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金字塔,我們直奔埃及博物館。我是一個喜歡逛博物館的人。因為我喜歡看原物,喜歡感覺原物上古老而久遠的氣息。它仿佛可以讓你觸及與那些文物相關的、曾經也是活色生香的生活。再者,這種地方也最讓人長見識。你看過它們之後,再閱讀相關的書籍,那些文字就不再是單純的文字,圖片也不是與你無關的圖片,一切都會變得非常感性起來,仿佛是與你自己的經歷撞在了一起。
而埃及博物館則是全世界最應該去的一個博物館。它裡面的藏品之豐富之古老之讓人震撼之讓人驚嘆,至少是可用「之最」二字。如果時間充裕,最好在裡面待上一整天,那才可以讓你看個爽。
我們去的那天正是開齋節。整整一個月的齋月,穆斯林們天一亮就不能吃喝,再餓也得等到太陽下山後才可進食,也真是蠻辛苦。埃及人大多是穆斯林,所以開齋節在埃及是個大節日,接連三天餐館都很滿。博物館也不例外,好容易開齋了,工作人員都急著提前下班回家慶賀。這樣一來,我們參觀的時間就十分有限。
為了能有更多的時間看博物館,我們連中飯都沒吃(也像過齋月一樣),離開吉薩大金字塔,直奔博物館。就是這樣趕忙,時間也仍然不夠。不足三小時的時間,每個展廳都像打仗行軍一樣匆忙,而且還不能都看到。
導遊小王學識淵博,但他說中國話的語速太慢,一件文物前,要站很久。他當然不可能帶領我們看到全館,只能挑一些重要的地方觀看(就是語速快也不能看到全部)。這一點令我很不甘心。所以,我索性脫離大部隊,自己加速,儘可能地將館內除了旅遊者必看的內容都收錄眼中外,還要將旅遊團一般不去的地方也都看到。其間的精彩,簡直無法用語言來描繪。每一個館都足可以讓你目瞪口呆。對古埃及人的想像能力和創造能力,唯有嘆服。
埃及存在了幾千年一直是靜悄悄的。它的突然被發現並引起全世界人的「發燒」,卻是源於拿破崙的遠徵。1798年的春天,拿破崙率領軍隊和戰艦去徵服埃及。有意思的是這老兄出發時,居然還帶著一大批法國科學院的科學家(包括天文學家、數學家、化學家、礦物學家等)和藝術家(畫家、詩人、作家都有)。法國人的思路就是跟人不一樣,這批跟戰爭毫不相干的人,居然都願意跟著拿破崙出徵,加起來,有兩三百人。他們這一去不打緊,硬是給這個世界增添了無限的輝煌。
抵達埃及後,那些文人學者看到埃及地面上所呈現出的一切,都傻掉了。他們在歐洲何曾見過這等氣勢的場景。拿破崙自然是要去打仗的。據說拿破崙站在獅身人面像前,指著金字塔大聲說:「士兵們,四千年的歷史正蔑視著你們!」在拿破崙如此煽情的喊聲中,他的追隨者們不禁熱血沸騰。他們一刻也不休息,立即行動起來。
士兵們全都去浴血奮戰,文人學者也迅速從呆傻中清醒,曉得這真不是好玩的事,天下最偉大的時刻,叫自己給撞上了,全人類也沒幾人有他們這樣幸運,於是,也不出手幫拿破崙打埃及人,紛然忙著繪圖、測量、調查、清點以及搜羅他們在埃及地面上能找到的東西。
有個貴族藝術家被埃及文化迷住,從頭到尾都在畫畫,走哪兒畫哪兒,把他所看到的一切都畫在紙上。他帶回去無數精緻的畫稿,成為後來的考古學家極其寶貴的資料。隨行的另一人(有說是文人,有說是軍人),在尼羅河口一個叫羅賽塔的地方,發現一塊刻有三種不同文字的黑色石碑。他把石碑帶回了法國。這就是史上最著名的羅賽塔碑,它就像開啟一扇神秘大門的鑰匙。一個叫商博良的法國天才語言學家,花了二十年時間,破譯出石碑上的文字,並以此為引線,閱讀出古埃及無處不在的格外美麗的象形文字。從此,古埃及的歷史和生活向全世界打開了大門。
當全世界歷史學家、考古學家以及一些精明的商人都在為埃及瘋狂時,埃及人卻懵懂未醒。他們看著各國的來人將埃及土地上的東西車載船運地搬回他們的國家,仿佛滿不在乎,也不知是不是他們覺得自己國家這些古舊玩意兒太多了。
直到1858年,也就是拿破崙遠徵埃及六十年後,一個叫瑪裡埃特的法國人(他曾是羅浮宮古代文物部分的負責人)對這種掠奪實在看不下去了,於是他拼命說服人們,推選自己出任埃及考古的負責人。他成功了。為了保護埃及文物,他甚至向埃及總督施加壓力,最後,他得以創辦了一個埃及國家博物館。這也是整個中東地區第一家博物館,落成時間是1863年,是現在的埃及國家博物館的前身。大量的埃及文物因瑪裡埃特而得到保護。這時候,你才會感到一個人的力量有多大。
我們參觀的是新館,於1901年建成。1902年,10萬多件埃及文物從舊館遷移至此。說是新館,卻也有一百零四年的歷史。唉,在埃及,一百多年簡直不算什麼時間。新館建成時,法國人瑪裡埃特已經去世。埃及人為了紀念他,在博物館前為他立了一座銅像,他的屍骨就埋葬在這座銅像之下。全人類都應該好好紀念這個偉大的人。
這個博物館實在太大,好幾層樓,迷宮一樣,裡面存放有埃及四千年的文物,豐富至極,壯觀至極,精美至極,神奇至極。每一層樓、每一個館都極有看頭,東西多得你無法逐一品味。巨大的石雕,無數的石棺,精美的塑像,華麗的壁畫,國王王后,神話人物,飛鳥走獸,以及各種器具,都是以讓人震撼的面貌呈現。像這樣的博物館,去十次都是不夠的,因為你總有漏看的內容,而你漏看的也一定是珍貴無比的東西。
1922年,一個叫霍華德·卡特的英國考古學家在盧克索(到埃及必須去的地方一個是開羅,另一個就是這兒)的帝王谷中,發現了埃及法老圖坦卡蒙墓。這個發現曾經震驚世界。因為在此前,埃及幾乎所有的法老墳墓都被盜墓賊盜空,而這個墓卻從未被發現過。
結果從中發掘出來的東西,幾乎全是黃金玉器,其奢華和富麗程度,以及其藝術製作水準所達到的高度,令每一個看到它的人都嘆為觀止。據說就是這座墓,入口處有咒語,大意是死神奧西裡斯的使者亞奴比斯,將會用死亡的翅膀接觸侵擾幼王安眠的
人。又有傳說那些挖掘者會看到黃金,但是他們也會遇到死亡。結果這座墓的發掘者們在幾年內大半都意外死去。法老的咒語也因此在全世界流傳,並且越傳越邪乎。
我無法在此一一列舉。其中博物館內圖坦卡蒙的王座最為著名,那把金色的椅子,用「空前絕後」四個字形容,一點都不過分。可惜博物館內不準拍照,無法與他人分享我所享受過的眼福。用文字再怎麼寫,也是寫不完的。還是不說了吧。有興趣的人,最好找機會親眼去瞧瞧,看實物與看圖片的感覺是全然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