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青醫療隊員在西寧市湟中縣上五鄉拉爾寧村為群眾義診
新華社北京11月10日電題:「生命線」助力「衝鋒線」——解放軍總醫院第五醫學中心將政治工作融入遂行多樣化任務側記
戴欣、孫興維、李超
日前,解放軍總醫院第五醫學中心援助青海醫療隊,在完成各項醫療扶貧任務後回到北京,標誌著該中心今年抗疫、扶貧、演訓三大任務圓滿收官。
透過「硝煙」,一串串實戰的足跡仿佛就在昨天——
抗疫一線,他們守北京、援武漢、助國際,有8個單位和個人受到全國表彰;扶貧戰場,他們奉獻擔責、一心為民,中心肝病醫學部副主任醫師朱震宇榮獲全國脫貧攻堅獎創新獎;演訓一線,他們馳騁沙場、衝鋒在前,產生多項實戰創新成果……
「病房就是戰場,救治就是戰鬥。」抗擊疫情期間,中心通過誓師動員、網絡刊播、微信推送等形式,促進官兵深刻領悟一切為戰、全心抗疫的戰鬥精神,激發官兵敢打硬仗、眾志成城的戰鬥熱情。
「軍隊只有兩種時期:戰爭和準備戰爭;軍人只有兩種狀態:打仗和準備打仗。」中國科學院院士、感染病醫學部主任王福生說,「政治工作所激發的動力,讓我們一線同志連續堅守112天。」
「生命線」緊跟「衝鋒線」。在抗疫之初,中心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官兵員工寫請戰書,要求到前線「參戰」,各部門第一時間成立臨時黨組織,構築起堅強戰鬥堡壘。為解決一線人員後顧之憂,中心通過組織「陽光天使」志願者服務、召開戰地生日會、成立心理服務專家組等措施,讓官兵心無旁騖投身工作。
幾個月來,在與疫情的搏鬥中,中心上下組織指揮通暢,後勤保障得力,圓滿完成了上級賦予的疫情防控任務,實現了醫務人員、患者和家屬的「零感染」。
強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同樣激勵著官兵投身醫療扶貧行列。4月7日,中心援寧醫療隊奔赴寧夏同心縣;4月10日,又一批援藏醫療隊接過健康扶貧的「接力棒」,奔赴西藏……
寧夏、青海、西藏,醫療隊員用腳步丈量祖國西部疆域。中心團隊在西藏自治區第二人民醫院成立了藏區第一家包蟲病治療中心,牽頭舉辦了包蟲病篩查診斷與治療技能培訓,累計帶教當地醫務人員1000餘人次,開展新技術新業務134項,為當地留下了一支支帶不走的醫療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