徹底消滅蝙蝠可以杜絕病毒來源嗎?其實蝙蝠在生物鏈好處多多!

2020-12-06 豪情科普

由於野生動物的生存環境,讓它們的身體大部分都攜帶病毒,不光只有蝙蝠身上才攜帶大量病毒,果子狸,刺蝟,蛇,甚至兔子都是攜帶寄生蟲和病毒,把蝙蝠完全消滅是不現實,蝙蝠的品種何其之多,一個山洞都有上千隻,一棵樹上都可以掛得密密麻麻。不要說把他們全部消滅,你想一隻只找到它們都需要極大人力物力。即使消滅了,那別的動物呢?

蝙蝠一直與我們人類和平相處,為了避免人類對它們濫殺,它們讓自己長得那麼醜惡,讓它是唯一的哺乳動物擁有飛能力。它的進化史達到幾千萬年歷史,比我們人類在地球上的時間都長。它生存在地球必定有它的道理。蝙蝠生存環境極其惡劣,它喜歡陰暗潮溼的山洞和森林中,然而這些地方也是病毒繁殖的最佳場所,所以使得蝙蝠攜帶了大量的病毒,由於它的免疫力高於人類,屬於全天性開放,這和它幾千年的進化史密不可分,它和病毒達到了一種微妙的平衡,雙方達到了一種共生的模式。

蝙蝠不主動攻擊人類,他們在晚上出來覓食,與我們人類井水不犯河水,共同生存我們這個美麗的花園地球中。據研究表明,在夏天的傍晚是蝙蝠出來覓食的高峰期,它每隻每天要吃3000至5000隻蚊子或蒼蠅。想想看,要是沒有蝙蝠,那世界上蚊子會有多少。蚊子攜帶著各種致命病毒,跟蝙蝠相比,蚊子其實更可惡,它們靠血液為食物,是跟人類接觸最密集的昆蟲類。所以那些吃野生動物的,你們實在要吃就去吃蚊子吧,這樣還能做一份貢獻。

蝙蝠在晚上出行,雖然有幾千年的進化史,但是蝙蝠視力好像沒進化成夜間視物的能力,他們一直靠雷達識物,人類的雷達系統就是通過蝙蝠的雷達系統學習而來,可以說他們是人類的老師,如果沒有它們,人類雷達系統何時才能這麼完善,尊師重道是人類的傳統美德。

還有蝙蝠的排洩物經過我們人類的加工可以成為良好的中藥,蝙蝠和我們人類本就沒有任何食物鏈上的接觸,但是它跟另外的野生動物是有接觸的,比如果子狸就是最好的證明,我們間間性的捕殺了果子狸,帶來了病毒爆發,這是我們咎由自取。那些捕殺野生動物人們,你們一次捕殺,就有可能要全國人民來抗,消耗了多少人力物力不說,我們的同胞就是因為你們的無情捕殺而償命。

地球上每個品種的動物在生物鏈上都存在舉足輕重的地位,它們缺一不可,對他們無情的濫殺一定會帶來生態不平衡,給地球給人類帶來不可磨滅的災難。停止捕殺野生動物,跟它們和睦相處,保護地球等於保護自己。

