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華圖寧夏三支一扶考試網同步華圖教育發布:2020寧夏三支一扶公基:傳統文化中的「一老一小」,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如有疑問請加【寧夏三支一扶考試交流群匯總】 ,更多資訊請關注寧夏華圖微信公眾號(ningxiaht),寧夏三支一扶培訓諮詢電話:0951-6028571/6027571 18295188220,微信號:ht18295188220
一年一度重陽佳節在國慶假期收尾的時候來臨,敬老、愛老的話題又被提起。中國傳統文化中,對於老人、父母的尊敬是發自血液和靈魂的。而相應的,對於孩子的呵護也是從古至今一脈相承的。今天,小編就要梳理下,我們傳統文化中,與「一老一小」相關的考點。
考點1:年齡與代稱
年齡稱謂在古代是頗有講究的,直接說「幾歲」,著實有點low,不具美感,因此,有多種多樣稱呼年齡的詞語,也是大家比較耳熟能詳的。那麼,今天再來複習一下:
時期 | 年齡 | 稱謂 | 解釋 |
嬰兒期 | 0歲 | 初度 | 指生日之時,出自《離騷》。 |
赤子 | 初生的嬰兒。子生赤色,故言赤子。 | ||
0-1歲 | 襁褓 | 不滿周歲的嬰兒。 本意是指包裹嬰兒的被子和帶子。 | |
幼兒期 | 2-3歲 | 孩提 | 指二三歲的幼兒。亦作「孩抱」 |
兒童期 | 3-6歲 | 垂髫之年 | 指兒童,童子未冠者頭髮下垂。 陶淵明《桃花源記》中有詩句描述「黃髮垂鬢並怡然自樂」。 |
少年期 | 7-14歲 | 髫(tiáo)年 | 女孩七歲。 |
始齔(chèn) | 男孩八歲。 | ||
齠(tiáo)年 | |||
幼學 | 十歲,時始可學也。 | ||
總角 | 八九歲到十三歲的少年兒童。 | ||
黃口 | 十歲以下,用以譏諷他人年幼無知。 | ||
金釵之年 | 女孩十二歲。 | ||
豆蔻年華 | 女子十三四歲。 | ||
舞勺之年 | 男孩子13-15歲,勺是一種樂舞。 | ||
成童期 | 15歲 | 志學之年 | 男子「十有五而志於學」(《論語·為政》) |
及笄(jī) | 女子十五歲,表示成年。 | ||
束髮 | 男孩成童時束髮為髻。 | ||
16歲 | 二八 | 十六歲,正當青春年少,多言女子。 | |
碧玉年華 | 女子十六歲。 | ||
成年期 | 20歲 | 加冠/弱冠 | 二十歲,男子成年。 |
桃李年華 | 女子二十歲。 | ||
24歲 | 花信年華 | 女子二十四歲。 | |
30歲 | 而立之年 | 三十而立,後因稱三十歲為「而立」之年 | |
始室 | (男子)三十而有室,始理男事。 | ||
40歲 | 不惑 | 四十而不惑。 | |
50歲 | 知命 | 五十而知天命。 | |
54歲 | 六九年 | 六九五十四。 | |
老年期 | 60歲 | 耳順 | 六十而耳順。 |
花甲 | 即一甲子,因天幹地支名號錯綜參互,故稱花甲子。 | ||
60歲以上 | 耆老 | 年老,六十歲以上的人 | |
61歲 | 還歷壽 | 60年為一輪,61歲是新一輪重新起算的年齡,故稱「還歷」 | |
70歲 | 從心之年 | 七十而從心所欲 | |
古稀之年 | 人生七十古來稀 | ||
77歲 | 喜壽 | 「喜」字的草書近似豎寫的「七十七」 | |
80歲 | 耋(dié) | 八十曰耋 | |
88歲 | 米壽 | 八十八歲雅稱,米字拆開,上下各是「八」,中間是「十」,可以讀作八十八 | |
90歲 | 耄(mào) | 八十、九十歲。 | |
鮐(tái)背之年 | 九十歲別稱,泛指長壽老人。 | ||
99歲 | 白壽 | 「百」字去掉上邊的「一」是「白」字,百去一為九十九。 | |
100歲 | 期頤之年 | 人生以百年為期,故百年以期名之,後稱百歲為「期頤」。 | |
108歲 | 茶壽 | 因「茶」字的草字頭即雙「十」,相加即「二十」,中間的「人」分開即為「八」;底部的「木」即「十」和「八」。中底部連在一起構成「八十八」,再加上字頭的「二十」,一共是「一百零八」。 | |
100歲以上 | 上壽 | 上壽百年以上,中壽九十以上,下壽八十以上。 |
考點2:對老年的稱謂
在上述表格中,已經對人的各個年齡段的代稱做了一個總結,大家會發現,在人生的兩頭——孩童和老年,這種代稱是最多的,也反映出古人對這兩個階段的人生總抱有多種美好的期待。那麼,我們就先從老年的角度看看,對於「敬老」,古人在生活中是如何稱呼的。
(1)敬老他稱
老先生:年高學博者之稱。《史記·賈誼傳》:「每詔令議下,諸老先生不能言,賈生盡力為之對。」
老父:對老年人的尊稱。《漢書·張良傳》:「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
老丈:對老年男人的尊敬之稱呼。《稱謂錄》卷三十二引《孫公談圃》:「周孟陽春卿,英廟宮僚也。聖眷素隆,書簡以老丈稱之。」
老宿:年老而在學藝上有造詣的人。如文壇老宿。汪啟淑《鹿菲子小傳》:「黃景仁著有《浮湘賦》,老宿鹹稱之。」
老驥:老年人自喻。曹操《步出夏門行》:「老驥伏櫪,志在千裡;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老蒼:謂頭髮蒼白的老人。杜甫《壯遊》詩:「脫略小時輩,結交皆老蒼。」
令尊:稱對方的父親。如:令尊親手交給我的。
令堂:稱對方的母親。如:令堂病體如何?
