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好數學,真的需要天賦嗎?蒙臺梭利教育如何激發孩子學習興趣

2020-12-22 每日蒙臺梭利

有人說數學不是每個人都能學好的,學好數學需要天賦,真的如此嗎?

想要孩子數學成績好,自然的天賦少不了。但是沒有天賦的孩子數學就學不好了嗎?

不是這樣的,天賦並不是唯一條件,最重要的是掌握學習方法,尤其對於3-6歲的孩子來說,他們是通過實物來認識外面的世界。

心理學家勞倫斯·科恩博士在《遊戲力》一書中提到:對孩子而言,遊戲就是工作,許多學習在遊戲中發生。

而蒙臺梭利數學教育,大多是通過實物遊戲化的方式,將複雜的數學概念、運算方式教授給孩子。

這些訣竅,你肯定不清楚吧!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蒙臺梭利數學教育,是如何讓孩子喜歡上數學的。

一、蒙臺梭利數學教育的特色

蒙臺梭利數學教育有許多獨特之處,它通過實物化的教具,讓孩子動手操作,以此來了解數學知識點。

1、以感官教育為基礎

蒙臺梭利教學注重教育過程中遵循「由具體到抽象,由簡單到複雜,由低級到高級」的規律。

在蒙臺梭利幼兒園,孩子剛入園的時候,老師會先讓孩子從日常生活教育入手,建立起良好的一日常規。

之後再接觸感官區教具操作,對大小、多少、長短、分類、排序等,有了基本認識以後,孩子才會接觸到蒙氏數學教具。

感覺教育中的「配對」、「序列」、「分類」這三種基本操作是學習數學的基礎,通過一系列的基本練習可以培養幼兒對數學概念的掌握。

蒙臺梭利博士曾指出,感官教育,是蒙臺梭利教育的「靈魂」,是教育的核心。

幼兒通過感官操作練習,可以對大小、多少、長短、顏色、粗細、聲音、味道、重量、觸覺等概念有明確的認識。

同時也為幼兒學好數學打下基礎。

2、抽象概念實物化

蒙臺梭利教育最大的特色在於,它有一整套系統而完整的教具。

蒙臺梭利教育給孩子提供了一套具體又形象的實物教具,這些實物化的教具為幼兒提供了可操作的方法。

通過動手操作,讓孩子了解抽象的數學概念,很好的幫助幼兒學習數學。

為什麼蒙氏園的孩子學習數學從來都不費力,奧妙之處在於蒙氏數學把抽象的數學概念「實物化」了。

例如,彩色串珠這個教具,有的幼兒對數字不感興趣,但是在蒙臺梭利數學教育中,把小小的串珠變成了五顏六色的珠子,幼兒就非常的感興趣,既學習了數學又對顏色有了新的認識。

再比如學習1-10數字概念,蒙氏教具金色串珠,用一個粒珠表示「1」,而將十個粒珠串在一起的一根串珠表示「10」......

再配合塞根板的練習,孩子就能很輕鬆的掌握數字1-10的概念。

數學教具的操作練習,其目的不僅在於讓孩子真正理解和掌握數學概念,同時還有利於啟迪孩子的數學性邏輯思維。

3、重視0的概念和十進位法

0是什麼?成人很好理解,代表什麼都沒有,但是對於孩子而言,了解0的概念,還是有點困難的。

那麼蒙臺梭利教育中如何讓孩子了解0的概念呢?教學中我們會用到紡錘棒與箱的工作。

把紡錘棒放到相應數字的格子裡,當幼兒操作完之後會發現盒子裡沒有紡錘棒了,然後對應的標有「0」的格子裡空空的,什麼也沒有,所以就理解了0代表什麼都沒有的意思。

十進位法難不難?對於成人來說可能很容易理解,但對於孩子來說,理解起來就有一定的難度。

比如數數,有的孩子從1-10數的很好,可是一到10以上的數字就有點蒙圈,或者數著數著就倒回去了,這其實都是孩子沒有掌握十進位法。

十進位法的認識及練習,蒙臺梭利教育用到的教具有金黃串珠、數字卡片、點的遊戲、接龍遊戲、銀行四則運算遊戲等。

在學習十進位法之前,可以通過使用數棒的基本計算練習,讓孩子認識數的合成與分解,初步學習加減法。

如數棒的合十練習,孩子操作一段時間的數棒之後,通過觀察練習會發現,1與9、2與8、3與7等組合為10。

其實蒙氏教具的設計,無不體現著數學科學所特有的規律性,所有的教具都是按數學的「十進位」原理所設計的,包括感官教具。

其目的,就是儘可能多的讓孩子感受數的增減是按照十進位規律變化的。

認識十進位,孩子需要弄明白從1變10,從10變100,從100變1000,理解其中的原理。

二、如何激發孩子學習數學興趣?

