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天堂明星大亂鬥特別版全參戰鬥士科普介紹:編號25-36

2021-01-08 騰訊網

在前兩期視頻中,評測君介紹了《任天堂明星大亂鬥特別版》的前24位參戰鬥士,那麼今天評測君也會繼續為大家帶來25號鬥士幼年林克到36號鬥士Snake的介紹,相較於前兩期的鬥士們,本期可能也會有更多陌生的鬥士登場。《大亂鬥》鬥士科普系列整理製作不易,如果喜歡,還望點讚關注支持。閒話少敘,繼續直奔主題,來看看本期的鬥士們吧

25.幼年林克 出自《塞爾達傳說 時之笛》

可能不少玩家會更喜歡留著長發身著天藍服裝的林克,但要說到林克的經典形象,大家想到的肯定還是那個頭戴綠帽,穿著一套翠綠主題混搭金屬輕甲的尖耳朵青年。由於在整個《塞爾達傳說》系列中出現的眾多林克並非同一人,所以除了成年林克之外,這個經典角色也有很多其他形象。在《塞爾達》系列的一些作品中,就曾出現過尚處少年時代的林克,雖然沒有青年時期的英武帥氣,卻多了一份少年特有的純真可愛,這就是幼年林克。

實際上幼年林克最初誕生於1986年的初代《塞爾達傳說》,不過當時受限於技術條件,最初的林克和後來的形象存在不小差距,放到FC機的8-bit像素畫面裡玩家也確實很難辨別出林克的實際年齡。不過在《任天堂明星大亂鬥》系列中登場的幼年林克則特指《塞爾達傳說:時之笛》遊戲前期我們所操縱的林克,在形象上除了身材較為嬌小且穿著完全以綠色布衣為主的服裝外,最顯眼的特徵就是武器換成了一把短劍,而非其他版本林克所持的大師之劍,表現出了他身為少年英雄尚未成熟的一面。

幼年林克在大亂鬥系列中的首秀則是在《大亂鬥DX》中,當時製作組的想法是,既然馬力歐都有了克隆鬥士馬力歐醫生,那另一個招牌明星林克是不是也該有個克隆鬥士呢?於是幼年林克就加入到了《大亂鬥》中。不過在這次參戰之後,幼年林克缺席了之後的《大亂鬥X》和3DS與WiiU版,並由卡通林克代替。在這一代Switch版大亂鬥中才終於回歸,所以說幼年林克和皮丘也是僅有的兩位參戰了《大亂鬥DX》,但缺席之後兩部作品,最終再次回歸的鬥士。同時雖然都是林克,但不同的林克屬性也存在差別。由於年紀尚小,所以幼年林克的攻擊力要略低於林克,同時獲得了更快的速度和更好的跳躍力。在技能方面,幼年林克的弓箭可以點燃目標,迴旋鏢也是用了《時之笛》的版本,和可以使用《曠野之息》中的遙控炸彈的林克不同,幼年林克投擲的是普通的火藥炸彈,最終絕招則是從左手發出的三角之力,可以說幼年林克也同樣有很多有趣的玩法。

26.蓋儂多夫 出自《塞爾達傳說》系列

就和林克和塞爾達是《塞爾達傳說》系列永恆的男女主角一樣(雖然塞爾達也並非系列唯一女主),在絕大多數作品中蓋儂多夫也都是最終反派,他一次次試圖侵襲海拉魯大陸,但最終都被林克擊退。

但不同於存在各種版本的林克和塞爾達,雖然蓋儂多夫有很多不同的形象,但絕大多數情況下登場的蓋儂多夫在設定上都是同一個人,通過死後轉生等不同的方式復活,讓他的造型發生了不小的改變。在《塞爾達傳說》的故事中,蓋儂有兩種基本形態,一種是高大結實的野豬頭形態,另一種就是其人形格魯德形態。在初代《塞爾達傳說》、《眾神的三角力量》、《不可思議的果實》、《四支劍+》和《眾神的三角力量2》中,他都被描繪成了一個揮舞著大劍或三叉戟的藍色的豬一樣的兩足動物。而在《時之笛》中,他首次以格魯德領主的人形形態出現,身高約有2米3,比林克和其他角色都要高出一大頭,威懾力十足,同時他也展現出了典型的格魯德身體特徵:橄欖色的皮膚,琥珀色的眼睛和紅色的頭髮。此後在《風之杖》和《黃昏公主》中,蓋儂也再次以格魯德形態登場。《曠野之息》中的災厄蓋儂更加類似其第一種形象,也就是高大結實的野豬。所以不要被這形形色色的外貌所迷惑,他們都是蓋儂。

在初代《塞爾達傳說》的開發過程中,蓋儂起初被稱為"牛魔王 八戒",源自《西遊記》中的豬八戒和牛魔王,如果你還記得上期提到的那個酷霸王形象的起源故事,你大概就能看出宮本茂是有多喜歡《西遊記》了。在後來開發《時之笛》時,蓋儂的設計師最初想把他設計成一個"狡詐而複雜的小偷,基本是個全能的可惡的人",但當時劇本導演卻稱在整個《時之笛》故事中的蓋儂並非如此,所以最終我們看到的《時之笛》版蓋儂多夫更像是個野心勃勃的狡猾的操縱者。儘管在遊戲中蓋儂多夫被描繪成了罪惡的終極化身,但實際上三角力量中的勇氣、智慧和力量就分別指代了林克、塞爾達和蓋儂多夫這三人。

蓋儂多夫也是在《大亂鬥DX》中首次參戰,那時蓋儂多夫的動作招式基本就是飛隼隊長一個較慢且更強的版本。櫻井政博表示這是由於開發方面的限制,沒法讓蓋儂多夫在遊戲中展現出獨特的招式,但考慮到他高大的身材和飛隼隊長非常相似,所以在開發接近尾聲時把蓋儂列為了克隆鬥士。而在後來的《大亂鬥》系列中,蓋儂的技能招式得到了重新設計,和飛隼隊長有了越來越明顯的區別。在Switch版《大亂鬥》中,蓋儂多夫的形象取自《時之笛》中的二階段戰鬥,化身為了手持雙刀的巨大魔豬。除了作為鬥士參戰之外,蓋儂多夫也在燈火之星模式中作為Boss出場。這場挑戰巨大蓋儂多夫的戰鬥,你打贏了嗎?

