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莎和熊》:看新手爸媽米沙,如何打怪升級,成功晉升優秀父母

2020-12-14 娜媽育兒經

特殊時期孩子們一直被圈在家中,多餘的精力無處發洩,通通轉化成戰鬥力。我家客廳的地板一天拖3遍,還到處都是食物殘渣。玩具在家裡到處旅遊,倆娃一言不合就光著小腳丫開溜。

這個時候,也就動畫片能讓倆娃安靜下來了。可惜,值得一看再看的優秀動畫片太少。這裡我強烈推薦俄羅斯的動畫片《瑪莎和熊》,目前已被翻譯成30多種語言,在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火熱播出,是俄羅斯國寶級動畫片,也是全球受眾最廣的動畫片之一。其中《瑪莎和粥》一集還因為超高的單集播放量,曾被收錄到金氏世界紀錄。

《瑪莎和熊》中的男主人公是大棕熊米沙,因為曾經是馬戲團明星。所以,在沒遇到瑪莎之前,他一個人的小日子還是非常悠閒的,沒事喝喝茶、釣釣魚等,還養了一院子的蜜蜂,根本不愁沒有蜂蜜吃。

女主人公是人類小女孩瑪莎,因為過於充沛的生命力,她似乎就是行走的麻煩製造機。第一集《初次見面》中,原本祥和的森林,動物們就因為聽到瑪莎製造的噪聲,就如臨大敵、四處躲藏。小狗四肢硬撐著躲在屋頂上方,山羊顫慄著藏在大樹後面,小豬閉氣潛在水坑裡,幾隻小雞甚至逃到了井底,都唯恐被瑪莎發現了,瑪莎的破壞力可見一斑。

瑪莎陰差陽錯來到大熊米沙的小屋,米沙對瑪莎的態度,從剛見面時的驚慌失措到後來的遊刃有餘。期間,米沙耐心地守護瑪莎,儘可能為她排除危險、陪伴她成長,宛如每一個疼愛孩子的父母。從這個角度來看,《瑪莎和熊》像極了一部優秀父母成長記,成人也可以透過這部動畫片,讀懂該如何與孩子相處。

一、懵懂新手期爸媽

大熊米沙慢悠悠地喝完茶,拿上釣魚竿和小桶去釣魚去了。這時候,瑪莎因為爬上樹摘高處的蘋果,不小心跌落下來,順著斜坡把米沙的蜂箱都撞倒了。因此惹怒了蜜蜂,被追著滿院子跑,把籬笆撞翻、把茶具撞掉等。瑪莎躲到屋子裡之後,看到米沙的獎盃,出於好奇把它們弄得東倒西歪。看到米沙的小床,又好奇的在上面蹦來蹦去。

《正面管教》一書中提出:

孩子的不良行為是缺乏知識(或意識)的行為、缺乏有效技能的行為、發展適應性行為、因失望而產生的行為和受原始腦操縱的行為。

這樣看來,孩子的種種破壞行動,大多數只是基於自己年齡段的一種合理選擇。部分還蘊含著孩子寶貴的探索心和創造欲,這能幫助孩子更好的認識世界。

像瑪莎撞倒蜂箱等,只是因為沒有意識到爬太高的危險,不能很好的控制身體在斜坡上停下來等。而瑪莎觸摸米沙的獎盃、在小床上蹦,更多的是一種發展適應性行為。如果米沙能夠了解瑪莎行為背後的原因,並給予足夠的理解和尊重,就知道瑪莎不過是一個正在長大的孩子而已。我們看看米沙究竟是怎麼做的?

米沙的教育方式:以「吼」和「丟」為主

動畫片中,大熊米沙釣魚回來後看到一片狼藉的院子,直接張大嘴巴、跌坐在地上。看到心愛的獎盃遭破壞,心疼的撫慰它。看到瑪莎在床上跳、羽毛滿天飛,米沙瞬間原始腦上頭,不理會瑪莎抱抱的請求,直接開始狗熊吼。這一幕像不像自家熊孩子做錯了事,我們大人不問緣由,拎起來就一吼二罵三打,孩子在家長的怒吼中靈魂都在顫抖。

後來,大熊米沙直接把瑪莎丟到門外,瑪莎一次次跑回來。米沙乾脆騎上自行車,把瑪莎丟到很遠很遠的地方。宛若我們為人父母有時候會在憤怒之餘說道,「你再不聽話,我就不要你了」,「你乾脆死外面得了」等。孩子的心被父母犀利的語言打成了篩子,傷痕累累。

