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傳言消滅蝙蝠,移動病毒庫實際是自保

2020-12-16 糙人談科技

蝙蝠並不是一種常見的動物。但實際上,蝙蝠在科研方面有很大的研究價值。

蝙蝠常在夜間行動,平時倒吊這休憩,喜歡群居,不同的品種食物不同,有的以花粉為食?有的以水果為食、有的以肉類為食。

對於蝙蝠究竟是什麼時候出現的,目前還沒有定論。不過可以確定的是,要說在地球上生存的資歷,可是比人類要多得多。

關於蝙蝠的故事,相信大家都聽說過老鼠長出翅膀變成蝙蝠的故事,雖然目前不能確定蝙蝠的進化過程。不過大體上可以了解,蝙蝠的翅膀是由兩個前肢進化來的。

蝙蝠是唯一一類進化成具有飛行能力的哺乳動物。

蝙蝠長相有些嚇人,但作為野生動物,這可能會成為它的自我保護機制,就以人類為例,吃講究色香味。就蝙蝠這長相,相信很多人是下不去口的。可能蝙蝠也沒有想到,這張臉沒有嚇走那些吃野味的人。相反,竟然有不少國家吃蝙蝠把幾個品種的蝙蝠都吃滅絕了!

移動病毒庫—蝙蝠

蝙蝠是動物中攜帶最多病毒的動物,而其中有不少病毒都是可以感染人類的。像大家已知的SARS病毒、狂犬病毒、伊波拉病毒,均可能存在於蝙蝠體內。

不僅僅是食用蝙蝠可能會感染病毒,從野生動物捕食蝙蝠再由人類食用野味這一系列的行為開始,病毒就可能開始順著這一條食物鏈流通了。

有些人這個時候就開始批判蝙蝠了,「蝙蝠這麼危險應該去消滅」、「應該從根源上解決蝙蝠」……

蝙蝠做錯了什麼呢?人類從蝙蝠身上產生了靈感,發明了雷達。蝙蝠還用於許多實驗,另外,蝙蝠身上還有很多神奇之處,人類都沒有研究出其原理,一旦突破就可能為科技進步帶來很大的影響。

一些蝙蝠以對人類有害的蟲子作為食物,它們本身可以與人類共存,甚至對人類生活有益。

蝙蝠自己怎麼沒事?說來也神奇,蝙蝠身上有那麼多病毒,卻活得都好好的,似乎絲毫沒有受到影響。蝙蝠體內的基因保護著蝙蝠,基因控制著分泌物質,其中就有能抑制大多數病毒活性的物質,這樣一來,病毒在蝙蝠體內雖然是活著的,卻發揮不了什麼作用。讓蝙蝠似乎有「百毒不侵」的超能力一樣。

這或許是自然界的奧秘吧,食用蝙蝠的動物常常染上病毒死亡。自然界的生存之道不就是這樣嗎?大自然總會給弱者一些技能幫助它們生存。

或許是人類打破了自然界的規則,非要食用那些新奇的動物,才會受到如此「懲罰」。也或許,大自然鐵面無私,對於食用野味的人類也用以食物鏈的守則監督,讓病毒傳遞到了人類身上。