27.超夢 出自《寶可夢》系列

提起初代《寶可夢》,就不得不提到設計師杉森建,他獨自完成了最初的151隻寶可夢的形象設計,可以說正是他那富有靈感的描繪才讓初代《寶可夢》可以在全世界爆火。而初代這151隻寶可夢中最強的也就非超夢莫屬了。

超夢的日文名為ミュウツー,英文名為Mewtwo,而夢幻的日文名為ミュウ ,英文名為Mew,不難看出實際上這個名字直譯過來就是"夢幻二號"。在遊戲中超夢也是以夢幻的DNA為母本加以克隆改造而得出的寶可夢。不過儘管是源自夢幻的寶可夢,但超夢在寶可夢全國圖鑑中的編號卻排在了夢幻之前,這也同樣是初代《寶可夢》的彩蛋之一。在設計超夢時,杉森建有意借鑑了"外星人"的形象,確切的說是"小灰人",又叫羅斯維爾星人,儘管到現在為止我們也沒找到地外生命確實存在的證據,但在美國的各種自稱的外星人目擊事件中,目睹了"小灰人"出現的大約就佔了75%。

在《寶可夢紅/綠》中,玩家可以通過廢棄的寶可夢大宅中留下的隻言片語了解到超夢的存在。研究者的筆記稱,超夢是一群隱居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夢幻最終製作出來的,之後,超夢表現出了難以被控制的強大能力,摧毀了實驗室並逃了出去。在遊戲中當玩家擊敗四天王和冠軍後,就會得到機會趕往華藍洞捕捉超夢。儘管超夢源於夢幻,但兩者的體型和性格都截然不同。超夢的形象更像是兩足版的貓科動物,通體銀灰,尾巴和腹部呈紫色,從背部中心延伸出的體外神經束一直延伸到了後脖頸。由於超夢是為戰鬥而生,所以性情也是十分兇暴。在遊戲中超夢幾乎沒有臺詞,基本都著重表現其能力強大且無法駕馭。而在遊戲之外,尤其是在動畫中,超夢的整體角色形象得到了不斷的充實,在以超夢為主的電影中,超夢一方面厭惡著人類,一方面又被人類好的一面所吸引,處於糾結中的超夢刻意和人類保持著距離,儘量避免正面接觸,它感到迷茫,不斷探究自己存在的意義。作為初代的151種寶可夢之一,超夢獲得了極高的人氣,並一直活躍在後續作品中。在《寶可夢XY》裡新增的Mega進化中,超夢也有了兩種全新的形態:超級超夢X和超級超夢Y。據說這個概念來自美國的"X一代(Generation X)"與"Y一代(Generation Y)",X有尋找未知、否定現實、反抗社會、嚮往自由等含義,而Y則指對父輩的人生意義從懷疑到諷刺,不再相信世界上還有什麼值得"尋找"的意義,這些都和超夢的背景十分契合。

超夢的初次參戰也是在《大亂鬥DX》中,但缺席了《大亂鬥X》,不過在3DS與WiiU版中回歸。此外超夢也是歷代《大亂鬥》中第一個以DLC身份登場的鬥士。在Switch版《大亂鬥》中可蓄力的暗影球無論牽制還是攻擊都十分靈活;瞬間移動掌握好用法可以讓自己變得神出鬼沒;定身法更是可以十分方便地使出來讓對手陷入昏迷,最終絕招精神擊破則會讓超夢進化為超級超夢Y來打出致命一擊。

28.羅伊 出自《火焰紋章:封印之劍》

羅伊是GBA上首部《火焰紋章》系列作品《封印之劍》的主人公,被稱為"年輕的獅子"或者"火之子"是《封印之劍》的前傳性作品《烈火之劍》的主人公艾利烏德之子。在故事開始時只有15歲,放在歷代《火焰紋章》主人公中年齡也比較小。由於《封印之劍》是火紋系列脫離加賀昭三後的第一部作品,羅伊在形象設計上一改歷代正傳主角一定是藍頭髮的傳統,變成了一頭醒目的紅髮,頗有些破舊立新的意味。

在《封印之劍》中,人龍大戰已是千年之前,整片大陸在兩個大國和若干小國間達成了微妙的平衡,但隨著伯爾尼王國開始侵略周邊,整個世界烽煙再起。羅伊也是年紀輕輕就被捲入到戰火之中,不過雖然看起來還很年輕,但實際上羅伊也有遠超其年齡的成熟一面。在戰爭爆發前羅伊曾在大國艾特魯裡亞留學,師從魔道將軍塞西莉亞修習帝王學,因此積累了遠超同齡人的見識和戰略能力,經常能在戰鬥中看破敵人的弱點,對於一些身份較高的人也能做出禮貌得體的回應,甚至對無禮的部下都能擺出一個包容的態度,是個識大體有氣量的王子。在遊戲接近結局時,羅伊通過將"炎之紋章"嵌入"封印之劍"的劍柄從而獲得了完整形態的封印之劍,這是英雄哈爾特穆德用過的傳奇寶劍,可以封印魔龍。而這把劍也成為了羅伊參戰《任天堂明星大亂鬥特別版》的專屬武器。原版的封印之劍有兩格的攻擊範圍,在施展遠程攻擊時羅伊會高舉封印之劍,讓火焰灌注劍身,然後揮劍劈斬釋放火柱攻擊遠處的敵人,而在近戰時則是重複前面的動作然後突刺。在《任天堂明星大亂鬥特別版》中這個招式稍作改動,變成了全程劍身都附著火焰的最終絕招,兩者間的表現也存在細微差別。

羅伊的大亂鬥之旅也同樣始於《大亂鬥DX》,他作為馬爾斯的克隆鬥士一同加入《大亂鬥》,成為了系列最初的兩位《火焰紋章》鬥士。在羅伊參戰時也有兩個趣聞,其一是在《大亂鬥DX》發行前,任天堂內部曾討論過是否要在歐美版的《大亂鬥DX》(Super Smash Bros. Melee)中保留這兩個角色,由於之前《火焰紋章》系列並未在歐美發行,讓開發團隊比較擔心這兩人在《大亂鬥DX》中的人氣,不過儘管最終櫻井同意了在歐美版本中去掉這兩個人物,但美國任天堂卻還是選擇了保留,最終憑藉著馬爾斯和羅伊在《大亂鬥DX》中打出的人氣,《火焰紋章》系列也開始走向了世界。另一個趣聞就是《封印之劍》的計劃發售時間是2001年,但最終跳票到了2002年,這也就讓2001年12月發售的《大亂鬥DX》成為了羅伊的遊戲首秀,使他成為了《大亂鬥》歷史上第一個所屬遊戲還未發售就提前參戰的角色。