相關焦點

  • 蝙蝠可以消滅嗎?科學家早已給出了答案
    蝙蝠大部分沒有毒,也輕易不會咬人,可是它身體攜帶的病毒卻是數量驚人的,而且許多是「超級病毒」,人類被感染後甚至會引發一場災難,比如說此次冠狀病毒疫情的爆發,就是蝙蝠引起的,說蝙蝠是「毒王」都不過分。蝙蝠身上攜帶各類病毒的數量,甚至高達100多種,其中包括「臭名昭著」的亨德拉病毒,尼巴病毒,伊波拉病毒等。亨德拉病毒可以導致感染者腎衰竭,呼吸困難直至死亡。
  • 蝙蝠身上攜帶上千種病毒,蝙蝠的3處特點
    蝙蝠的身上攜帶有大量的病毒,有研究資料指出,在蝙蝠的身上存在著上千種病毒,其中就包括這次流行的冠狀病毒和之前的SRSA病毒等。而蝙蝠身上之所以會攜帶如此多的的病毒,大概也是野生動物能夠在惡劣的自然界中生存的原因,可能是在惡劣環境中為適應生存進化而來的。
  • 蝙蝠被稱為「移動的病毒庫」,可以讓蝙蝠滅絕嗎?
    蝙蝠被科學家稱為移動的「病毒庫」,現在已知在蝙蝠體內有超過140種病毒,其中60種可以傳播到人的身體上,並且蝙蝠體內還有部分未知的病毒。 可以說蝙蝠等野生動物身上攜帶的病毒對於人類的威脅很大,因此說很多人提出消滅蝙蝠來防止病毒爆發傳播。
  • 為什麼不能把蝙蝠全部消滅?
    蝙蝠看著古靈精怪,噁心,在很多人眼中往往是邪惡的化身,魔王、吸血鬼……真實的蝙蝠卻是,極為有益的動物,為全球自然生態以及經濟默默提供服務。然而最近,蝙蝠充斥著諸多負面報導,它是疫情的來源,有聲音甚至說,要將它全部消滅,還全球一份太平。在這種情況下,就有必要重新認識下蝙蝠了。
  • 把蝙蝠、老鼠都消滅了,人類就安全了嗎?
    這也使得蝙蝠、穿山甲等野生動物從不法分子的餐桌走進到普通公民的視野。出於恐懼,各種謠言頻現網絡。在此,小編也提醒各位小夥伴們,不信謠、不傳謠,減少外出、科學預防才是保護自己的正確做法。的確,這次疫情與蝙蝠等野生動物有關係,但是,如果將蝙蝠、老鼠等物種統統消滅,人類就真的安全了嗎?顯而易見,答案是:不!不僅答案是否定的,若將它們消滅,人類還可能面臨滅頂之災。
  • 蝙蝠真的罪惡滔天嗎?若蝙蝠全部滅絕,可能會出現什麼後果?
    這次爆發的新型冠狀病毒的宿主已經查出來了,是我們的「老朋友」蝙蝠,早在SARS病毒出現時,科學家們就發現了蝙蝠是這種病毒的攜帶者。網絡上也曾出現過一張圖片,圖中畫了一隻蝙蝠,還配有一些文字解釋,闡釋了蝙蝠身上所攜帶的病毒數量竟然超過了一百多種。
  • 如果人類將蝙蝠消滅了,對地球會有影響嗎?其實這不是好事
    作為哺乳動物,蝙蝠卻進化出了飛行的能力,對於人類來說,很多可怕的傳染病,其實直接宿主都是蝙蝠,比方說伊波拉病毒、狂犬病毒、馬爾堡病毒等等,經過檢測,科學家發現蝙蝠的體內可以同時存在上百種病毒,不過因為它們在進化過程中取得的巨大成功,讓它們絲毫不用擔心自己的身體,強大的免疫系統讓它們本身就百毒不侵。
  • 「毒王」蝙蝠隨身攜帶4100多種病毒,如果被消滅了會有嚴重後果嘛
    我們人類的免疫系統全開模式也是「發燒」,這是為了用高溫消滅多數病原體的應激身體狀態,當然,人類不可能做到和蝙蝠一樣免疫系統24小時全開,這會把人都燒成智障,除此之外,很多強大的病原體,也會在人類免疫系統沒有開啟工作之前,將人幹翻,但蝙蝠24小時全開的免疫系統就杜絕了這個問題。
  • 蝙蝠帶有大量病毒,把它們全部消滅了,會有什麼後果?
    引言:殺死所有蝙蝠便能隔絕所有病毒?此方法雖然簡單粗暴,但是卻是治標不治本,任意殺滅蝙蝠,不僅無法達到遠離病毒的目的,反而可能會造成更多的惡果。隨著疫情的蔓延,蝙蝠成為眾矢之的。筆者認為,一是珍視現在,二是積極找出病毒爆發的原因並積極制定出相應的對策。對於新型冠狀病毒出現的原因,雖然官方還未有定論,但多數民眾將原因歸結於有人食用了野生蝙蝠。從武漢封城起至今,網絡上針對蝙蝠以及野生蝙蝠食用者的聲討與謾罵從未停止,不少人大聲呼應應該徹底殺滅蝙蝠,勿讓蝙蝠繼續禍害人類,不僅是此次新冠病毒,17年前的SARS病毒也與此病毒有關。
  • 蝙蝠竟然是不能被消滅的病毒庫?那蝙蝠俠是怎樣避免病毒感染的?
    03、為什麼蝙蝠對生態圈那麼重要? 既然蝙蝠攜帶了這麼多的病毒,為什麼不儘可能的消滅蝙蝠呢? 所以,和同樣是傳染病傳播者的害蟲蚊子不一樣,蝙蝠相對來說更加重要。比爾蓋茨只是贊助研發消滅蚊子的科學研究,而沒有贊助研發消滅蝙蝠的科學研究,這可能也是蝙蝠重要性的一個體現。
  • 毒王蝙蝠隨身攜帶100多種病毒,人類為什麼不消滅蝙蝠呢?