野生動物身上存在太多的未知,沒有經過檢測根本不了解所謂「野味」到底是不是安全的。但願這一次的疫情過去後,人類還能長個記性,不去幹擾野生這片未知的領域。

關注糙人談科技,糙人白話談熱點~

相關焦點

  • 蝙蝠被稱為「移動的病毒庫」,可以讓蝙蝠滅絕嗎?
    蝙蝠被科學家稱為移動的「病毒庫」,現在已知在蝙蝠體內有超過140種病毒,其中60種可以傳播到人的身體上,並且蝙蝠體內還有部分未知的病毒。 可以說蝙蝠等野生動物身上攜帶的病毒對於人類的威脅很大,因此說很多人提出消滅蝙蝠來防止病毒爆發傳播。
  • 蝙蝠作為移動的病毒庫,為什麼擁有30年的高壽?
    例如引起2003年的非典肺炎病毒中年宿主是果子狸,最初的源頭是蝙蝠。科學家研究發現這次新發現的冠狀病毒大概率也是來自於蝙蝠。蝙蝠被人稱之為「移動的病毒庫」,科學家目前在所有的蝙蝠身體內發現了4100種病毒,最多的一種蝙蝠身體上攜帶的病毒種類超過130種。
  • 蝙蝠竟然是不能被消滅的病毒庫?那蝙蝠俠是怎樣避免病毒感染的?
    古代傳統中,蝙蝠寓意福氣,可是很受歡迎的。但是在經歷過sars和本次的新冠肺炎之後,蝙蝠似乎變成了人人唾棄的動物。作為飛行的病毒庫,有些人希望將蝙蝠完全消滅。
  • 蝙蝠在科學界被稱為「移動病毒庫」,為何不讓它們滅絕?
    儘管有殺蟲劑,滅害靈等產品來消滅這些害蟲,但還是難以滅絕其種群。蝙蝠在科學界被稱為移動的病毒庫,因為其身上攜帶了有140多種病毒,其中有60多種可以傳播到人類身體上,這些還只是現有科技手段檢測出來的數字。可見其潛在的威脅有多大。
  • 蝙蝠是移動的「病毒庫」,攜帶4100多種病毒,但為何安然無恙
    據了解,蝙蝠身上攜帶4100多種病毒,其中冠狀病毒就有500多種,由此可見,蝙蝠就是一個會移動的「病毒庫」。我們都知道蝙蝠身上隨便一個病毒就能讓人類致病,甚至付出生命的代價,那麼蝙蝠身上攜帶如此多的病毒,為何蝙蝠安然無恙呢?蝙蝠有什麼特別之處?
  • 蝙蝠是巨大的病毒庫,身上病毒超1400種,我們能消滅蝙蝠嗎
    引言:蝙蝠身上攜帶超過1000種病毒,是移動的病毒庫,它們會在全球範圍內傳播病毒。蝙蝠如此可怕,人類是否應該徹底殺滅它們?萬萬不可!不知大家是否聽說過一句話:「紅繩糯米今猶在,不見當年林道人」,寥寥幾句,既表達了對時光流逝的感慨,也表達了對林道人的追憶與懷念。
  • 站在金字塔頂端生物-蝙蝠,除了是移動病毒庫,還是重裝特種部隊
    當然,它最為人熟知的還是可被稱為「病毒庫」,據科學家統計,蝙蝠身上共攜帶有4100多鍾病毒,其中500多種是冠狀病毒。 結果發現,蝙蝠體內有三種幹擾素,僅為人類的四分之一。儘管數量不多,但蝙蝠的幹擾素「工作強度」更高。比如,即便沒有感染任何病毒,蝙蝠的Iα幹擾素也會一直處於活躍狀態,24小時「待機」。
  • 蝙蝠是移動的大毒庫?那可以將它毀滅嗎?科學家:這不科學!
    文/扶劍走遍世界蝙蝠是移動的毒藥庫?它能被摧毀嗎?科學家:這不科學!人和動物都是大自然的寵兒,所以他們應該和平共處。近年來,我國掀起了一股巨浪——新型冠狀病毒。大多數科學家認為,這種新型冠狀病毒的來源可能是蝙蝠。火熱的微博搜索全是蝙蝠和新冠狀病毒,所有的責任都應該歸咎於蝙蝠?蝙蝠作為野生動物,是人類應該保護的對象,而不是殘害的對象。當人們吃蝙蝠時,已經違反了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原則。更不用說蝙蝠攜帶很多病毒,但事實上,大多數野生動物都有病毒。面對這場嚴重的病毒災難,一些人非常興奮地消滅蝙蝠。
  • 關於「大自然的活體病毒庫」蝙蝠的簡介
    今天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堪稱「大自然的活體病毒庫」的蝙蝠究竟有什麼來歷。 據全球蝙蝠病毒資料庫顯示,科學家在近兩百多種蝙蝠身上發現了超過四千一百種病毒。
  • 既然蝙蝠攜帶那麼多病毒 為啥不直接消滅掉?
    從新冠疫情爆出與蝙蝠有所關聯開始,這種會飛的哺乳動物就幾次三番被拱上熱搜,隨即成為眾矢之的。隨著越來越多的相關信息被人們所了解,尤其是蝙蝠作為「病毒儲存庫」的特質,讓大眾對它們從恐懼到厭惡,甚至有人提出:既然它們的存在具有如此大的威脅性,為什麼不能直接把這種動物消滅掉?
  • 新冠病毒和澳洲山火,蝙蝠都扮演著邪惡的角色,人類能消滅它們嗎
