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月球表面建設大型太陽能發電站,徹底解決人類的能源需求

2020-12-24 三農傳人

人類經濟社會發展,離不開能源支撐,隨著工業化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人類對能源的需求越來越大,而現在很多能源供應,都需要耗費大量石油和煤等資源,給環境造成了很大汙染,特別是火力發電站這樣的大汙染源,讓人類感覺到獲取能源,需要付出的代價越來越大,想要獲得想要獲得更多的清潔能源,也是未來人類最大的追求。

中國的嫦娥5號順利從月球表面挖土歸來,讓人們對月球有了更加深刻地了解。月球被太陽照射,一個周期大約在14天左右,可以說月球表面具有豐富的太陽能資源,而且月球沒有大氣層,可以減少太陽能的損耗。去天文學家估算月球每年接受的太陽能總量,相當於地球上人類每年消耗能量總和的2.5萬倍,換句話說,只要把月球太陽能資源充分利用起來,完全可以解決目前人類對所有能源的需求。

出於這樣的考慮,有科學家已經提出了一個大膽的設想,就是在月球表面建設大型的太陽能發電廠,通過電波的形式,將月球的太陽能傳送到地球,從而實現了電力的傳輸,這種做法在科學理論上是可行的,比如說我們現在有不少的手機,使用的就是無線充電方式,這就是通過電波磁場來傳播電能的方式。

在月球表面建設大型的太陽能發電廠,能夠廣泛地收集來自太陽的能量,通過電波傳送到地球。這是一個永久可持續能源供應模式,只要人類能夠在建立月球基地,就能夠保證月球大型太陽能電廠的穩定運行和日常檢修。

更重要的是人類的星際貨物運輸飛船,也取得了決定性突破。據俄羅斯官方媒體報導,俄羅斯研發的核動力太空拖船已經取得重大進展,這艘名為核子的核動力太空拖船,以核動力為能源,載貨量大,實現永久續航,能夠大幅度的降低貨物空間運輸成本,能夠在200天的時間內,將10噸貨物運往月球表面,這種運輸能力,將為人類在月球建立月球基地,提供了可靠支撐。

在月球建立大型的太陽能電廠,是未來人類可行的能源代替方案,這是一個成本低廉,零汙染的綠色項目,而且載人登月技術已經不是什麼難題,要實施月球表面建立太陽能電廠計劃,在技術上已經成熟。解決能源問題,地球的環境汙染問題,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得到緩解,這是對人類未來發展具有決定性意義的重大項目,值得人類去研究和投入。

