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經濟社會發展,離不開能源支撐,隨著工業化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人類對能源的需求越來越大,而現在很多能源供應,都需要耗費大量石油和煤等資源,給環境造成了很大汙染,特別是火力發電站這樣的大汙染源,讓人類感覺到獲取能源,需要付出的代價越來越大,想要獲得想要獲得更多的清潔能源,也是未來人類最大的追求。
中國的嫦娥5號順利從月球表面挖土歸來,讓人們對月球有了更加深刻地了解。月球被太陽照射,一個周期大約在14天左右,可以說月球表面具有豐富的太陽能資源,而且月球沒有大氣層,可以減少太陽能的損耗。去天文學家估算月球每年接受的太陽能總量,相當於地球上人類每年消耗能量總和的2.5萬倍,換句話說,只要把月球太陽能資源充分利用起來,完全可以解決目前人類對所有能源的需求。
出於這樣的考慮,有科學家已經提出了一個大膽的設想,就是在月球表面建設大型的太陽能發電廠,通過電波的形式,將月球的太陽能傳送到地球,從而實現了電力的傳輸,這種做法在科學理論上是可行的,比如說我們現在有不少的手機,使用的就是無線充電方式,這就是通過電波磁場來傳播電能的方式。
在月球表面建設大型的太陽能發電廠,能夠廣泛地收集來自太陽的能量,通過電波傳送到地球。這是一個永久可持續能源供應模式,只要人類能夠在建立月球基地,就能夠保證月球大型太陽能電廠的穩定運行和日常檢修。
更重要的是人類的星際貨物運輸飛船,也取得了決定性突破。據俄羅斯官方媒體報導,俄羅斯研發的核動力太空拖船已經取得重大進展,這艘名為核子的核動力太空拖船,以核動力為能源,載貨量大,實現永久續航,能夠大幅度的降低貨物空間運輸成本,能夠在200天的時間內,將10噸貨物運往月球表面,這種運輸能力,將為人類在月球建立月球基地,提供了可靠支撐。
在月球建立大型的太陽能電廠,是未來人類可行的能源代替方案,這是一個成本低廉,零汙染的綠色項目,而且載人登月技術已經不是什麼難題,要實施月球表面建立太陽能電廠計劃,在技術上已經成熟。解決能源問題,地球的環境汙染問題,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得到緩解,這是對人類未來發展具有決定性意義的重大項目,值得人類去研究和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