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李世民沒有殺那些手握兵權的重臣呢?因為不需要,答案很簡單

2020-12-05 一個人的家常事啊

對開國皇帝而言,最想要的是江山永駐。她們活著的時候,就是相信沒有人敢反抗。但是,在他們死後,他們的子孫後代還能守住這世界嗎?此時,原來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功臣們就成了最大的威脅,所以也就有了殺功臣的行為。項羽殺韓信、彭越,逼迫英布、盧綰、韓王信,朱元璋幾乎要殺自己的開國元勳,以李善長為首的文官制度和以藍玉為首的武官制度,全部遭到大清洗。

然而,唐朝的開國皇帝並沒有殺掉功臣。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登基稱帝。假如李淵沒有動武,那是因為當時最大的功臣是他的二兒子李世民,父子情深。為什麼李世民沒有殺掉那些手握兵權的重臣呢?因為不需要,答案很簡單。

第一,剛才已經說過,唐朝開國功臣中最大的是李世民。談軍力,群臣中只有李靖和李績能與李世民相匹敵,並碾壓其餘文臣武將。那就是說,誰敢謀反,誰就不能成為李世民的對手,只要李世民還活著,誰都不用殺功臣。

第二,李世民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明太祖朱元璋也是兵強馬壯,但他年紀太大,他死時,藍玉等人還未成年,所以他要殺藍玉。與李世民不同,他十八歲從太原起兵,三十歲就當上了皇帝,比文臣武將都要年輕。正是在繪製凌煙閣功臣圖時,李孝恭、杜如晦、魏徵、秦瓊等皆已謝世。等李世民臨終時,老臣們也基本上都快死了。

其三,李世民之子才華橫溢。可以肯定,李承乾、李治、李泰都是很好的接班人,特別是相對於劉邦的兒子劉盈和朱元璋的孫子朱允文,優勢更為明顯。

四、李唐在打江山的時候,絕對是領導核心,本來李閥是關隴集團八柱國的後裔,隋朝的外戚,封唐國公。因此,李淵太原起兵時,有兵有地有糧有人,其餘加入的文臣武將都是為李唐效力,與蕭何、英布等人相比,劉邦更像是合伙人,朱元璋還有上司韓林兒。

最終,是李世民留給自己後代的託孤大臣們自己都十分放心。首當其衝的是長孫無忌,這是李世民還是布衣時的知己,兩人心照不宣幾十年,玄武門之變第一功臣,長孫皇后的哥哥,忠誠度無可置疑,一直都是朝臣領袖。排名第二的李績,也就是徐茂公,本來是以忠義著稱的,李世民更是對他一手包辦,先貶後讓他兒子給他升官,讓他感激李治。排名第三的是褚遂良,他是一個道德標杆。

正是因為有了這些巨大的優勢,所以李世民完全沒有必要去殺掉功臣。另外,李世民本人也比較重情義,尤其是那些在玄武門之變中與自己同歸於盡的戰友,很希望得到君臣之間的和諧佳話。象侯君集在謀反之後,李世民也傷心地對他說:為君不上凌煙閣。以李世民為首的開唐功臣集團,能夠始終君臣和睦,幾乎人人善終,也是大唐氣象的體現。