相關焦點

  • 太空太陽能發電站給我們提供能源需求,這個項目聽起來有點香
    要克服這一挑戰,就需要徹底改變我們的能源生產和消費方式。近年來,可再生能源技術發展迅速,效率提高,成本降低。但阻礙它們吸收的一個主要障礙是它們不能提供持續的能量供應。風能和太陽能發電廠只有在風吹或陽光明媚的時候才能產生能量,但我們每天都需要24小時不間斷的供電。最終,我們需要一種大規模儲存能源的方法,然後才能轉向可再生能源。
  • 太空中的太陽能或許可以滿足地球的能源需求
    克服這一挑戰需要我們徹底改變生產和消耗能源的方式。最近幾年,可再生能源技術發展迅速,效率更高、成本也更低。但是採用可再生能源的一個主要障礙在於,它們無法持續提供能量。風力發電場和太陽能發電場只有在風使勁吹或太陽當空照的時候才能產生能量,但我們每一天每一小時都需用電。因此,我們在普及可再生能源之前,首先得找到一種大規模存儲能量的辦法。
  • 太空太陽能發電站來了
    但是,吸收它們的一個主要障礙是它們不能提供持續的能源供應。風電場和太陽能發電場只有在颳風或陽光明媚的時候才能產生能量,但我們每天都需要全天候的電力。歸根結底,在我們轉向可再生能源之前,我們需要一種大規模儲存能源的方法。 繞過這一問題的一種可能方法是在太空中產生太陽能。這樣做有很多好處。天基太陽能發電站可以一天24小時繞軌道面對太陽。
  • 最近,在太空製造太陽能發電站的研究取得進展,這將「拯救地球」
    歐洲航天局已經意識到「太空發電站」的潛力,現在正尋求資助這些項目,預測我們將從太空獲得的第一個工業資源是「發射能量」。氣候變化是我們這個時代最大的挑戰,因此有很多利害關係。從全球氣溫上升到天氣模式的變化,氣候變化的影響已經在全球範圍內感受到。要克服這一挑戰,就必須徹底改變我們生產和消費能源的方式。
  • 中國把發電站建到月球上?外國媒體稱,又是一項「瘋狂」的計劃
    為了資源可以被充分循環利用,人類開發了光能、太陽能、風能等新能源,不過我國又開啟了一項新計劃,外國媒體稱這是「瘋狂」的計劃,這是為什麼呢?我們先來說說我國地月空間經濟區。這個「瘋狂」的計劃,指的是中國在2030年將首先開展太空太陽能發電項目,太空太陽能發電項目是利用衛星在太空中把太陽能聚集起來,然後把能量集中射向地面,再轉變成電能供人類使用。
  • 我國在發電站周圍養了一群羊,直接解決世界難題,外國人不得不服
    人類現在不得不正視的一點是,地球只是一顆並不算大的行星,資源也不是無窮無盡的,人類必須要面對地球能源可能耗盡的事實,但如果單純地減少使用,這對於現代社會來說還不太現實,於是人類決定尋找新的能源。相對於煤炭、石油這種儲量固定的能源來說,太陽光可以說是一種清潔又持久的能源了,地球上的生命都離不開陽光,人類也在科技的發展中學會了利用太陽光,現在許許多多太陽能發電站已經建立起來了。
  • 中國在太陽能發電站放幾千隻羊,出於什麼原理呢?今天算明白了
    眾所周知中國擁有著遼闊的領土範圍,蘊含著人類所需的豐富的資源,此外我們還有大片的海洋資源以待開發。對此很多人認為中國是不存在能源危機的風險的,然而事實並非如此,中國人口眾多,考慮到後代的可持續發展,中國當前也需要合理的能源戰略。
  • 人類何時能完成月球基地的建設?理想的月球基地可能是什麼樣的?
    人類何時能完成月球基地的建設?就以目前的科學報導暫無非常具體的時間規劃。但是我們可以想像一下建立月球基地會面臨哪些困難?1、月球上沒有空氣和水,因此建立月球基地會採用全封閉的結構,空氣和水則需要從地球上運輸,或者使用設備通過化學的方法進行生產。
  • 中國人的智慧:在發電站放幾千隻羊,解決一個世界大難題
    眾所周知,人類社會自工業革命以後,科學技術得到了迅猛的發展。與此同時,在這幾百年的時間裡,各式各樣的能源被我們開發出來,除了傳統的化石能源以外,甚至還已經懂得利用核能。只不過,核能的利用和開發還沒成為主流,現階段人類社會廣泛使用的能源,仍然以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為主。
  • 中國太陽能發電站,為什麼總會養一群羊?一個世界難題迎刃而解
    太陽能是一種發展潛力巨大的清潔能源,而我們在太陽能發電領域早已取得世界矚目的成就。我們不但是世界最大的太陽能板生產國,在西部的廣大地區,一個個太陽能光伏發電站正在拔地而起,尤其在內蒙和甘肅等省份,太陽能發電站更是方興未艾。
  • 在月球上建立太陽能基地
