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魔幻開頭,讓人不得不感慨,這個世界怎麼了?中國爆發了新型肺炎疫情、美國爆發了嚴重的流感、糧食匱乏的東非爆發了蝗蟲災害,而澳洲大火整整燒了210天。在我看來,與其感慨世界怎麼了,不如看看人與自然的關係怎麼了。
每一次的災害其實都是自然在向人類發出警示:人應該重新審視與動物、與自然的關係。今天我要分享的這部動畫片就與人與自然有關。
這部動畫片就是《瑪莎和熊》。《瑪莎和熊》是一部俄羅斯動畫片,2017年俄羅斯太空人尤爾奇欣在國際空間站在觀看《瑪莎和熊》。這部動畫片不僅在俄羅斯家喻戶曉,還在100多個國家和地區播出。2015年《瑪莎和熊》獲得Kidscreen Awards(相當於動畫界的「奧斯卡」)最佳動畫獎。
《瑪莎和熊》第一季共26集,每集7分鐘左右,講述了一個調皮、愛搗亂的小女孩瑪莎和它好朋友熊之間的故事。
看過這部動畫片家長都會對動畫片中的情節感同身受,因為瑪莎就像我們自己家裡的熊孩子,而被瑪莎「折磨」得焦頭爛額的熊就像是我們本人。《瑪莎和熊》這部動畫片探討了很多我們日常家庭教育中會出現的很多問題。而熊對瑪莎的態度、對事情的處理方式值得每一位家長學習。
很多人僅從親子教育的角度來解讀《瑪莎和熊》,但這不足以彰顯這部動畫片的魅力。因此,今天我從角色關係的創新出發,結合這部動畫片的藝術特色,來分析《瑪莎和熊》在全球範圍內廣為傳播並且深受喜愛的原因。在本文的第三部分,我將結合自己的育兒經驗和觀後感,談談我對家庭教育的幾點思考。
01、創新的角色關係:在吵鬧、搞破壞中建立深厚的情感,森林是個和諧友愛的大家庭
除了瑪莎和熊,這部動畫片裡還出現了兔子、狼、母熊等其它動物。相比於我們熟悉的《熊出沒》、《喜洋洋與灰太狼》等國內動畫片,《瑪莎和熊》在角色關係的處理上有很多不同之處。
下面我分成人與動物的關係、動物與動物之間的關係這兩方面來解讀:
①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模式可以是多元化的
在我們傳統的認知中,和諧的相處模式應該是雙方互相理解、互相幫忙,沒有搗亂與被搗亂,也沒有嫌棄與被嫌棄。但事實並不是如此的,不管是人與人,還是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模式也可以是多樣的。
也就是說,在良好的情感關係中——在這部動畫片中主要是友情——可能會出現搗亂、嫌棄的情況。但這只在特定的情境下出現,這種搗亂的行為、嫌棄對方的情緒並不會影響雙方的關係和情感。
拿瑪莎和熊的關係來說。瑪莎是個普通的小孩子,看起來人畜無害。但她卻經常幹些讓熊頭疼的事。瑪莎在熊要冬眠的時候去打擾他、在熊做果醬的時候偷偷把果子吃完、在熊約會的時候去打擾他、把熊的家裡搞得雞飛狗跳……類似的事情還有很多。
而熊呢?雖然熊不喜歡被打擾、被搗亂,甚至有時會故意躲著瑪莎,但這並不妨礙他喜愛和照顧瑪莎。
生活中的這些小摩擦不僅沒有傷害瑪莎和熊之間的情感,反而讓他們的生活多了很多樂趣與溫情。
瑪莎會幫熊製作果醬、幫熊裝飾房子、幫熊解除與母熊的矛盾。熊對瑪莎的疼愛就更不用說了。當瑪莎說想上學,熊便給瑪莎製作了小書桌,親自給瑪莎上課;因為擔心瑪莎一個人在森林裡有事,熊便把自己的手機給她,讓她有事第一時間求助。
瑪莎和熊之間的情感其實很像我們與孩子之間的情感。孩子總是會有意無意地製造很多「小麻煩」,當我們覺得被打擾時,不良的情緒就會湧上心頭。但不管怎麼樣,這都不妨礙我們對彼此的愛。
在我看來,瑪莎和熊之間和諧的相處模式很真實。不管是人與動物,還是人與人之間和諧相處的模式可以是多元化的。
②動物沒有所謂的好壞善惡之分,森林像個大家庭
在很多以動物為主角的動畫片裡,都存在弱肉強食的生存規則。就像我們的國民動畫片《喜洋洋與灰太狼》裡,羊代表著弱勢(被吃的一方),但同時也代表著正義;而狼雖然是強者(要吃羊),但它代表著惡,羊與狼之間是對立的關係。
