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局|4艘航母「中毒」,美軍在防疫個戰備之間找平衡

2020-12-22 齊魯壹點

美軍「尼米茲」號航母本周報告首例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病例,至此美國太平洋艦隊的四艘核動力航母全部「中招」,以至於美軍在亞太地區已無航母可用。這只是美國海軍受疫情波及的冰山一角。 目前,疫情正在美軍內部不斷蔓延。根據美國國防部的數據,截至4月7日,美軍各軍種共有1521名現役人員確認感染新冠病毒,其中海軍的感染人數最多、疫情最嚴重。

儘管如此,美軍依然在疫情防控和戰備威懾兩方面艱難地尋求平衡,支援美國聯邦和州政府抗疫的同時,在海外美軍暫停人員流動60天的背景下,印太等大區域內的美軍依然活躍。

「尼米茲」號航母

【中招】

4月7日,美國代理海軍部長莫德利向國防部長埃斯珀提交辭呈。此前一天,莫德利從華盛頓飛到西太平洋的關島,向「羅斯福」號航母官兵發表內部講話,試圖安撫軍心,平息前不久解職該航母艦長克羅澤引發的不滿。

這趟花費24.3萬美元的行程,結果適得其反。莫德利指責克羅澤應對疫情挑戰的做法「太幼稚」「太愚蠢」,批評航母官兵不該像對待「英雄」那樣送別克羅澤。這進一步激怒了官兵,講話錄音隨即被媒體曝光。

「羅斯福」號航母是美國海軍疫情最嚴重的爆點。3月底,艦長克羅澤的一封「求救信」經媒體曝光,引發美軍高層不滿。他在信中披露「羅斯福」號上已有超過70名水兵感染,但艦上根本不具備隔離所需的空間和條件,要求軍方高層撤離艦上4000多人,到陸地上進行隔離和檢測。

被解除「羅斯福」號航母職務的克羅澤。

彼時,「羅斯福」號已停靠關島,截至4月7日,61%的艦上人員已接受檢測,約2000人被轉移上岸,但包括克羅澤本人在內,艦上已有173人確診感染新冠病毒。這艘航母曾在3月上旬訪問越南峴港,艦員曾上岸交流,3月24日艦上開始出現疫情。

近日,停靠美國西海岸華盛頓州布雷默頓基察普海軍基地的「尼米茲」號航母報告首個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病例,成為美國海軍最新「中招」的航母。「尼米茲」號去年剛完成大修維護,是目前美軍唯一在西海岸處於出航狀態的航母,但現在能否按計劃部署成了「未知數」。

此外,在日本橫須賀基地進行例行維護的「裡根」號航母上出現感染者,與「尼米茲」號同在美國西海岸華盛頓州布雷默頓基察普海軍基地進行中期大修維護的「卡爾·文森」號航母也出現感染者。至此,美軍太平洋艦隊的四艘航母全部「中招」,美軍在亞太地區出現了近乎無航母可用的局面。

「拳師」號兩棲攻擊艦

美國海軍最早出現感染者的是「拳師」號兩棲攻擊艦。3月15日,美國海軍宣布這艘停靠聖地牙哥的軍艦上一名艦員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此後,包括「科羅納多」號瀕海戰鬥艦、「拉爾夫·詹森」號飛彈驅逐艦等多艘艦船出現疫情。

早在3月7日,美國國防部首席發言人霍夫曼發布聲明說,維吉尼亞州貝爾沃堡軍事基地的一名海軍陸戰隊員確診,這是美軍在本土發現的首個確診病例。當天,一名駐義大利的美國海軍士兵確診,這是駐歐州美軍報告的首個病例。

不過,海外美軍感染還要至少再往前追溯到2月份。2月26日,駐韓美軍發布聲明說,卡羅爾軍營一名美軍士兵感染,這個軍營位於韓國疫情暴發中心大邱以北約30公裡。此後,美軍駐德國的歐洲陸軍總部、海軍古巴關塔那摩基地、駐阿富汗美軍,以及駐日美軍衝繩嘉手納基地紛紛出現確診病例。

