態一下就出來了。後來周昉所作的"簪花仕女",被稱作"唐朝女子的符號"。他們將當時那種女子豐滿描繪得淋漓盡致。

當然了,那時候豐滿的不只是女孩還有男的。舉個例子:安祿山,他就很胖,那時候胖得太多了。《舊唐書》裡就寫了:安祿山老了之後非常的胖,肚子上的肉都快到膝蓋了,大概都有三百多斤了。但是,他還能跳舞,而且非常的輕盈靈動,真的是讓感到震驚啊那你肯定就更好奇了,為什麼那個時候的人們就非常喜歡胖呢?其實這一點跟他們當時統治者的血統有關係!因為他們那時候身上流著鮮卑族的血,所以他們身上還保持著很多之前的習俗和傳統。

根據歷史資料來看,李唐王室是鮮卑族的後代,自然的他們身上就有很多遊牧民族的習俗是改不掉的,在此之後,他們也是對健碩的豐滿的身材偏愛的。對於戰馬是這樣,對於人他也是這樣,以健壯為主。而且當時他們生產力很好,糧食也多,人們也沒什麼大的煩心事,所以就大家都吃吃喝喝,自然而然的就胖了。當時的社會風氣也是這樣。

那時的唐朝繁華昌盛,非常的開放。長安被全世界公認為"世界文明的中心"。一時間有很多的外來的人來學習遊玩啊什麼的,很多的外國人也被吸引到了這裡來,所以很多不一樣的東西就被帶了進來。人們的生活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