而在《瑪莎和熊》這部動畫片中,並沒有這樣明顯對立的關係。雖然動物之間也經常會發生小衝突,但從總體上看,整個森林像是一個和諧的大家庭。除了熊,動畫片裡經常出現的動物有一隻兔子和兩隻狼。
兔子擺脫了以往弱小的形象,它總是偷熊的胡蘿蔔。面對愛偷胡蘿蔔的兔子,熊並沒有仗著自己的體型或力氣把白兔吃掉,而是自己拿著耙子在田邊看守。有趣的是,在熊被樹壓暈的時候,兔子還跟瑪莎一起救熊。
所以,兔子和熊之間雖然會一些利益上的小衝突,但它們之間的關係是很友好的。一方有難,另一方會伸手幫忙。它們之間的關係也是平等的,強大的一方不會因為自己的優勢而去欺負另一方。
狼跟熊之間的故事就更搞笑了。
兩隻狼看中了熊冰箱裡的食物,但沒有直接開口跟熊要,也沒有去偷。它們想出了一個方法:抓走瑪莎,讓熊用食物去贖瑪莎。也許,按照其它動畫片裡的情節,兩隻狼會直接吃了抓走的小孩兒,不會大費周章地讓熊用食物來贖人。
結局的翻轉也很精彩,兩隻狼覺得瑪莎太調皮搗蛋了,受不了瑪莎折磨的它們決定主動把瑪莎送還給熊,還附送給熊一箱蜂蜜。在後面某一集的情節中,兩隻狼被汽車壓住無法動彈,熊還主動伸出援助之手。
在我看來,動畫片中不必過於強調自然界的弱肉強食。像《瑪莎和熊》這樣,呈現出一個和諧的關係就挺不錯的。動物之間沒有所謂的善與惡、是與非之分,整個森林像個大家庭。雖然小矛盾不斷,但大體上和諧友愛、充滿溫暖。
02、藝術特色:誇張的幽默元素與獨一無二的優質畫面共同譜寫了這部高分動畫片
在這部動畫片中,隨處可見搞笑的元素,我跟孩子一樣,被逗得哈哈大笑。動畫片中的畫面每一幀都非常精美,有人說隨便截一張圖都能當桌面背景,我覺得一點都不誇張。
①誇張的幽默元素是這部動畫片廣泛傳播且深受好評的原因之一
我們總是調侃俄羅斯為戰鬥民族,說他們家裡養熊、民風彪悍。但我對俄羅斯印象最深刻的是俄羅斯式幽默。在這部動畫片中,就應用到了很多的搞笑元素。
一部優秀的影視作品,除了內容上要足夠好以外,還得有獨具魅力之處,這樣才能被廣泛傳播。作為動畫片,《瑪莎和熊》能夠在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播放且備受好評的原因之一,就是它所蘊含的幽默元素。不管是大人還是孩子,觀看過程中都會被逗得哈哈大笑。
舉例來說,在《聖誕節》這一集,熊用精靈球裝飾聖誕樹的時候,把精靈球全部放在手裡,像雜技團的演員一樣表演接球。瑪莎來家裡找熊玩耍,卻意外點燃了煙花筒,熊被煙花筒帶著滿屋子亂飛。在最後一集中,熊家裡的電視機爆炸了,導致整個屋子都被燒。熊好不容易把房子維修好,當他把電視機修好想看的時候,電視機又炸了,房子再一次被破壞。
這部動畫片雖然每集都很短,但每個故事卻很完整。在呈現故事內容和主題的時候,製作方巧妙地加入了很多幽默的元素:搞笑的情節、誇張的動作和表情、翻轉的結局等。通常來說,這些搞怪又幽默的情節孩子們一定會喜歡的。
②獨一無二的優質畫面提升了整部動畫片的格調
《瑪莎和熊》的故事發生在大森林,以森林為背景的畫面做得非常細膩,不管是動物還是花草樹木,都是經過精心製作的。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森林裡的雪景。由於俄羅斯緯度高,氣溫低,冬天來臨,整個大地銀裝素裹,成了一個冰雪世界。瑪莎生活的森林裡,一到冬天,屋頂上、樹上、地上堆積著厚厚的雪。瑪莎一腳踩上去就能踩出深深的腳印。
而當漫長的冬季結束,春天的森林又是另外一番生機勃勃的景象。冬眠的小動物都出來了,在森林裡玩耍;房屋前的小白花開了,迎風搖曳;到了果子成熟的季節就更美了,各種叫不出名字的果子掛在樹頭,非常誘人。
有人說《瑪莎和熊》這部動畫片的畫質不像是一部動畫片,而是像一部電影。的確如此,動畫片中的畫面隨意一截圖,一張桌面背景就有了。
可能有些家長會覺得看動畫是為了讓孩子打發時間,或者從故事情節中學習一些道理,畫質要求不需要那麼高。但我並不這麼認為。誠然,孩子們不會像我們一樣去討論畫質、布景,但孩子觀看優質畫面的動畫片的過程,也是他審美培養的過程。