美國《新聞周刊》公布了「美軍疫情地圖」,圖中標註了100多個出現確診病例的美軍基地及各基地的確診人數。

疫情在海外美軍的傳播幾乎與本土美軍同步。根據美國國防部的數據,截至4月7日,美軍各軍種共有1521名現役人員確認感染,其中海軍感染人數最多。而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4月9日報導,美國至少有150個軍事基地出現感染病例,大約2000名軍人感染。

【支援】

新冠病毒開始在美軍中傳播之時,正是疫情在美國蔓延並暴髮式增長的3月份。從3月中旬開始,美國確診病例開始增加,3月下旬至今確診病例不斷猛增。根據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的統計數據,截至北京時間4月10日14時,全球累計確診病例超過160萬,其中逾四分之一在美國;美國累計確診病例超過46萬,累計死亡病例超過1.6萬。

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的統計數據顯示,美國的確診病例從3月中旬開始增加,3月下旬開始猛增。(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網站數據截圖)

東海岸的紐約州是美國的重災區,截至北京時間4月10日14時,紐約州累計確診病例超過16萬,其中超過一半在紐約市。3月20日,美國總統川普宣布紐約州出現「重大災難」,下令聯邦政府支援紐約州抗疫。

此後,紐約市民拍到有美軍車輛出現在街頭,美國陸軍開始進入紐約州。據美國《華爾街日報》報導,美國陸軍工程兵兵團計劃在紐約接管上萬間酒店客房、大學宿舍和其他可用空間。3月底,美國陸軍工程兵部隊、國民警衛隊等完成了紐約最大的賈維茨會展中心的改造,使之成為可容納1000個床位的臨時醫院。

3月以來,美國陸軍工程兵部隊參與了紐約州、伊利諾州、新墨西哥州等多地的臨時醫院改造工作。4月7日,8支陸軍醫護隊增援紐約市、新澤西州和康乃狄克州的臨時醫院;775名海空軍醫護人員抵達新澤西州的聯合基地,準備增援周邊地區;位於墨西哥灣沿岸紐奧良的海軍遠徵醫院也已收治患者。

4月1日,美國華盛頓州劉易斯·麥克霍德聯合基地第一特種部隊(空降)群支援營的傘兵縫製外科口罩。(美國國防部網站)

美軍支援聯邦和州政府抗疫行動中,陸軍和國民警衛隊是主力。其中,陸軍承擔了美國本土上百處臨時醫院的設計和改造工作,其他軍種則參與建造過程;五角大樓加快了授權動用國民警衛隊的程序,截至4月7日,全美已累計動員國民警衛隊2.84萬,在20多個州參與抗疫。

3月27日,美國總統川普發布行政令,授權國防部以及國土安全部徵召不超過100萬預備役人員參與抗疫行動。

據五角大樓網站4月3日消息,為解決防疫物資短缺,美國陸軍特種部隊等多個單位已開始派兵參與口罩生產。此外,包括美軍最大的生物化學武器基地馬裡蘭州德特裡克堡基地在內軍方研究人員正在參與新冠病毒疫苗和藥物的研發。

在紐約市支援抗疫的美國海軍「安慰」號醫療船。

3月27日,配有1000張床位、1200名醫護人員的美軍「安慰」號醫療船從美國東海岸諾福克海軍基地起航,並於3月30日抵達紐約市。在這之前,美軍另一艘同等規模的醫療船「仁慈」號已在3月27日被部署西海岸重災區洛杉磯。

起初,美軍計劃這兩艘醫療船在當地執行收治非新冠病毒感染患者的任務。4月初,美軍開始考慮讓這兩艘醫療船接收新冠病毒感染患者。然而,紐約的「安慰」號近日已被爆誤收了多名新冠病毒感染患者。