    為什麼是蝙蝠?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蝙蝠是多種病毒的天然宿主,天然宿主指的是病毒能夠長時間存在於該生物身上,既不會被宿主消滅,也不會殺死宿主。所以在自然條件下,一隻蝙蝠會攜帶多種病毒而不發病。實際上,這可能與蝙蝠的飛行能力有關。我們知道,蝙蝠是唯一會飛的哺乳動物,它們的身體表面,覆蓋著一層皮膜,當它們飛行時,可以通過扇動自己的皮膜實現飛翔。然而,即使人類製造出和蝙蝠一模一樣的皮膜,人類卻不能通過皮膜進行飛翔,這是因為飛行所消耗的能量,是陸地行走的3-15倍。
  • 蝙蝠是巨大的病毒庫,身上病毒超1400種,我們能消滅蝙蝠嗎
    引言:蝙蝠身上攜帶超過1000種病毒,是移動的病毒庫,它們會在全球範圍內傳播病毒。蝙蝠如此可怕,人類是否應該徹底殺滅它們?萬萬不可!不知大家是否聽說過一句話:「紅繩糯米今猶在,不見當年林道人」,寥寥幾句,既表達了對時光流逝的感慨,也表達了對林道人的追憶與懷念。
  • 網絡傳言消滅蝙蝠,移動病毒庫實際是自保
    對於蝙蝠究竟是什麼時候出現的,目前還沒有定論。不過可以確定的是,要說在地球上生存的資歷,可是比人類要多得多。關於蝙蝠的故事,相信大家都聽說過老鼠長出翅膀變成蝙蝠的故事,雖然目前不能確定蝙蝠的進化過程。不過大體上可以了解,蝙蝠的翅膀是由兩個前肢進化來的。
  • 為何無法消滅蝙蝠?它從未想過傷害人類,我們應以蝙蝠為師
    它就是我們今天的主角——蝙蝠。動物學家表示,蝙蝠所在的翼手目,數量佔據了哺乳動物的20%,它們是哺乳類動物中進化最成功的的生物,也是唯一掌握飛行能力的哺乳動物。白天的天空屬於鳥類,而夜晚的天空則屬於蝙蝠。除了少量的夜晚活動的鳥類,比方說夜鶯、貓頭鷹等等,剩下在夜空中可以看到的生物,都是蝙蝠,各式各樣的蝙蝠。
  • 科學家對千隻蝙蝠抽血調查,有了些重大發現:反對消滅蝙蝠!
    文/仗劍走天涯科學家對千隻蝙蝠抽血調查,有了些重大發現:反對消滅蝙蝠!其實很多人都在考慮一個問題,新型冠狀病毒究竟是從何而來的呢?從科學家們的研究中,我們可以清楚地得知,所謂的新型冠狀病毒是從蝙蝠的體內提取而出的。可是蝙蝠體內的新型冠狀病毒,是通過怎樣的傳播途逕到人類的身體中的呢?新型冠狀病毒最早是爆發在我國,使得科學家們認為是因為武漢某居民食用野生蝙蝠所導致的,甚至國外的很多科學家們都一致認為新型冠狀病毒是中國的病毒。
  • 既然蝙蝠攜帶那麼多病毒 為啥不直接消滅掉?
    從新冠疫情爆出與蝙蝠有所關聯開始,這種會飛的哺乳動物就幾次三番被拱上熱搜,隨即成為眾矢之的。隨著越來越多的相關信息被人們所了解,尤其是蝙蝠作為「病毒儲存庫」的特質,讓大眾對它們從恐懼到厭惡,甚至有人提出:既然它們的存在具有如此大的威脅性,為什麼不能直接把這種動物消滅掉?
  • 為何說不能消滅蝙蝠?
    說起蝙蝠想必大家都是比較熟,尤其是今年爆發的新型冠狀病毒,讓我們得知原來蝙蝠就是宿主。既然蝙蝠在今年惹了這麼大的禍,為什麼人類不直接消滅了蝙蝠呢?難道它還有益處? 蝙蝠一般都出現在夏天,跟其他的飛行動物並不太相同。蝙蝠能飛的高度很低,一般在夏天傍晚的時候,我們便能看到空中有不少的蝙蝠。
  • 蝙蝠是移動的「病毒庫」,攜帶4100多種病毒,但為何安然無恙
    據了解,蝙蝠身上攜帶4100多種病毒,其中冠狀病毒就有500多種,由此可見,蝙蝠就是一個會移動的「病毒庫」。我們都知道蝙蝠身上隨便一個病毒就能讓人類致病,甚至付出生命的代價,那麼蝙蝠身上攜帶如此多的病毒,為何蝙蝠安然無恙呢?蝙蝠有什麼特別之處?
  • 上海的蝙蝠是菊頭蝠嗎?要對蝙蝠「趕盡殺絕」嗎?
    僅僅在正月初十這天裡,閔行區野生動物保護管理站的工作人員就出動了六次,起因是野保人員接到報案,上門驅趕居民在家庭周邊見到的越冬蝙蝠。因為一場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蝙蝠似乎被冠上了惡名。上海的蝙蝠是菊頭蝠嗎?發現蝙蝠就要消滅嗎?見到蝙蝠該怎麼辦?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研究員、上海市自然保護地專家委員會委員王放進行了一番科普。
  • 蝙蝠作為移動的病毒庫,為什麼擁有30年的高壽?
    很多人都好奇蝙蝠這類生物為何如此強大,攜帶大量病毒還可以生存的這麼好,最長的壽命甚至可以達到30年,而一傳播到人類的身上我們就承受不了。那麼這是否意味著蝙蝠的體內有各種病毒的抗體,我們是否可以藉助這一特性來解決這一次的新型肺炎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