不過在《大亂鬥DX》參戰之後,羅伊卻缺席了之後的《大亂鬥X》,並在3DS與WiiU版作為DLC鬥士回歸。值得一提到是,羅伊也是《大亂鬥》系列中少有的首先以克隆鬥士身份登場,爾後又變成被克隆鬥士的角色,在這一代《大亂鬥》中,羅伊的克隆鬥士就是《火焰紋章:覺醒》中的庫洛姆。此外由於羅伊的名字和羅伊庫巴(Roy Koopa)相同,所以在《大亂鬥》的獎勵圖中也能看到這兩位角色的搞笑互動。

29.庫洛姆 出自《火焰紋章:覺醒》

庫洛姆和上期提到過的露琪娜都來自《火焰紋章》系列第十三部作品《火焰紋章:覺醒》,而且他是露琪娜的親生父親。

庫洛姆是伊利斯聖王國的王子、古代英雄王馬爾斯的子孫,持有"封劍·法爾西昂",右肩上的聖痕就是王族血脈的證明。雖然出身高貴,但庫洛姆從來不擺架子,非常親民而且富有正義感。有姐姐艾梅莉娜作為聖王負責政務和國家大事,庫洛姆就以自警團團長的身份親自守護百姓,戰鬥更是親力親為。正是在一次討伐山賊的行動中,庫洛姆遇到了魯弗萊,這才有了後來的故事。由於在大陸各地出現了名為"屍兵"的不明怪物,再加上鄰國佩雷吉亞大舉入侵,伊利斯聖王國不復往日的和平繁榮。而隨著王城陷落,被俘的聖王艾梅莉娜"殞命",悲痛萬分的庫洛姆這時才真正擔負起了國家領袖的重任,迅速成長了起來。在成功擊退入侵者後,庫洛姆成為了代理聖王,為了穩定大陸局勢,撫平戰火對祖國的創傷而繼續努力。在結婚兩年後,他給剛剛出生的女兒起名叫做"露琪娜",初為人父的他性格也是愈發沉穩。在南徵北戰的過程中,庫洛姆發現挑起大陸戰爭的幕後黑手真正的目的是復活邪龍,而來自未來的露琪娜等人則證明了一旦這一陰謀得逞,那整個世界都將萬劫不復。於是庫洛姆和魯弗萊、露琪娜等夥伴們共同向命運發起了挑戰,最終成功改寫了歷史,徹底粉碎了邪龍的陰謀。

然而不同於女兒露琪娜,庫洛姆的大亂鬥之路頗為坎坷,雖然在3DS與WiiU版露琪娜和魯弗萊的參戰宣傳片中就有他的身影,但戰敗的他始終倒在地上(不愧是組長配的角色)。而在該作中庫洛姆只會在魯弗萊的最終絕招、特定場地的劇情對話和Mii鬥士的換裝中出現。直到Switch版《大亂鬥》,庫洛姆才終於作為羅伊的克隆鬥士正式參戰。與羅伊不同的是,庫洛姆的最終絕招覺醒天空是原作中的特技太陽和月光的組合技,和女兒露琪娜一起擺出的勝利姿勢也同樣是完美還原了原作。另外除了在《火焰紋章》系列中登場之外,庫洛姆還曾在任天堂和Atlus共同打造的《幻影異聞錄FE》,以及雲集了卡普空、世嘉和萬代南夢宮三大遊戲公司旗下眾多代表性角色的《交叉領域計劃2》中登場。

30.Mr.Game&Watch 出自《Game&Watch》系列

《任天堂明星大亂鬥》最大的魅力,也許就是可以把來自不同時代的角色匯聚到同一款遊戲中,讓他們一較高下。在《大亂鬥》全部參戰鬥士中,有一位的風格和其他鬥士完全不同,那就是Mr.Game&Watch.說起Game&Watch總是繞不開那個起源小故事:當時還是任天堂工程師的橫井軍平在某天上班途中,看到一個男職員拿著口袋裡的計算器百無聊賴地擺弄著,讓他受到啟發,想到了掌上遊戲機這一概念,於是Game&Watch就這樣誕生了。

1980年面世的Game&Watch可以說是個偉大的發明,因為它是電子遊戲史上第一款真正意義上的便攜遊戲機。Game&Watch體積小巧,結實耐用,內置的紐扣電池能維持很長的續航時間。任天堂用陳舊的LCD液晶屏技術創造出了如此讓人著迷的遊戲體驗,其中很多遊戲即使以今天的眼光來看也仍然可以說是品質出眾。而Game&Watch名字其實也頗為簡單明了,每臺Game&Watch上都包含一款獨立的遊戲,而且還附贈了時鐘功能,在1981年之後的版本中還增加了鬧鐘功能。

和現在的遊戲主機不同,Game&Watch本身就是通過顯示預製畫面來運行遊戲的主機,這樣做的好處就是可以讓角色看起來毫無像素感,但缺點也很明顯,比如沒法在輪廓內刻畫更多細節,只能以誇張的表情來表示角色的心情等等。同時預製畫面的限制也導致每臺Game&Watch只能搭載一款遊戲。不過大部分機種都會分別有一個Game A和Game B的按鈕,通常Game B或是Game A的加速困難版。由於每臺機器只有一款特定的遊戲軟體,所以Game&Watch系列在全球範圍內總共發售了59款遊戲,加上一款隨比賽勝出附送的遊戲,總計60款。其中比較特殊的是1982年任天堂推出的Game&Watch版《大金剛》(《DONKEY KONG》),其劃時代意義甚至超過了街機版原作,為了兼顧簡化操作和便於攜帶,橫井軍平突破性地設計了十字型方向控制鍵,這個設計對遊戲產業的發展具有裡程碑式的意義。Game&Watch發售的前三年裡在全球總共賣出了3200萬個,讓任天堂積累了40億日元的流動資金,這些收益也就成了不久後任天堂在遊戲領域大展拳腳的有力資本。不過任天堂的成功也讓其他電子遊戲廠商紅了眼睛,不少廠商相繼推出了和Game&Watch類似的模仿產品,這也使得Game&Watch的銷量在三年後迅速降溫,評測君還清楚的記得自己小時候就玩過國產山寨的Game&Watch。