03、作為這部動畫片的忠實愛好者,我將結合自己的觀看感受,談談我對家庭教育的幾點思考:
前面,我們討論了《瑪莎和熊》的角色關係及藝術特色,在這一部分,我將結合這部動畫片的故事內容及其呈現的主題,談談我對家庭教育的幾點思考。
①成人也有心情不好的一面,不妨在孩子面前展示我們真實的內心感受
作為成人,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碰到一些不如意的事情,比如工作上的問題、生活中的壓力,這些事情常常會對我們的情緒產生負面影響。可是,在孩子面前,我們總是會有意無意地隱藏我們的壞情緒。
有時我們心情低落,一聲不響、雙目空洞地坐在沙發上,這時候孩子可能會過來問我們怎麼了。而我們卻總是說沒事,然後隱藏起真實的感受陪孩子玩耍。
但這部動畫片裡的熊並不是這樣的。其中一集中,熊碰到了心儀的母熊,可是母熊卻被另外一隻動物吸引了。熊很傷心,這時候瑪莎在邊上安慰熊:「她不適合你。」接著瑪莎帶著熊去玩,在瑪莎的陪伴下,熊的心情很快就恢復了。
其實,孩子對事物的觀察、對情感的體驗,遠比我們想像中更敏感。就像瑪莎,她能感知到熊的不開心,也能用自己獨特的方式給熊帶來快樂。
在我們的生活中,孩子其實也能感受到我們情緒的波動。所以,當我們心情不佳的時候,不妨試著放下偽裝,在孩子面前展示我們真實的感受。不要怕我們的壞情緒會影響孩子,其實偽裝情緒才會給孩子不好的體驗,而且要相信孩子身上的正能量,一定能幫助我們快速趕走烏雲。
②教會孩子適當尋求他人的幫助,有利於促進孩子的成長
生活中,很多孩子都在父母的過度幫助和保護下降低了生活能力。當他們遇到困難時,很少主動思考解決問題,更不會主動向他人尋求幫助。但學會適當尋求他人幫助,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必修課。
瑪莎是個調皮的小女孩,她的破壞能力讓森林裡的動物們聞風喪膽。但她很善於向外界尋求幫助,從而讓事情更順利地往下發展。
瑪莎把熊的果子吃完了,導致熊沒法做果醬了。瑪莎為了彌補自己的過錯,就找來了森林裡的其它動物,讓它們幫忙採果子、做果醬。有一次熊被樹壓暈了,瑪莎讓兔子幫忙,把熊抬到屋子裡。然後他們找來醫藥箱,找到了一瓶讓熊聞了就會打噴嚏的藥,很快熊就醒過來了。在最後一集中,熊的房子毀壞了要重新維修。瑪莎又找來了很多小動物,幫熊一起維修房子,很快房子就維修好了。有時候,適當地尋求他人幫助,並不一定是給別人添麻煩。相反,學會尋求幫助是也是孩子的一種生活能力。而且,這也有利於養成孩子互幫互助的認知,培養孩子樂於助人的好習慣。
③學會體會他人感受,善於化解生活的矛盾的孩子更加分
瑪莎雖然調皮,但她也很擅長彌補錯誤,善於化解生活中的矛盾。有一天熊遇到了心儀的母熊,在母熊和熊約會的時候,瑪莎出現了。結果導致了母熊和熊不歡而散,甚至心生隔閡。不過很快,瑪莎讓兩隻熊和好了。
一年冬天,母熊在滑冰,瑪莎想學滑冰,於是找來了熊。剛開始,兩隻熊互不理睬對方。於是瑪莎想出了一個方法:她假裝自己在冰上摔跤了,出於對瑪莎的關愛,兩隻熊都過來扶瑪莎,然後他們就一笑泯恩仇。
生活中有時會出現夫妻吵架、婆媳吵架的問題,如果我們的孩子能夠像瑪莎一樣,體會到家人的感受,又善於創造機會化解這些矛盾的話,我們的家庭一定會更加和諧、更加友愛。
總結一下:
我喜歡《瑪莎和熊》這部動畫片,因為它實在有太多令人驚豔的地方。首先是它的創新,在角色關係的處理上不同於常見的動畫片,讓人耳目一新;其次是它的藝術特色,它所蘊含的幽默元素讓人百看不厭,優質的畫面也提高了我們的觀看體驗;最後是它的主題,育兒、家庭教育是我們生活中永恆的話題,很適合父母與孩子共同觀看。
總之,我覺得這是一部不得不看的動畫片,在本文中我也詳細闡述了這部動畫片打動我的地方。如果有時間,你一定要和孩子一起看看,希望你們也會喜歡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