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身上攜帶上千種病毒,蝙蝠的3處特點

2020-12-04 曉楓說歷史

蝙蝠的身上攜帶有大量的病毒,有研究資料指出,在蝙蝠的身上存在著上千種病毒,其中就包括這次流行的冠狀病毒和之前的SRSA病毒等。而蝙蝠身上之所以會攜帶如此多的的病毒,大概也是野生動物能夠在惡劣的自然界中生存的原因,可能是在惡劣環境中為適應生存進化而來的。蝙蝠身上所攜帶的這種冠狀病毒不得不說給人類帶來了災難和巨大的經濟損失,以至於導致許多人目前依然被困在家裡無法外出,無法正常地參加工作。於是在這種情況下就有網友建議徹底的消滅蝙蝠,這樣不是可以避免類似情況再次發生了嗎。針對此,很多網友提出了異議,引發了大家激烈的討論。那麼到底要不要消滅蝙蝠呢?

小編的觀點是,蝙蝠是食物鏈中重要的一環,之所以存在了這麼些年那就一定有它存在的道理,如果徹底將蝙蝠給消滅了,那麼一直以來將蝙蝠視為天敵的蚊子等可能會肆虐,而以蝙蝠為食物的下一環動物也有可能會面臨滅絕,以此類推,極有可能會引起一場大的浩劫,整條完整的食物鏈很有可能會重新洗牌。從另一方面來說蝙蝠並不會去主動的攻擊傷害人類,而且它也並非一無是處,反而還給我們人類帶來的不少的好處。

01 雷達

我們都知道雷達的發明是從蝙蝠身上得到的啟示,而雷達技術的發展促使各個領域發生了質的飛躍。依據此設計的自動目標識別可最大限度地發揮武器系統作用,雷達多功能用於戰場,指揮員可在不同搜索跟蹤模式下掃描目標,並自動修正幹擾誤差。無論白天黑夜,晴天亦或是陰雨天氣雷達系統均可以探測到遠距離的目標。

此外抗幹擾設備、發射機、接收機、數據錄取設備等輔助設備也會用到雷達系統。

02 蝙蝠糞便是一種中藥材

蝙蝠的糞便是一種中藥材,經過加工處理後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而人們通常將這種經過加工處理過的糞便稱之為「夜明砂」。「夜明砂」有活血化瘀、清肝熱的功效,治療白睛溢血效果較佳。此外,蝙蝠的糞便是一種非常好的肥料,用於農業生產,具有較高價值,可改變土壤質量,大大有助於農業生產。

03 維持生態平衡

蝙蝠是生物鏈中重要的一環,在生態平衡的維繫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如果少了這一環,很有可能整個生態系統的平衡就會被打亂。而且蝙蝠還是捕殺蚊子等害蟲的能手,經常會在傍晚時分出來捕殺大量的蚊子。相關研究資料指出,蝙蝠能夠在一夜之間捕殺3000多隻金龜子、蚊子等害蟲。在夏日傍晚蚊子大量出沒的時間段你會經常見到它。