尊上:稱對方父母。
高堂:尊對方父母。如:高堂在,不遠遊。
家父、家尊、家嚴、家君:稱父親。
家母、家慈:稱母親。
(2)老人自稱
老夫:《禮記·曲禮上》:「大夫七十而致仕……自稱曰老夫。」
老身:老年婦女謙稱自己。
老拙:蘇軾《章質夫寄惠崔徽真》詩:「卷贈老夫驚老拙。」
老朽:老人自謙之稱。蘇軾《與馮祖仁書》:「辱箋教累幅,文義粲然,禮意兼重,非老朽所敢當。」
考點3:對孩子培養——蒙學
敬老的傳承,需要從小抓起。中國傳統文化中,對於這「一小」的重視,就體現在孩子的教育上。古人云:「幼年養性、童蒙養正,少年養志,成年養德」,在不同的階段,對於孩子的培養重心不同。我們主要看看與孩子學習有關的考點。
蒙學,是我國古代對幼兒啟蒙教育的一個統稱,與小學、大學相併列。
開蒙,舊時指兒童入書塾接受啟蒙教育,泛指開始教兒童識字學習。古代兒童開蒙的年齡一般在4歲左右。
古代教育家將幼兒從識字開始到15歲入大學之前這一階段稱為蒙學階段。
國學啟蒙讀物《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和《千家詩》簡稱「三百千千」,對應著名的「四書五經」,俗稱「啟蒙小四書」。這四本書是兩宋以後,我國私塾中普遍使用的啟蒙讀物,普及率很高。其中,《三字經》與《百家姓》、《千字文》並稱為三大國學啟蒙讀物。另外,《弟子規》、《幼學瓊林》、《增廣賢文》、《聲律啟蒙》等也是很常見的蒙學教材。
練習題:
2016-貴州遵義-3.下列指代都正確的一組選項是( )
A.桑梓—家鄉 黃髮—老人
B.白丁—小孩 軒轅—國家
C.嬋娟—夫妻 絲竹—音樂
D.布衣—百姓 鬚眉—婦女
2016-廣西桂林-59-單選.古人的年齡有時不用數字表示,而是用專門的稱謂來代替,下面的年齡稱謂按從小到大排列正確的是( )
①豆蔻 ②弱冠 ③不惑 ④花甲 ⑤耄耋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⑤③
C.⑤④①②③
D.③①②④⑤
【答案】A
【解析】豆蔻是十三四歲,弱冠是20歲,不惑是40歲,花甲是60歲,耄耋是80、90歲。故本題的正確答案為A項。
2016-貴州凱裡-28.將下列各項按所表示年齡大小順序排列,正確的順序是( )
①不惑 ②垂髫 ③花甲 ④加冠 ⑤而立 ⑥古稀 ⑦半百
A.②④①⑦⑤③⑥
B.④②③⑥①⑦⑤
C.⑥⑤③②④⑦①
D.②④⑤①⑦③⑥
【答案】D
【解析】不惑是40歲,垂髫是3-6歲,花甲是60歲,加冠是20歲,而立是30歲,古稀是70歲,半百是50歲。故本題的正確答案為D項。
2017-晉城-判斷-99.家父是對別人稱自己的父親。( )
【答案】A
【解析】家父或家嚴是自己向別人介紹自己的父親,家母或家慈是自己向別人介紹自己的母親。
2017-安徽省巢湖-多選-60.蒙學是對我國傳統的幼兒啟蒙教育的一個統稱,與小學、大學並列,是我國傳統教育中的一個重要階段。中國傳統蒙學三大讀物指的是( )
A.《三字經》
B.《孝經》
C.《千字文》
D.《百家姓》
【答案】ACD
【解析】《三字經》與《百家姓》、《千字文》並稱為三大國學啟蒙讀物。故本題的正確答案為ACD。
(編輯:htzhang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