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熬夜陪讀心焦,有人催娃早點睡覺,其實你只需要做到這三件事

2021-01-07 騰訊網

父母對待孩子無外乎三種情況:

一是事事管、時時管,做了很多事,效果卻不好;

二是什麼都不管,什麼都不做,放任自流,不聞不問,結果更不好;

三是也管但不全管,做得不多,但都切中要害,孩子成長一帆風順。

顯然,「什麼都做」和「什麼都不做」都過於極端,失之偏頗,並不可取。傑出的父母從來都是「有所為有所不為」,更明確地說,只做三件事。

第一件事:培養良好的親子關係

好的關係勝過許多教育。父母什麼時候與孩子關係好,對孩子的教育就容易成功;什麼時候與孩子關係不好,對孩子的教育就容易失敗。而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其關鍵在於「定位」:

01.不當「法官」,學做「律師」

有些父母看到孩子出了問題,便迫不及待地當起了「法官」,這是很危險的。

孩子的內心世界豐富多彩,父母要積極地影響與教育孩子,對於這些,不了解其內心世界便無從談起。而了解孩子的第一要訣是呵護其自尊,維護其權利,成為其信賴和尊敬的朋友。

即父母對待孩子,要像「律師」對待自己的當事人一樣,了解其內心需求,並始終以維護其合法權利為唯一宗旨。

2、不當「裁判」,學做「拉拉隊」

在人生競技場,孩子只能自己去努力。父母既不應替代孩子,也不該自作主張去當「裁判」,而應該給予孩子一種保持良好競技狀態的力量,即「拉拉隊」的力量。這樣更能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心,而這正是家庭教育的核心任務。

父母做孩子的「拉拉隊」,既要善於發現和讚美孩子,還要引導孩子正確面對失敗,在挫折面前做孩子的戰友。

3、不當「馴獸師」,學做「鏡子」

孩子只有認識自己才能戰勝自己,但他們通常只能依據他人的反饋來認識自己,這時父母的「反饋」作用即鏡子的作用就很重要了。

不做「馴獸師」,學做「鏡子」,才能幫助孩子提高自我意識,才能讓孩子不害怕父母的「權威」,轉而和父母溝通。

教育是三分教,七分等。「等一等」是很有用的。比如我們被蚊子叮一下,不管它,很快就會沒事,若總去撓,卻要很長時間才能好。原因就是人體有一定的自我治癒功能,被蚊子叮一下自己很快就會好,施加外力只會適得其反。

教育也是這個道理。停下來,等一等,給孩子傾訴的機會,和孩子有效地溝通,不用教育就能解決問題。

第二件事: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

習慣決定孩子的命運,再也沒有什麼比習慣的養成更重要了。父母如果不注重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無疑是在葬送孩子美好的未來。

1、一切從習慣培養開始

養成教育是管一輩子的教育。智育是良好的思維習慣,德育是細小的行為習慣,素質教育更加體現在人的細小的行為上。

大量事實證明,習慣是一種頑強的力量,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孩子的一切都從習慣培養開始。

2、習慣養成絕非一日之功

習慣是個大問題,是大智慧。良好習慣的養成絕非一日之功,其主要原則是:低起點、嚴要求、小步子、快節奏、多活動、求變化、快反饋、勤矯正。

習慣養成關鍵在頭三天,決定在一個月。父母要充分尊重孩子的權利,讓孩子在習慣養成中發揮主人翁作用。

3、通過習慣培養鑄造品格

教育猶如海上行船,必須按正確的航線行駛,否則,船越大越有觸礁沉沒的危險。

人的品質,決定了人的發展方向。家庭教育的一個核心任務就是培養孩子成為一個真正的人。但人格的培養問題通常很難落實到具體操作上來。

不過,研究者發現,習慣與人格相輔相成,習慣影響人格,人格更會影響習慣。正派、誠實、責任心、愛心、合作精神、講究效率等品格都可以通過習慣培養來鑄造。

第三件事:引導孩子學會學習

吸引孩子熱愛學習、引導孩子學會學習是父母的一項重要職責,也是父母的真正魅力所在。

1、孩子厭學是有原因的

放任不管,任其瀟灑;亂管瞎管,種瓜得豆;嘮叨數落,肆意打罵;代替包辦,製造「機器」……父母若採取如此種種不明智的做法,只會使孩子越來越不愛學習。

孩子不愛學習只是表面現象,背後一定有原因:是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沒有找到孩子最擅長的方面?沒有科學用腦?是父母阻礙了孩子的「玩中學」的天性?是孩子沒有意識到學習是他自己的事情……找到背後的原因,才可能幫助孩子走出厭學的陰影。

