瘧原蟲抗癌療法倫理審查遭質疑,專家稱倫理審查機制正在修訂

2021-01-20 澎湃新聞

「瘧原蟲抗癌療法」刷屏後,境遇猶如「冰火兩重天」:一面是業內同行的猛烈質疑,一面是患者的踴躍報名,此前項目相關方已宣布因滿額暫停招募。

瘧原蟲治療愛滋病、萊姆病、癌症等研究,相關的臨床試驗均因缺乏有效性證據而未被批准在美國開展,但卻在中國、墨西哥等地卻不斷拿到「通行證」。

陳小平團隊的一項臨床試驗被指責系「委託倫理審查」——該研究與廣州復大腫瘤醫院合作,但倫理審查批件並非由該院的倫理委員會出具,而是由第三方的中國註冊臨床試驗倫理審查委員會出具。

國內一名從事倫理學研究的專業人士金宇(化名)稱,按照國家衛健委2016版《涉及人的生物醫學研究倫理審查辦法》規定,應該由開展臨床試驗的醫療機構成立倫理委員會,並對相關研究項目進行審查,「委託倫理審查目前原則上是不允許的,就像賀建奎(的基因編輯嬰兒試驗)不能委託和美醫院審查一樣,最後出事了。」

近日,多名廣州復大腫瘤醫院(下稱復大醫院)的人員向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稱,與陳小平團隊合作的臨床試驗具體是由中科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負責的,復大醫院僅配合監測病人身體情況,相關倫理審查也由中科院負責。對於這一說法,陳小平團隊工作人員稱現階段不便對媒體回應任何問題。

中國科學院前沿科學與教育局一名業務處室工作人員告訴澎湃新聞,涉及到人的臨床試驗,開展的前提是應該由合作的醫療機構進行倫理審查,「科技部最近剛發文要求加強項目倫理審查,相關工作會穩定推進,但是陳小平的試驗已經開展了好多年,而且據了解他已經應該是處於退休返聘狀態。」

2月18日,國家衛健委醫學倫理專家委員會副主任樊民勝向澎湃新聞透露,包括其在內的很多專家已經多次呼籲,應該將倫理委員會上升到國家層面去管理,「據我所知,現在(有關部門)正在操作,對倫理審查(機制)進行修訂,但是什麼時候落地,我真不知道。」

在樊民勝看來,倫理審查應該前置,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省一級的(科研)項目,應在立項的時候就進行倫理審查,而不是到進入臨床才進行,「現在(倫理委員會)放在國家衛健委的話,管不了教育部、也管不了科技部,這才出現了賀建奎這樣的怪事情。」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出具的倫理審查批件,涉及「非小細胞肺癌」。中國臨床試驗註冊中心網站 圖

「委託倫理審查」是否違規?

中國臨床試驗註冊中心(www.chictr.org.cn下稱註冊中心)網站顯示,陳小平團隊涉及的瘧原蟲癌症免疫療法的臨床試驗註冊項共有3項,分別與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廣州復大腫瘤醫院和雲南昆鋼醫院合作。

值得注意的是,名為「瘧原蟲免疫療法治療晚期癌症的臨床研究」(註冊號ChiCTR-OIC-17013921,註冊時間2017年12月14日),其倫理批件並未由研究實施地點——廣州復大腫瘤醫院的倫理委員會審查,而系由中國註冊臨床試驗倫理委員會審查批准,倫理審查批件內頁中所留地址為四川大學華西醫院。

資料顯示,註冊中心成立於2005年,由原衛生部中國循證醫學中心和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等共同組建。

註冊中心平臺官網在註冊指南中寫道,按照世界衛生組織國際臨床試驗註冊平臺的規定,凡是申請註冊的臨床試驗均需提供倫理審查批件,凡未經倫理審查的臨床試驗也可在中國註冊臨床試驗倫理審查委員會申請倫理審查。

金宇介紹,業內一般將中國註冊臨床試驗倫理審查委員會的倫理審查批件稱為「華西批件」,但是按照國內現行的相關倫理審查辦法,這種「委託審查」並不符合規定,「也許2016年前的規定是可行的,但是2016年新版《涉及人的生物醫學研究倫理審查辦法》明確了,必須由開展臨床研究的醫療機構自己成立機構並進行審查。」

那麼,復大醫院本身是否進行過倫理審查?該院多名工作人員都未對澎湃新聞記者給出明確答覆,只表示,「我們醫院是有倫理委員會的,但是這個試驗是中科院發起的,最好問下他們那邊。」

