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買回來一條快死的觀賞魚,為什麼在水面一動也不動?

2020-12-14 養魚老道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讓我們輕鬆養水,快樂養魚!

經常遇到一些新魚友,在自己的觀賞魚買回家後,本來想要欣賞一下它們在水中暢遊的畫面,可是結果呢,它們可能待在水面或者水底一動也不動,有的直接側躺,有的是趴缸,有的是漂浮在水面……

我們這是買回家一缸死魚嗎,購買的時候看著在人家的魚缸裡活靈活現的,怎麼到了我們自己的魚缸裡立刻就這個德行,再好的心情也立刻變得糟糕起來,恨不得把它們直接給扔掉,有些魚友會安耐不住自己的急性子,用漁網波動它們幾下,它們也能夠正常遊動,然後又待在某個地方繼續原地踏步了,這些現象是否都是正常的呢?

不管動不動,至少三天內不要去管它,可以持續觀察

首先的第一點就是,假設我們在挑選觀賞魚的時候,它們都是活靈活現的,如果入缸之後,出現了上述的這些情況,可能是由於它們過度的應激反應和心理壓抑所造成的,主要的原因就是害怕,這個東西我們也不能讓它們不害怕啊,所以說至少在觀賞魚入缸的前三天我們別去動它,讓它們有一個適當的心理穩定期。

按理說,無論是遠途還是近途買魚,觀賞魚在運輸過程中都會遭受折騰,即使是捕捉它們也會害怕,這個現象無可避免,如果是路程較遠,還會牽扯到激烈顛簸和水溫、水質不適應等問題,誰也沒說觀賞魚不會暈車,這個帶水運輸的顛簸過程,很多動物其實是根本就受不了,所以我們要給予它們一個適當的休整期。

水溫水質一定是大問題,再就是魚缸太大也有可能壓抑

水溫、水質問題,它一定是飼養觀賞魚的大問題,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過溫、過水,這個問題我們一定要高度重視,特別是溫差、水質與觀賞魚的原生活環境差異過大,我們更要注意。

剩下來的還有一個關鍵性因素就是魚缸的水體太大,很多的熱帶小魚苗在人工飼養的條件下繁殖,從來也沒有見過這個陣勢,它們就會感到無比的壓抑,一旦心裡害怕,它們就不敢輕舉妄動,這個現象很好理解,我們自己在極度恐懼的時候,也可能是一動不動,迅速找地方隱蔽,何況是觀賞魚呢?

一般的錦鯉、金魚等觀賞魚在魚缸裡趴缸,都是由於水溫和水質的問題,特別是因為水質問題導致錦鯉趴缸的現象極多,如果是同時水溫過低的話,它們也有可能會一動不動,只是待在水底的某一個角落裡開會,如果會議時間較短的話,這些錦鯉一般的都是在商量著,有關下一頓吃什麼的問題。

如果是會議時間較長的話,一般的都是在商議,還能不能吃上下一頓的問題了,所以說,飼養這些東西,永遠是水質、水溫第一。

當我們飼養這些冷水魚的時候,如果是水溫低於5度上下,它們在水中一動不動純屬正常現象,我們是沒有必要去大驚小怪的,如果是本身觀賞魚就有病,又遭遇了溫差較大,導致死魚也很正常,這是由於我們選魚不利又無法提供有效水溫的問題,換句話說,魚都選不好,條件又達不到,它們也就是該死了,就是這麼簡單,其實這種情況以前我也經常遇到,因此條件達不到還不如不養得好。

金魚的幾種特例,我們要要注意

但是金魚還會有另外幾種形式,那就是在水面上或者過濾器周圍一動不動,這個我們也要分很多種情況去看待。

有些金魚可能就是天生失漂了,很多魚友問道什麼是失漂,如何治療?