壞消息一個接一個傳來。4月7日,「安慰」號上一名船員的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第二天,西海岸的「仁慈」號也「中招」,船上一名水兵的新冠病毒檢測也呈陽性。截至4月7日,國民警衛隊已有349個確診病例。此前,3月28日,一名國民警衛隊士兵因感染新冠病毒死亡,成為美國軍人首個死亡病例。

美國國防部長埃斯珀和副部長諾奎斯特(右)

【平衡】

3月中旬美國疫情開始升級時,五角大樓也採取了預防性措施,國防部長埃斯珀與副部長諾奎斯特從3月16日開始「物理隔離」。但五角大樓還是「中招」了,當時已出現37個確診病例。

3月23日,五角大樓上調衛生風險級別,次日埃斯珀在美軍內部視頻會議中列出了當下三大任務,保護軍人是重中之重,然後是確保美軍執行任務的能力,再就是向全美抗疫提供支持。3月25日,埃斯珀下令全球美軍設施提高衛生風險級別,暫停所有海外美軍人員流動60天。

隨著疫情在軍中不斷蔓延,美軍各軍種的感染人數也成為敏感數字。出於軍事行動安全、保護海外作戰美軍的考慮,美國國防部3月30日宣布,今後將繼續發布各軍種感染總人數,但將停止發布某一部隊、基地或作戰司令部的疫情信息。按五角大樓的說法,疫情現階段對美軍行動能力不構成威脅。

不過,疫情已經對美軍的徵兵工作產生影響。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美軍早在3月20日就關閉了全國的徵兵站,並且從4月7日開始暫停新兵訓練。美國《軍事時報》網站報導,美國陸軍部隊的軍人已收到籤署二次應徵入伍短期合同的建議,期限從3個月到11個月不等,近6個月內將涉及約9000名退伍士兵。美國海軍則提議讓剛退伍的軍人重新服役。

美軍第七艦隊「巴裡」號飛彈驅逐艦3月中旬在菲律賓以東海域進行「標準-Ⅱ」飛彈實彈射擊演練時的畫面。

美軍凍結了幾乎所有海外軍事行動和軍事演習,但不是全部。3月中旬,歐洲疫情暴發後,五角大樓緊急叫停向歐洲派兵參加「歐洲捍衛者-2020」聯合軍演。此前,從今年1月開始,美國陸軍已陸續向歐洲調派了約6000名軍人,參加這場歐洲近25年來最大規模軍演。這一軍演原計劃3.7萬人規模,其中美軍2萬人。

相比之下,美軍在亞太地區的活動就活躍得多。繼3月初不顧東亞疫情派遣「羅斯福」號航母訪問越南峴港之後,3月中旬,美國第七艦隊所屬的「夏洛」號飛彈巡洋艦、「巴裡」號飛彈驅逐艦在菲律賓以東海域進行了「標準-Ⅱ」飛彈實彈射擊演習。

同一時間段,叫停向歐洲派兵參加大規模軍演,卻堅持在亞太地區搞海軍交流和實彈演習,儘管埃斯珀當時還未明確疫情之下美軍三大要務,但實際行動卻已展現得明白無誤,在歐洲強調保護軍人,在亞太側重執行任務。換句話說,就是在努力確保針對印太地區戰略對手的戰備狀態和戰略威懾能力。

4月6日,一名美國陸軍特種兵在紐約皇后區渡槽賽馬場外的一個新冠病毒不下車檢測取樣點核查車上人員身份。(美國國防部網站)

毫無疑問,疫情在美國本土和海外美軍中的蔓延,已經開始影響到美軍戰備,美國軍方逐漸陷入控制疫情蔓延和確保戰備水平的兩難之中,如何在二者之間尋求平衡,顯得比支援國內抗疫還重要,至少在埃斯珀給美軍提出的三大要務先後順序上是如此。