興趣是學習的內部動力,凡是能激發孩子學習興趣,幼兒就能自覺主動地進行學習,因此想要幼兒學好蒙臺梭利數學,就必須激發出孩子的興趣。

「遊戲」是孩子最喜歡的探究學習方式之一,並且能充分調動孩子學習的興趣,使得孩子能在遊戲的過程中獲得知識經驗的積累。

1、遊戲中進行蒙臺梭利數學活動

幼兒通過玩「建構」遊戲,能夠很好的鞏固數學知識,促進智力的發展。

因為幼兒在「建構」時,選擇的材料不同,如形狀、長短、粗細、寬窄、厚薄,在「建構」的過程中,也滲透有辨認空間方位的知識,如把長方體的積木放在下面,把圓柱體的積木放在上面等。

幼兒在進行角色表演的過程中,也會接觸到各種事物的數量關係和空間關係。

如在做「娃娃家」的遊戲中,要清點娃娃的數量、玩具的多少、設計擺放的位置等。通過這些活動,可以複習10以內的數和加減運算等,培養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

2、創設情境,營造濃鬱的學習氣氛

蒙臺梭利博士曾說:「幼兒對數的理解和展示的興趣是自發的而不是被強迫的,通過自發學習,最終達到了意想不到的境界」。

因此,要想孩子學好數學,就要激發出孩子對數學的熱愛。蒙臺梭利博士認為,只有給幼兒準備一個適宜的環境,才能開創一個教育的新紀元。

由於每個孩子的個體發展水平有差異,學習數學的進度和興趣點也不同,所以每個孩子學習數學的方式就會有不同。

而此時,蒙臺梭利教學環境是激發孩子學習數學最佳的途徑,蒙臺梭利教室裡有一整套含有一定數學原理的數學工作材料,如數棒、砂數字板、紡綞棒、彩色串珠、金色串珠、塞根板……除法板等。

孩子日常在教室中會不斷反覆的進行教具操作,在具體操作中,理解抽象的數學知識,從而促進了他們的抽象邏輯思維的發展。

通過一次次成功的操作體驗,讓孩子獲得學習數學的自信心和成就感,這樣容易激發和保持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