相關焦點

  • 李世民不殺功臣,是因為文治武功強,功臣集團人數眾多且涇渭分明
    李世民不殺功臣,是因為文治武功強,功臣集團人數眾多且涇渭分明首先歷史上不殺功臣的皇帝確實很少,最典型的可能就要屬唐宗宋祖了。宋祖很簡單,直接「杯酒釋兵權」,明確告訴其他權臣,我就是不放心你們,不如你們把兵權都交出來吧。然後,大臣們都交權了,皆大歡喜。話說那些殺功臣的帝王,要是都有宋祖那麼坦誠,說不定能少死不少人,歷史評價還會更高。再說說唐太宗,這個就厲害了,既沒有收權,也沒有殺人。為什麼能做到呢?其一因為唐太宗文治武功不弱,還年輕。因為李世民上臺27歲,已經有天大的軍功。
  • 古代將軍手握重兵,為何很少有將軍選擇造反?
    但是縱觀歷史,雖然將軍手握兵馬大權,但是真正由他們起兵謀反的事並不多。這是為什麼呢?難道手握大軍的將軍真的甘心只做一個將軍嗎? 安史之亂,想必熟知歷史的都知道,就是因為皇帝沒有掌握兵權,所以藩王起兵謀反,導致了朝代覆滅的悲劇,因此,每個皇帝在上位以後,都會去總結上一個王朝覆滅的原因。從而想辦法將真正的兵權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 古代將軍大都手握重兵,又遠離皇宮,為何很少有將軍選擇造反?
    但是縱觀歷史,雖然將軍手握兵馬大權,但是真正由他們起兵謀反的事並不多。這是為什麼呢?難道手握大軍的將軍真的甘心只做一個將軍嗎?自古以來,軍隊對於一個國家的存亡至關重要,甚至是掌握著國家的生死,畢竟在古代,一個國家能否長治久安,靠的就是軍隊的力量和帶領軍隊的將軍治軍才能。
  • 玄武門之變時,為何沒有救駕的軍隊?難道李世民控制了天下兵權?
    所以,在李世民的突然襲擊中,李建成和李元吉反應不及,分別被斬殺。從這次兵變中,我們就可以看出李世民的用兵走的是奇、險、快的路數,根本就不給你反應的時間,等你明白過來的時候,人頭已經落地了。李建成和李元吉的衛隊雖然發覺不妙,奮力攻打玄武門,可是在尉遲敬德拿出二人的首級後,也只能是做鳥獸散了,既然主人已經不在了,那繼續攻打玄武門,是為誰效力呢?
  • 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為何不殺了李淵?弒君、弒父別想當穩皇帝
    當時的李世民已經殺紅了眼,可以說是能殺的、不能殺的,能做的、不能做的,他全部都做了。古代社會為了皇位自相殘害的情況並不少見,但是像李世民這樣殺得這麼徹底的卻不常見。李世民殺兄、殺侄、霸佔弟妹,這樣的行為很難讓人理解。玄武門之變中,李世民也沒有忘記李淵。李世民解決了李建成和李元吉之後,便派軍隊「保護」李淵。
  • 古代將軍長期手握重兵,又遠離皇帝,為何造反的將軍少之又少?
    這個誘惑太大了,以至於在我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中,起兵謀反,成了奪取皇位最直接的做法,可是縱觀歷史,大家也會發現,真正由將軍發起的兵變謀反並不多,這是為什麼呢?畢竟,一國將軍手握重兵,隨時發動一場兵變不是很簡單的嗎?
  • 李世民和武則天13年沒有孩子,為何李治一夜就讓她懷上了龍種?
    武則天作為中國歷史上的唯一一位女帝,為大唐的繁榮盛世做出了不小的貢獻,當然每一位傳奇人物總是會有讓人好奇的不為人知的小奇聞逸事,武則天身上的讓人好奇的故事便是她與李世民在一起的13年裡,為何從未留下過子嗣?
  • 李治痴迷武則天,為何李世民不喜歡?她的容貌復原圖能看出答案!
    說起這事就有人很是疑惑,為何兒子痴迷的女人,在父親那裡卻不受待見呢?關於這一點在史上是眾說紛紜、爭執不休。其實從容貌來看,武則天能夠進入宮裡,完全可以說明,她的姿色絕對是沒有任何問題的,否則李世民也不會以「媚娘」來作為對她的愛稱了。
  • 李世民赦免了王世充,為何要斬殺單雄信?唐朝史料給出了三個答案
    但是在徐世勣求情的過程中,我們也發現了一個問題:殺降不祥,李世民斬殺竇建德沒錯,赦免王世充也合理,他為何不放過單雄信?李世民赦免了王世充,為何要斬殺單雄信?唐朝史料給出了三個答案,至於哪個答案正確,就有勞讀者諸君慧眼明鑑了。王世充之所以被赦免,是因為他是主動投降的,而且李世民有過承諾。
  • 李世民晚年為什麼要殺掉重臣侯君集?
    沒有一個領導願意和背叛自己人一起共事,何況是皇帝,一個掌握著生殺大權的人?唐太宗李世民靠政變起家的皇帝,他能容忍反叛自己的人存在嗎?當然不能,你看看歷史上功高蓋主,略有二心的文臣武將哪幾個能得到善終的?韓信、彭越、鄧艾、鍾會、狄青、李善長、胡惟庸、藍玉等都是什麼下場?唐太宗殺侯君集可以說是迫不得已,原打算想網開一面,流放他了事。
  • 李世民為何不像其他開國君主一樣殺秦瓊?史學家:不具備三個條件