儘管Game&Watch上有近60款遊戲,但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角色,那就是Mr.Game&Watch,他在不同的遊戲中扮演著不同的角色,像是雜技演員、建築工人、石油工人、廚師等等。由於Game&Watch實際發售時間早於FC和馬力歐,所以說Mr.Game&Watch是《大亂鬥》系列中登場的資歷最深的任天堂明星也毫不為過。同時Mr.Game&Watch也是《大亂鬥》系列中唯一可玩的2D角色,不過從技術角度來說,其實Mr.Game&Watch和其他鬥士一樣都是由3D模型構成,只是這個模型沿一個軸展平來體現出了2D感。此外在《大亂鬥》中除了形象之外,Mr.Game&Watch的最大特點就是其戰鬥動作都會逐幀顯示,不過這也僅僅是為了還原風格,而不會真的以低幀數去戰鬥。也正是這種特殊的逐幀動作展示,讓Mr.Game&Watch的戰鬥有了一種獨特的風格和節奏。由於Mr.Game&Watch參演過眾多遊戲,所以在《大亂鬥》中它的技能也都是來自這些遊戲,比如拿炒鍋顛料理攻擊對手的"廚師長"、通過隨機數字決定威力的"審判"、兼具對空和高返場效果的"火災"、能吸收和反射飛行道具的"漏油恐慌",乃至可以把對手直接懟出場的最終絕招"章魚",都能找到對應的Game&Watch遊戲。

31.魅塔騎士 出自《星之卡比》系列

在《星之卡比》系列中,卡比有兩個主要的對手,而這兩位反派也都參加了《大亂鬥》,其中之一就是魅塔騎士。作為帝帝帝大王麾下的大將,魅塔騎士是一位劍術大師,平時都戴著一幅神秘冰冷的面具,擁有蝙蝠一般的翅膀,身披紫色披風,手持神器般的金色雙刃大劍Galaxia,可以說魅塔騎士就是《星之卡比》系列中最帥氣的反派角色之一。彼時的魅塔騎士雖然作為第六關Boss和卡比打了一場,但在之前的關卡中他卻以神秘角色的身份多次出現,還曾贈與過卡比道具,在立場上似乎有點亦正亦邪。在SFC上的《星之卡比超級豪華版》中還有"魅塔騎士的逆襲"模式,在這一模式裡魅塔騎士的實力也變得更加強大,不僅率領著自己的魅塔軍團浩蕩出徵,更是打造了巨型飛船哈爾巴德,企圖用武力徵服噗噗噗大陸。

除了劇情設定,魅塔騎士在實際遊戲中也是個不折不扣的強者,他的攻擊多以劍招為主,瞬發的高速連斬威力無匹,其招牌技能龍捲風更是讓對手聞風喪膽。在擁有高強武藝的同時,魅塔騎士也是個講究騎士精神的戰士,每次在和卡比對戰前,他都會拋出一把劍給卡比,在卡比撿起劍之前魅塔騎士都不會主動攻擊。這個公平對決的傳統一直延續至今,也讓魅塔騎士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不過儘管魅塔騎士戴著面具,但從他的體型也能看出,其實他的真身是一隻藍色的類似卡比的生物,在原作遊戲中魅塔騎士敗給卡比後,面具就會破裂,此時就能一窺其真容,在幾乎所有世代的卡比作品中,只要有魅塔騎士的戲份,他的面具都會被卡比打破。魅塔騎士的身體在《星之卡比:夢之泉物語》中最初被設定成了黑色,但在後續作品中改成了藍色。

魅塔騎士首次參戰《大亂鬥》則是在Wii平臺的《大亂鬥X》,並延續了原作的設定,讓他可以使出各種高速華麗的劍招,還有迅捷的多段跳躍和滑空移動等動作,擁有極強的機動性。之後魅塔騎士也就成為了《大亂鬥》系列中的常駐參戰鬥士,在Switch版《大亂鬥》中,魅塔騎士的必殺技從蒙披風追加會心一擊的"萬能劍斬"變成了更多連段的"暗幕幻影",可以引發雷擊,捲入周圍的對手並連續攻擊,最終以一記橫斬將對手遠遠擊飛。此外在本作《大亂鬥》中魅塔騎士還可以選擇兩種特殊的異色形象,分別是7P《星之卡比:超究極豪華版》中的星河騎士和8P《星之卡比:鏡之迷宮》中的黑暗魅塔騎士。此外魅塔騎士也遠不止有這兩種旁支形象,在Switch上的《星之卡比:新星同盟》中他就以全新的冥蝶騎士之姿颯爽登場。值得一提的是,在《星之卡比》系列參戰《大亂鬥》的三位鬥士中,魅塔騎士也是唯一一個沒有單色配色的鬥士,這也是因為在魅塔騎士出現在《星之卡比》系列中時,這個世界已經有了色彩。

32.彼特 出自《光之神話》

彼特出自《光之神話》(《Kid Icarus》)系列,不過這個系列的時間跨度極大。首部《光之神話》誕生於1986年的FC平臺,第二作《光之神話:Of Myths and Monsters》在1991年登陸了Game Boy平臺,而系列第三作則一口氣跨到了2012年的3DS平臺,並在Fami通上獲得了滿分。《光之神話》可以說是任天堂最古老的遊戲IP之一,也是變化最大的系列遊戲之一。

作為《光之神話》系列的主角,彼特的形象在這三十年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FC和Game Boy時期,他的外形看起來很像是拿著弓箭的愛神丘比特。實際上在最初設計形象時,彼特也確實是參考了丘比特和伊卡洛斯。從《光之神話》的英文名《Kid Icarus》就能看出其實他的原型就是希臘神話中的伊卡洛斯,伊卡洛斯的父親代達羅斯是位大藝術家,由於不願在克裡特島虛度一生,於是父子二人用蠟和羽毛製成了雙翼,試圖從空中逃離克裡特島。但在途中伊卡洛斯因為飛得太高,導致羽翼上的蠟被太陽融化,最終跌落海中而死。如果說外形上參考了伊卡洛斯,那彼特的武器就是參考了丘比特了,在FC上的初代《光之神話》中就能注意到彼特的箭頭上有明顯的愛心形狀,而他的日語名字"Pitto" (ピット)也基本就是丘比特在日語片假名中的簡稱。除了丘比特和伊卡洛斯之外,從初代《光之神話》的最終Boss為美杜莎這一點來看,彼特似乎還借鑑了珀爾修斯的故事。而在設計彼特的能力時,製作組則借鑑了當時任天堂旗下三大知名主角的能力,讓他可以像馬力歐一樣跳躍,像林克一樣使用能夠增強能力的物品,並可以像薩姆斯一樣攻擊敵人。而弓箭和翅膀也就成了彼特最顯著的標誌。