蒙臺梭利博士曾說:「令孩子覺得學習數學困難的原因,並不是數學抽象的問題,而是大人提供的方法問題。

數學學習的好壞,沒有天賦之分,只有學習方法之別,如果孩子真正體會到數學的奇妙,內心有了學習的樂趣,他們就會真的愛上數學。

關注每日蒙臺梭利微信公眾號,分享蒙臺梭利教育故事,育兒路上,我們一起成長。

相關焦點

  • 還在逼娃從1數到100嗎?學好幼兒數學啟蒙,讓孩子贏在起跑線
    後來得知這樣不利於孩子學習,就放棄了這種教學方法。但是,小楊非常仔細地發現,無論孩子如何學習數學,都有一個特點,就是他會根據自己的理解進行一定的調整,舉一反三,不受固定公式的束縛。後來,小楊帶著他的孩子參加了一些數學競賽,這些競賽並不難。然而,看了孩子們的表現後,小楊覺得他在數學學習上有天賦,所以他讓孩子們讀了許多有趣的數學書。
  • 蒙臺梭利教育專業名詞解釋
    CASACASA為3-6歲孩子的蒙氏教室,是Casa dei Bambini 的簡稱,這是瑪利亞·蒙臺梭利博士在義大利開辦的第一個幼兒園的名稱,翻譯為中文就是「兒童之家」。學習的領域主要涵蓋日常生活、感官、語言、數學、文化科學等教育領域。
  • 如何在生活中引導孩子學好數學?特級教師支招,遵循數學認知規律...
    兒童對於數學的認知有其自身的發展規律,良好的學前教育的首要策略是讓孩子慢慢長大,而不是揠苗助長,指望兒童跨越式發展。老師、家長應該如何順應孩子的發展?本文介紹了引導學生學習數學的途徑。學數學不可能跨越式發展首先應當了解兒童對於數學的認知有其自身的發展規律。
  • 如何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與潛能
    在我國應試教育的背景下,使得越來越多的家長都開始注重孩子的學習問題了。今天筆者來給大家說說該如何做才能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和潛能?首先、不要一直死讀書,複習是最有效的方式,在還沒有忘記的情況下,通過不斷的複習加深理解並達到牢記的方法會更有效。
  • 蒙氏教育理論原著:蒙臺梭利早期教育法
    《蒙臺梭利早期教育法》以蒙臺梭利在「兒童之家」的實踐作為實驗依據,將相關的理論和方法進行總結,討論的3~6歲兒童的教育方法,經過發展後,其原則和方法也同樣適用於以後的教育階段。蒙臺梭利主張從日常生活訓練入手,配合良好的學習環境、豐富的教具,讓兒童自發地主動學習,獨立思考,自我發現,自我教育和自我成長。
  • 數學好有什麼用?不好意思,學好數學,真的可以「為所欲為」
    而數學家丘成桐也說過:這些年來中國教育最大的遺憾就是沒有完成數學家的集群!可以預見到,在未來,學好數學比沒有學好數學的人,會有更高更廣闊的舞臺!所以不要相信現在所謂的一些數學無用論,雖然買菜用不著數學,但你想賺更多買菜的錢,那麼懂數學,會讓這一切變得更容易。
  • 一年級的孩子怎樣學好數學?親子教育專家:要讓孩子心中有「數」
    文 | 水兒媽媽育兒分享(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不少家長看了我前幾天發的一年級孩子如何學語文?教育專家:從提升語言能力開始」這篇文章都希望我能再講講「一年級的孩子如何學數學?」。
  • 豆神教育:做好語文教育核心產品,激發孩子學習興趣
    本次會議邀請了經濟學家、學者以及諸多頭部企業的高層出席,豆神教育董秘、副總裁張亮受邀參加「教育培訓行業的未來十年」主題論壇,與嘉賓一同探討解讀教育培訓行業未來的發展方向與態勢。 豆神教育作為大語文教育體系的開創者,副總裁張亮在對話時說:「教育公司的核心還是教育產品,尤其做語文教育,對產品的打造更是核心,做一個好的語文教育產品首先是基於對語文學科的理解,以及對語文整個知識圖譜的重新構建,讓孩子沿著我們學習方法和學習內容理解中國的傳統知識以及語言文化的能力,這是我們目前核心在做的東西。」
  • 孩子數學成績落後太多,怎麼辦?用這三個方法,學好數學並不難
    學習數學往往要求孩子們通過已知內容去推導,得到答案。這對孩子們的邏輯思維能力來說,就是個不小的挑戰。邏輯性一般的學生學習數學就很吃力了。3、對數字不敏感很多孩子的數學能力是天生的,他們天生就喜歡數字。有些孩子喜歡語文,喜歡英語這些都是他們的天賦。
  • 小學英語應該取消嗎?母語都沒學好,學習英語真的有必要嗎?
    雖然「雙語幼兒園」能更好地讓孩子學語言,但是收費也是和服務質量平行的,一般雙語幼兒園的學費是普通幼兒園的3——5倍。對於經濟能力比較強的家長來說,自然不是難題,但對於大多數普通家庭來說,這樣的高收費是承受不起的,所以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質疑,學習英語真的有必要嗎?母語還沒學好學外語有什麼用呢?小學時期英語會被取消嗎?