但是不管怎麼說,那時候胖其實並不是肥,而是健康壯碩的象徵,你看他們不也是照樣很美嗎,甚至是迷倒了帝王,留下來傳奇。

參考文獻:《舊唐書》

文:追風少年

相關焦點

  • 唐朝盛行的以胖為美,並不是現代的胖,其實是有標準的
    其實,根據對歷史書上記載的關於唐朝的介紹,並沒有說明唐朝欣賞豐腴的女性,而我們現在理解對唐朝「以胖為美」,事實上是我們後人根據楊貴妃的事件以及相關名畫的拓展解釋,而唐朝的「以胖為美」究竟是從何而來呢?下面我們來深入了解一下吧!
  • 唐朝以胖為美,是事實還是謠言?
    這是說趙飛燕的瘦和楊玉環的胖,各有各的美。唐朝以胖為美的觀念幾乎在世人心中已經紮根定型,但是近來一些觀點卻對此表示了否定,並且拿出一些有理有據的證明。不同觀念之間的交織碰撞也讓今人產生了疑惑,唐朝以胖為美究竟是事實還是謠言,唐朝以胖為美是不是今人的刻板印象?
  • 胖和微胖能一樣嗎?唐朝的適中選拔標準,怎麼就成了以肥為美
    俗話說「美人在骨不在皮」,審美就是一個不斷向前的車輪,隨時都在變化著,歷史告訴我們,「以瘦為美」才是恆久不變的審美標準。在這個以瘦為美的時代,胖子的市場要去哪裡找啊,為此,經常會在許多人的口中聽到:「減啥肥呀!要是你出生在唐朝,那你簡直是頂級的美女,屬於眾多優秀男士心中的頂配。但其實歷史我們都沒有親眼見證過,但書籍為證,唐朝從來沒有以胖為美。
  • 唐朝的「以胖為美」,並非你想像中那樣
    眾所周知,楊貴妃雖為古代四大美女之一,但只有她的體型微胖。也正是由於她的存在,唐朝才有了「以胖為美」的標準。或許,楊貴妃並不胖,只是受史書的影響,被人們誤以為是胖美女而已。從這裡也可以看出,楊貴妃胖不胖還有待考證,而唐朝是否真的以胖為美,也是需要認證才能確定的事情。
  • 唐朝女子「以胖為美」?楊貴妃:豐腴不是肥胖!
    許多人認為,唐朝是一個崇尚「豐頰肥體」的朝代,然而,這其實是一個美麗的誤會,唐朝女子確實「以胖為美」,但「胖的程度」並非肥胖臃腫,「胖的時間」也非整個唐朝。其次,「以胖為美」也不是整個唐朝的審美取向,正如大多數人喜歡的唐朝其實只是初唐的「貞觀之治」至盛唐的「開元盛世」而已,很少有人喜歡藩鎮割據的晚唐一樣,「以胖為美」的審美取向,實際上只是盛唐時期的審美取向,而餘下三個階段(初唐、中唐和晚唐)還是以清瘦為美的。
  • 唐朝真的以胖為美嗎?專家表示同意,楊貴妃:你才胖!
    在唐玄宗開元年間,唐朝更是達到了空前繁盛,史稱「開元盛世」。直到今日,在外國的中國人還被稱為唐人。除了這些之外,說起大唐盛世,不得不提唐朝美女,也不得不說唐朝以胖為美的審美習慣。現代中國大多都以苗條為美,在網上也經常看到有些女生自我調侃,「別看我這麼胖,我要是到唐朝,那麼就是大美女」。甚至一些專家還經過考證表示唐朝就是以胖為美,並且頭頭是道的分析出若干原因:唐朝政治穩定,經濟繁榮,人們物質生活水平較高,能保持豐滿的體格;唐朝文化開放,兼容並茂,心寬體胖;李氏皇族有胡人血統,喜歡形體健碩的女性等等。
  • 唐朝真的是以胖為美嗎?看看楊貴妃的真實體重,這才是美女!
    隨著時代的發展,審美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如今人們對於女子顏值和身材的要求非常高,不僅要瓜子臉大眼睛而且要越瘦越好,很多女孩為了穿衣服好看不停節食減肥,但是在古代女子講究圓潤為美,尤其是在唐朝的時候女子越豐滿越胖反而越是美女,因此很多女孩都想要穿越回唐朝,這樣就不用辛苦減肥了,但是唐朝的以胖為美其實並不是大家想像的這般,要胖成楊貴妃這樣才算美女
  • 唐朝以胖為美?豐滿和胖的區別太大,楊玉環200斤能跳舞?
    轉眼間,時間一下到了5月份,而5月份則代表著夏季的來臨,這個季節著實是讓人又愛又恨,愛的是大家可以吃西瓜和啤酒,可另一方面,胖女孩兒又要有煩惱了,這要是生在以胖為美的唐朝,該是一件多好的事情啊。唐朝以胖為美,這幾個字看起來似乎流傳了很久,可在歷史當中到底是不是這樣呢?
  • 唐朝真的是以胖為美嗎?當得知楊貴妃的真實體重後,你就知道原來並...
    因此在人口、文化、商業大融合下的唐朝百姓,思想上也是極為開放的,不同於固步自封的清朝,他們當時已經擁有了和西方人交流的先進思想,因此在穿著打扮上也更加開放,可以說是走在潮流的前端,女子在那個年代女扮男裝也並不是什麼稀罕事兒,因為人們對女性的包容度普遍都很高。
  • 唐朝真是「以胖為美」嗎?看到楊玉環真實體重,心塞了
    而我們身邊有很多胖一些的女生,總會在被人嘲笑肥胖的時候懟回去一句:「我胖礙著你什麼事?放在唐朝,我也是美人兒啊!」 那麼問題來了,世人都道「唐朝以胖為美」,可唐朝時候究竟是喜歡多胖的美人兒?
  • 有詩為證:唐朝從未以胖為美