2、激發孩子的求知慾和學習潛能

孩子缺乏求知慾,通常不是父母的影響或者要求不夠,而是阻塞了孩子的興趣。

興趣(好奇心)、夢想、成就感、質疑、感恩、發奮、發憤等都是疏通和啟發孩子求知慾的通道。而對於孩子來說,所謂競爭優勢就是潛能得到有效的開發而已。心情、開竅、暗示、遐想、砥礪、計劃是激發孩子學習潛能的六大原則。

潛能開發雖沒有絕對的「時間表」,但也有步驟,比如建立目標、控制情緒、磨礪意志、專注於一點等都是非常重要的。

3、孩子考第一是有方法的

「愛學」是「會學」的前提,而「會學」是「愛學」的保證,「會學」才能「學好」。

孩子要想考第一,必須要掌握一些具有決定性作用的好方法,如:按計劃完成、認真寫字、慢慢看課本、整理錯題、隨手筆記、無私幫助同學、高效率考試、自由自在地寫作等。

最有用的真東西是需要靜下心來思考、提煉的。教育孩子並沒有父母想像的那樣複雜,抓好了親子關係、習慣培養、學習這三件大事,父母成為傑出的父母,孩子成為傑出的孩子,就都不是遙遠的夢幻了!

相關焦點

  • 全職陪讀奶爸:我不敢放手,只能陪讀
    我,娃爸,全職陪讀:橫心放下四海夢,俯首甘為一「宅爸」;全力迎接新高考,無怨無悔護佑娃。陪讀的日常叮鈴鈴的鬧鐘開啟了我一天的陪讀生活。5點26分,我起床,做飯。作為父母,我們竟然沒有察覺到冬哥的心理變化,直到發生了一件事。一天深夜,大約凌晨兩點,我朦朦朧朧聽到大門關門的聲響,驚覺起身,看到冬哥房門開著,人卻不在床上。娃媽隔窗看到冬哥騎自行車走了,催我下樓,哪裡還來得及,小區外面兩個方向,冬哥不知所蹤。
  • 為什麼有人喜歡熬夜?長期熬夜又有什麼危害?醫生告訴您
    為什麼有人會喜歡長期熬夜?一直以來,我們都習慣用「夜貓子」一詞來形容長期熬夜的人,尤其是年輕人群。一般來說,熬夜時間比大多數人晚的任何人都被視為潛在的夜貓子。其實對於大多數夜貓子而言,他們並不是睡不著,也並不是工作忙、壓力大,即使他們沒有外部環境幹擾,也很難做到早於其自然的睡眠意願上床睡覺。
  • 最大的幸福莫過於三件事有人信你,有人陪你,有人等你
    沒有人能定義你的未來,除了你自己。二、突然發現,我們還是那麼的小,那麼的不成熟。又有什麼資格去談論愛情呢?用你多餘的精力去好好愛你的父母吧!因為他們才是你應該第一個愛的人!三、當他喜歡你的時候,你不喜歡他。當他愛上你的時候,你喜歡上他。當他離開你的時候,你愛上了他。
  • 才7月,就有人複習到晚上2點再睡覺嗎?
    還有同學看了別人的學習方式再看看自己後直接慫了,發出了「怪不得別人能考上」的感慨……可是,大家都被截取的這一段比較有衝擊力的話給矇騙了,後面學姐其實解釋了:「你以為是我的自律嗎?不不不!通常他們能做到晚上十點半到十一點之間回寢室,第二天六點多就起床,而且好幾個月甚至直到考試都雷打不動,到了衝刺有的同學還要再多幾個小時的加持,這是最要命的,也是他們最讓人欽佩的地方。但像這樣、能做到這樣的人又有多少呢?和他們一對比,好像咱們大多數同學都是像這樣堅持一禮拜,或一個月?
  • 為何有人倒頭就睡,有人卻常半夜失眠?差別可能就在藏在4件事上
    如果你在白天失去了100萬個細胞,而在晚上只補充了50萬個細胞,那麼你的身體就會出現缺陷。久而久之,人就會變成糠,像蘿蔔糠一樣。世界上為什麼會有百歲老人?因為他們每天晚上21點準時上床睡覺。畢竟,睡不著真的會影響你上班和第二天的工作,一過了12點內心就開始害怕起來~「我要睡覺!我想快點睡著!」「有人能救我嗎?」