在繼續講《新·光之神話:帕露蒂娜之鏡》之前我們先插一段關於彼特和《大亂鬥》的故事。彼特首次登場於Wii平臺的《大亂鬥X》中,儘管是任天堂老牌IP角色之一,但彼特參戰卻有一個比較嚴重的問題,那就是他在FC上的舊形象和其他鬥士相去甚遠,所以如果要參戰《大亂鬥》系列,那基於時代重新為彼特設計形象就是板上釘釘的事情。於是櫻井政博基於以下的概念為彼特量身打造了新的形象,他說:"如果想讓《光之神話》系列繼續保持活躍,那麼彼特的外表就需要進行現代化改造,就和林克在《塞爾達傳說》系列中的形象一直在做更改相同,我們需要為彼特重新製作一個新的形象",於是在《大亂鬥X》中我們就看到彼特以嶄新的形象參加了大亂鬥,與之前的形象相比,彼特在大亂鬥中的年齡看起來大約有13歲,身高約在160釐米左右,是一個十分俊俏的男孩。就這樣,一個20多年前的IP在《大亂鬥》系列中復活了。

在Wii和NDS時代裡任天堂絕對稱得上是大獲成功,隨後任天堂也是緊鑼密鼓地推出了NDS的後續機型3DS,在這一背景下,巖田聰社長對櫻井提出了這樣兩個需求:"我認為在Wii版《大亂鬥X》發售後立刻去做同一系列的續作並不合理,所以這回我想做個不太一樣的遊戲,同時考慮到3DS即將問世,我想要一個和任天堂社內開發團隊所創作的東西不同的,能在一些其他方面吸引玩家的遊戲。"基於巖田聰社長的需求和技術背景,櫻井政博最終得出的結論就是設計一款能空戰和陸戰的射擊遊戲,同時這款遊戲是不是可以從迄今為止的任天堂遊戲中復活一個IP呢?於是在《大亂鬥X》中參戰的彼特和《光之神話》進入了櫻井的視野,《新·光之神話:帕露蒂娜之鏡》就這樣誕生了。

《新·光之神話:帕露蒂娜之鏡》可以說是一款非常有趣的遊戲,作為了一款集合了射擊動作RPG元素的遊戲,它那用左搖杆移動,觸屏瞄準,再用L鍵攻擊的獨特操作方式絕對會讓不少玩家眼前一亮。在《新·光之神話》的故事中,彼也特為了再次封印美杜莎而展開了戰鬥,由於新作的劇情量和內容大幅增加,也讓彼特的人物形象變得更加清晰。時至今日評測君都認為《新·光之神話:帕露蒂娜之鏡》是3DS上最值得體驗的一款作品。不過儘管任天堂竭盡全力地宣傳《新·光之神話》,遊戲本身也有著不俗的口碑,但這款復活的IP也僅僅才賣出了一百萬份,並且由於櫻井政博在製作完《新·光之神話》後就立刻投身於《大亂鬥》3DS與WiiU版,於是這個優秀的作品又再一次沉寂了下來。

在隨後的《大亂鬥》3DS與WiiU版中,彼特也再次作為參戰鬥士登場,同時也因為有了新作品,彼特的動作也參考《新·光之神話》做了改進。如果說卡比是《大亂鬥》中櫻井政博的大兒子,那彼特就可以說是二兒子了。在Switch版《大亂鬥》中,彼特還有一個十分有趣的彩蛋,那就是在Palutena's Temple這張地圖上和其他角色對戰時,進場後按十字鍵蹲下即可觸發彼特與其他角色的互動對話彩蛋,而且多數以吐槽為主,搭配上高山南老師的柯南式聲線更是十分有趣。如果你還沒見過,那不如趕快進入遊戲體驗一番,說不定也能讓你捧腹大笑。

33.黑暗彼特 出自《新·光之神話:帕露蒂娜之鏡》

正如前面所說,由於《新·光之神話:帕露蒂娜之鏡》是由櫻井政博操刀,所以來自《新·光之神話》的角色們在《大亂鬥》中也是格外活躍,黑暗彼特就是其中之一。

黑暗彼特是在《新·光之神話》中冥府軍用真實之魔鏡製造的彼特的複製體,製造的目的就是為了對付彼特,但由於在製作過程中真實之魔鏡被破壞,導致他不受冥府軍的控制。儘管從外表來看黑暗彼特和彼特幾乎一模一樣,但彼特的翅膀會顯得更圓,而黑暗彼特則顯得更尖更窄,不過這種區別也只存在於官方藝術設定集中,在遊戲中兩人的模型並未體現出這些區別。

黑暗彼特不僅配色和彼特相對,性格也幾乎是完全相反,顯得更加粗魯,更有攻擊性,對任何事物都表現出討厭的態度,就連冥府軍都不例外,由於冥府軍一直想操縱他讓他十分不滿,所以也沒少和冥府軍大打出手。在遊戲前期因為討厭跟自己一樣的彼特而執著地要求和彼特決鬥,後來由於彼特為了救他身受重傷,讓他的看法發生了改觀,並開始為了復活彼特而戰鬥,在《新·光之神話》的第22章中玩家就可以操控黑暗彼特去戰鬥,在故事後期,黑暗比特可以說是一位非常可靠的夥伴。

黑暗彼特首次參戰是在3DS與WiiU版中作為彼特的克隆鬥士登場。《大亂鬥》團隊的最初計劃是將他作為彼特的異色服裝加入遊戲,但由於設計師已經完成了黑暗彼特的電擊臂建模,以及櫻井政博希望給黑暗彼特一個專屬的最終絕招,所以最終還是讓黑暗彼特以一個單獨鬥士的身份加入了《大亂鬥》。所以真的不要小看任何一位參戰鬥士,TA們的背後都有一段有趣的參戰故事。在Switch版《大亂鬥》中,彼特和黑暗彼特的能力相同,但部分神器存在區別,此外,兩者在勝利時播放的音樂也都不一樣。

34.零裝甲薩姆斯 出自《銀河戰士》系列

在《銀河戰士》系列中,由於薩姆斯的面容和身體都完全被盔甲覆蓋,所以"零裝甲"通常用來在遊戲中展現薩姆斯的女性特徵,既可以作為遊戲的敘事元素,也可以作為通關後對玩家的獎勵。不過儘管"零裝甲"的概念從初代《銀河戰士》開始就已經誕生,但我們現在看到的零裝甲薩姆斯形象則最初登場於2004年在GBA平臺發售的《銀河戰士:零點任務》中。