我們有時候甚至希望孩子怕我們、畏懼我們,認為孩子可以在痛苦和羞辱中汲取力量,進而成長為我們希望的樣子。

其實,這只能激起孩子的反叛,讓孩子越來越糟糕。只有愛才能喚醒愛,只有父母對孩子無私、充滿活力的愛,才能讓孩子產生真正愛的能力,讓孩子擁有流動的生命力。

瑪莎的回應:我仍愛熊爸媽

《發脾氣大叫的媽媽》中寫了一個小企鵝的故事,他有一個愛發脾氣的媽媽。一天,當媽媽如往常一樣對著他大吼,而大熊有狗熊吼,看來天下的爸媽都有吼孩子的通病。小企鵝嚇得全身都散開飛跑了,腦袋飛到了宇宙裡、肚子落入了大海裡、翅膀掉到了熱帶叢林中、嘴巴插在了高山上、尾巴在街上,只剩下一雙腳,跑啊跑……

書中形象地描述了,小企鵝在遭受媽媽怒吼後支離破碎的形態。媽媽駕著大船把小企鵝的其他身體部分一一找到,並縫了起來。小企鵝看到媽媽在找自己,也看到了自己身體上醜陋無比的傷痕。小企鵝雖然很受傷,但是仍然如多數孩子一樣,像失水的海綿渴求水分一般,缺愛的孩子總是拼命尋求愛。他們從爸媽那獲取一星半點的溫暖,就視若珍寶、捨不得丟掉。小企鵝在媽媽給他說了對不起之後,就輕易原諒了媽媽,乖乖的跟媽媽回家了。

米沙在最初的憤怒之後,陷入了深深的愧疚,越來越擔心瑪莎遭遇意外,於是,他外出尋找瑪莎。瑪莎很快忘記米沙是如何對待自己的,又溜回了大熊家。

新手爸媽有時候受情緒支配,總是用極端的方式對待孩子,卻不知道會對孩子產生多大的傷害。孩子總是那個寬容大量的人,無論爸媽怎麼折騰,他們總是愛著爸媽,伸出雙手要愛的抱抱。

二、糾結成長期爸媽

《冬眠》一集中,大熊米沙唯恐瑪莎打擾自己的冬眠,把門窗都釘了起來,把獎盃都收進柜子裡落鎖。結果,瑪莎還是溜進了他家,在使勁叫醒米沙無果後,無意中吵醒了冬眠中的蜜蜂,把家裡搞得亂七八糟,害得米沙中了數次自己設計的陷阱。像不像我們正努力工作時,偷偷來搗亂的熊孩子。米沙本來想重新入睡,結果卻聽到瑪莎的小肚子咕咕叫,米沙只好起床為她做飯。

熊孩子瑪莎仍然不閒著,一會躲到冰箱裡,一會頂著鍋亂跑,米沙只好罰她站在牆角處。瑪莎可憐兮兮的看著米沙做飯,等到飯做好了,瑪莎卻折騰累了,一口沒吃就呼呼睡去。米沙安頓好瑪莎,端著一鍋飯和狼兄弟一起吃,享受著美好的私人時光。

米沙的教育方式:懲罰和承擔自然後果等

面對瑪莎接二連三地闖禍,米沙已經學會了雲淡風輕,不再嘗試熊吼功,而是嘗試著解決問題。針對自己做飯時,瑪莎搗亂的舉動,米沙先是把她放到高處的架子上,見不奏效,後把她放到牆角處。

這一點類似於國內流行的懲罰角,是指在房間裡父母能看到的地方設置一個專門區域。事先對孩子說明規則,犯了什麼樣的錯誤需要到懲罰角反思。當孩子第一次犯錯時,警告孩子並聲明再犯就要去懲罰角。如果孩子無視規則,父母帶他去專門區域,並告訴他原因和具體時間,一般孩子幾歲待幾分鐘,10歲以上不超過15分鐘。孩子中間想離開,父母需要語氣堅定的制止他,等到時間結束,父母要表達出即使孩子犯錯了,父母仍然愛他。同時,需要孩子反思自己錯在什麼地方,為什麼會受到懲罰?

