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電影《瑪莎與熊》:尊重孩子的「假想夥伴」,有利孩子成長

2020-12-14 馬海霞的育兒經驗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電影《瑪莎和熊》講述的是小女孩瑪莎和一隻胖乎乎的棕熊之間的友誼以及兩人生活中發生的一系列趣事。作為世界知名度最高的俄羅斯動畫片,《瑪莎與熊》已經在全球22個國家播出,每集都能在YouTube上獲得將近15億的點擊量。

對於瑪莎而言,熊就像是一位父親,它竭盡全力地包容瑪莎的壞習慣,引導瑪莎向好的方面發展。熊就像是瑪莎的"假想夥伴",無論是調皮搗蛋後的認錯,還是做出一些匪夷所思的搞怪動作,瑪莎心中都有一隻熊來陪伴她。

實際上,很多孩子都會有"假想夥伴",這個夥伴可能會陪伴孩子說話,或者和孩子一起調皮搗蛋。如果孩子經常對家裡的娃娃說話,或者做了壞事不肯承認,非說是"小夥伴"做的,那麼家長就應該注意到孩子的此類行為。

看完《瑪莎和熊》,帶給人最深刻的感受是熊在瑪莎的生活中擔任了一個非常關鍵的角色,它像父親一樣照顧引導瑪莎,也如媽媽一般溫暖包容瑪莎。對於孩子的"假想夥伴",家長首先要學會尊重,因為尊重孩子的"假想夥伴"有利於孩子成長。

一、 《瑪莎和熊》:"假想夥伴"陪伴孩子健康成長

1、"假想夥伴"是孩子成長過程中合理的心理需求

在《瑪莎和熊》中,瑪莎一開始只是把熊當成是和自己玩耍的"工具",任性地拉著熊陪自己玩。但是在後來處的時候,瑪莎漸漸學會了關心熊。瑪莎有許多奇思妙想,經常把家裡搞得天翻地覆,而熊出現後,瑪莎開始在熊的引導下學會冷靜和思考,瑪莎的活力和純真也在不斷地感染著熊。

熊對瑪莎的陪伴和理解是瑪莎感到最溫暖的事,他們相處模式十分可愛滑稽,經常是瑪莎犯錯後,熊幫忙收拾爛攤子、毫無怨言地陪伴瑪莎。

其實,熊可以看作是瑪莎的"假想夥伴",當她想去森林冒險的時候,瑪莎會相處一隻熊來陪伴自己,讓自己感到不那麼害怕。當瑪莎把家裡攪得天翻地覆的時候,熊的陪伴和幫助就是瑪莎童真和調皮的反應,她理所當然地認為會有人幫忙收拾,她只需要繼續玩耍。

"假想夥伴"不會生氣,隨叫隨到,全心全意地給孩子提供安慰和支持,帶給孩子安全、溫暖、穩定的感覺。

心理學家斯文德森就發表過類似的實證研究了,他將這些物體都成為孩子的"假想夥伴",並指出:"假想夥伴是兒童在與他人對話和直接遊戲的一段時間內,兒童命名與指向一個看不見的角色,這個角色對兒童是真實的,但實際上並不存在。"

有一個故事是說一個小男孩每天放學回家後,都與父母講小夥伴danial的故事。Danial是個搗蛋鬼,常常與其他小夥伴鬧矛盾,把小孩子惹哭,總是給小男孩惹禍,所以每次自己都會被牽連罰站。

一開始,父母並沒有過多關注這個小夥伴,孩子被老師批評得越來越多,父母開始非常好奇搗蛋鬼Danial究竟是誰?想見見Danial的父母,問他們為什麼不好好管教孩子?父母一起去開家長會,到學校才發現根本沒有Danial這個人,全都是小男孩假編的。

小男孩感到羞愧和自卑,難以面對自己的過錯也不知道怎麼向父母開口,所以就假想了一個名為"Danial"的小夥伴來承擔自己所有的"罪名"。

這個故事裡的"假想夥伴"是孩子憑空想像出來的,而"假想夥伴"有非常多的類型和出現方式:

1. 孩子腦海中想像的夥伴,如《瑪莎的熊》中熊很可能就是瑪莎幻想出來的夥伴

2. 真實物體擬人化,如孩子經常對話的布娃娃和玩偶,甚至可以是家裡的小貓小狗、一棵植物、一件小飾品等等

3. 角色自居夥伴,如孩子會想像自己是超人,或者把自己打扮成卡通人物

"假想夥伴"並不是時時刻刻都會出現在孩子的身邊,尤其是在孩子需要陪伴和關愛的情況下,"假想夥伴"才容易"現身"。換句話說,如果孩子沒能達到足夠的關愛和照顧,那麼孩子就會想像出一位"夥伴"來補償自己。

