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幾年,中國數控工具機行業處於需求量下滑,行業競爭激烈的艱難時期。市場上的一些公開數據顯示,中國每年有大概600-700家數控工具機廠在市場上消失,而每年又有500-600家工具機企業湧入這個市場。中國本土工具機製造商致力於產業升級轉型,同時,中國工具機出口的主要市場已經由發展中國家開始向的歐洲市場轉移。快速創新,積極升級轉型成為企業的訴求。
虛擬調試為工具機創新提供可能
工具機創新有很高的風險成本,缺乏實驗驗證能力和條件是國內傳統工具機企業的普遍難題,特別是五軸工具機在真實切削環境中的行為難以用計算機模擬。藉助計算機進行工具機3D模型設計進行虛擬調試可以解決工藝性驗證這一問題。
工具機工業的數位化兩個方向
一個方向是通過對生產現場全過程的數據採集,把物流信息、工藝信息等整合到一個平臺之上,再用算法對這個生產過程進行優化。例如工具機的開機信息,工具機的綜合使用效率等就屬於這個範疇。
另一個方向是動態響應,即實時地對切削過程進行分析優化,解決的是刀具的轉速、扭矩,起刀、轉彎在一個曲面上,在一段時間內還能不能再提高效率的問題。
工具機企業有比較完備的機械結構的3D圖形是進行數位化的基礎,而當前國內一大批工具機廠的圖紙還是紙質或是2D圖,是進行數位化過程中一個較大的問題。
能源變革
工廠要做數據化,對能源的需求最起碼還要翻一倍。但是我們只有一個地球,所以能源效率必須提升50%,做到未來20年、50年,總能耗和今天一樣。
數位化製造
現在如何把機器和人連起來,做好機器與人,人與人之間的交互。人工智慧最終目標也是技術和專業領域的結合。
整個能源和數位化的結合,實際上是IOT帶來最根本的技術推動,同時也是整個社會最大的需求。
數據中心是承載新基建運行的基礎保障,是促進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現實需要。
人工智慧是承載新基建運行的算法集成,其中數據資源和計算能力是支撐核心算法庫的重要基礎。
工業網際網路是承載新基建與數字工業的系統集成,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建設要實現工業的全要素、全價值鏈、產業鏈的重構。
製造業企業數位化轉型,不僅僅要關注內部流程的重構,更多的是產業鏈和產品業務的重構。工業網際網路能夠通過優化存量、培育增量、化解變量加速製造業數位化轉型。
而數位化轉型是企業順應數字時代的必然要求,未來企業的信息化一定是以數據為價值中心,讓數據釋放活力,成為信仰,發揮商業價值。也是基於這一點,企業必須進行數位化轉型。
數位化轉型起始工業和數位化轉型機密相關的產業,像雲計算、大數據、移動網際網路、物聯網、智能製造和人工智慧等,可分為狀態感知、實時分析、自主決策、精準執行四步驟,最重要的基礎是集成電路和軟體,也是數位化轉型和智能製造數位化轉型的核心體系。
數位化頂層設計規劃數位化轉型規劃應堅持業務主導、融合互動,目標與技術融合、工業與信息化融合,同計劃、同部署,讓管理決策層收益是增強數位化投入決心的關鍵。
面對新的技術和理念,反感盲信都不可取,要規劃一條正確的發展道路,構建整體視圖,加以系統性地治理。任何從局部入手的努力,都很難從整體上獲得收益,要統籌規劃,系統思考,謀篇布局。
數位化規劃的基本思路分為戰略層面—目標(為什麼)、體系層面—體系(做什麼)、執行層面—建設方案(怎麼做)。
未來的發展-走向智能數字文明賦能工業文明,將徹底改變既有的工業生產形態,促使新工業革命爆發,推動全球的工業轉型升級。數字經濟時代,數據就是資產。數位化轉型的核心是大量的計算機、軟體的使用,結果是產生大量的數據,保護數據就是保護企業生存,形成知識傳承,最終走向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