而陳小平團隊負責對接媒體的工作人員則稱,目前不方便直接回應媒體的相關問題。

2月18日,參與出具該項臨床試驗倫理審查的中國臨床試驗註冊中心主管吳泰相告訴澎湃新聞,近日陳小平「瘧原蟲治療癌症」引發輿論關注後,他曾複查當初該團隊提交的試驗資料,仍然覺得當初批准開展的結論沒有問題,「而且這麼長時間以來,我們沒有接到團隊反饋出現任何一例不良反應,也證明了安全性。」

吳提及,陳小平團隊提交的資料中顯示,研究主要負責人是鍾南山,副負責人是陳小平,倫理審查是根據科學假說、損益評估和研究者的資質等三個主要方面去審查的,該項試驗均符合要求,所以最後做出了批准開展的決定。

對於「委託審查」是否合規的問題,吳泰相解釋稱,國際上的慣例是推薦1-2家獨立的第三方倫理委員會,「在我們平臺註冊的話,無論是提交哪一家倫理委員會的批件,都可以接受。」

作為國內最早涉足醫學倫理學研究者之一的樊民勝,對於這家「第三方倫理委員會」知之甚少,「如果是華西醫院主辦的,也許在四川省內可行,但是它不應該對跨區域的臨床試驗進行審查。」

中國註冊臨床試驗倫理審查委員會依據的仍是2007年試行版倫理審查辦法。中國臨床試驗註冊中心網站 圖

值得注意的是,澎湃新聞下載了註冊中心網上多個「華西批件」,在審查報告中均寫的是根據原衛生部發布的《涉及人的生物醫學研究倫理審查辦法(試行)》(衛科教(2007)17號)、《赫爾辛基宣言v·08》等文件對項目進行審查,而非2016年新版審查辦法。

記者查閱資料發現,2007年試行版提到:機構倫理委員會也可根據社會需求,受理委託審查。但這些內容在2016年版中已被刪除。

對此,吳泰相稱,2016年版頒布的時候也並未標註稱2007年版立即廢止,「既然沒有廢止,我們為什麼不能用。」

專家稱科研機構也應參考執行原衛計委新版規定

澎湃新聞還注意到,原衛生部2007年頒布的《涉及人的生物醫學研究倫理審查辦法(試行)》中,要求醫療衛生機構、科研院所、疾病預防控制和婦幼保健機構等,設立機構倫理委員會,並承擔倫理審查任務。

但到了2016年原國家衛計委發布的《涉及人的生物醫學研究倫理審查辦法》新版中,將範圍縮小到了各級醫療機構。

上述討論的陳小平團隊與廣州復大腫瘤醫院合作的「瘧原蟲免疫療法治療晚期癌症的臨床研究」的倫理審查批件,申請審查單位為陳小平所在的中科院廣州生物院。

2月15日,中國科學院前沿科學與教育局一名業務處室工作人員告訴澎湃新聞,自己並不確定中科院廣州生物院是否對陳小平的研究進行了倫理審查。但他表示,涉及到人的臨床試驗開展的前提應該由合作的醫療機構進行倫理審查。

據財新報導,陳小平曾在辦公室接電話時多次解釋:瘧原蟲免疫療法的倫理審查由相關醫院的倫理委員會審查通過,且報廣州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備案。這一研究的所有手續都齊全,完全合法合規。

而陳小平團隊與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合作的臨床研究項目,倫理審查程序信息目前披露的相對詳細。

中科藍華註冊的「藍耀網」微信號對項目的合規介紹文字

早在2018年3月,中科藍華運營的微信公眾號「藍耀網」就發布文章《瘧原蟲免疫療法治療晚期癌症項目簡介》介紹:經諮詢各級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包括廣州市衛計委、廣東省衛計委和國家衛計委,獲悉瘧原蟲免疫療法屬於醫療技術而不是藥物,其臨床試驗的審評程序如下:具有資質的臨床研究單位或醫院內部倫理委員會批准,在當地衛生主管部門備案。本研究獲得廣醫一院(即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倫理委員會的批准,並報廣州市衛計委備案。

廣州日報的一篇報導也寫到,「經過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倫理委員會組織的多次倫理答辯,且多次修改方案後,陳小平團隊才開始將這一成果應用於晚期癌症患者的治療上。」

國家器官捐獻與移植委員會主任委員、原衛生部副部長黃潔夫此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則一直呼籲,我國急需在國家層面成立生命科學倫理委員會,「現在我國一些醫院的倫理委員會只是『paper work』(紙面文章),只是形式上的,而且非常鬆散。我們國家的一些生命科學的臨床試驗,諸如腫瘤的生物治療、對某些疾病的幹細胞治療等臨床風險很大,難以確保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法制不健全,如果科技工作者踩了倫理學紅線應該怎麼辦?」

