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工作休假,就專心在家陪孩子。沒事的時候孩子就愛看動畫片,我也就只能陪著他看,當時看了一部親子動畫片,叫做《瑪莎和熊》。這是一部俄羅斯的動畫片,裡面講述的故事非常溫暖和諧,讓人看了心情都會變好。
片子的主人公是個小女孩叫瑪莎,有一隻大熊充當她的父母,在這個小女孩的成長過程中一直陪伴著她。瑪莎非常愛冒險,好玩愛動,大熊則是可愛憨厚,瑪莎總是在外闖禍,但是大熊總是能夠包容她的所有錯誤,陪著瑪莎一起面對,解決問題。
雖然大熊並不是瑪莎的親生父母,但是他卻用最偉大的愛滋養著瑪莎,讓瑪莎的成長過程中充滿歡樂和溫暖。但並不是每個家庭都能做到像大熊這樣,不過想要孩子更好,父母也是需要做些努力的,家長要學當「滋養型」父母。
什麼是"滋養型"父母
"滋養型"父母,顧名思義滋養就是一種潤物細無聲的狀態,不需要父母為孩子做這做那,只是默默陪伴孩子,理解他們,用內心去滋養孩子,讓孩子真正感受到家庭的溫暖和父母的愛就足夠了。
滋養型的父母,他們尊重孩子的感受,尊重孩子的獨立性。不管做任何決定之前,都會徵求孩子的想法,而不是一一中國父母的姿態私自替他們決定。滋養型的父母和孩子之間的相處也會更加融洽,因為這種方式下的教育,父母更多的是以一種朋友的身份和孩子相處,孩子在這樣的氛圍下,身心更加放鬆,有問題也願意向父母傾訴。
家長如何學當"滋養型"父母?
1、 擁有平和的態度和穩定的情緒
有些時候孩子一犯錯誤,父母第一時間就著急教訓孩子,打罵孩子,這樣暴力的解決方式,孩子不僅不會認錯,反而讓孩子與父母之間的關係更加緊張。在平時的相處中,父母儘量對孩子保持一種平和的態度,不管遇到什麼事,都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與孩子耐心的交流,他們會理解的。
每個孩子都不是完美的,他們犯錯都是很正常的事情,沒有一個人能保證自己永遠不犯錯。就像瑪莎,經常闖禍,可是大熊從來也沒對她生過氣,總是以一種平和穩定的態度面對瑪莎,希望瑪莎自己能夠反省。正是因為大熊的這種教育方式,瑪莎能夠以一種平和的態度面對自己犯的錯誤,自己思考自己改正,也不會影響瑪莎和大熊之間的情感。
2、 遵循孩子的愛玩天性,適當包容孩子的小脾氣
孩子的天性就是愛玩,如果他們能像大人一樣理智冷靜,也就不叫孩子了。雖然愛玩的孩子,調皮、愛闖禍,但也正是因為他們愛玩的天性,他們對任何事物都能保持一顆好奇和探索的熱情。孩子如果鬧小脾氣的時候,作為父母要適當包容孩子,不要太過計較。
就像大熊,不管瑪莎多麼調皮,在瑪莎玩耍的時候大熊依然會陪著她,保護她的安全,給予她無限的支持。正是因為大熊這樣的教育,瑪莎能夠保持自己愛玩的天性,積極探索世界,保持一顆孩子應有的童心和熱情。
3、 做孩子堅強的後盾
無論你是孩子,還是大人,當你在外遇到難過的事情,家永遠是你可以避風的港灣。父母要做到讓孩子有家的感覺,當孩子遇到困難時,能夠及時出現在孩子身邊,給孩子最好的支持。得到父母支持之後,孩子能夠有自信和勇氣去面對困難,如果遇上孩子解決不了的問題,父母還能正確引導孩子,讓孩子感覺到家庭的溫暖。就像大熊和瑪莎之間一樣,瑪莎一犯錯誤,大熊就會幫助她一起渡過難關,時刻與瑪莎同在,這樣輕鬆融洽的相處氛圍,孩子的成長也會更加順利。
結語: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父母還是要講究方式方法的。父母要學會控制好自己的情緒,拒絕暴力解決問題,學會讓孩子主動改正錯誤比被動改正錯誤來得更有用。時刻做好孩子的堅強後盾,學會用愛來滋養孩子,而不是以愛的名義來壓迫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