事實上如果不是水溫水質的極度刺激,只是觀賞魚的體型發展不平衡或者栽頭、翻肚等症狀,基本上就無需治療了,這個也會與一個因素有關,就是我們飼養的水位過高,這個是由於部分金魚的特殊體型導致的,必須要淺水靜養。

與之相同的情況就是還有一些金魚會被水泵吸附,不是因為它們體弱多病,就是體型問題,或者水流過大等現象,最終使得它們遊動無力,繼而被水泵吸附。

如果是金魚入缸後就立刻炸鱗,大部分都是水質和水溫刺激,也是需要靜養升溫恢復。

還有一點,就是錦鯉中的龍鳳或者蝴蝶,在它們不適宜水質的時候,或者極度害怕,它們可能表現得更為慵懶,所有的魚鰭不展,這種現象也是有的,這種現象在某些地圖魚、鬥魚當中也會有的。

熱帶魚大部分都是心理因素在作怪了

而大部分的熱帶魚幾乎都是心理因素在作怪,除非我們飼養的水溫過低,否則的話,熱帶魚在水中不動,都是因為極度害怕所致。

龍魚可能就在水面某處持續不斷地漂浮著,一動也不動,地圖魚有可能在水底側躺著,鸚鵡魚等其他觀賞魚可能就會急於找地方躲藏,根本就不出來。

七彩神仙魚可能會表現得體色發暗,扎堆聚集,虎魚可能體色不明,膽小如鼠,等等諸如這些現象,都會與水質、水溫和觀賞魚的心理壓抑有關,我們在三天之內,對於這些現象是可以忽略不計的,千萬不要去胡亂下藥或者搞什麼大換水,更不要盲目的添加硝化細菌,我已經強調了無數遍了。

養魚老道經常遇到一些新魚友,哪怕是觀賞魚才到家一天,出現上述症狀就急不可耐的問養魚老道該怎麼辦?

我能說怎麼辦,我們立刻大量下藥?

它們本身就處在這一階段的恢復期,連個最基本的心情都沒有穩定下來,我們下什麼藥也未必有用,老老實實不去打擾它們即可,最好是連魚缸燈也不開,過了三天或者五天後,我們再去觀察具體情況,看看有無異常再說。

觀賞魚的個體和魚齡越大,心理毛病和挑食現象就會越多,確實有很多的成年魚一兩個月都不會開食的,遇到這樣的倔強分子,我們未必就有什麼好辦法,尤其是一直都是膽小如鼠的那種,我們也只能通過老三樣和不斷的試食加以調理,只要是它們的狀態不倒,腸胃沒事,就不會有什麼大問題。

不管是什麼觀賞魚,一旦出現某些類似疾病的具體症狀了,我們再去隔離下藥治療也不遲,一般的也要在飼養三五天之後再說,如果是因為我們自己操作不當,也就是說觀賞魚的入缸程序完全錯誤,沒有困水、溫差過大、新水刺激、交叉感染等問題,基本上治癒的幾乎很渺茫,觀賞魚在如此的心理壓抑下,再遭遇上述的操作失誤,活下來的可能性其實是極低的。

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問題敬請關注,謝謝!