  • 做到了這兩點,半夜2點睡覺也不算「熬夜」
    比如,你每天都是半夜2點睡覺,早上10點起床,養成了一個固定的屬於你自己的生物鐘,那麼你這就不算熬夜,而是屬於晚睡。所以,總的來說,睡眠周期不規律,加上睡眠時間也不充足,這樣才稱為「熬夜」。晚睡好過熬夜,但是再好的「晚睡晚起」也比不上正常睡眠來得健康。
  • 一睡覺就做夢是怎麼回事?對身體有影響嗎?原因望你對照自查
    睡覺做夢是再正常不過的一件事了,基本上每個人都有遇到過這樣的情況,常常說:日有所思,夜有所夢,也有人說夢境是相反的,不管是哪一種,都是正常的現象。不過有些人比較特殊,幾乎不做夢,還有些人幾乎一睡覺就做夢,經常做夢對身體來說可不是什麼好事。
  • 不愛做這三件事的女人,或讓衰老來得更快,早點改,趁早保養才好
    一、不愛做這三件事的女人,或讓衰老來得更快,早點改,趁早保養才好1、不愛防曬很多女人在夏天的時候,感覺太陽太大紫外線會傷害皮膚,所以每天都會用防曬,但到了秋冬天氣不好的時候,卻懈怠了。這個護膚習慣可不好,其實秋冬季節的紫外線並不比夏天的少,若是不防曬的話,會讓皮膚的膠原蛋白和彈性纖維失去活力,讓皮膚出現皺紋和斑點,讓衰老加速的。2、不愛早睡熬夜這個習慣可不只男人有,很多女人也會習慣性熬夜刷劇或者玩遊戲的。
  • 這世間最幸福的三件事是:有人愛,有事做,有所期待
    讓我遇見好的伴侶,讓我能做自己喜歡做的事,讓我心裡有愛,眼裡有光,有所期待。我擁有真正的愛情,因為老公,讓我擁有一份人人羨慕的婚姻。我和老公是高中同學,大學我在南方上學,他在北方,大一的時候,我們確定了戀愛,異地戀三年。就在我上大四時,他來到我的城市,陪我讀書。
  • 資深媒體人媽媽:放心給娃看電視,是因為我做到了這四件事
    擔心孩子們沒有節制力,一不小心就沉迷下去了但小E今天請到的這位媽媽,她卻說給娃看電視不一定是壞事,只要你能做到這幾件事……周小立資深媒體人這幾天,她正在重看《藍色星球2》第N遍,因為終於等到了中文版。很多人會質疑:「你給寶寶天天看電視?」「小孩怎麼能看電視,傷眼睛的!」「自從有了寶,我家電視就再也沒開過。」「為了不給娃看電視,我家連電視機都沒有。」……類似這樣的話,很多家長肯定都聽(說)過。好像只要給寶寶看電視,家長就是「罪人」,是不負責任。
  • 職場殘酷真相:只需要這3件事你就會被「毀掉」!聰明人應早警惕
    俗話說得好「人定勝天」、「事在人為」,只要你的方向是正確的,那麼你就能夠辦成許多大事。然而,如今卻有很多職場人士不懂這個道理,尤其是踏入職場沒多久的年輕人,更是常常會做些「不好」的事情。職場殘酷真相:只需要這3件事你就會被「毀掉」!聰明人應早警惕。
  • 在上海過年,有人遺憾有人鬆了口氣:「不用被催婚」
    春節將至,這成為了很多人關心的話題。近期國內疫情形勢複雜,各地相繼倡導大家就地過年,減少人員流動。今天,東方網記者採訪了4位選擇在上海過年的外地人。第一次獨自在外過年,有人覺得「挺好,不用被催婚」;有人看了父親寫的「勸退小作文」,溼了眼眶…… 不用面對催婚的「世紀難題」,挺好昨天,黑龍江省新增確診病例40例、無症狀感染者50例。
  • 當你覺得堅持不下去的時候,試著做下這幾件事……