其實很多野生動物身上都攜帶有上千種病毒,但是對於人類,它們是不會主動攻擊的,只要你不傷害它,沒有威脅到它們,它們是絕對不會主動出擊傷害你的。

相關焦點

  • 蝙蝠攜帶4000多種病毒,為何不在其身上提取病毒製作疫苗?
    那麼有人就會有疑問了,如果病毒可能來自於蝙蝠,為何不直接在蝙蝠身上提取完整的病毒製作疫苗實驗一下呢? 首先,全世界的蝙蝠總共有19科,185屬,962種,我們都沒有確定此次新冠型病毒的來源是哪一種蝙蝠,科學家難道要一種一種蝙蝠的提取嗎?
  • 蝙蝠是巨大的病毒庫,身上病毒超1400種,我們能消滅蝙蝠嗎
    引言:蝙蝠身上攜帶超過1000種病毒,是移動的病毒庫,它們會在全球範圍內傳播病毒。蝙蝠如此可怕,人類是否應該徹底殺滅它們?萬萬不可!不知大家是否聽說過一句話:「紅繩糯米今猶在,不見當年林道人」,寥寥幾句,既表達了對時光流逝的感慨,也表達了對林道人的追憶與懷念。
  • 蝙蝠攜帶多種病毒,卻不會生病?科學家:蝙蝠有「超級免疫力」
    毫無疑問,蝙蝠這種地球上唯一會飛的哺乳動物,是「移動的病毒庫」。科學家們已經在200多種蝙蝠身上發現了多達4100多種病毒,其中冠狀病毒就多達500種,一隻蝙蝠攜帶的病毒就多達100種。科學家們已經確認了馬爾堡病毒、SARS冠狀病毒和MERS冠狀病毒的自然宿主就是蝙蝠。
  • 蝙蝠是移動的「病毒庫」,攜帶4100多種病毒,但為何安然無恙
    據了解,蝙蝠身上攜帶4100多種病毒,其中冠狀病毒就有500多種,由此可見,蝙蝠就是一個會移動的「病毒庫」。我們都知道蝙蝠身上隨便一個病毒就能讓人類致病,甚至付出生命的代價,那麼蝙蝠身上攜帶如此多的病毒,為何蝙蝠安然無恙呢?蝙蝠有什麼特別之處?
  • 科學家發現蝙蝠攜帶大量病毒卻不會生病的原因!
    蝙蝠自古以來在人們的印象中就是一種帶有一點邪惡的神秘生物,事實上人類的整個文明中都有蝙蝠的痕跡,因為蝙蝠是自然界中攜帶病毒最多的動物,包括冠狀病毒在內,還有破壞力更強的伊波拉病毒和馬爾堡病毒都來自蝙蝠的傳播,科學家從全世界200種蝙蝠身上發現了4100種不同的病毒,其中各種冠狀病毒就超過
  • 趣味科普:為什麼蝙蝠身上攜帶那麼多可怕的病毒
    我們和我們圈養的牲畜過深侵入蝙蝠的棲息地尤其在熱帶地區例如在馬來西亞商業養豬場擴散至蝙蝠棲息的森林造成尼帕病毒首次通過豬在人類中爆發在澳大利亞人類破壞原生森林 致使果蝠飛入郊區花園使得亨德拉病毒浮出水面不過蝙蝠攜帶對人類致命病毒的數量的確超過絕大多數動物一個主要原因是蝙蝠喜歡群居
  • 蝙蝠攜帶上百種病毒,為何不會生病?只因它含有6種特殊基因
    ,在它們的身上,找到了六種高質量基因,這些基因對於增強人類疾病抵抗力等方面,都有著重要的意義。在科學家們的眼中,蝙蝠就是哺乳動物中的「另類毒王」,它們甚至可以攜帶上百種病毒,但是自己卻絲毫不會受到病毒的影響。它們是如何擁有這種能力的呢?研究者認為,這或許是蝙蝠學會飛行而付出的代價。作為哺乳動物,蝙蝠的祖先其實也並不會飛,不過,後來它們卻學會了飛行,硬生生在只屬於鳥類的天空中,為哺乳動物闖下了一片天地。
  • 每次爆發疫情,蝙蝠都成罪魁禍首!為什麼蝙蝠攜帶病毒卻不生病?
    蝙蝠種類和分布從動物學角度來說,全球有哺乳動物大約4600種,蝙蝠就有925種,是僅次於嚙齒類的第二大哺乳動物群體,而蝙蝠又是唯一能飛翔的哺乳動物,這讓它們除了種類多樣,而且棲息環境多樣,分布十分廣泛,存在於除南極洲以外的各大洲。
  • 毒王蝙蝠隨身攜帶100多種病毒,人類為什麼不消滅蝙蝠呢?
    為什麼是蝙蝠?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蝙蝠是多種病毒的天然宿主,天然宿主指的是病毒能夠長時間存在於該生物身上,既不會被宿主消滅,也不會殺死宿主。所以在自然條件下,一隻蝙蝠會攜帶多種病毒而不發病。實際上,這可能與蝙蝠的飛行能力有關。我們知道,蝙蝠是唯一會飛的哺乳動物,它們的身體表面,覆蓋著一層皮膜,當它們飛行時,可以通過扇動自己的皮膜實現飛翔。然而,即使人類製造出和蝙蝠一模一樣的皮膜,人類卻不能通過皮膜進行飛翔,這是因為飛行所消耗的能量,是陸地行走的3-15倍。
  • 蝙蝠身上為何如此多病毒?是與生俱來的?科學家如此解釋