成長期的父母已經學會用規則來解決問題,通過懲罰,給予孩子一個厭惡刺激,降低某一事件發生的頻率。父母在與孩子鬥智鬥勇的過程中,無師自通的運用了育兒理論。

《麥片粥》一集中,米沙躲出去下棋,瑪莎餓了煮麥片粥喝,結果煮了太多,把房間裡的器皿用盡、森林裡小動物們餵撐,仍然放不下。米沙回來麥片粥爆開,屋子裡都處都是汙漬。米沙並沒有批評瑪莎,只是讓她清理一手闖出來的禍。瑪莎餓了也只有麥片粥喝,瑪莎問及有沒有其他食物,米沙讓她自己看瓶瓶罐罐的麥片粥,最後瑪莎自己意識到「煮了太多麥片粥」。

父母的批評、指責,只能讓孩子一時不再犯錯誤。而讓孩子承擔自然後果,從內心反思自己的行為,才會讓孩子明白,錯誤會給自己、給他人帶來傷害,進而在心理上牴觸再犯類似的錯誤。《正面管教》中衡量有效管教的標準之一就是「是否長期有效?」可見,讓孩子承擔自然後果很可能是一種有效的教育方式。

瑪莎的回應:可憐兮兮、乖乖接受

《冬眠》一集中,瑪莎面對著牆站立,不時用大眼睛偷瞄正在做飯的米沙,眼神委屈極了。等到米沙回頭看時,她還挑釁似的向米沙吐舌頭。父母的規則有時候對孩子很有成效,卻總是容易失之溫度,讓孩子覺得父母冷漠無情,體會不到父母的愛。這樣孩子很容易因為遵守規則而收斂自己的行為,等到父母看不到時,或者脫離父母的掌控之後,類似的行為卻會反彈,變得變本加厲。如小時候被父母強制戒糖的孩子,長大了反而拼命買糖。

《麥片粥》一集中,瑪莎自覺有錯,乖乖清理好滿屋狼藉,把沙發、柜子等擦得煥然一新。其實,米沙讓瑪莎獨自待在家裡,何嘗不是一種錯誤?米沙讓瑪莎承擔後果,自己卻在一旁監工,沒有為自己的錯誤買單,沒有為瑪莎樹立好榜樣。瑪莎才會有一絲的委屈,才會有點不那麼心甘情願。

正確的做法是,向孩子坦誠自己的錯誤,和孩子共同承擔後果。這樣,孩子才會更明白什麼是責任,什麼是擔當?

三、淡定優秀期父母

《遠方的親戚》一集中,米沙中國的侄子大熊貓前來探親。瑪莎和大熊貓好像姐弟倆一樣,相愛相殺,爭坐沙發,爭搶甜甜圈、果醬等。米沙知道後,並沒有插手讓他們停下來,而是利用他們互掐的特質,讓他們在爭搶掃帚中把屋子打掃乾淨,比賽著把籬笆刷上漂亮顏色,拉扯著鋸了很多木材等,還利用他們相互追逐發了大量的電。米沙則美滋滋的坐在椅子上喝著一杯茶,不得不說,米沙真心晉升為智慧型父母了。

米沙的教育方式:順其自然和因勢利導等

面對瑪莎和大熊貓的爭鬧,米沙並沒有強勢介入,而是給予兩人成長的空間,讓他們嘗試獨立處理糾紛。我們有些父母在孩子們發生衝突時,擔心矛盾激化,總是充當裁判的角色,對其中錯誤的一方進行批評或懲罰。殊不知,這樣很可能使孩子們的爭端增多。

《正面管教》中提到:

讓你的孩子們打架的最佳方法,就是你不斷地介入孩子們之間的爭端。父母們很難相信,孩子們打架的主要原因是為了讓父母介入。

孩子們會本能地尋求父母的關注,父母的批評或懲罰對孩子而言,也是一種變相的關注。只要父母足夠重視,孩子發生爭端的頻率很可能提高。

如果父母實在忍不住插手的話,一定要做到「讓孩子們處境相同」。做不到一碗水端平,還是如米沙一般,明智的不介入其中。這樣可以培養孩子們的社交能力,讓孩子們學會開動腦瓜思考如何解決問題。

米沙還巧妙地將兩人的爭搶,轉化為良性競爭和獨特優勢,用來刷牆、發電等。研究發現,2歲左右的孩子,進入完美敏感期,逐漸開始爭強好勝。學齡期前後,孩子的好勝心更為突出。這個時候,父母與其擔心孩子太好勝,會相互攀比,不如引導孩子把好勝心放在恰當的位置,讓孩子做事情時高標準、嚴要求,不留遺憾。

