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太陽能發電站,為什麼總會養一群羊?一個世界難題迎刃而解

2020-12-16 國外視角

太陽能是一種發展潛力巨大的清潔能源,而我們在太陽能發電領域早已取得世界矚目的成就。我們不但是世界最大的太陽能板生產國,在西部的廣大地區,一個個太陽能光伏發電站正在拔地而起,尤其在內蒙和甘肅等省份,太陽能發電站更是方興未艾。

但是我們發現了一個很有趣的現象,那就是在太陽能發電站內總會養一群羊,要麼就是雞鴨鵝等家禽,這究竟是為什麼呢?實際上,這正是為了解決一個世界性的難題。

太陽能雖然是一種清潔能源,但目前太陽能發電站的運營成本很高。除了電池板本身價值較高外,在太陽能發電站使用的時候,還要面臨電纜安全,電池維護,此外,清除地面上的雜草也是必須的過程。在太陽能板的遮蔽下,下方的各種植物將會瘋狂生長,這些植物會跟電糾纏在一起,還會影響光電的轉化效率,影響發電站地面設備的熱量散發,提高發生火災的危險。

現如今在世界各地的太陽能發電站,除草是重要的日常開支。為了清理這些雜草,發電站不得不僱傭大量的人力除草,除草機本身會威脅到電纜的安全,故而很少使用。而我們選擇在太陽能發電站養羊,實際上就是一種清理雜草的好辦法。

羊的體型適中,和太陽能發電站電池板正好搭配。平時的時候,這些羊就在發電站內自由自在地吃草,如果天氣太熱,還能躲在電池板底下乘涼。這樣的方式不但能夠起到很好的除草效果,養出來的羊品質也非常好,還能為發電站額外增加一筆收入。

實際上,這種太陽能發電站和養殖業相結合的方式,已經拓展到了世界上許多國家。羊這種動物很乖巧,它不會咬壞電線,只喜歡吃草。有數據顯示,一隻成年山羊一天就能吃掉5斤的雜草,而且只要有空它們就在吃草,簡直是太省心了。工作人員只需要在發電站內放置必要的飲水設施,供這些羊飲用即可。一般情況下,清理一片上百畝的太陽能發電站,100隻山羊只需要半個月的時間。