國家衛健委醫學倫理專家委員會副主任樊民勝在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說,自己也一直在呼籲將倫理委員會上升到國家層面去管理,最近出現的幾起引發輿論的倫理事件,都涉及到科技部等其他部門的管轄範圍,「現在(倫理委員會)放在國家衛健委的話,管不了教育部、也管不了科技部,這才出現了賀建奎這樣的怪事情。」

在樊民勝看來,倫理審查應該前置,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省一級的(科研)項目,應在立項的時候就進行倫理審查,而不是到進入臨床才進行,「據我所知,現在(有關部門)正在操作,對倫理審查(辦法)進行修訂,但是什麼時候落地,我真不知道。」

陳小平聯合創立的中科藍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地處廣州市科學城。澎湃新聞記者 劉楚 圖

科技部發文要求對科研活動加強倫理審查和監管

今年1月22日,科技部和財政部聯合發布了《關於進一步優化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和資金管理的通知》,提及了要加強科學倫理審查和監管:有關承擔單位和科研人員須恪守科學道德,遵守有關法律法規和倫理準則。相關單位建立資質合格的倫理審查委員會,須對相關科研活動加強審查和監管;相關科研人員應自覺接受倫理審查和監管。

對此,上述中科院前沿科學與教育局工作人員也向澎湃新聞表示,後續中科院可能會逐步落實起來,但是由於陳小平團隊的試驗已經開展了多年,是在這次科技部發文之前,並不適用。

一般而言,臨床試驗可分兩種類型,一種是「研究者發起的臨床試驗(investigator initialted trail,IIT)」,常針對罕見病、腫瘤等領域;一種是藥企資助的以新藥、醫療器械等產品上市註冊為目的的臨床試驗(industry sponsored trial,IST)。

對於IIT研究和IST研究的國內監管區別,國內一位臨床試驗行業資深從業者告訴澎湃新聞,目前IST研究由國家藥監局統一監管,臨床試驗需符合《藥物臨床試驗質量管理規範》(Good Clinical Practice),要求僅有國家藥監局批准的有新藥臨床試驗資格的醫療機構才能做,「相比之下,任何醫療機構都可以申請開展IIT研究,監管也寬鬆很多,僅需要通過醫療機構內部審查批准,並在上級主管部門備案。」

資料顯示,目前美國對於IIT研究的監管,對註冊類和非註冊類臨床試驗進行不同審查管理,其中註冊類的臨床試驗與上述提及的IST研究類似,需要經過藥監部門的許可才能進行;但對於非註冊類的IIT研究,如果涉及到新適應症申請,即便是非註冊類的也需要通過FDA(美國食藥監局)批准才能開展,另外一部分雖然由研究者所在醫院或大學學術機構自行管理,但也需要符合聯邦法規有關條款。歐盟國家則更加趨於嚴格和保守。

相比之下,我國暫無太多針對IIT研究的法規,主要依據的是原國家衛計委和國家藥監局聯合頒布的《醫療衛生機構開展臨床研究管理辦法》和上述提及的2016年版《涉及人的生物醫學倫理審查辦法》。

2018年7月,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臨床試驗研究中心曹燁等人合作發表了《我國研究者發起的臨床研究管理現狀調查與分析》,通過問卷調查了國內醫療機構內從事藥物臨床試驗管理、科研管理部門、一線研究者等,研究分析結果,僅有88.8%的IIT項目要求必須過倫理審查,其中僅有48.6%的項目倫理審批標準與新藥試驗項目相同,而有43.6%的IIT研究倫理審查較為放鬆、易被批准。