在這種艱難局面下,發生在「羅斯福」號航母上的艦長克羅澤遭解職事件,無疑又給美軍的士氣造成打擊,暴露出美軍高層相比疫情更看重確保戰略威懾的思路。雖然「羅斯福」號航母的疫情問題開始得到處理,但作為冰山一角,這只是露出水面的那一小部分而已,水面以下什麼情況,美軍不說,誰又能知道呢?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趙恩霆)

相關焦點

  • 美軍16艘航母殺來,日軍卻只有4艘航母,雷伊泰灣海戰結局早已註定
    米切爾仍然指揮被分為4個航母戰鬥群的第38特混艦隊,旗下有8艘航母,「列剋星敦」號、「黃蜂」號、「大黃蜂」號、「漢考克」號、「無畏」號、「埃塞克斯」號、「企業」號和「富蘭克林」號,還有8艘輕型航母:「蒙特利」號、「卡波特」號、「考彭斯」號、「獨立」號、「蘭利」號、「普林斯頓」號、「貝洛伍德」號、「聖哈辛託」號,外加6艘戰列艦、15艘巡洋艦和60艘驅逐艦。第3艦隊航母上共有1000架飛機。
  • 一場仗損失4艘航母,1萬人被美軍消滅,日本喪失二戰中最後的本錢
    「第3艦隊指揮官計劃派出一支強大的水面部隊打頭陣,緊隨其後的是航母艦隊,這第一次世界大戰術富有邏輯性……」美國海軍官方報導這樣評論, 「根據以往作戰經驗,經過敵我航母艦隊之間的交火後,敵方艦隊嘗盡惡果後就會撤退。接下來所要做的,就是迅速追上他們將其一舉殲滅!」
  • 中途島之戰美軍出動3艘航母,為何只有「約克城」號被擊沉?
    「約克城」號航母搭載9臺Babcock&Wilcox鍋爐和4臺蒸汽輪機,輸出功率120000軸馬力,採用4軸推進,安裝了4個螺旋槳,最大航速32.5節,15節航速時的續航力為12500~14400海裡,編制2217人。「約克城」號航母可搭載90架飛機,安裝了3部升降機和3部液壓彈射器,其中2部位於飛行甲板,1部位於機庫甲板。
  • 烏克蘭批准發射飛彈,襲擊俄羅斯煉油廠:美軍兩大航母進入戰備
    根據烏克蘭安全和國防委員會秘書阿列克謝·丹尼洛夫對外界披露,烏克蘭在4月再次進行120公裡射程的「赤楊-M」飛彈測試。烏克蘭方面表示:烏克蘭應重建自己的飛彈盾牌,烏軍已經裝備了國產齊射火箭炮,一整條飛彈生產線已經建成,能夠生產各種型號的飛彈。這種飛彈可以使用重型多管火箭炮發射,威力巨大,而且精度很高。
  • 日軍第一艘「裝甲航母」,裝備28座高角炮,結果服役3個月就沉沒
    1939年,日本開啟了第四次軍艦補充計劃,其中就包括建造一艘特殊的大鳳號航母,之所以特殊,是因為大鳳號航母不以搭載艦載機的數量為優先指標,而是將防護性能放在首位,日本海軍的設想是將大風號航母作為戰場上艦載機的中轉站,從後方起飛的艦載機先飛到大鳳號航母上補充燃料,然後再殺往美軍艦隊,這樣就可以保證其它航母可以離得美艦隊更遠,從而不受美艦載機攻擊,而作為裝甲航母的大鳳號可以抵擋住美艦載機的攻擊。
  • 中國未來究竟要製造多少艘航母?不能盲目建造 這些數量就足夠
    但是中國周邊軍事力量威脅依然很大,所以要想真正的實現中華民族的復興還需要更加強大的海軍,要想擁有強大的海軍成為海軍大國,航母力量的建設是必不可少的,那麼我們需要多少航母才能成為海軍大國呢?中國的海軍力量已經成為了世界上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海軍,但是現在的海軍實力還遠遠不能支撐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光是在航母力量上我們與美國還有很大的差距。
