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亂是唐王朝由盛轉衰的轉折點。在此之後,唐朝再也沒有了以往的盛世氣象,最終亡於藩鎮之手。雖然說安史之亂的爆發有很多原因,但是時任宰相楊國忠絕對是首當其衝的罪人。而安祿山就是以誅殺楊國忠為藉口發動叛亂的,可想而知楊國忠遭人厭恨的程度。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下這位唐朝有名的奸相。
楊國忠出身很高貴嗎?沒看出來。畢竟史書上能找到的記載也只是他自稱是東漢太尉的後代,區區太尉,其實真沒啥。再說了都幾百年了,別說人走茶涼了,連茶壺都未必能找到。這跟喝多了張口當年我的親戚如何如何是一個道理的,沒啥用,也就自娛自樂,自己給自己臉上貼金。
楊國忠很有才嗎?沒看出來。雖說早年間從軍期間有過業績優秀期,但是也只是曇花一現。畢竟嗜酒好賭,不學無術。
出身一般,才能一般,那他是怎麼做到宰相的高位呢。這事說來就有意思了。楊國忠的堂妹就是大名鼎鼎的貴妃楊玉環。楊貴妃原來是唐玄宗的兒媳婦。是的,我可以百分之百的保證,貨真價實的兒媳婦。後來被唐玄宗看上,召進宮中做了自己的妃子。嚴格來算這是亂倫的,但是李氏家族本來就是混血,所以對這個不是那麼看重。看著楊貴妃受寵愛,很多人都想巴結。劍南的節度使就想通過楊國忠這條路子,於是便送了很多禮物給楊國忠,讓他代為梳理關係。
畢竟是一家人,肥水不流外人田。楊貴妃姐妹不停的在唐玄宗耳邊說楊國忠的好話。唐玄宗便開始看重楊國忠,開始任用他擔任職務。而楊國忠也是擅長投其所好的人,千方百計的侍奉唐玄宗。於是很快贏得了唐玄宗的信任,身上兼任的職務也越來越多。
這時候,楊國忠為了更加進步,要求改名為楊國忠。因為他的本名是楊釗,不太吉利,再加上為了諂媚,於是便請唐玄宗賜名為楊國忠,其手段可謂無所不用其極。
自己肯努力,再加上楊貴妃等的耳邊風,楊國忠就跟坐了火箭一樣飛速上升,連當時著名的奸相李林甫都不得不巴結他。雙方都想大權獨攬,雖然表面上一團和氣,但是暗地裡卻是明爭暗鬥。畢竟有外援相助,再加上唐玄宗對李林甫的專權也有所不滿,於是李林甫很快敗下陣來,不久便病逝,楊國忠藉此機會再進一步,成為了位高權重的宰相。
按說職位已經到手了,接下來就該幹政事了,可是楊國忠卻完全不是那塊材料。主政期間,好大喜功,窮兵黷武,喜歡對西南用兵。而且還不會任用將領,造成朝廷損兵折將。造成了國防力量的巨大損失,還嚴重破壞了當地的政治格局,使得當地對唐朝的友好關係急轉直下。
而且楊國忠完全沒有識人之能呢個,選拔朝廷官吏也只會籠絡人心,培養自己的勢力。根本不考慮實際的情況。造成朝廷官員的質量大幅下降。
更重要的是,李林甫雖然是壞人,但他是一個有能力的壞人。雖然當時安祿山的勢力已經很大了,但是安祿山就是懼怕李林甫,他的小心思李林甫都一清二楚。再加上時不時的敲打他,所以安祿山一直老老實實的,不敢有非分之想。但是楊國忠就不行了,畢竟身為外戚上位的,這種人是不會被人尊重的。於是安祿山根本不給楊國忠面子。楊國忠感覺受到侮辱,於是就千方百計的打壓安祿山,雙方的矛盾越來越重。再加上李林甫和楊國忠兩任宰相的肆意妄為,天下已經民怨沸騰,可是唐玄宗卻還是沉浸在溫柔鄉裡。於是安祿山便以誅殺楊國忠為藉口趁機發動了叛亂。
潼關被攻陷後,長安已經危在旦夕。於是唐玄宗等慌忙逃亡四川。半路走到馬嵬坡,大家因為路途艱險,再加上缺衣少食,於是便拒絕前進。這時候太子李亨等人合謀,計劃趁機除掉楊國忠,安撫士兵,於是便派遣陳玄禮煽動士兵,誅殺楊國忠。正巧這時候楊國忠在和幾個吐蕃使者在溝通食宿問題,於是將士們便趁機大喊「楊國忠謀反」,然後一擁而上,將他殺死。
楊國忠憑藉外戚身份,攀炎附勢,最終登上宰相之位。而後囂張跋扈,擅權亂政,導致民怨沸騰,一發不可收拾,最終爆發了安史之亂,使強大的唐朝從此一蹶不振。毫無疑問,他才是安史之亂的罪魁禍首,也成為大唐盛世的掘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