    同時,專家組在研究病毒的傳染路徑時發現它很可能和2003年的SARS病毒一樣都來自蝙蝠,然後通過中間寄主傳播到人類身上。在新冠病毒天然寄主是蝙蝠的信息出現之後,網絡上出現了大量關於蝙蝠的信息,可見通過這次疫情蝙蝠再次成為了人類關注的重點。很多網友表示,既然蝙蝠身上攜帶著大量病毒,而且存在著傳播給人類的危險,為什麼不將它們趕盡殺絕呢?
  • 蝙蝠帶有大量病毒,把它們全部消滅了,會有什麼後果?
    引言:殺死所有蝙蝠便能隔絕所有病毒?此方法雖然簡單粗暴,但是卻是治標不治本,任意殺滅蝙蝠,不僅無法達到遠離病毒的目的,反而可能會造成更多的惡果。隨著疫情的蔓延,蝙蝠成為眾矢之的。筆者認為,一是珍視現在,二是積極找出病毒爆發的原因並積極制定出相應的對策。對於新型冠狀病毒出現的原因,雖然官方還未有定論,但多數民眾將原因歸結於有人食用了野生蝙蝠。從武漢封城起至今,網絡上針對蝙蝠以及野生蝙蝠食用者的聲討與謾罵從未停止,不少人大聲呼應應該徹底殺滅蝙蝠,勿讓蝙蝠繼續禍害人類,不僅是此次新冠病毒,17年前的SARS病毒也與此病毒有關。
  • 毒王蝙蝠隨身攜帶100多種病毒,人類為什麼不消滅蝙蝠呢?
    為什麼是蝙蝠?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蝙蝠是多種病毒的天然宿主,天然宿主指的是病毒能夠長時間存在於該生物身上,既不會被宿主消滅,也不會殺死宿主。所以在自然條件下,一隻蝙蝠會攜帶多種病毒而不發病。一旦病毒演化出人傳人的功能,該病毒就可能在人群中大規模傳染,最終導致全球範圍內爆發。人類為什麼不消滅蝙蝠?
  • 徹底消滅蝙蝠可以杜絕病毒來源嗎?其實蝙蝠在生物鏈好處多多!
    由於野生動物的生存環境,讓它們的身體大部分都攜帶病毒,不光只有蝙蝠身上才攜帶大量病毒,果子狸,刺蝟,蛇,甚至兔子都是攜帶寄生蟲和病毒,把蝙蝠完全消滅是不現實,蝙蝠的品種何其之多,一個山洞都有上千隻,一棵樹上都可以掛得密密麻麻。
  • 如果人類將蝙蝠消滅了,對地球會有影響嗎?其實這不是好事
    其實,地球上蝙蝠是非常可怕的移動病毒庫。作為哺乳動物,蝙蝠卻進化出了飛行的能力,對於人類來說,很多可怕的傳染病,其實直接宿主都是蝙蝠,比方說伊波拉病毒、狂犬病毒、馬爾堡病毒等等,經過檢測,科學家發現蝙蝠的體內可以同時存在上百種病毒,不過因為它們在進化過程中取得的巨大成功,讓它們絲毫不用擔心自己的身體,強大的免疫系統讓它們本身就百毒不侵。
  • 親子共讀 | 被稱作「病毒庫」的蝙蝠,真實生活是這樣的……
    親子共讀 | 被稱作「病毒庫」的蝙蝠,真實生活是這樣的……春天來了很多小朋友還是宅在家裡網上學習為什麼會這樣呢?那是因為外面有個壞傢伙!大家都稱它為「新型冠狀病毒」冠狀病毒是一種會讓人生病的病毒有人說它可能來源於蝙蝠你知道嗎?
  • 「毒王」蝙蝠隨身攜帶4100多種病毒,如果被消滅了會有嚴重後果嘛
    如果要問地球最強毒物是誰,那非蝙蝠莫屬,據科學家統計,蝙蝠身上攜帶有4100多種病毒,其中冠狀病毒就有500多種,蝙蝠有一份驚人的可怕病毒清單,包括伊波拉病毒,馬爾堡病毒,尼帕病毒和亨德拉病毒等等,蝙蝠甚至還會傳播狂犬病毒。
  • 帶千種病毒的蝙蝠,人類為何不將其滅絕?科學家:會造成病毒傳播
    在漢代的考古發現中,就曾出土過一個用蝙蝠來裝飾的銅鏡,除此之外在漢代古籍《禮記》當中,更是出現過關於蝙蝠的記載,由此可見在我國商周時期就已經形成了蝙蝠文化,古人祭祀的時候更是需要用到它們。隨著時間的不斷推移,人類的醫療衛生水平不斷提升,現代人類已經意識到,蝙蝠的體內存在著上千種病毒,堪稱是一個行走的病毒庫。
  • 既然蝙蝠是「病毒庫」,為何不能捕殺?
    SARS的全稱為SARS冠狀病毒,俗名非典,這次折磨我們的病毒是新型冠狀病毒,升級了!非典是病毒,抗生素只能殺菌,級別不夠,用抗生素頂個屁用!2003年9月,經查SARS病毒與貓科動物果子狸有關。於是,五天之內,1萬多隻果子狸升天了……有專家質疑:既然果子狸攜帶SARS病毒,人們吃果子狸也不是一天兩天了,為何非要等到2003年才爆發?難道病毒也喜歡挑「黃道吉日」?
  • 關於蝙蝠的冷知識
    ③除了糞便入藥,蝙蝠本身也被有些人當做了「人間美味」。我國古代詩人蘇東坡,就曾寫下詩句「土人頓頓食薯芋,薦以薰鼠燒蝙蝠」。在帛琉有一種「水果蝙蝠」,當地人認為它們集植物之精華,是補身上佳良品。④蝙蝠是移動的「病毒庫」。現在已經從蝙蝠體內發現有超過140種病毒,其中60多種都是人獸共患病毒,其中甚至還有一部分隱而未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