在《零點任務》的後半段流程中,薩姆斯遭到了宇宙海盜的襲擊,在飛船被擊落時,忙於逃生的她來不及穿上能量裝甲,最後只能穿著藍色緊身衣繼續逃亡。不過雖然失去了能量裝甲,薩姆斯也仍然擁有超人般的運動能力,這都要歸功於鳥人族將DNA注入到了她體內,並訓練她戰鬥,鳥人族的DNA讓她能比一般人更容易適應外星環境,但沒有了能量裝甲,本體暴露在外的薩姆斯仍然非常脆弱,在這套裝扮下薩姆斯只有一把防身用的小型麻醉槍,除了能麻痺敵人之外沒有任何攻擊手段。在《零點任務》前,薩姆斯經常以蓬頭散發的形象出現,但在《零點任務》之後,薩姆斯這個金髮碧眼加馬尾的形象也是一直延續到了今天。此外,零裝甲薩姆斯最大的特點就是那身從脖子蓋到腳的青藍色緊身衣,而且在背部、左胸和手臂上都印有粉紅色的鳥人族印記,不過在大多數玩家眼中,零裝甲薩姆斯更像是單純地展示薩姆斯的姣好身材。據說讓薩姆斯的"零裝甲"形象也成為可控角色的設想也同樣是來自初代《銀河戰士》。在初代銀河戰士中有一個著名的作弊代碼"JUSTIN BAILEY -"在玩家輸入作弊碼後就可以使用擁有五個能量管且身著緊身衣的薩姆斯進行遊戲。

不過儘管"零裝甲"薩姆斯的形象由來已久,但在《大亂鬥X》之前,這一形象的薩姆斯都沒有正式的名稱,直到《大亂鬥X》中零裝甲薩姆斯參戰,"零裝甲薩姆斯"也終於成為了這個形象的正式名稱。不過在《大亂鬥X》中,零裝薩姆斯並非獨立鬥士,而是和薩姆斯成為了同一個角色,就和塞爾達與希克一樣,如果想用零裝甲薩姆斯,玩家就得在人物選擇界面中選中薩姆斯,然後在比賽開始前按住對應的鍵位——NGC或傳統手柄為R鍵,Wii Nunchuk則是Z鍵。之後進入遊戲就可以使用零裝甲薩姆斯了。在Switch版《大亂鬥》中,零裝甲薩姆斯的第七個異色形象,穿著橙色短褲和比基尼的薩姆斯形象就是在《銀河戰士:零點任務》中達成某些特殊條件通關後才能在結局畫面中見到的薩姆斯形象,相較於緊身衣,果然還是短褲和比基尼更性感啊。

35.瓦力歐 出自《馬力歐》系列 《瓦力歐》系列

除了酷霸王外,整個《馬力歐》系列中最著名的反派可能就非瓦力歐莫屬了。瓦力歐在日語中叫ワリオ,是直接由「悪い」(Warui,壞的)和馬力歐的名字組合而成。在英語中叫Wario,港臺官方譯名為"瓦利歐",而在大陸官方的譯名為"瓦力歐",不過就跟馬力歐被習慣稱為馬裡奧一樣,瓦力歐在民間也更多的被稱呼為瓦裡奧。

作為任天堂的著名反派角色,雖然有時瓦力歐也會被認為是馬力歐的邪惡兄弟,但實際上他們之間並無血緣關係。瓦力歐和馬力歐在形象上有很多相似之處,但設計理念上卻有很多地方背道而馳。瓦力歐的角色造型是以諷刺漫畫手法來繪製的,就像是個義大利大胖子,長著蒜頭鼻,尖尖的閃電胡,還有明顯的肌肉手臂。他最大的特色就是頭戴一頂印有W字樣的黃色帽子,穿著黃色汗衫,套了一條紫色吊帶褲,就像是給馬力歐的造型換了個版本重新上色一樣。不過不同於身為水管工的馬力歐,瓦力歐是一個奪寶獵人,他最大的愛好就是掠奪財寶,大吃大喝和健身,似乎錢財和食物就是他生活的兩大重心。此外瓦力歐因為某種原因非常喜歡吃大蒜,所以在遊戲中其他角色對瓦力歐的描述通常也都是"奇臭無比"

這位大腹便便的肌肉壯漢最初在《超級馬力歐大陸2:六個金幣》中作為反派登場,在馬力歐外出拯救菊花公主時,瓦力歐趁機佔領了馬力歐城堡,並用魔法控制了城堡裡的居民。在隨後的《超級馬力歐大陸3:瓦力歐大陸》中,瓦力歐就取代了馬力歐成為了事實上的主角,開啟了他在全宇宙掠奪財寶的旅途。和馬力歐不同,瓦力歐是個不折不扣的邪道主角,在遊戲中他也繼承了身為Boss時的特點,動作大開大合,看起來霸氣十足。這種與眾不同的反派主角形象反而給玩家們帶來了新鮮感,于是之後在各個平臺上的《瓦力歐大陸》系列中,我們也都能看到這位壞大叔的身影。不過製作組並沒有因為他是主角就心慈手軟,即使在瓦力歐擔當主角的遊戲中他也受到了各種各樣的折磨,就比如每次追求的財寶到頭來往往都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到了2003年,在奪寶之旅中屢遭挫折的瓦力歐將目光投向了遊戲業,成立了一家遊戲公司和朋友們一起開發遊戲,這也就是《瓦力歐製造》系列的背景故事。我們在這一系列中扮演的是遊戲測試員,負責試玩瓦力歐開發的各種迷你小遊戲,可以說這些瓦力歐製造就像是個跨度極廣的惡作劇合集,儘管每個遊戲都很短,但也都十分有趣。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如果你玩過Switch版《大亂鬥》的燈火之星模式,相信一定會對其中一個關卡記憶猶新,那就是"九伏&十八伏","九伏&十八伏"的命魂可以說是大亂鬥系列中最難拿到的命魂之一了,在關卡中那拿著槍的像素小人就好像開了自瞄,槍槍爆頭,而這個"九伏&十八伏"正是出自《瓦力歐製造》系列。

除了這些擔綱主角的系列之外,瓦力歐也一直活躍於任天堂的其他遊戲中,不僅在很多遊戲中客串出場,還在《馬力歐賽車》和《馬力歐網球》等作品中成為了可玩角色。瓦力歐初次加入大亂鬥也是在《大亂鬥X》中,之後成為了《大亂鬥》系列的常駐角色。在Switch版《大亂鬥》中,瓦力歐的招式也極富個人特色,他的重攻擊可以召喚出一輛來自初代《瓦力歐製造》的摩託車來碾壓對手,下必殺技則是放出一個招牌的臭屁來燻暈敵人。此外,最終絕招變身成的瓦力歐超人也是衍生自《瓦力歐製造:摸摸樂》的最後膨脹到試圖阻擋火車的狂暴又搞笑的形象。不過相較於瓦力歐,他的兄弟瓦路易吉似乎在玩家間享有更高的人氣,不僅曾經掀起過一波2000名玩家請願將瓦路易吉加入元素周期表的活動,更是在2019年任天堂官方發起的"最想給哪個角色過情人節"投票活動中遙遙領先,估計要是未來哪天瓦路易吉真的參戰《大亂鬥》玩家也一點都不會驚訝吧。