瑪莎的回應:貼心懂事、關心他人

《小醫生》一集中,米沙假裝生病,瑪莎暖心化身小醫生為他檢查身體,讓他躺到沙發上,並貼心地把沙發拉長,讓他躺得更舒服一些。瑪莎為米沙一一拿來茶具、果醬、書本,把果醬當成藥餵給米沙。瑪莎外出打水時,還溫馨提醒米沙,「生病的時候千萬不要亂動喲」!讓人不禁感嘆,當初那個調皮搗蛋的小鬼頭長大了。

瑪莎之所以會如此懂事,與米沙的愛與教育密不可分。高爾基曾說:「只有愛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好孩子。」教育孩子就是用愛去喚醒愛,用靈魂去觸及靈魂。我們的愛意只有直達孩子心底,才能喚醒孩子心中的善良、純真和美好。

《正面管教》中提到「一個行為不當的孩子,是一個喪失信心的孩子。 」父母只有讓孩子重新感受到愛意,覺得自己有價值、找到歸屬感等,孩子的不當行為才會越來越少。

相關焦點

  • 《瑪莎和熊》:看看新手家長米沙,如何與怪物戰鬥升級
    瑪莎陰差陽錯來到米莎的小屋,米莎對瑪莎的態度已經從第一次見面時的驚慌轉變為以後能夠處理。在此期間,米莎耐心地地守護瑪莎,儘可能為她消除危險,陪伴她成長,像每一位慈愛的父母一樣。從這個角度來看,《瑪莎和熊》非常類似於一個優秀父母的成長故事,成年人也可以通過這個動畫片來理解如何與孩子相處。
  • 《瑪莎和熊》:從3個角度解讀這部動畫片的成功因素及教育意義
    當然,要看一部動畫片優秀與否還是看它的內容。這部動畫片與中國《熊出沒》同樣有人類有熊,也體現了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一面,但不同之處也是可貴之處,便是其中所蘊含的多元親子溝通、兒童教育價值,體現其重視教育、重視家庭的觀念。也因這個原因,它在海外廣受家長與孩子的歡迎,甚至可以說這是"一部為數不多的能讓父母和孩子都愛看的動畫片"。
  • 以《瑪莎和熊》為例,解讀俄羅斯動畫片對親子教育的價值與思考
    動畫公司的執行長戈爾布利亞認為,《瑪莎和熊》的獨特之處就在於:這是一部為數不多的能讓父母和孩子同樣投入其中的動畫片。孩子們能從瑪莎身上認出自己,成年人能從米沙的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在以往動畫片中,熊大多扮演雜技團演員的角色,但在《瑪莎和熊》中,米沙卻變成了慈愛友善的「爸爸」級人物,無微不至地照顧頑皮的瑪莎。為生活中的父親樹立了良好的榜樣。這部動畫片成功地將熊賦予了「父親」的形象。
  • 解析《瑪莎與熊》:成為「滋養型」父母,才能養出快樂健康的孩子
    疫情期間沒事宅在家裡,陪孩子刷了不少動畫片,今天就想和大家從育兒角度聊一聊一部從俄羅斯引進的優質的動畫片,名字叫《瑪莎與熊》。故事講的是一個調皮搗蛋的小女孩瑪莎和"臨時家長"大熊米沙,在森林的小木屋中日常生活的各種小互動,在看的過程中讓人忍俊不禁,看完之後更覺得感動。
  • 《瑪莎和熊》:解析豆瓣評分9.7分動畫的成功之處及教育意義
    該動畫片講述的是住在俄羅斯原始森林小木屋裡的大狗熊米沙和人類女孩瑪莎之間發生的一個個讓人啼笑皆非的故事……在動畫片中,大熊善良憨厚,瑪莎則是個典型的"熊孩子",十分頑皮。從他們相遇開始,瑪莎便總是闖禍,但儘管如此,大熊卻一直照顧著小瑪莎。
  • 豆瓣9.6分,風靡全球親子動畫片《瑪莎和熊》,藏著這些育兒真理
    該動畫片的簡介是:在俄羅斯的原始森林中有一條鐵路從中穿過,在鐵路旁邊有個小木屋,那裡生活著曾經的馬戲明星大狗熊米沙和人類小女孩瑪莎之間發生的一件又一件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的確,看到這個簡介,想看的心又更上了一層樓。這是一部適合家人和孩子一起觀看的親子教育動畫,它可以讓家長更懂孩子,反過來,也可以讓孩子更懂家長。