二、 "假想夥伴"對孩子非常重要,有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

"假想夥伴"是一種孩子處於壓力狀態下的自我保護行為,而且其與孩子的心理調節利密切相關。能夠在疑惑、悲傷和憤怒中調節情緒的孩子往往都會有一個"假想夥伴"。

實驗顯示,相比起沒有"假想夥伴"的孩子而言,有"假想夥伴"的孩子具有更強的社會性以及不容易感到害羞。因為在遊戲和陪伴中,孩子獲得了足夠的關愛和照顧,就算是"自給自足"也比完全沒有心理安慰要好。

而且,擁有"假想夥伴"的孩子更願意參加家庭活動,在人際交往中也會表現得更加從容自然,顯示出與人交流的優勢。

1. "假想夥伴"給孩子提供陪伴和撫慰

"假想夥伴"可以給孩子陪伴和撫慰,使孩子感受對自己生活的控制感。但是,如果出現的過於頻繁,也正說明孩子缺乏足夠的安全感,渴望父母的關愛和陪伴。

家長應該多陪伴孩子,減輕或消除他們的焦慮感,避免孩子過於沉溺和依賴"假想朋友"而阻礙孩子與真實世界的連接。

2. 表現真實的自我

小孩子經常把自己的想法和個性灌輸到"假想夥伴"的身上,比如孩子想出去踢足球的時候,會和媽媽說:"媽媽我們一起出去吧,小白想踢足球。"

"假想夥伴"是孩子表達真實自我的途徑,家長應該留意孩子的"假想夥伴",與孩子更好地交流。

3、 尊重孩子的"假想夥伴",滿足孩子的心理需求

家長首先應該明白,"假想朋友"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正常現象,而且具有一定的階段性。等大孩子長大了,"假想夥伴"就會自然而然地消失。正如童真稚趣一般,它通常會隨著認知水平的提高、年齡的增長消失。所以,家長不必擔心"假想夥伴"會給孩子帶來負面影響。

而且,這個"夥伴"雖然是虛幻的,但他卻是孩子重要的陪伴之一。家長首先要尊重孩子的"假想夥伴",順應孩子的想法和選擇,並且給予適當的引導。切記不要輕視或取笑它,否則孩子會覺得很受傷,甚至會感到憤怒。

要想正確地教育孩子認識"假想夥伴"和健康地成長,家長也應該及時滿足孩子的心理需求。孩子正是因為心理需求不能滿足,所以才依靠"假想夥伴"來獲取心理安慰,如果家長能夠滿足孩子的心理需求,"假想夥伴"就失去了在孩子心中的位置。那麼,孩子也不會沉迷於"假想夥伴"而產生不切實際的想法。