曹燁表示,「這兩年出現了一些IIT研究(研究者發起的臨床試驗)的敏感事件,據我所知,包括廣東省科技廳在內的一些管理部門已經開始重視,但想要解決目前管理上的漏洞,需要的是自上而下地梳理、頒布系統性的規章制度並且能夠落實,」曹燁向澎湃新聞解釋,涉及到醫療機構開展的臨床試驗,屬於衛健部門的主管範圍,但是又屬於科研項目,科技部門也應該參與,只有多個部門聯合起來,才能把這個事情規範過來。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三問瘧疾抗癌——真有效?是炒作?倫理合規嗎?
    與100年前Coley的方法類似,陳小平使用的瘧原蟲和細菌一樣,均為用病原體感染癌症患者,引發人體系統的免疫反應,利用腫瘤患者從「沉睡」中醒來的自身免疫系統繼而殺死腫瘤細胞。陳小平的演講刷屏後,浙江大學生命科學研究院教授王立銘撰文對陳小平研究的理論基礎、臨床數據以及生物學機制研究都提出了質疑。
  • 瘧原蟲治癌?「科研倫理」已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
    和基因編輯一樣,引發巨大爭議的還有「瘧原蟲可治好癌症」的消息:春節前,中科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的陳小平研究員發布了「瘧疾抗癌」的研究,引發質疑。浙江大學生命科學研究院教授王立銘,將瘧原蟲抗癌事件和之前的賀建奎基因編輯事件聯繫在一起,他表示有理由相信兩者都是「倫理傾銷」的產物。
  • 瘧疾抗癌被質疑「靠不靠譜」,研究團隊:理解質疑但暫不回應
    瘧疾抗癌被質疑「靠不靠譜」,研究團隊:理解質疑但暫不回應 澎湃新聞記者 胡丹萍 2019-02-12 20:51 來源:澎湃新聞
  • 北京大學第六醫院在CPA年會上公布精神醫學倫理審查學術標準
    孫洪強副院長主持了本次會議,北京大學第六醫院公布了精神醫學倫理審查學術標準,多位領導、專家帶來了高水平的倫理講座與案例分析。領導致辭陸林院士首先,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第六醫院院長陸林進行大會致辭。最後,將「北京市醫學倫理審查質量提高項目」的研究成果進行了概括,對北京大學第六醫院牽頭的、陸林院士作為機構負責人、孫洪強副院長作為項目負責人的多中心精神醫學倫理審查學術標準研究給予了高度評價,《涉及精神障礙臨床研究的倫理審查指南》進行北京地區的推廣應用,將促進精神醫學科研工作的健康發展,希望北京大學第六醫院在精神倫理學的發展中繼續貢獻力量。
  • 【曙光·新聞】我院順利通過中醫藥研究倫理審查體系(CAP)2020年...
    【曙光·新聞】我院順利通過中醫藥研究倫理審查體系(CAP)2020年監督審核 2020-12-17 17: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鍾南山院士說:新藥倫理審查一定要通過!到底是什麼意思?
    「很多實驗室找到一個苗頭,就希望馬上完全進入臨床,這個要小心,倫理審查一定要通過。臨床醫生還是要按臨床的規矩來做。」我們今天就說說什麼是倫理審查,為什麼一定要通過倫理審查!倫理意思是人倫道德之理,指人與人相處的各種道德準則 。該詞在漢語中指的就是人與人的關係和處理這些關係的規則。
  • 關鍵時期卻爆黑料 論文確有違背學術倫理情況 李眉蓁前景堪憂
    藍營高雄補選候選人李眉蓁,論文抄襲的風暴如雪球般越滾越大,今天又遭踢爆,她臺灣中山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的論文竟有96%為複製的內容。李眉蓁首度對學校及指導老師道歉,而臺灣中山大學也再次發出聲明,該論文可能存在違反學術倫理,未來亦會加強規範究責機制,目前全案已進入學術倫理審查機制,送校外專業領域公正學者審查,另外,論文電子檔已經全網公開查閱。
  • 賀建奎現身致歉 專家認為其越過倫理底線且技術上無必要
    這項由研究人員率先口頭髮表的成果目前尚未以論文形式正式發表,也未由領域內其他專家審核,該消息隨即引發巨大爭議。26日晚,122位中國學者就發表聯合聲明:「對於在現階段不經嚴格倫理和安全性審查,貿然嘗試做可遺傳的人體胚胎基因編輯的任何嘗試,我們作為生物醫學科研工作者,堅決反對!!!強烈譴責!!!」
  • 科技專業性行政行為的司法審查
    (16)  當然,即使承認法院有職責也有能力審查科技專業性行政行為,考慮到法官學習相關專業知識必然意味著更多的資源投入(如專家顧問並非免費),質疑者完全可以繼續追問:僅從利益衡量的角度,是否應當放棄對科技專業性內容的司法審查?
  • 寶付母公司IPO遭證監會終止審查!
    支付之家網(ZFZJ.CN)支付之家網從證監會獲悉,持牌支付機構寶付網絡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下稱「寶付」)的母公司上海漫道金融信息服務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漫道金服」)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申請遭終止審查,終止審查決定時間為2020年8月3日。
  • 賀建奎現身發言:稱學校不知情 未回應法律與倫理問題