    ,其實你可以當做是上帝送給我們的假期,既然如此,為何不好好利用這段難得的假期,積累沉澱、逆勢生長?你可能覺得這是我的迷之自信,你可能還想跟我討論「讀書無用論」的合理性,如果你有上述困惑,那請看看下面這則故事。 俞敏洪,新東方的創始人,大學裡讀了800本書。 三次高考,俞敏洪終於如願考上了北京大學,然而一進學校,他才發現自己和周圍同學的差距有多大。
  • 又一起高中生弒母案:全職陪讀媽媽為啥吃力不討好
    所以陪讀媽媽的常態是這樣的:忍耐,忍耐,忍耐,忍耐,告訴自己:孩子高三壓力很大,我要控制情緒,不要給他施加壓力,忍耐,忍不住,爆發,把前面所有忍住的情緒一次性傾瀉給孩子……周而復始。其次,人都需要有價值感,需要自己的付出受到肯定,證明這是有意義的。
  • 養貓三年,我後悔沒有早點做這6件事,你做了嗎?
    養貓三年,我後悔沒有早點做下面這6件事,你做了嗎?1、沒早點給貓咪給貓咪刷牙其實一開始養貓的時候,我也知道為了貓咪的口腔健康,最好堅持給它刷牙的。但是因為貓咪的不配合,每次都狼狽收場,所以漸漸地就放棄了。
  • 當「男生」知道,你為他做這「4件事」,依舊是無動於衷,該放手了
    而最可怕的在於,他明明知道你的初心,卻能表現得無動於衷。感覺你所做的這些,都是因為你離不開他,你不能脫離他而獨自生活。這是一個男生對你的不在乎,還是不愛你的表現。其實,你可以明白其中的道理,但是你能不能有次為自己而活,不在為他。
  • 晚上幾點睡覺叫「熬夜」?長期熬夜的4大危害,希望你正確對待
    那麼,晚上幾點睡覺叫「熬夜」?熬夜的定義是什麼?不同的人,對「熬夜」的理解也不同,部分人認為,晚上23點不睡覺就是熬夜,還有人認為,熬一通宵才叫熬夜。從中醫角度來講,晚上23點到早上7點的這個時間段,是身體的休息充電時間,因此至少應保證23點鐘的時候,已經進入熟睡狀態。如果你23點了,還沒有進入睡眠,就屬於熬夜。
  • 家長把三件事做好了,娃不太容易生病
    文|西紅柿媽媽現在是冬天了,可有的小寶貝,卻很喜歡「裸睡」,特別愛踢被子,根本就改不掉夏天的睡眠習慣,這可怎麼辦呢?寶媽小李最近就遇到了這個問題,她特意跑來留言說:家裡的娃平時挺乖巧,基本不太讓人操心。但唯獨睡覺這件事,真的惹人心煩啊!
  • 好好睡覺,才是最好的養生!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格物讀書,ID:gewuliangzhi】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有人說,最好的愛情是什麼樣子呢?一屋兩人三餐四季,我想這是最好的回答了。那肯定有人問,最好的生活是什麼樣子呢?我想沒有什麼比「好好吃飯,好好睡覺」更貼切的回答了。
  • 就算你不想「和貓咪一起睡覺」,這5件事你都該知道!
    現在生活中飼養貓咪的人越來越多了,相信不少人都很喜歡和貓咪睡覺吧,也有不少人是不讓貓咪跟自己睡覺的,其實就算你不想和貓咪一起睡覺,有5件事主人都該知道!1、可以消除孤獨感其實和貓咪一起睡覺,可以讓主人感到安全感,讓自己不會感到孤獨,對於一些在外自己居住的人,養上一隻貓的話,好處還是很多的。起碼回到出租屋不會有孤獨感和焦慮感,所以養貓絕對不會後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