36.Snake 出自《Metal Gear》系列

Snake是《任天堂明星大亂鬥》系列有史以來第一位非任天堂旗下遊戲的第三方鬥士。Snake宣布加入《大亂鬥》的官方宣傳片也十分有趣,在2006年的E3展會上,任天堂放出《大亂鬥X》的第一個宣傳片,在宣傳片中宣布了將會在《大亂鬥X》中新登場的參戰鬥士,映入眼帘的分別是魅塔騎士、彼特、零裝薩姆斯以及瓦力歐等玩家熟悉的任天堂角色,而在近1分40秒的播片結束後,這個宣傳片還在末尾加入了驚喜彩蛋,Snake的通訊畫面出現在了屏幕中央,指揮官問Snake是否願意加入《任天堂明星大亂鬥》,對於如此令人驚訝的請求,蛇叔只是淡淡回復了一句"啊..這是任天堂的事情"(Ah.. That Nintendo thing)不過最終蛇叔還是藏在了熟悉的紙箱裡加入了《大亂鬥》。至於Snake加入《大亂鬥》的原因,其實也是非常簡單,作為《Metal Gear》的製作人,小島秀夫與櫻井政博兩人一直是關係很好的朋友,由於小島秀夫本人十分喜歡《大亂鬥》,因此便向櫻井提出希望讓Snake加入《大亂鬥》,而作為小島的好友櫻井政博也沒有回絕,於是Snake就作為首位第三方鬥士加入了《大亂鬥》。

截止到這裡,評測君提到《Metal Gear》都是用英文來稱呼。其實在國內有很多的玩家喜歡稱《Metal Gear》為《合金裝備》,不過除了《合金裝備》的譯名外,這款遊戲早期曾被稱為《燃燒戰車》,在《MGS3》發售之際,《潛龍諜影》這個名字出現在了國內各大電子遊戲雜誌上,一時間關於遊戲名稱的爭論也在當時尚不發達的國內網絡上展開。而真正確定了《潛龍諜影》這個官方譯名則是在科樂美宣布發售MGS2的Xbox和PC移植版之際,當時在PC端推出了大陸代理的簡中版本,並定名為《潛龍諜影2:真實之影》(MGS2: Substance),所以時至今日《Metal Gear》系列的官方譯名也仍然是《潛龍諜影》。不過比較有趣的一點是,如果你在百度百科搜索《潛龍諜影》,則會被重新定向到《合金裝備》的百科頁面,而且遊戲其他名稱一欄赫然寫著"官方中文譯名《潛龍諜影》"這幾個大字,確實比較有趣。

而關於Snake的形象,相信熟悉《Metal Gear》系列的小夥伴們都知道Snake並不是一個人,而是多個角色,幾乎每一作都會有名為Snake的人物。在《大亂鬥》中登場的是索利德·斯內克(Solid Snake),他最早於1987年的MSX遊戲《Metal Gear》中首次登場,在之後的系列演變過程中,他也仍然是主角之一。作為傳奇士兵BIG BOSS的克隆體之一,他通過自己的行動和決心締造了一段不同於BIG BOSS的傳奇故事。據小島秀夫本人說,他之所以採用了Solid Snake這個代號,是因為蛇這種動物代表了潛伏和隱匿,而且潛伏時沒有聲音。那為什麼沒有給一個具體的種類呢?比如眼鏡蛇、毒蛇、蟒蛇等等。這是因為主角是玩家,而Solid就是為了體現其堅強的形象。

在《大亂鬥》中,Snake的形象來自《潛龍諜影2:自由之子》,不過由於人物造型十分貼近現實,倒是讓他在《大亂鬥》的諸多角色中顯得有點"格格不入"。除了形象之外,Snake的技能也很有特點,在原作中Snake經常會使用手槍和步槍,但考慮到《大亂鬥》是一款全年齡遊戲,所以儘管Snake在《大亂鬥》中仍然會使用手雷、遙控飛彈發射器和榴彈發射器等武器,但動作卻顯得頗為輕鬆幽默,似乎也讓Snake很好地融入到了《大亂鬥》的遊戲環境中。此外雖然在Switch版的《大亂鬥》中登場的是索利德·斯內克,但他的最終絕招卻來自前輩BIG BOSS Venom Snake——他會指定目標,接著目標就會遭到飛彈轟擊。

好的,以上就是《任天堂明星大亂鬥特別版》25號到36號參戰鬥士的介紹了,相較於前兩期本期內容有增無減,相關的背景介紹的也更加充足,內容篇幅上也是有所增加,大亂鬥科普眼看要過半了,還希望小夥伴們多多支持。下期評測君會繼續為大家帶來37號到48號參戰鬥士的介紹,世嘉的招牌吉祥物索尼克也在其中,讓我們下期再見。