這無疑是一項創舉,和我們古人堅持的生態農業模式一脈相承。

相關焦點

  • 我國在發電站周圍養了一群羊,直接解決世界難題,外國人不得不服
    但全世界的太陽能發電站都有一個令人困擾的問題,而這個問題竟然最後被中國人用養一群羊的方式解決了,令外國人不得不佩服中國人是智慧,這究竟是什麼問題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太陽能顧名思義就是利用太陽的光照來轉化成電能,這就要求太陽能發電站需要建在光照充足、地勢開闊的地方。
  • 中國人的智慧:在發電站放幾千隻羊,解決一個世界大難題
    古代的太陽能利用這也就意味著,開發新能源是擺在每個國家面前的一個難題。如何利用太陽的能源,成為了許多人開始思考的一個問題。他們每年都會有專人來到當地進行除草,過一段時間之後再重新除一次,這樣循環往復直到太陽能發電廠停止運營。奇妙思路解決難題很顯然,這樣的處理方式不僅非常麻煩,而且後續的人工費用也非常昂貴,並不是一個值當的買賣。針對這一情況的發生,我國科學家想出了一個非常完美的方法,解決了這一難題,那便是在發電站放幾千隻羊。
  • 我國在發電站放了幾千隻羊,輕鬆解決世界難題,西方專家:佩服
    中國人民自古以來就是直接上最具智慧的民族,像開天闢地的四大發明就是我們古人通過自己的智慧創造出來的,直到現在還在造福人類,經過上千年的發展,現如今中國人民的智慧更高,在很多令世界各國頭疼不已的問題上面都有自己獨特的獨特的方法,令世界各國紛紛效仿。
  • 太空太陽能發電站來了
    但是,吸收它們的一個主要障礙是它們不能提供持續的能源供應。風電場和太陽能發電場只有在颳風或陽光明媚的時候才能產生能量,但我們每天都需要全天候的電力。歸根結底,在我們轉向可再生能源之前,我們需要一種大規模儲存能源的方法。 繞過這一問題的一種可能方法是在太空中產生太陽能。這樣做有很多好處。天基太陽能發電站可以一天24小時繞軌道面對太陽。
  • 中國受到各國矚目!耗資10億改造一個「洞」,德:是一次壯舉
    隨著我國坐上全面發展的快車,最近幾年一直迎來不少「高光時刻」,每次突破都受到各國矚目,成為大家矚目的焦點,不斷登上世界各國「熱搜」。這段時間,我們又「火了」,耗資10億挖出一個「洞」,德:是一次壯舉。上海世茂深坑洲際酒店就是其中一個,可以說利用廢棄礦坑變廢為寶,堪稱世界建築奇蹟。而今天跟大家說的,也是利用礦坑進行改造,其實這裡就是巨型太陽能發電站。說到太陽能大家腦海中閃過一望無際沙漠上排列整齊的光伏發電站。實際上,由於土地用途的限制,太陽能發電站已經往山裡發展,並且坡度也逐漸變大,這樣可用於搭建太陽能發電站土地也愈發緊張。
  • 中國在太陽能發電站放幾千隻羊,出於什麼原理呢?今天算明白了
    眾所周知中國擁有著遼闊的領土範圍,蘊含著人類所需的豐富的資源,此外我們還有大片的海洋資源以待開發。對此很多人認為中國是不存在能源危機的風險的,然而事實並非如此,中國人口眾多,考慮到後代的可持續發展,中國當前也需要合理的能源戰略。
  • 太空太陽能發電站給我們提供能源需求,這個項目聽起來有點香
    一個太空太陽能發電站可以一天24小時地繞軌道直面太陽。地球大氣層也會吸收和反射一些太陽光,因此大氣層上方的太陽能電池將接收更多的陽光,產生更多的能量。但要克服的關鍵挑戰之一是如何組裝、發射和部署這種大型結構物。一個太陽能發電站的面積可能要達到10平方公裡,相當於1400個足球場。使用輕質材料也很關鍵,因為最大的開支將是用火箭將空間站發射到太空的費用。
  • 在月球表面建設大型太陽能發電站,徹底解決人類的能源需求
    人類經濟社會發展,離不開能源支撐,隨著工業化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人類對能源的需求越來越大,而現在很多能源供應,都需要耗費大量石油和煤等資源,給環境造成了很大汙染,特別是火力發電站這樣的大汙染源,讓人類感覺到獲取能源,需要付出的代價越來越大,想要獲得想要獲得更多的清潔能源,也是未來人類最大的追求
  • 最近,在太空製造太陽能發電站的研究取得進展,這將「拯救地球」
    天基電站正從一個空想變成一個重要的工程前景,因為科學家們希望它們能將可再生能源送入軌道。這聽起來像科幻小說:漂浮在太空中的巨型太陽能發電站向地球發射大量的能量。20世紀20年代,俄羅斯科學家康斯坦丁齊奧爾科夫斯基首次提出了這個概念。
  • 中國人太瘋狂,他們用1.2萬面鏡子,就將難題迎刃而解
    沙漠也分有古代沙漠、鹽鹼沙漠、貿易風沙漠、中緯度沙漠、沿海沙漠,它們有的是在遷移的沙漠,有的是世界上最高的沙山,它們的顏色奇特,到處都是大自然天然形成的奇特景象,一望無際的黃沙,乾燥炎熱的天氣,一眼望過去,一篇渺無人煙荒涼壯觀的情形。沙漠大多數集中在西北地區,屬於邊疆的地域,是人們都不願意踏進去的地方,大那是沙漠也有一個很好的點,它可以開發利用發展風能、光能和熱能。