    11月28日,因發布「基因編輯嬰兒在中國出生」消息而廣受爭議的中國學者賀建奎現身正在香港舉行的第二屆國際人類基因編輯峰會,參與主題為「人類胚胎基因編輯」的演講和討論。賀建奎演講被推遲 主辦方稱會前不知情因賀建奎引起的極大關注度,今天上午大會作出特別安排,將賀建奎的講話由原本的先講話後與其他演講者一起與聽眾互動討論,改為先由其他演講者與聽眾互動,賀建奎演講時間推遲為上午會議的做後一個環節。大會特別聲明:會前對賀建奎所發布的「基因編輯嬰兒在中國出生」消息完全不知情,在賀發給大會的演講初稿中也完全沒有提及任何有關信息。
  • 瘧原蟲治療癌症招募志願者現場火爆,半天僅一人確認符合條件
    中科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研究員陳小平主導的「瘧原蟲治療晚期癌症」方法備受關注。復大腫瘤醫院大門 本文圖片均由 澎湃新聞記者 鄧雅菲 鄭朝淵 攝2月13日,澎湃新聞記者(www.thepaper.cn)在廣州復大腫瘤醫院看到,醫院一樓大廳導醫臺處正在組織瘧原蟲療法志願者徵集報名填表,目前已有百餘人報名填表。
  • 言論審查?美作證數據專家推特被封
    言論審查? 美作證數據專家推特被封推特最近的審查,越來越受到爭議。周一,一位數據專家Bobby Piton在亞利桑那州的聽證會上作證後,他的推特帳戶就被凍結了。
  • 電影審查應該實行分級制?
    眾所周知的是,中國的電影審核機制極為嚴格,並且不存在明文規範的分級制度,不區分年齡段地以統一尺度進行審查,使得很多影片都難以達到在國內上映的標準,這樣的現象不免讓我們產生疑惑,如此嚴格的統一審查機制是否真的有存在的必要?要解決這一疑問,首先我們要了解為什麼中國不採用分級制度?
  • 依憲立法原則與合憲性審查
    本文將側重探討依憲立法原則對合憲性審查制度和機制建設的法理構建功能以及對推動合憲性審查工作具體實施的制度保障作用,從而為實踐中有效啟動合憲性審查工作提供切實有效的學術方案。  一、合憲性審查的行為特徵與運行機制  儘管目前合憲性審查制度和合憲性審查工作機制已經正式確立,但在黨的十九大報告首次明確提出「推進合憲性審查工作」的政治要求已經過去三年多的時間裡,有關合憲性審查的一些基礎性法理問題尚未得到學術界充分而有效的探討,合憲性審查工作在實踐層面上
  • B站電視劇被下架 官方微博回應稱正網站內容規範性審查後將逐步恢復
    B站電視劇被下架 官方微博回應稱正網站內容規範性審查後將逐步恢復 7月13日消息,針對大量海外影視劇、電影遭到下架一事,B站今天晚間發布微博回應稱,正在進行網站內容規範性審查,結束後合規的影視劇將逐步恢復上線。
  • 消防設計審查辦理指南
    二、辦理依據(一)《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2019年4月23日全國人大最新修訂)(二)《建設工程消防設計審查驗收管理暫行規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第51號令,下稱《暫行規定》)(三)《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關於修改〈房屋建築和市政基礎設施施工圖設計文件審查管理辦法〉的決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第
  • 官方調卷審查「百香果女孩」遭姦殺案 改判風波背後
    原標題:官方調卷審查「百香果女孩」遭姦殺案 改判風波背後   最高法調卷審查廣西「百香果女孩」遭姦殺案   一起惡性侵犯未成年人致死案件改判風波   5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經研究決定,對廣西壯族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二審終審楊光毅強姦一案調卷審查。這起以殘忍手段強姦未成年人致死案件的二審改判,引發輿論高度關注。
  • 全省BIM審查今年8月1日起實施 施工圖審查由「二維圖紙」跨入...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7月29日訊(記者 陳淦璋)今天,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印發《關於做好全省房屋建築工程施工圖BIM審查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規定房屋建築工程施工圖BIM審查今年8月1日起實施並啟動試點,全省建築甲級勘察設計企業全部納入BIM審查試點,試點企業須選取本單位房屋建築工程項目總數的
  • ...三)上午10:00《中國仲裁司法審查年度報告(2019年度)》新聞發布會
    尤其是十八大以來,最高人民法院出臺《關於審理仲裁司法審查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等多份有關仲裁司法審查的司法解釋以及規範性文件,統一仲裁司法審查標準,實現仲裁司法審查機制的有益創新,有效保障了仲裁法律制度的正確實施和準確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