    相比之下,部分科學家所設想的到月球開採氦3資源以供熱核反應使用顯得更為實際。   如果超過地球這個界限,實際上我們在月球上建立太陽能基地是最佳選擇。首先月球上的一天相當於地球上的2周,日照時間長。其次月球上沒有大氣層,太陽光可以不受損失的直接被利用。最後,月球離我們最近。
  • 在未來很有可能成為現實的,月球7大奇妙科學構想!
    月球作為人類最近的衛星它的「價值」不言而喻,比如在未來人類是否能在月球上開採礦石?月球在未來能給我們帶來了什麼「商機」和經濟價值?月球會成為我們最新的旅遊目的地嗎?科學家們列舉出了以下關於月球的七個奇妙想法也許在未來很可能會實現。
  • 人類要想佔領月球,先要克服3個難題,才能在月球上建基地
    筆者:三體-小遙最近,有關在德國舉行月球模擬實驗的消息引起了巨大的轟動。人們可以在面積達到1000多平方米的模擬月球上體驗太空生活,為了增加實驗的真實性,科學家們還藉助了很多先進的儀器,最大程度的還原月球表面的特殊環境。
  • 能源解讀:日本新能源的發展背景與「ERAB」
    原因②光伏發電,一般企業即使沒有特別的技術和技術優勢也能參與建設。原因③清潔能源的環保形象和打破只限大企業參與的發電事業,促進了個人投資並帶來了新的商機等,吸引了很多企業家的關注。原因④普通投資者可以承受的出資金額,具體來說一所2000萬日元以下成本的光伏發電站,表面收益率可以達到10%以上。
  • 英國研究建立太空太陽能發電站,用雷射輸電回地球
    在英國政府資助的一個項目的幫助下,太空中的太陽能發電站能夠將「零排放的電能」傳輸到地球上可能很快成為現實。在地球上空的宇宙空間中,沒有雲霧來阻擋太陽光線——這使得太空太陽能電站成為一個恆定的零碳能源。為了滿足地球日益增長的能源需求,英國政府委託對天基太陽能(SBSP)站概念進行了新的研究。他們的想法是,這些觀測站將捕獲從未到達地球的太陽能量,並使用雷射束將這些能量安全地送回地球。這個想法最早是由科幻作家艾薩克·阿西莫夫在1941年的科幻短篇小說《Reason》中提出的。
  • 全球和各國的最大發電站
    指不能重複產生的天然能源,它隨人類的利用而越來越少,如化石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氣)和核燃料(如鈾、釷等)。  ⑵  可再生能源。指能夠重複產生的天然能源,即不會隨它本身的轉化或人類的利用而日益減少,如太陽能、水能、風能、地熱能、海洋能、生物質能、潮汐能等。
  • 科學利用太陽能才是關鍵
    這其中儲量豐富的太陽能是目前我們最常使用的再生能源之一。 我們知道,太陽是一個巨大的火球,中心可以達到數百萬以上的溫度,表面也有5800攝氏度。太陽80%的質量是由氫組成的,在太陽的內部會發生質子鏈式核反應。地球上的能源主要來自於太陽,太陽和地球中間是真空的大氣層,因此只能通過輻射的方式將太陽能輸送到地球上。
  • 日本東北電力擬出資參與黑川郡大鄉町52MW太陽能發電項目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日本東北電力於6月5日宣布,將出資參與在宮城縣黑川郡大鄉町進行開發的52MW的大規模太陽能發電項目。該太陽能發電站將於2019年開始建設,目標是在2021年內開始運行。(來源:微信公眾號「PV JAPAN BRIDGE」)本次項目是在世界各地開展太陽能發電事業的法國Totar Solar國際公司(Total Solar),與Softbank集團子公司SB能源(東京都港區)、特別目的公司(SPC)宮城大鄉Solar Park聯合公司(東京都港區)同時參與開發建設。
  • 在月球建核反應堆是否安全?大力開發核能源加快駛向宇宙更深處
    月球上核裂變動力系統的藝術圖 圖片來源:CNBC網站目前的載人航天主要能源有3類:太陽能、化學能以及核能。隨著未來太空探索任務需求日益提高,以及太陽能、化學能在深空探索任務和星表探索任務中的局限性,必須依靠以核反應堆為基礎的核能源。
  • 人類將在月球開出第一朵花? 重慶大學牽頭設計「月面微型生態圈...
    今(12)日,記者獲悉,由教育部深空探測聯合研究中心組織,重慶大學牽頭設計的科普載荷「月面微型生態圈」將作為計劃明年發射的嫦娥四號「乘客」,首次被送入月球表面,人類將有望實驗在月球開出第一朵花。    究竟為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