相關焦點

  • 任天堂明星大亂鬥特別版全參戰鬥士科普介紹:編號25-36
    在前兩期視頻中,評測君介紹了《任天堂明星大亂鬥特別版》的前24位參戰鬥士,那麼今天評測君也會繼續為大家帶來25號鬥士幼年林克到36號鬥士Snake的介紹,相較於前兩期的鬥士們,本期可能也會有更多陌生的鬥士登場。《大亂鬥》鬥士科普系列整理製作不易,如果喜歡,還望點讚關注支持。
  • 任天堂明星大亂鬥特別版全參戰鬥士科普介紹:編號01-12
    其實做一個《任天堂明星大亂鬥特別版》的全部參戰鬥士介紹這個主意評測君已經是構思很久了,儘管在國內《任天堂明星大亂鬥》仍然是個比較小眾的圈子,但在評測君看來它卻是Switch平臺上最值得一玩的作品。這不僅是出於其精益求精的品質把控,更是因為《大亂鬥》完全可以稱得上是一個任天堂歷史,甚至整個電子遊戲史的博物館。
  • 任天堂明星大亂鬥特別版全參戰鬥士科普介紹:編號37-48
    在前三期視頻中,評測君介紹了《任天堂明星大亂鬥特別版》的前36位參戰鬥士,那麼今天評測君也會繼續為大家帶來37號鬥士艾克到48號鬥士村民的介紹。不同於前三期的鬥士們,本期的參戰鬥士多以配角為主,可能會讓不少小夥伴們感到陌生。《大亂鬥》鬥士科普系列整理製作不易,如果喜歡,還望點讚關注支持。
  • 任天堂明星大亂鬥特別版全參戰鬥士科普介紹:編號37-48
    在前三期視頻中,評測君介紹了《任天堂明星大亂鬥特別版》的前36位參戰鬥士,那麼今天評測君也會繼續為大家帶來37號鬥士艾克到48號鬥士村民的介紹。不同於前三期的鬥士們,本期的參戰鬥士多以配角為主,可能會讓不少小夥伴們感到陌生。《大亂鬥》鬥士科普系列整理製作不易,如果喜歡,還望點讚關注支持。閒話少敘,繼續直奔主題,來看看本期的鬥士們吧。
  • 任天堂明星大亂鬥特別版全參戰鬥士科普介紹:編號13-24
    在上一期我們介紹了《任天堂明星大亂鬥特別版》的前12位鬥士,那麼今天評測君也會繼續帶來13號鬥士胖丁到24號鬥士露琪娜的介紹,相較於第一期的鬥士們,可能本期會有幾位小夥伴們比較陌生的鬥士。閒話少敘,還是直奔主題,來介紹本期的鬥士們吧!
  • 任天堂明星大亂鬥特別版全參戰鬥士科普介紹:編號13-24
    在上一期我們介紹了《任天堂明星大亂鬥特別版》的前12位鬥士,那麼今天評測君也會繼續帶來13號鬥士胖丁到24號鬥士露琪娜的介紹,相較於第一期的鬥士們,可能本期會有幾位小夥伴們比較陌生的鬥士。閒話少敘,還是直奔主題,來介紹本期的鬥士們吧!
  • 任天堂明星大亂鬥特別版全參戰鬥士科普介紹:編號49-60
    在前四期視頻中,評測君介紹了《任天堂明星大亂鬥特別版》的前48位參戰鬥士,那麼今天評測君也會繼續為大家帶來49號鬥士吃豆人到60號鬥士隆的介紹。在本期會有很多有趣的參戰鬥士,想必你也一定會喜歡有關他們的介紹。《大亂鬥》鬥士科普系列整理製作不易,如果喜歡,還望點讚關注支持。閒話少敘,繼續直奔主題,來看看本期的鬥士們吧。
  • 任天堂明星大亂鬥特別版全參戰鬥士科普介紹:編號61-72
    轉眼之間《大亂鬥》全部參戰鬥士科普系列已經到了倒數第二期,在這之前評測君已經介紹過了《任天堂明星大亂鬥》的前60位參戰鬥士,今天評測君也會繼續介紹除了DLC鬥士之外的全部參戰鬥士。在本期會有很多熟悉的面孔,想必你也會喜歡有關他們的介紹。《大亂鬥》鬥士科普系列整理製作不易,如果喜歡,還望點讚關注支持。閒話少敘,繼續直奔主題,來看看本期的鬥士們吧。
  • 任天堂明星大亂鬥特別版全參戰鬥士科普介紹:編號61-72
    轉眼之間《大亂鬥》全部參戰鬥士科普系列已經到了倒數第二期,在這之前評測君已經介紹過了《任天堂明星大亂鬥》的前60位參戰鬥士,今天評測君也會繼續介紹除了DLC鬥士之外的全部參戰鬥士。在本期會有很多熟悉的面孔,想必你也會喜歡有關他們的介紹。《大亂鬥》鬥士科普系列整理製作不易,如果喜歡,還望點讚關注支持。
  • 任天堂明星大亂鬥特別版全參戰鬥士科普介紹:全六位dlc鬥士
    歷時兩個多月,《任天堂明星大亂鬥》全部參戰鬥士科普系列終於來到了最後一期。這個系列多少有點高開低走,播放量也是一期不如一期,可能這種長篇內容很多小夥伴是落下了一期就不願意繼續追,也可能是在熟悉的馬力歐、林克皮卡丘過去之後,歐力馬、小麥克和彼特這些角色人氣也不夠高。
  • 《任天堂明星大亂鬥 特別版》知識科普:命魂
    《任天堂明星大亂鬥 特別版》知識科普:命魂 2020-02-25 08:34  遊戲時光VGtime
  • 《FF7》薩菲羅斯正式參戰《任天堂全明星大亂鬥特別版》
    《FF7》薩菲羅斯正式參戰《任天堂全明星大亂鬥特別版》 2020-12-23 15:43  3DMGAME
  • 《任天堂明星大亂鬥特別版》人物重量怎麼樣 全人物重量一覽表
    導 讀 《任天堂明星大亂鬥特別版》與別的格鬥遊戲不同,把角色打出場才算勝利,因此角色的重量就相當於生命上限一般,重量重的人物需要被打出場的百分比就越多,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帶來一篇全人物重量一覽表
  • 《任天堂明星大亂鬥特別版》全人物技能分析 使用技巧分享
    18183首頁 洛克人 《任天堂明星大亂鬥特別版》全人物技能分析 使用技巧分享 《任天堂明星大亂鬥特別版》全人物技能分析 使用技巧分享 來源:網絡
  • 任天堂周四將舉行直播活動 介紹《任天堂明星大亂鬥特別版》新DLC...
    任天堂周四將舉行直播活動 介紹《任天堂明星大亂鬥特別版》新DLC角色  根據官方推特介紹,本次直播活動時長35分鐘,將向玩家們深度展示下一位《任天堂大亂鬥》DLC角色的相關信息。敬請關注遊民星空屆時的詳細報導。
  • 《任天堂明星大亂鬥特別版》全角色擊殺連招教程合集
    18183首頁 《任天堂明星大亂鬥特別版》全角色擊殺連招教程合集 《任天堂明星大亂鬥特別版》全角色擊殺連招教程合集 來源:網絡
  • 《任天堂明星大亂鬥 特別版》9.01更新 史蒂夫的肉排不見了
    《任天堂明星大亂鬥 特別版》在今日推送了Ver.9.0.1更新補丁,這個補丁主要修正了一些來自《我的世界》的最新鬥士「史蒂夫」的角色BUG,以及一些敏感問題。詳情如下:
  • 《任天堂明星大亂鬥特別版》超夢使用技巧
    18183首頁 精靈 《任天堂明星大亂鬥特別版》超夢使用技巧 《任天堂明星大亂鬥特別版》超夢使用技巧 來源:網絡 作者
  • 任天堂全明星大亂鬥多少角色?
    任天堂全明星大亂鬥多少角色?《任天堂明星大亂鬥》遊戲中有多個角色可以選擇,操作比較多樣化,每個角色的技能屬性都不同,接下來一起來看看任天堂全明星大亂鬥全角色大全!
  • 《任天堂全明星大亂鬥》中文影像 面面的使用方法
    2020年6月30日,《任天堂全明星大亂鬥:特別版》季票第二彈的首位DLC新角色——來自《ARMS》中的愛拉麵少女「面面」已經參戰。7月13日,任天堂HK油管頻道公開了一段接近36分鐘的「面面的使用方法」中文介紹影像,一起來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