  • 看動畫片《瑪莎和熊》,拉近親子之間的距離,溝通交流水到渠成
    年輕的父母們希望能夠提供給孩子更好的生活和教育條件,因此雖然經常把時間花在工作上,但也非常重視在假期陪伴孩子。比如筆者的表姐因為日常工作很忙,所以想要趁著假期多和孩子在一起。得知女兒非常喜歡看動畫片《瑪莎和熊》,於是就專門抽空出來陪孩子一起觀看。
  • 瑪莎和熊:戰鬥民族我溫柔起來,就沒你們什麼事了
    【蛋大聊動漫,輕鬆又好看】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俄羅斯戲劇動畫《瑪莎和熊》,不得不說鋼鐵般的戰鬥民族,一旦溫情起來,仿佛成了世間最溫柔的風景……剛開始看這部動漫的時候真沒有什麼主角瑪莎是個十分調皮又經歷旺盛的孩子。每次朝陽升起的清晨,瑪莎從自己的小世界醒來,總是急急忙忙跑去熊的身邊!快樂的時光都是從這裡開始的,但對於棕熊米沙來說,又要開始痛並快樂的一天了。米沙曾是馬戲團的明星演員,獲得過許多獎盃和榮耀。如今退休的他,喜愛釣魚和看足球比賽。生活簡單也充滿愜意,一直到他遇到了生活在森林裡的小女孩瑪莎,從此便開始了啼笑皆非的故事。
  • 《瑪莎和熊》:從三個方面,淺談這部俄羅斯動畫的成就和魅力
    聽完她的訴苦,我向她推薦了一部動畫片叫《瑪莎和熊》,建議她陪孩子一起看。她連忙說:「別推薦了,網上推薦的動畫片我都帶孩子看過,不是他不感興趣,就是我沒耐心看,他看見我不耐煩,緊接著也不想看了。」瑪莎回家後,大熊心血來潮,也學著瑪莎玩起了蹦蹦床的遊戲。瑪莎是不是熊孩子,乍一看確實是,而且熊的很真實。有網友評論說:「看這部動畫片,簡直就是我們家的縮影,我閨女像瑪莎一樣皮,我和她爸爸就是大熊。」
  • 《瑪莎和熊》:打破吉尼斯紀錄的動畫片並教我們如何為人父母
    聽了她的抱怨後,我推薦了一個名為《瑪莎和熊》的動畫片,並建議她和孩子們一起看。她很快地說:「別推薦了,網上推薦的動畫片我都帶孩子看過,不是他不感興趣,就是我沒耐心看,他看見我不耐煩,緊接著也不想看了。」最後,我還是建議她試試,因為這個動畫片太好看了,我一下子就看了,一點也不無聊,我收集了,我準備等寶寶長大陪她再看一遍。
  • 專家講述《瑪莎和熊》動畫片的成功秘訣
    接受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採訪的專家認為,《瑪莎和熊》是父母與孩子間關係的故事,因此全世界每個人都看得懂。此前俄羅斯Animaccord公司新聞處稱,著名的動畫片《瑪莎和熊》將於2020年1月25日在中國視頻平臺上線。
  • 看憨熊如何制服「魔頭娃」?《瑪莎和熊》,家長必備成長手冊!
    充滿搗蛋特質的瑪莎似乎總在闖禍,而遭殃的狗熊明明很憤怒很委屈,可到最後,故事結局卻令人無比溫馨。這就是一部來自俄羅斯家喻戶曉的的動畫片《瑪莎和熊》,以炸裂的口碑獲得豆瓣9.6高評分。瑪莎的出場顯得很不尋常,她不像常人印象中乖巧的小女孩,瑪莎走路風風火火,做事咋咋呼呼,凡她待過的地方,簡直就是災難現場。
  • 《瑪莎和熊》:「滋養型」父母對孩子成長的好處
    沒事的時候孩子就愛看動畫片,我也就只能陪著他看,當時看了一部親子動畫片,叫做《瑪莎和熊》。這是一部俄羅斯的動畫片,裡面講述的故事非常溫暖和諧,讓人看了心情都會變好。片子的主人公是個小女孩叫瑪莎,有一隻大熊充當她的父母,在這個小女孩的成長過程中一直陪伴著她。
  • 看《瑪莎和熊》的三點理由,第二點直接戳中淚點