總的來說,如果你家孩子擁有"假想夥伴",那麼家長要細心觀察他們的相處模式和互動情況,看清孩子的內心需求,讓孩子和夥伴一起玩耍,幫助孩子更加快樂地成長。

我是馬海霞的育兒經驗,也是4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從育兒角度解析《瑪莎和熊》:探究「假想夥伴」對孩子成長的意義
    當孩子年紀越大,也越來越調皮的時候,我們才知道養育一個孩子是多麼難。但前段時間我被朋友推薦看了一部俄羅斯的動畫片《瑪莎和熊》,我才從中領會到了很多育兒方面的道理,今天就想從育兒方面和大家談談這部豆瓣高分的熱門動畫片。
  • 解析《瑪莎與熊》:成為「滋養型」父母,才能養出快樂健康的孩子
    疫情期間沒事宅在家裡,陪孩子刷了不少動畫片,今天就想和大家從育兒角度聊一聊一部從俄羅斯引進的優質的動畫片,名字叫《瑪莎與熊》。故事講的是一個調皮搗蛋的小女孩瑪莎和"臨時家長"大熊米沙,在森林的小木屋中日常生活的各種小互動,在看的過程中讓人忍俊不禁,看完之後更覺得感動。
  • 《瑪莎和熊》:彪悍小蘿莉與憨憨熊爸爸,一段與眾不同的成長之路
    而熊對瑪莎的態度、對事情的處理方式值得每一位家長學習。很多人僅從親子教育的角度來解讀《瑪莎和熊》,但這不足以彰顯這部動畫片的魅力。因此,今天我從角色關係的創新出發,結合這部動畫片的藝術特色,來分析《瑪莎和熊》在全球範圍內廣為傳播並且深受喜愛的原因。在本文的第三部分,我將結合自己的育兒經驗和觀後感,談談我對家庭教育的幾點思考。
  • 豆瓣9.6分,風靡全球親子動畫片《瑪莎和熊》,藏著這些育兒真理
    《瑪莎和熊》自今年1月份起,在西瓜視頻上進行了全網免費獨播,這部動畫片是風靡全球以及點擊量被載入金氏世界紀錄的俄羅斯國民級親子育兒佳作,豆瓣評分達到了9.6分,可謂是口碑炸裂。該動畫片不僅在俄羅斯家喻戶曉,還被翻譯成30多種語言暢銷世界。這讓我不免有些好奇,它為什麼這麼受歡迎。
  • 《瑪莎和熊》爸爸帶孩子有意想不到的好處,媽媽要善於放手
    這個假期,相信很多小夥伴看了《瑪莎和熊》這部動畫片了。電影講述了小女孩瑪莎和她的好朋友熊熊之間的故事。開始的時候熊熊並不喜歡瑪莎,甚至有點討厭她,因為第一次見面瑪莎就把自己的家弄得一糟糕,而且這個女孩真的調皮至極。慢慢地,熊熊接受了瑪莎,當瑪莎沒有來玩的時候,甚至開始學著瑪莎的樣子在床上跳來跳去。
  • 與孩子一起觀看熱門的俄羅斯動漫「瑪莎和熊」
    瑪莎和熊   在2019年,這部動畫終於在吉尼斯世界大全上註冊,並被記錄為社交網絡上觀看次數最多的電影。因為「 瑪莎和熊」涉及一個普遍的主題和普遍的情節,所以它是一部完全全球化的作品。     此外,動畫故事也很吸引人。這很有趣,而且臺詞很少,所以這個故事對世界上任何人都是可以理解的。最重要的是,它是用愛創造的。3.讓100%的孩子沉迷於動畫的情節中
  • 《瑪莎和熊》:「滋養型」父母對孩子成長的好處
    前段時間工作休假,就專心在家陪孩子。沒事的時候孩子就愛看動畫片,我也就只能陪著他看,當時看了一部親子動畫片,叫做《瑪莎和熊》。這是一部俄羅斯的動畫片,裡面講述的故事非常溫暖和諧,讓人看了心情都會變好。片子的主人公是個小女孩叫瑪莎,有一隻大熊充當她的父母,在這個小女孩的成長過程中一直陪伴著她。瑪莎非常愛冒險,好玩愛動,大熊則是可愛憨厚,瑪莎總是在外闖禍,但是大熊總是能夠包容她的所有錯誤,陪著瑪莎一起面對,解決問題。
  • 為什麼專家建議孩子要多玩耍?我在《瑪莎和熊》之中找到了答案
    文丨豆苗媽媽 玩是孩子的天性,這樣一句話每一位父母都知道,但並不是任何一位父母都願意去尊重孩子。 02、玩也能夠讓孩子成長,父母為什麼不願意尊重孩子呢?
  • 看憨熊如何制服「魔頭娃」?《瑪莎和熊》,家長必備成長手冊!
    充滿搗蛋特質的瑪莎似乎總在闖禍,而遭殃的狗熊明明很憤怒很委屈,可到最後,故事結局卻令人無比溫馨。這就是一部來自俄羅斯家喻戶曉的的動畫片《瑪莎和熊》,以炸裂的口碑獲得豆瓣9.6高評分。瑪莎的出場顯得很不尋常,她不像常人印象中乖巧的小女孩,瑪莎走路風風火火,做事咋咋呼呼,凡她待過的地方,簡直就是災難現場。
  • 《瑪莎和熊》:孩子調皮搗蛋,媽媽很煩惱,其實會玩才更健康?
    「還沒等孩子說完,媽媽就硬拽著她,準備往前走。」妍妍,乘著寒假帶寶寶看看《瑪莎和熊》動畫片吧,孩子會玩才更健康哦。」女孩的母親愣了一下,「媛媛老師,會玩和健康沒有關係吧?」那麼,孩子會玩和健康到底有怎樣的關係呢?《瑪莎和熊》又是啥?一、《瑪莎和熊》《瑪莎和熊》是最近挺火的一部動畫片,這部堪稱是令大人,小孩都喜歡的劇情,讓我不免好奇。
  • 《瑪莎和熊》:從3個角度解讀這部動畫片的成功因素及教育意義