  • 「新」初二現象:學好初二數學的「三十六計」
    那麼初一升初二的同學,該如何在這個暑期做好七升八的銜接,如何更好地學好初一升初二的數學呢?其實這個問題也是很多初一升初二的同學,以及家長目前正在困惑的一件事。今天,開心數學,就以自己獨特的視角來幫助大家解惑。能夠幫助到大家,是開心數學的最大的欣慰!
  • 數學建模專家張利利專訪:學好數學建模,激發學生潛能-對教學老師的...
    本次希望通過對張利利老師的採訪,能夠讓數學老師逐步地將數學建模和數學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激發學生的潛能,在數學建模活動中更好地體現和完成素質教育.記者:張老師,您好!現在很多學校已經專門開設了數學建模課程,但是聽說一般的數學老師在講授這門課程的過程中會有很多問題,您了解嗎?張利利:幾位記者朋友好!
  • 12寸和2個6寸披薩一樣大嗎?65%的孩子數學不及格,原因就在這裡
    從小學到大學,大部分的人需要跟數學打16年的交道,少數文科生可以少學幾年,但也是十年以上。枯燥、抽象的數學,為什麼要花費這麼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學習、研究?其實,數學不僅僅是簡單的數字和公式,更多的是一種思維方式、思考習慣。如果把數學作為一種語言的話,我們生活工作中很多地方又都需要數學。
  • 蒙氏園孩子要上幼小銜接?如何運用蒙臺梭利教具培養幼兒書寫能力
    幼小銜接這幾年特別火,雖然教育部門曾三令五申,嚴查幼兒園「小學化」。但仍舊遮擋不住家長們瘋狂的熱情。幼小銜接概念這樣火,可孩子真正需要提前準備的究竟是什麼?有人說提前熟悉小學的課堂氛圍,提前練習書寫能力,亦或是提前學會簡單的四則運算、多背兩首唐詩。
  • 數學就是學不會,沒天賦還是智商低?給天賦異稟的你智商討個說法
    數學真的是一門讓人心碎的學科關於數學,有這麼幾個現象,讓人百思不得其解:1.已經很努力了,就是學不會很多孩子學習的主動性很強,上課認真聽講,回家認真做作業,各科成績也不錯,可是就是數學「拖後腿」。老師家長紛紛找原因,有說學習態度有問題的,有說學習方法不對的,還有說沒上補課班的,可是想盡一切辦法就是挽救不了數學的成績,仿佛學生被數學徹底拋棄,判了死刑。數學既強調天賦,又需要努力1.神經科學家發現,有5個不同的認知系統控制著數學思維。
  • 學好數學,需要理解數學的本質
    看大家在討論小學數學和奧數的內容後,她提出了自己的過來人經驗。根據我自己的學習經驗,確實如此。學好奧數,不等於學好數學;學好數學,不等於學好奧數。當然,這兩者可以同時學好,不過本質上不是一個東西。我的奧數水平很差,只在五年級的時候參與過一次奧賽尖子班海選,尖子班第一次培訓完考試就被刷下來了。
  • 激發孩子求知慾望,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培養學習興趣要注重方法!
    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畢竟學習這件事持續時間很長,而學習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需要艱苦的思考、記憶、練習才能掌握知識點,需要放棄娛樂的時間,需要平心靜氣,需要集中精神。學習興趣需要家引導和培養。學習是一件苦事累事難過的事,如何把它變成一件感興趣的事,不是那麼簡單的。培養興趣之前,先讓學生感到有興趣,那就從直觀認知到理性認識開始。
  • 潭州教育指繪特色興趣課程,激發更多人的學習繪畫興趣
    對於繪畫,有人認為那些繪畫水平高的原因在於與生俱來的創造力和藝術靈感,而往往對於自己的繪畫能力,似乎認為並不是那麼有天賦。但其實很多時候,限制我們繪畫水平的也許只是環境,過去傳統的繪畫方式需要大量的繪畫用品,會讓很多人望而卻步。但在如今的高科技時代,一切都變得不再是那麼遙不可及。
  • 都說英國教育要向中國「抄作業」,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近年,隨著紀錄片《我們的孩子足夠堅強嗎?》爆紅網絡,英式教育被中式教育強力K.O.的一幕印在大眾腦海。英式教育真的一無是處麼?外灘君連線目前任職於倫敦某一公學,有著多年中英兩國教育經驗的Ryan老師,讓他帶我們看看新冠疫情之下,「停課不停學」的英國教育現狀幾何,並與我們聊聊他眼中的英國教育存在哪些特色。
  • 小學1-3年級數學順口溜丨趣味記憶 數學學習更輕鬆!
    數學在學生的學習生涯中十分重要,跟生活也息息相關,但是繁雜的數學公式、定理讓很多學生望而卻步,尤其是小學生活潑好動,在上課時更是注意力分散,容易開小差,對數學不感興趣。這就需要老師和家長要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