    在這個長長的假期不能外出的情況下,陪孩子看動畫片成了很多父母的重要親子活動,有一部口碑炸裂的動畫片在這個假期裡一定要看,這就是俄羅斯的動畫片《瑪莎與熊》,至少有三點理由讓我們來看一看這個俄羅斯動畫片。但這可是個非常調皮的小女孩,各種調皮搗蛋,在開始的第一集裡面,這個小女孩和熊不打不相識,弄得熊熊沒有脾氣,最後他們成了好朋友,一個活潑愛動,動作靈敏的小女孩和一個體型龐大可愛的大熊的故事就這麼開始了。
  • 豆瓣評分9.6,讓這部超人氣動漫,陪你和孩子「在家抗疫」
    在和「熊孩子」們鬥智鬥勇的時候,我發現了一部寶藏動畫——俄羅斯動畫《瑪莎和熊》。一部,熊熊教你帶熊娃的「帶娃指南」。《瑪莎和熊》講的是一個小女孩瑪莎和「單身熊」米沙的「奇妙緣分」。瑪莎是個從名字到打扮都非常「戰鬥民族」的小姑娘。
  • 看慣了中國和日本的動漫,以瑪莎和熊為例聊聊俄羅斯的動漫產業
    ,是曾經獲得過金氏世界紀錄的一部動畫:《瑪莎和熊》。女主人公瑪莎是一位小女孩,也是個熊孩子,身為「戰鬥民族」的小孩子,她的戰鬥力極高,為人充滿好奇心,居住在大森林裡,和熊交起了朋友。至於熊的名字則是米沙,他曾經是馬戲團的一位大明星,現在已經退休,在森林裡過起了「退休生活」。雖然只是一隻熊,但是米沙的生活其實頗有退休老大爺的架勢,釣魚、喝茶等人類的愛好一個不落,甚至還會彈鋼琴和騎自行車,就差會說人話了。
  • 看慣了中國和日本的動漫,以瑪莎和熊為例聊聊俄羅斯的動漫產業
    蘇聯解體之後,動漫產業受到的衝擊較大,不過近年來,俄羅斯動畫的品質開始逐步回升,特別是一些面向少兒觀眾的動畫,比如《瑞奇寶寶》、《太空狗》一家等,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的,是曾經獲得過金氏世界紀錄的一部動畫:《瑪莎和熊》。女主人公瑪莎是一位小女孩,也是個熊孩子,身為「戰鬥民族」的小孩子,她的戰鬥力極高,為人充滿好奇心,居住在大森林裡,和熊交起了朋友。
  • 豆瓣9.6分的《瑪莎和熊》:在做父母這件事上,你可別輸給這隻熊
    《瑪莎和熊》是一部俄羅斯家喻戶曉的動畫片,豆瓣評分高達9.6。瑪莎是個調皮搗蛋的小女孩,熊熊是她的好朋友,瑪莎和熊的相處,可不像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那麼和諧。瑪莎是精力充沛的破壞王,把熊熊的生活弄得一團糟。
  • 《瑪莎和熊》:調皮鬼和大狗熊爆笑演繹的背後,還有這3層深意
    長假宅家,這兩天和兒子追了一部俄羅斯動畫片——《瑪莎和熊》。《瑪莎和熊》講述的是一個小女孩和馬戲大明星狗熊米沙之間的故事。說起孩子的調皮搗蛋,我們的腦海裡瞬間會有一個男孩子的淘氣形象躍於眼前。她每天都會熊熊的家裡家外搞破壞,把熊熊氣得抓狂,就連我家兒子都看不下去了,他只要一看到瑪莎開始搗蛋就會忍不住發問:「媽媽,怎麼這個瑪莎比我們男孩子還要調皮?我要是這樣,你早拿衣架揍我來了吧!」誰說不是呢?他一句話說得我竟不好意思了。
  • 看親子動畫《瑪莎和熊》分享觀後感,贏萬元現金大獎
    活動介紹這個寒假,你的親子時光如何度過?在家陪孩子寫寒假作業?來一場說走就走的親子旅行?還是看一部精彩的親子動畫?提到親子,相信很多家長都想多陪孩子,可是陪孩子做什麼?如何跟孩子溝通?怎麼理解孩子的語言,走進孩子的世界……如果你也有相關困惑,那你一定要關注這部風靡全球的親子動畫《瑪莎和熊》。1 月 10 日起,俄羅斯動畫《瑪莎和熊》將於西瓜視頻全網免費獨播。這是一部風靡全球、點擊量載入金氏世界紀錄的親子動畫,目前豆瓣評分9.6分,口碑炸裂。該片不僅在俄羅斯家喻戶曉,還被製成30多種語言的版本,在100多個國家/地區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