  • 二戰中,日本戰績最佳戰力最持久的航母,擊沉擊傷多艘美軍航母
    在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雖然擁有多艘航母,但是日本航母在戰場上的表現並不算是最佳的,雖然在中途島海戰中,日本海軍的4艘航空母艦同美國海軍艦隊展開廝殺,但最終掌握了情報的美軍還是將日本的4艘航空母艦全部擊沉,不過雖然日軍航母的表現不佳,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日本的航空母艦就沒有優勢,
  • 二戰美軍戰沉11艘航母,日軍戰沉24艘航母,為何兩國差異這麼大?
    截止到日本投降,太平洋戰爭正式結束,美國海軍一共擁有25艘艦隊航母、10艘輕型航母和116艘護航航母,共計擁有151艘各式航空母艦。 而作為美國海軍主要對手的日本海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一共25艘航空母艦,但是截至到戰爭結束,一共有24艘航空母艦被擊沉,戰損比達到了96%。那麼?為什麼二戰中美日航母的戰損比差異這麼大?
  • 準航母燒熟,美軍墮落了!想當年,他們3天修好一艘被炸爛的航母
    「好人理察」號兩棲攻擊艦為一艘4萬噸級的巨艦,本來擁有完善的三防設施,但是由於在維修期間沒有開啟,使得火勢足足4天才被撲滅。雖然美軍一直號稱此次事故不會影響到美國艦隊的戰備,但考慮到美國僅有10艘這樣的兩棲攻擊艦,而「好人理察」號因為大火實際上嚴重受損,結構鋼都已嚴重損壞,要進行修復顯然難度很大,無論如何都不能說這一次美軍的損管工作做得好。
  • 多少艘航母能滿足中國需求?美國人給出新答案,太平洋艦隊成小弟
    :究竟多少艘航母能滿足中國海軍的需求?近期美國人掐指一算給出新答案:不是8艘也不是9艘,而是7艘,這個數字是非常可觀的,儘管看起來總數不如美國現有的11艘多,但考慮到中國海軍奉行防禦型思路,7艘航母完全夠用,至少足以讓同一方向上的美軍太平洋艦隊地位淪落成小弟了。
  • 美上將提問:中國究竟要造幾艘航母?我軍機智回答:至少一艘
    中國要建多少艘航母?這可能是很多人都想知道的問題。進入21世紀後,中國的軍力發展踏上快車道,接連建造了兩艘航母,引發了外界的高度關注。此前,一名美軍上將在某次會晤上提問:中國到底要建造多少艘航母呢?對於這一問題,我國少將很機智地作出回答:最少一艘。
  • 人類第一次航母大戰中,美軍擊沉兩艘航母,其中一艘是自己的
    美日雙方投入了數十艘艦艇參戰4月中旬,「約克城」、「列剋星敦」號航空母艦奉美軍太平洋艦隊司令尼米茲之命,分別從薩摩亞群島和珍珠港基地出發,向珊瑚海戰區運動,隨同趕來的還有8艘巡洋艦、13艘驅逐艦、1艘水上飛機母艦和2艘油船,合計26艘艦艇,統一編為第17特混編隊,由海軍少將弗萊徹指揮
  • 【寰球觀察】美太平洋艦隊4艘航母紛紛暴發疫情,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截至4月8日,全球新冠肺炎確診已超過150萬例,其中美國確診超過40萬例。新冠病毒「無孔不入」,美太平洋艦隊4艘航母紛紛「中招」,其中以「羅斯福」號航母的疫情尤為嚴峻。  從水兵感染,到艦長求援,再到艦長被免,最後到海軍部長辭職,遠在西太平洋上的「羅斯福」號可謂「驚濤」不斷,這其中究竟發生了什麼?