    甚至一些胖乎乎的女孩得意地說:「要是在唐朝,我一定是個大美女!」這恐怕是你想多了。實際上,唐朝的主流審美觀裡從來沒有「以胖為美」,我們可以從很多耳熟能詳、膾炙人口的詩歌來證明這一點。楊玉環深得皇帝寵幸,在宮中過著養尊處優的生活,再加上她又愛吃荔枝,也可能,中年以後的貴妃,有些發福,這也只是美人胖了而已,而不能說唐人以胖為美。不管是初唐、中唐還是晚唐,我們都可以從大量的詩詞中讀到,唐朝的人,或者說是文人階層、中上階層,從來就不曾有過「以胖為美」的審美觀。
  • 唐朝「以胖為美」,那楊貴妃的真實體重是多少?你肯定不知道
    唐朝繁榮鼎盛,人民安康富足,吃穿不愁,因此當時的人們普遍身強體壯,崇尚健康之美,相較於現在所崇尚的紙片身材來說,可真是「胖」極了。 其實唐代的以胖為美並不是我們傳統意義上的胖,這一點看當時的絕色佳人楊玉環便可直觀體現,史書記載,貴妃擅長歌舞音律,尤善琵琶,騎射也是不俗,這也讓很多人懷疑,她真的是胖嗎?
  • 唐朝真是「以胖為美」?看到楊玉環的真實體重,才知我們誤解了
    通常來講,不同時代的人審美觀也有著極大的不同。比如說我們現代人大多都以「瘦」為美,很多雜誌上的封面明星,大多都是比較瘦的,一個個骨骼突出菱角分明。而且在古代人們的審美觀也多是如此,這一點從畫像上就能看出了。不過似乎只有唐朝不大一樣,唐朝居然是以「胖」為美的?其中的代表就是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楊玉環楊貴妃。
  • 唐朝以胖為美,但不是滿宮大胖子,也曾有過骨感美女
    關於唐朝的影視劇非常多,尤其是武則天,現在人看電視總會吐槽說電視劇的女人太瘦了,不符合當時的審美,那麼唐朝,真的整個皇宮都是大胖子嗎?唐朝以胖為美並沒有錯,但是胖是什麼標準?一百二十斤算胖還是一百五十斤算胖,各個時期的審美標準是不同的,所以我們不能以現在人的眼光去審視歷史,而且當時女人跟現代女人的身高肯定是有差距的,所以唐朝的「胖」肯定跟我們想像的「胖」不一樣。
  • 唐朝真的是「以胖為美」?看看楊貴妃的真實身高體重,這才是美女
    導語:唐朝真的是「以胖為美」?看看楊貴妃的真實身高體重,這才是美女唐朝是中國古代繁盛的朝代之一,整體文明程度高,風氣開發。不過呢,說到唐朝,應該會有很多女孩子想到這麼一個說法,唐朝以胖為美,就有很多女孩子想要在唐朝生活。現代的女孩子都想要瘦一些的身材,但又常常想吃美食,管不住自己的嘴,這樣就很難維持好身材,如果在唐朝就沒有這個煩惱了。事實上,唐朝真的是以胖為美嗎?
  • 唐朝時期真的「以胖為美」嗎?淺談唐朝人的審美觀及其成因
    而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大家都開始認為"以胖為美"是唐朝人的普遍審美,認為唐朝的男人都喜歡豐腴的女人。可事實上卻並未如此,"以胖為美"只是代表了唐朝一段時期的審美觀而已。唐朝的審美經過幾十年的時間洗禮,變換過很多次,並不只是"以胖為美"。唐朝也曾如漢朝一般"以纖瘦為美"過,那麼唐朝究竟為什麼會"以胖為美"?
  • 你們真當唐朝是「以胖為美」?看到楊貴妃的真實體重,這才是美女!
    眾所周知,在我國數千年的歷史長河中,誕生了非常多的朝代,其中不乏一些非常強大的王朝,而唐朝無疑就是其中最讓人懷念的一個。因為那個朝代是我國最開放的,唐朝人很是開放,很多事情都特別寬容,除此之外,還有唐朝的社會風氣也是得到了許多文人雅士的認可和讚美,其中就要數唐朝的以胖為美了。
  • 唐朝真的以胖為美嗎?別被楊貴妃給騙了
    如今的人們物質生活豐富,體態豐腴的女性更是大有人在,有人說,女子清瘦叫「骨感」,女子豐滿叫「富態」,也有很多胖美人在感慨,如若能穿越到唐代,自己一定是備受矚目的美人,畢竟,大唐始終對於女子的審美都是「以胖為美」的,史實真的是這樣的嗎?
  • 唐朝真是「以胖為美」?楊貴妃身材曝光,原來我們都被騙了
    眾所周知,在我國數千年的歷史長河中,誕生了非常多的朝代,其中不乏一些非常強大的王朝,比如我們熟悉的唐朝就是其中最讓人懷念的一個。因為那個朝代是我國最開放的時候,不僅思想文化是開放的,連人也是很開放的,所以很多事情都會被得到寬容和理解,除此之外,唐朝的社會風氣也是得到了許多文人雅士的認可和讚美,比如唐朝的「以胖為美」就是一件看似很先進的事情。
  • 從以胖為美到以瘦為美,經歷了哪些沿革?談談宋代女性的減肥妙招
    「瘦」雖然是很多人追求的一種身材標準,但也應該選擇一個合理的減肥方法。保持好的作息規律和經常戶外運動,都能起到減肥瘦身的作用。千萬不要為了減肥而因噎廢食,否則就會偷雞不成蝕把米。不同時代人們對美的看法有所不同,現代人一門心思的甩掉脂肪,想方設法打造窈窕身材。而在唐朝,人們卻以胖為美,唐朝的壁畫和仕女圖能看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