    秦瓊對李世民構不成威脅說起古代殺功臣的君主,那可以說是數不勝數,而這麼做的理由無非只有一個:害怕這些功臣功高蓋主,威脅到自己的皇位、自家的江山,而這些君王當中,明太祖朱元璋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那麼,秦瓊真的能威脅到皇權嗎?
  • 唐太宗李世民問名將李靖,劉邦和劉秀誰厲害,李靖是怎麼回答的?
    有一天,唐太宗李世民跟手下名將李靖,聊起漢高祖劉邦時,提到:「漢高祖能將將,可是後來韓信、彭越卻都被殺了,蕭何也被下獄,這是為什麼呢?」劉邦問「那為何你要歸順於我呢?」韓信答道「陛下雖不善將兵,卻善將將」。此處,李世民用「將將」也就是對應韓信的說法)李靖怎麼答的呢?李靖說:「臣認為劉邦、項羽都不是什麼善於將將的君主,只不過秦朝當亡而已。
  • 李世民處死單雄信時,那麼多瓦崗寨舊部,為何只有李勣一人求情?
    )等都站出來為單雄信求情的描述相比,真實歷史中,只有李勣一人站出來請求李世民不要殺單雄信,但被拒絕。這麼多前瓦崗寨的戰將當時都在李世民麾下,為何只有李勣肯幫單雄信求情?相信深受演義和電視劇影響的瓦崗寨粉絲們也不理解,好兄弟、講義氣的原則到哪去了?
  • 尉遲敬德初入唐營時,眾多將士主張殺了他,李世民為何非要保住他
    甚至於以屈突通、殷開山為首等人多次請求李世民殺了尉遲敬德,而李世民卻始終沒有同意。那麼李世民為何頂著將領的不滿,堅決要保住尉遲敬德呢?此原因有三。 二、忠心不二,數次的救命之恩 救命之恩縱然不報,亦不可殺之。最表面來說,尉遲敬德對於李世民是有著多次的救命之恩的,以其中兩三次為例。
  • 李世民殺光了自己所有的侄子,卻善待了所有的侄女,真相是什麼
    李世民殺了所有的侄子,那是政治需要;留下了所有的侄女,那是親情使然。玄武門之變是太子李建成和秦王李世民兩股政治勢力生死之爭的必然,就算李世民不對李建成動手,假以時日,太子李建成肯定會剷除秦王李世民。李世民雖然是中國歷史上偉大的帝王之一,最讓後人詬病的就是他實在太過殘忍,殺了兄、弟不說,還將他們的幾個兒子通通殺掉,那些孩子基本上都沒有成年。這不是李世民無情,這是政治的需要,根源在於李世民得位不正。
  • 李世民為何對其大哥那麼殘忍,人已死還要砍其頭?
    涉及政治的歷史,總是變得十分殘酷,有時候讓人根本想不通事情為何會那樣發展,可是一切似乎又不得不那樣發展,這就讓人感覺實在是太有意思了。在眾多殘酷的歷史事件中,李世民與李建成兄弟兩的爭鬥,算是最具有代表性的。有很多人十分好奇,為何李世民在玄武門之變中,明明已經殺了李建成,還要把李建成的頭砍下來呢?
  • 武則天14歲嫁給李世民,27歲嫁給李治,為何她只給李治生了孩子
    李世民還給她賜了一個名字武媚娘,這個名字也是和美有關的。娶了這麼美的一個才人,為何武則天沒有給李世民生孩子呢?這個問題很多人都好奇!要說武則天也跟了李世民有十幾年的時間,十幾年的時間都沒有懷孕,這讓人感覺有點不可思議。
  • 司馬懿殺曹爽,奪取曹魏大權,當時手握重兵的夏侯家族為何不救?
    司馬懿在洛陽發動高平陵之變,先後派侍中許允、尚書陳泰以及曹爽所親信的殿中校尉尹大目等人誘勸曹爽放棄權力,並以洛水為誓允諾其只交出兵權,便可保留爵位。對此,曹爽不敢放手一搏,選擇放棄抵抗。不久之後,曹爽兄弟與其親信黨羽都被捕,正月戊戌(初十)日(2月9日)並一起被屠滅三族。在誅滅曹爽三族後,曹氏武將受到重創,這促使司馬懿奪取了曹魏大權。
  • 玄武門之變過程中,如果李淵不退位交出權力,李世民會殺他嗎?
    這個答案要結合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的緣由和李世民登上帝位後對待史官和起居注的態度來展開分析。總的來看,李世民不會殺死父親李淵,即使是李淵不配合,但國家權力和官方印璽都掌握在李世民手中,李世民可以通過矯詔的方式宣布李淵退位,李淵的下場不過是幽禁在太極宮中,衣食無憂,此時的李淵好生活著,對李世民的皇權才有幫助,在殺死兄弟之後,活著或是壽終正寢的父親李淵才符合李世民的切身利益。
  • 李世民在玄武門之變後,敢霸佔漂亮嫂子,為何不敢殺了父親李淵?
    尤其是唐朝,因為此時科技的發展水平比漢朝高得多,所以在世界上也享有很高的聲譽。但值得一提的是,李世民比起劉邦,雖然在能力方面不遑多讓,可在稱帝的過程中卻沒有劉邦那么正統了。 玄武門之變,對評價李世民來說,一直都是繞不過的坎。而在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的每個舉動都充滿了深意,比如說取走了自己的弟弟的妻子,逼迫李淵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