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殺妻案,引起無數家庭恐慌。案件本身其實並不複雜,但犯罪嫌疑人之殘忍冷血,特別是事後的泰然自若,令人細思極恐。據媒體瘋傳:許多妻子紛紛感謝老公不殺之恩!
由此,我想到幾年前的大學宿舍投毒案,當時,也有許多大學生紛紛感謝室友不殺之恩!
還有近期的「感謝公交司機不殺之恩」,這樣的「感恩」令人感覺毛骨悚然!這樣的案例雖屬極端個案,但造成的社會影響卻是很可怕的!給人們帶來的心理陰影是致命的!
當公認為最安全的地方都讓人恐懼不安,本應最溫馨的家庭都瀰漫著戾氣的時候,人們還能夠安居樂業嗎?
作為教師,當看到稚氣猶存的孩子用殘忍的手段欺凌同學的時候,也感覺陣陣扎心。教育該做點什麼呢?怎麼在校園內去化解和消除戾氣?怎樣為校園安全和社會和諧做出應有的貢獻?
人之初,本是一張白紙,古人通過種種教育,制定了種種規矩。幼學啟蒙,讓孩子們知道「溫良恭儉讓」,懂得「孝悌之道」;年齡稍長,學子們領悟了「忠義誠信」,必要時,要勇於「捨生取義」;成家後,夫妻之間要「相敬如賓」,要「舉案齊眉」。雖然,古代教育有其歷史局限性,但對於家庭和社會的和諧,以及國家的安定和鞏固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這就是教育的「教化之功」。
現當代教育有許多先進的理念,前輩和同仁們也進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但有一點做得不好,就是對孩子們的「養成教育」沒有做到持之以恆,「養成教育」只停留在會議記錄裡,只保存在檔案材料裡。現代社會的急功近利,已讓校園的空氣變得浮躁,誰還去做那些「費力不討好」的事情呢?這是現代教育的可悲之處,如果不加以改變,有些悲劇仍將不可避免!
當然,只對學生進行教育還遠遠不夠,對公民的教育和心理疏導也應落到實處,發揮教育的潛移默化的教化之功,需要有專業人士付出長期艱巨的努力,切忌「紙上談兵」和「急功近利」!
位卑未敢忘憂國,一點淺見,希望能夠拋磚引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