相關焦點

  • 觀賞魚突然暴斃很常見,為什麼有些快死的魚,很快又滿血復活了?
    其實這也未必,關鍵的問題還是在於我們的個人操作和判斷,因為今天一位魚友的評論,使我想起了這個問題,關於突然暴斃的觀賞魚,我們就不必解釋了,再解釋它也是活不了了,這會與很多因素有關。但是,有些觀賞魚明明快死了,還能活過來的,會有哪些情況呢,遇到這些情況我們該如何處理呢?
  • 水族店買回來的魚為什麼一直死?
    今天我來和大家聊一聊為什麼水族店買回來的觀賞魚為什麼要不了多久就會死掉,或者養了一兩個星期就會出現各種問題。其實水族店買回來的觀賞魚掛掉原因很多,老青年這裡先假設你是一個已經度過棒槌階段的準新手玩家。我們先從就是所謂的從源頭,漁場那邊打包進來狀況說起。
  • 為什麼有的魚缸,都看不見魚在哪裡了,觀賞魚它也不死呢?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讓我們輕鬆養水,快樂養魚!經常會遇到有些魚友問起這麼一個問題,那就是為什麼人家的魚缸水質似乎相當渾濁,連觀賞魚在哪裡都已經看不到了,但是它們也不死,人家似乎一直也養得很好,有些都是飼養四五年以上了。
  • 為什麼同樣使用加溫療法,有些觀賞魚一命嗚呼,而有的疾病痊癒?
    那麼,為什麼同樣的使用加溫療法,有些魚友可以利用的很好,觀賞魚幾乎是不用過度下藥或者完全不用藥的情況下就可痊癒,而有些魚友輕易地就把自己的觀賞魚給治死了呢,一定是我們加溫的速度過快,導致觀賞魚的機體不適應嗎?那也未必都是。
  • 觀賞魚必備藥品,鹽!
    觀賞魚用鹽大部分養魚的魚友家中應該都有這種觀賞魚用鹽。我們可以在家中備一些這種鹽。因為它給魚消毒的效果非常好。我一般再買回來新魚時候我都會像魚缸中加2~3粒,這種觀賞魚用鹽。這種鹽還是非常的常見的,在網上可以買,如果家附近有魚市的話,或者魚店可以到那去購買。一般5元到10元就可以買到一大袋。我自己家只有鹽這一種魚藥,他的治療範圍是非常廣的。它可以提升水的密度,從而使魚體內的水分散失這樣就可以有效地除去病菌。這也是為什麼鹽可以給魚治病。
  • 孔雀魚總浮在水面上呆立不動怎麼回事?
    昨天有個剛涉水族圈的萌新魚友私信問我,他新買的孔雀魚,放到魚缸中發現這些小魚兒總是愛浮在水面上不動,投餵的飼料它們也不吃。這種狀況已經持續3天了也未見狀態有所改變,這位魚友十分擔心這些小魚兒被他給養死。
  • 全身不動,只有這兩個地方動
    「養魚說」問答專欄3:金魚為什麼除了嘴和鰓全身都不動然後死掉?【這裡的答案也許不完美,但能解決問題!】圖文原創作者:瘋瘋人【堅持以最通俗易懂的語言,分享最接地氣的養魚經驗】特別聲明:允許轉載,請註明出處;請勿未經許可搬運,否則申訴維權這同樣是來自廣東一位魚友的問題,就說觀察到自己家裡,金魚的情況是這樣子的,在快死之前嘴巴和魚鰓一直在動,為什麼會這樣呢?
  • 為什麼這個季節,很多魚友的觀賞魚,出現了半死不活的現象?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最近幾天,很多魚友的問題,幾乎全部集中在一點上,就是觀賞魚的體表問題和炸鱗,可以說凡是來詢問的,就是這兩個問題,這兩個問題都可以導致我們的觀賞魚看起來半死不活的,一時半會還死不了。
  • 觀賞魚能否養好,就看如何對待病魚和死魚,有些人不適合養魚
    因此來說,死一條十幾萬的魚和死一條一兩塊錢的魚,在認知上,可能我們會感覺有所可惜或者不舍,但是在心態上,我們要認清,不過是死了一條破魚罷了。有錢沒錢,照樣玩魚,心態一壞,可就玩不起了凡事莫強求,莫去太在意,就像我昨天所說的,好像我們越是在意哪種觀賞魚,它們就死的越快。有的魚友說了,那叫墨菲定律。
  • 為什麼魚一死就漂在水面上,而仿生的潛艇炸了會沉沒?
    排除那些活在凡爾賽文學中的人,大多數人都是看過父母殺魚的吧,菜刀一划,內臟一掏,就會看到一個白色略帶透明的囊泡,也就是魚鰾。如無意外,不管是教科書上還是父母說的還是老師教的,從來沒有人不認為魚鰾是魚用來控制上浮和下潛的器官。經典的描述是這麼說的:魚通過改變魚鰾的體積來控制浮力的大小,從而實現在水中的主動上浮和下潛。
  • 遇到下列情況,請收起往魚缸裡扔魚藥的那隻手,替觀賞魚謝謝你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讓我們輕鬆養水,快樂養魚!新魚友們遇到觀賞魚的疾病可能會很驚慌,總是想要以最快的速度把觀賞魚的狀態調整好,或者把疾病給治好。而老魚友們呢?
  • 身長一寸價差一倍,為何同品種觀賞魚大小差不多,價格差那麼大?