    瑪莎出了名搗蛋,每天早上一出門,她家動物都慌張地躲起來,羊和狗躲在狗窩,豬潛水,雞躲在井底。沒有夥伴的她,只能追著蝴蝶或者兔子玩。或許是幸運,她遇見了米沙。其實,米沙與瑪莎初次見面並不愉快。生氣但不失控的米沙,深受瑪莎的喜歡,其實也是許多孩子們喜歡的熊。這樣的熊真正做到了教育專家們所說的"不怒不吼育兒",讓孩子不害怕不畏懼,更喜歡與這樣的"家長"一起。陪伴中教育孩子。米沙和瑪莎像朋友一樣玩耍,米沙又像父親一樣在玩耍中教瑪莎知識、技能、道理。
  • 孩子有大人「看不到的朋友」?心理學家:並非迷信,有科學依據
    其實不然,孩子有「看不見的朋友」是正常現象,這是他們的假想夥伴。孩子有「看不見的朋友」是正常現象?父母別奇怪,背後原因很辛酸前些天,媽媽給奇奇買了一個木偶熊後,奇奇就變得特別奇怪,他總是抱著木偶熊蜷縮在牆角裡自言自語,好似在跟別人說話的樣子。
  • 豆瓣9.6分的《瑪莎和熊》:在做父母這件事上,你可別輸給這隻熊
    《瑪莎和熊》是一部俄羅斯家喻戶曉的動畫片,豆瓣評分高達9.6。瑪莎是個調皮搗蛋的小女孩,熊熊是她的好朋友,瑪莎和熊的相處,可不像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那麼和諧。瑪莎是精力充沛的破壞王,把熊熊的生活弄得一團糟。
  • 《瑪莎和熊》:解析豆瓣評分9.7分動畫的成功之處及教育意義
    3D動畫《瑪莎和熊》被稱為俄羅斯孩子最喜歡的國民動畫之一,更有"國寶級"動畫片之名。這部動畫片最早於2009年播出,每一集的播出時間大概只有七分鐘,但製作時間卻有6至9個月,通過漫長的製作時間來確保每一集內容的質量。
  • 《瑪莎和熊》孩子積極樂觀的性格,父母應對「麻煩」的態度很重要
    《瑪莎和熊》自播放以來口碑炸裂(西瓜視頻免費首播),圈粉無數。動畫片向我們展示了輕鬆、美好、幽默的畫面,具有極強的教育意義。很多人喜歡小女孩瑪莎,不僅因為瑪莎可愛、漂亮,還有就是無論什麼時候她都高高興興地,即使是遇到了不開心的事情也能積極的去應對。她積極、樂觀、開朗的性格和熊熊的影響是分不開的。
  • 以《瑪莎和熊》為例,解讀俄羅斯動畫片對親子教育的價值與思考
    在文章的第三部分,我會結合育兒經驗,談談我從這部動畫片中感悟到的關於如何處理親子關係的幾點思考。01、動畫製作水平:利用先進的三維動畫製作和渲染技術讓動畫片獲得電影般逼真的畫面效果,製作水平高超精美,蜚聲世界《瑪莎和熊》曾榮獲素有動畫界「奧斯卡」之稱的Kidscreen Awards最佳動畫獎。
  • 《瑪莎和熊》:孩子靜悄悄,準是在作妖,別以為逃避可以解決問題
    可是到頭來,除了給孩子帶來心理傷害,還有可能讓自己更加的疲憊。01《瑪莎和熊》:假裝看不見,或許會讓孩子更放肆除了上面所說的這個案例之外,其實最近豆瓣評分9.6的這部動畫片也向我們展示了「假裝看不見,孩子更放肆」的道理。
  • 《瑪莎和熊》:幽默搞怪中呈現的是家庭教育的痛點
    今天我就詳細解讀一下瑪莎身上的特質(分為調皮的方面和懂事的方面),在本文的第三部分,我將結合自己的育兒經驗,談談熊爸爸是對待調皮的孩子以及他身上有哪些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可是玩心重的瑪莎卻希望熊能跟自己一起玩,所以她一直不讓熊睡覺,在熊睡著之後又想盡各種辦法把熊叫醒。這一幕是不是很熟悉?這不就是生活中的我們和孩子嗎?當我們想睡覺的時候,如果孩子想玩,他們就會一直吵一直吵,直到我們妥協。在第X集中,熊準備給自己做果醬,於是從森林裡摘了各種果子。可是,正當他做的時候,瑪莎一下子把籃子裡的果子都吃完了!
  • 央視熱播動畫《瑪莎和熊》第二季驚喜回歸 西瓜視頻免費獨播
    風靡全球的俄羅斯國寶級動畫《瑪莎和熊》自第一季登錄內地便首播告捷,其溫馨有愛的故事讓不少觀眾都意猶未盡。據悉,《瑪莎和熊》第二季於3月12日起繼續在西瓜視頻免費獨播。與此同時,兩季共52集內容也於3月12-17日午間檔正式登陸CCTV-14央視少兒頻道,與全國的小朋友們見面。
  • 孩子把玩具熊當朋友,父母別急著糾正,尊重孩子「幻想中的朋友」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去閨蜜家做客的時候,看到孩子圓圓在和一個可愛的玩具熊說話。圓圓對我打完招呼後,就讓他的玩具熊也向我打招呼。閨蜜給我使了一個眼色,說這是孩子新交的一個朋友,它叫「艾莎。」我心裡瞭然,也對圓圓的「玩具熊朋友」打了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