  • 龐大航母艦隊美軍為何找不到
    【話說軍世】在海軍的戰艦序列中,航空母艦作為最大的上上武器裝備平臺,現代航母噸位已經超過了10萬噸,在二戰時代,剛剛成為海戰核心的航母,還沒有正式在「體格」上超過戰列艦,但是航母出動時,加上重巡洋艦和驅逐艦,也是一直龐大艦隊,為何,二戰日軍偷襲珍珠港前,4艘航母組成的龐大艦隊美軍找不到
  • 美軍航母最怕什麼?不是飛彈也不是潛艇,一旦遭遇想跑也來不及了
    圖為美軍航母美國的航空母艦是世界上防禦能力最強的水面戰艦之一,那麼美軍航母最怕什麼?其實不是飛彈也不是潛艇,而是超級颱風,因為一旦在海上遭遇超級颱風想跑也來不及了,就算是超級航母要是敢鬆懈就會船毀人亡,現在看來美軍在南海最怕遇見的就是它了, 畢竟南海颱風活動頻繁,美國航母也不敢輕易接近。
  • 4艘航母沉沒,3500人命喪黃泉,中途島海戰後的日本走向失敗
    只有「飛龍」號安然無恙,在其他3艘航母前面開路。4枚1000磅的炸彈擊中「加賀」號後,它已經在劫難逃。「約克城」號的飛機投下3枚1000磅炸彈擊中「蒼龍」號,不偏不倚地穿過飛行甲板進入機庫。緊接著,日軍飛機一架接一架起火燃燒,拆卸下來的炸彈也一個接一個爆炸。整個過程只持續了短短4分鐘。
  • 中國需要10艘還是12艘核動力航母,才能成為海洋軍事霸主?
    擁有11艘核動力航空母艦基本上可以具備與美海軍相抗衡的實力了。美海軍現役10艘尼米茲級和1艘福特級,正在建造另外1艘福特級的二號艦「甘迺迪」號。只要美海軍一直擁有這麼多航母,那麼,要成為海洋霸主就必須擁有壓倒美海軍航母打擊群的絕對優勢力量。所以說,我國海軍至少裝備22艘核動力航空母艦,才有實力問鼎海洋霸主的地位。
  • 損失4艘航母,山本五十六自閉3天
    他們竟損失了4艘航空母艦,而且令主帥山本五十六超級鬱悶,自閉了3天。欲知詳情如何,且看本期分解。 (一)中途島的戰略意義和戰爭背景 其實中途島很小,是個面積只有4.7平方公裡的彈丸之地,但它的戰略地位十分重要。
  • 十幾個航母艦隊數十艘核潛艇,就問你怕不怕
    十幾個航母艦隊數十艘核潛艇,就問你怕不怕要說體現在全世界最強大的海軍部隊,那可能就是美國海軍了,自從第2次世界大戰以來,美國海軍的發展速度越來越快,目前美國海軍擁有11艘核動力航空母艦,其他國家的航空母艦全部加起來都沒有美國的多,這11支航母艦隊每一支都有影響一個地區平衡的能力,所以我們經常可以在中東地區看到美軍的航母,在其他國家門口耀武揚威,但是其他國家卻不敢反抗
  • 日本4艘主力航母一炸就沉,而美軍航母卻所向披靡
    在這場戰役中,美國僅僅損失了一艘「約克城」號航母,卻擊沉了日本南雲忠一的「赤城」、「加賀」、「蒼龍」、「飛龍」4艘主力航母,從而獲得了巨大勝利,順利掌握了太平洋戰區的主動權,局勢就此逆轉,日本也逐漸進入頹勢。在這場戰役中,美國航母堪稱「打不死的小強」,多次受到衝擊轟炸依舊不沉,而向來得意的日本航母卻一改往日榮光,幾乎玩具航母一般,一炸就沉。這是為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