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哲對魚有著一種幾乎天然的愛好,當他第一次看到我的電腦屏保是一群遊動在海底的魚時很是開心,當他發現還有一條大鯊魚時,簡直愛上了我的電腦。他甚至可以盯著電腦屏幕在哪裡,一動不動一刻鐘,只為觀賞遊過來遊過去的大鯊魚。在朋友的建議和提醒下,給哲哲買了一個小魚網,用來在小區的池塘邊玩耍,偶爾可以抓幾條小魚,想著可以拿回家裡慢慢觀賞。
當然,孩子嘛,一定不會只滿足於觀賞的,他們是一定會拿在手裡把玩,也一定會「不小心」把魚弄死的。第一次抓魚回到家,不一會兒的功夫,他的手上就多了一條死魚。當時他看著一動不動的死魚,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想著把魚放進水裡,過一會兒再玩兒。我當時就告訴他,不能這麼玩兒,至少不能讓小魚離開水那麼長時間。然後,他用不舍的眼神盯著我,我把那條小魚丟進了馬桶。
幾天之後,屬於哲哲的漁網快遞到家,我們很快重整旗鼓,再次出發去抓魚。那天我抓了兩三條,哲哲還放走了一條大的,可能是因為我之前告訴過他,最好把魚放了,否則活不長久。看著他渴望的眼神,我想還是讓他保留那麼幾條吧,就把剩下的兩條帶回了家。這兩條魚在家活了很長時間,後來因為放在陽臺上,時值盛夏,它們極有可能被暴曬之後升溫的水給燙死了。
有了兩次死魚的經歷,我總覺得對不起小魚,而且也想到要做些什麼了。今天我又帶著哲哲去抓魚了,而且抓了不少。無論是在去的路上,還是回來之後,我千叮嚀萬囑咐的,就是魚是用來觀賞的,而不是用來抓起來硬捏的。似懂非懂的哲哲看著陽臺上盆裡的魚,一會兒看看一會兒看看。晚飯過後,我發現最大的一條魚已經死了,還有一條小一點的魚,身體都僵硬了。
我不知道什麼時候魚死的,原因也不是很清楚。看著盆裡的樹枝從一整個變成好幾截,我大概猜得到魚可能是被哲哲用樹枝戳死的,只是哲哲不懂而已。我把哲哲叫過來,跟他說,看,魚死了,是不是你弄死的?哲哲手裡拿著那條魚,說他不是死了,他只是不開心。我說,他確實是死了,魚不能總是拿在手裡,他在水裡才能活,離開了水很快就會死掉的。哲哲似乎還是沒明白,還是在說,這條魚現在很傷心,所以不動了。我明明白白地告訴哲哲兩件事,第一,這條魚不是傷心,而是已經死了,第二,他應該為這條魚的死負責,在扔進垃圾桶之前,他要先對這條魚說「對不起」!
哲哲當然不願意說,他並不覺得自己做錯了。我說你一定要說,否則以後我再也不敢一起抓魚了,盆裡這些活蹦亂跳的魚,我明天也要放回去,否則他們都要死掉了。哲哲抓著那條大一點的魚扔進了垃圾桶,然後回來再拿那隻小一點的魚,我又跟他說,你看,這條魚都硬了,這條魚不應該這麼快就死的,你應該跟他說句「對不起」,然後才能扔進垃圾桶。他沒有回答我,但我聽見他在垃圾桶邊輕聲說了句「對不起」。
很難說以後他不會再把魚弄死,這真的是難免的,我只是不想讓他覺得這無所謂。我不是一個素食主義者,也沒有說保護動物到那種絕對的地步,但我真的不能忍受好好一條魚被孩子們蹂躪致死,且毫無悔過之心。讀大學時我修過一門生物多樣性的選修課,其他的都忘了,只記得老師說,動物的肉不吃不行,人類的某些營養需要從動物身上獲取。但,我們可以吃他們的肉,但在殺他們之前不能虐待他們,要給他們以足夠的尊嚴。那些抓來的魚,我們不會吃他的肉,只是覺得好玩兒,這個時候倘若沒有節制,我擔心我會培養出一個狠毒的孩子來。
當年讀奧古斯丁的懺悔錄,印象最深的就是他偷梨的片段,他偷梨的原因,不是因為飢餓,也不是因為口渴,只是因為好玩兒,然後頭來梨也沒怎麼吃,大部分都是吃一口就扔。等到他年老,回憶至此,不住地頓足捶胸,後悔不已。看著那些魚,想著那些扔進馬桶和丟進垃圾堆的死魚,我總是會想起奧古斯丁的童年,和他偷過的梨。哲哲未必真的能懂得什麼,但至少要給他一個意識,讓他知道生死,讓他知道敬畏生命。
我知道很緩慢,但很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