  • 中國把發電站建到月球上?外國媒體稱,又是一項「瘋狂」的計劃
    為了資源可以被充分循環利用,人類開發了光能、太陽能、風能等新能源,不過我國又開啟了一項新計劃,外國媒體稱這是「瘋狂」的計劃,這是為什麼呢?我們先來說說我國地月空間經濟區。這項龐大的計劃,讓外國媒體都紛紛報導,其中德國還報導表示,中國又開展了一項「瘋狂」的計劃。這個「瘋狂」的計劃,指的是中國在2030年將首先開展太空太陽能發電項目,太空太陽能發電項目是利用衛星在太空中把太陽能聚集起來,然後把能量集中射向地面,再轉變成電能供人類使用。
  • 太空中的太陽能或許可以滿足地球的能源需求
    但是採用可再生能源的一個主要障礙在於,它們無法持續提供能量。風力發電場和太陽能發電場只有在風使勁吹或太陽當空照的時候才能產生能量,但我們每一天每一小時都需用電。因此,我們在普及可再生能源之前,首先得找到一種大規模存儲能量的辦法。解決這個難題的一個可行辦法或許是在太空中產生太陽能。這種方式有很多優點。一個太空太陽能發電站可以一天24小時面朝太陽運行。
  • 全球和各國的最大發電站
    前些年,世界上最大的發電站是水力發電和核能發電,其他能源擠不進去。但是近年來有所變化,中國和韓國的燃煤發電廠加入了世界前20位的行列,同時中國的核能發電也進入行列。  全球前20座發電站  根據最新數據,目前世界上前20座發電站仍然被水力發電霸佔12席。
  • 世界上最大太陽能電站,總投資達13億美元,卻不在中國不在日本
    而今天小編要跟大家來聊一聊是世界上最大的太陽能電站,不知道是否有小夥伴了解過這個太陽能電站。其實太陽能電站的建立是一個大工程,中國也是有著規模比較大的太陽能電站的,不過卻都沒有今天要給大家介紹這個——巴德拉太陽能公園電站。這巴德拉太陽能公園是世界上最大的太陽能電站,不過這個太陽能電站卻不在中國也不在日本。
  • 英國研究建立太空太陽能發電站,用雷射輸電回地球
    在英國政府資助的一個項目的幫助下,太空中的太陽能發電站能夠將「零排放的電能」傳輸到地球上可能很快成為現實。在地球上空的宇宙空間中,沒有雲霧來阻擋太陽光線——這使得太空太陽能電站成為一個恆定的零碳能源。在《Reason》中,一個直徑一英裡的空間站被用作「能量轉換器」,用來收集陽光並將其傳送到整個太陽系。該研究的團隊將在英國和美國系統發明者的支持下,研究來自美國、英國和中國的三種現有SBSP概念。
  • 德國工程師:中國人不講「科學武德」,用1000隻鵝解決科技難題
    在這些年來,中國的科技發展速度非常快,在各個方面都做出了不俗的成就,就拿新能源技術來說,中國如今可以說是在新能源發展方面最好的國家之一,像是前幾天的三峽大壩工程在水力發電方面再次創下了世界紀錄,震驚中外。
  • 日本東北電力擬出資參與黑川郡大鄉町52MW太陽能發電項目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日本東北電力於6月5日宣布,將出資參與在宮城縣黑川郡大鄉町進行開發的52MW的大規模太陽能發電項目。該太陽能發電站將於2019年開始建設,目標是在2021年內開始運行。(來源:微信公眾號「PV JAPAN BRIDGE」)本次項目是在世界各地開展太陽能發電事業的法國Totar Solar國際公司(Total Solar),與Softbank集團子公司SB能源(東京都港區)、特別目的公司(SPC)宮城大鄉Solar Park聯合公司(東京都港區)同時參與開發建設。
  • 一群黑山羊背後的產業幫扶探索
    每到下午2點多,新鄉仔村的一片綠色山林裡遠遠望去總會有一些移動的小黑點,時不時還會傳來咩咩的聲音。詢問之後才發現,這是當地脫貧的產業寶貝黑山羊。東莞揭陽幫扶記④|一群黑山羊背後的產業幫扶探索(附視頻)新鄉黑山羊新鄉仔村是東莞市橫瀝鎮對口幫扶的貧困村,從2016年東莞派駐駐村隊伍開始,如何引入產業提高當地造血功能成為扶貧幹部的駐村後的第一難題
  • 日本教授:中國不可怕,可怕的是中國除高鐵外又出了一張中國名片
    眾所周知,中國在這幾十年的時間內發展極其迅猛,不僅在經濟上趕超了日本成為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更重要的是中國在許多領域都有著自己的見解以及突破,就比如說中國的首次提出了可以將太陽能作為自己的發電站,更是準備在太空站建立自己的天基太陽能發電站,不僅如此中國的天眼超越了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天眼」,甚至於領先於世界30年,這些種種更是凸顯出中國在科技方面努力專研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