    而你想買一條大一點的魚,再點一下,哇的天,為什麼價格貴了這麼多,然後就懷疑是不是黑店了。請問大家有沒有遇到這樣的情況,有的可以舉個手,在評論區,一起來看看,是不是只有你遇到這種情況而已。 其實我跟大家說,這不是黑店,這是真實的價格。至於為什麼呢?我先講一下我自己的一個養魚經歷。
  • 十條小黑斑水虎到貨,直接死了一條,觀賞魚入缸如何操作?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今天,養魚老道訂購的十條小黑斑水虎魚到貨了,速度倒是很快,為什麼選擇黑斑沒有選擇紅腹水虎呢?養魚老道買魚,由於之前大部分是為了成對繁殖,養成了只買雙數的習慣,所以極少會去購買單數,只不過這一次又成了單數。
  • 陳小哲說了句「對不起」:一條小魚的生與死
    在朋友的建議和提醒下,給哲哲買了一個小魚網,用來在小區的池塘邊玩耍,偶爾可以抓幾條小魚,想著可以拿回家裡慢慢觀賞。當然,孩子嘛,一定不會只滿足於觀賞的,他們是一定會拿在手裡把玩,也一定會「不小心」把魚弄死的。第一次抓魚回到家,不一會兒的功夫,他的手上就多了一條死魚。當時他看著一動不動的死魚,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想著把魚放進水裡,過一會兒再玩兒。
  • 養魚小知識:常見魨類觀賞魚的飼養小竅門一學就會
    大個體「翻車魚」行動遲緩,常側臥於水面,偶爾背鰭露出水面,廣泛地分布於全世界各熱帶及溫帶暖水域海域。在中國則主要分布於東海、南海,偶爾出現在黃海、渤海。翻車魚之所以在眾多海水魚中成功「出圈」,時不時就霸佔微博熱搜榜單,離不開那獨具一格的「懶」,能借著水流飄著就絕不遊,甚至被海獅吃了一口也不逃,真是懶得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丟盡了同為魨形目的其他魨魚類的臉。
  • 看看新魚友的兩個極端操作案例,是如何毀掉一缸觀賞魚的?
    關於這個問題我在視頻中好像有提到過,大型觀賞魚投餵飼料魚,可以不消毒,它們大部分都可以免疫,但是,假設是一些有病的飼料魚,我們不能讓它們在水體中待的時間過長或者投餵數量過多。這樣不但導致了魚缸的水體難以控制,飼料魚的死亡也是問題,如果再加上龍虎魚出現點壓抑情況,很快就會患病了,本身水質又不好,這個病就難治了。大家可以看到我給黑食、黑斑還有羅哈投餵的飼料魚,雖然也不消毒,但是幾乎都是一條一條的小魚往魚缸裡扔,即使是黑斑水虎,也會迅速讓它們吃完,而且,水虎魚的體質多棒?
  • 新魚友們如果遇到,觀賞魚有下列疾病,我們可以順其自然了
    我們素未蒙面,也不是在害新魚友,更不會害他們的觀賞魚,為什麼他們還是聽不進去呢?養魚老道認為,極有可能出現的情況就是,很多新魚友是一步錯、步步錯。比如說,你說的那些操作手法我都知道,下次我可能就會改正,但是目前的情況怎麼辦?
  • 觀賞魚蒙眼如何處理?觀賞魚蒙眼病理解析,附魚缸裡治療方法攻略
    但是大多數的觀賞魚還是水質太差導致的蒙眼。當然,蒙眼分內蒙以及外蒙。一、內蒙內蒙是白色附著在眼球內部,並不是在眼球表面的。內蒙一般主要源自於水中的汙染物髒東西越積越多並且沒有換水,時間一長,髒東西在眼球中越積越多就會導致內蒙。說白了就是水質太差了,太久沒換水。二、外蒙外蒙一般是受到外界的傷害。
  • 三個治療觀賞魚疾病的小案例,兩缸治癒,一缸基本全部陣亡
    溫度恆定五天以後,魚缸裡的所有金魚除了一條以外,其他都已經痊癒,身上一個白點也沒有了,唯獨那可憐的一條魚,不但是沒有減輕,反而情況越來越重。整缸觀賞魚水黴,不斷換水加亞甲基藍浸泡,死亡一條,其他全部救回另一位魚友飼養的是一缸鸚鵡魚和地圖魚,兩條紅花地圖色澤相當的亮麗,已經飼養了很長時間了,由於近期個人原因疏於管理,導致了整缸觀賞魚爆發了非常嚴重的水黴病,兩條地圖魚已經倒地不起,鸚鵡魚也有一條白毛遍布全身了
  • 第一次飼養觀賞魚,我們應該這樣去想,它怎麼還不死呢?
    別說是新手,即使現在我每次買魚回家,過個三五天之後,我的第一個念頭就是:怎麼會沒有死的呢?然後再去想其他問題,這是我們飼養觀賞魚的常態。極度恐懼的觀賞魚不會攝食的,不適應水質和水溫的觀賞魚攝食照樣會消化不良,有點小病我們又看不出來,所以索性就隨它去吧。我們不要總去一驚一乍的,不吃就是不餓,那就繼續餓著,把剩餘的魚飼料撈出來,繼續不去管它,這樣子就可以了,這個做起來能有多難?改天再去投餵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