    可他們怎麼也意料不到,這些野生生物身上攜帶著大量病菌,食用後會讓食用者受到感染,當他再去進行社交活動時,便會出現大規模傳播。此次武漢新型冠狀肺炎病毒便是一個例子。病毒的危害,相信很多人都有所了解。若想儘快控制病毒瘟疫情況,那麼就必須儘快尋找到病毒的原始宿主,從它身上下手,研發疫苗和解藥。縱觀諸多病毒的原始宿主,蝙蝠是首當其衝的。
  • 既然蝙蝠攜帶那麼多病毒 為啥不直接消滅掉?
    從新冠疫情爆出與蝙蝠有所關聯開始,這種會飛的哺乳動物就幾次三番被拱上熱搜,隨即成為眾矢之的。隨著越來越多的相關信息被人們所了解,尤其是蝙蝠作為「病毒儲存庫」的特質,讓大眾對它們從恐懼到厭惡,甚至有人提出:既然它們的存在具有如此大的威脅性,為什麼不能直接把這種動物消滅掉?
  • 攜帶大量病毒的蝙蝠,到底是怎樣一種神奇的生物
    小編小時候只知道老師講過,蝙蝠是一種吃害蟲的有益動物,絕對想不到有人居然會將蝙蝠納入可食用的野味範圍。如今大家都知道了,蝙蝠是一種攜帶大量病毒的生物,那麼它是如何能正常的存活的呢?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作為一個會飛的哺乳動物,蝙蝠是多麼神奇的存在。1.
  • 蝙蝠和恐龍一個時代,身上攜帶多種致命病毒,他們怎還下得了口!
    在疫情爆發的時候,我在報導上看見說是蝙蝠身上的病毒引起的,那今天我們來說一說蝙蝠。蝙蝠是一種也是世界上唯一的會飛的哺乳動物,蝙蝠是一種有故事的動物。
  • 徹底消滅蝙蝠可以杜絕病毒來源嗎?其實蝙蝠在生物鏈好處多多!
    由於野生動物的生存環境,讓它們的身體大部分都攜帶病毒,不光只有蝙蝠身上才攜帶大量病毒,果子狸,刺蝟,蛇,甚至兔子都是攜帶寄生蟲和病毒,把蝙蝠完全消滅是不現實,蝙蝠的品種何其之多,一個山洞都有上千隻,一棵樹上都可以掛得密密麻麻。
  • 澳洲蝙蝠攜帶致命狂犬病毒!千萬別碰!繁殖季到來,蝙蝠出巢!
    , 它們身上攜帶有許多病毒, 嚴重甚至可致命。 昆州生物安全局首席獸醫Janine Barrett證實, 這是繼去年發現首隻攜帶狂犬病的澳洲蝙蝠後, 2020年發現的第三隻攜帶病毒的蝙蝠。 她說:「原以為今年會減少,但事實並非如此。」
  • 蝙蝠攜帶超500種冠狀病毒,為何自己不生病?它每天都在「發燒」
    眾所周知,在疫情爆發初期,很多的病毒攜帶宿主,被大家發掘了出來,其中蝙蝠就是其中之首。蝙蝠脊索動物門哺乳綱動物,是唯一一類演化出真正有飛翔能力的哺乳動物。外耳向前突出比較靈活,靈動靜短胸及肩部寬大胸肉發達,經常居住在一些大小的山洞,古老建築物的縫隙,天花板隔牆以及樹洞山上的巖石縫中。
  • 蝙蝠體內超過80種病毒,為何自身不被感染
    儘管蝙蝠有時候會因為狂犬病毒而生病,但很少因此死亡。 因此總有人認為,或許蝙蝠至少和狂犬病毒之間有某種作用。 20世紀90年代,在馬來西亞爆發的尼帕病毒(Nipah virus)殺死了成百上千頭豬,科學家將這場病毒爆發追溯到了蝙蝠身上。「從那時起,研究者們對蝙蝠與病毒的聯繫就開始產生了興趣。」
  • 蝙蝠被稱為「移動的病毒庫」,可以讓蝙蝠滅絕嗎?
    蝙蝠被科學家稱為移動的「病毒庫」,現在已知在蝙蝠體內有超過140種病毒,其中60種可以傳播到人的身體上,並且蝙蝠體內還有部分未知的病毒。 可以說蝙蝠等野生動物身上攜帶的病毒對於人類的威脅很大,因此說很多人提出消滅蝙蝠來防止病毒爆發傳播。
  • 毒王蝙蝠:體內又發現6種冠狀病毒,人類會面臨新的威脅嗎?
    PLOS ONE上發表的論文這六種病毒都很危險嗎?這是一項官方資助的PREDICT的計劃中的一部分,目的是識別有可能從動物傳播到人類的病毒,而毒王蝙蝠顯然是科學家最「喜歡」的研究對象,因為它們體內的環境,非常適合成為病毒的病毒的宿主!目前認為蝙蝠身上可能攜帶了上千種未知病毒。
  • 「毒王」蝙蝠隨身攜帶4100多種病毒,如果被消滅了會有嚴重後果嘛
    如果要問地球最強毒物是誰,那非蝙蝠莫屬,據科學家統計,蝙蝠身上攜帶有4100多種病毒,其中冠狀病毒就有500多種,蝙蝠有一份驚人的可怕病毒清單,包括伊波拉病毒,馬爾堡病毒,尼帕病毒和亨德拉病毒等等,蝙蝠甚至還會傳播狂犬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