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大唐
長安,這個城市名字如雷貫耳,是中國四大古都之首,中國十三個朝代在此建都,到了隋唐時期,長安已經是一座國際性的大都市,這個城市見證了中國的輝煌,吸引了很多的使節與朝拜者的到來。作為一個日本人,我本著強烈的好奇心,千裡迢迢來到長安,想親眼看一看那個日本使節讚不絕口的城市。
聽說,長安取自「長治久安」之意,蘊含了古時帝王在此建都的殷切希望,大唐長安有世界上最宏偉的建築,最風流瀟灑的才子,最美麗的女子,最好吃的食物,以及最豐富的娛樂生活。強烈的好奇心催促著我馬不停蹄的來到了長安,來見一見大家口中的盛世長安。
宏偉壯麗的大唐長安城
唐時的長安城是在隋朝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將城市進行了整體布局和修葺,讓城市布局更加的合理。如果你繞著整座城轉一圈,會發現,整座城市它就是一條龍,龍首就是大明宮。據說,站在大明宮城樓可以俯視整個長安城的盛景,這很符合皇家思想,顯示著大唐的恢弘氣度。
還有很符合這個思想的是這座城市的整體布局,一共可以分為三部分,皇城是一部分,官城是一個部分,外郭城是一個部分。顧名思義,皇城就是皇宮,大唐皇帝居住的地方,官城是皇帝和各位大臣辦公的地方,這裡設置著各部官署,外郭城是以皇城、官城為中心向四周擴散開來,主要是長安居民生活娛樂的地方。
熱鬧夜市
在長安的外郭城遊玩時,我還驚奇的發現,整個長安城是對稱的,朱雀大街將這南邊的外郭城分成了左右兩半,這兩半的建築以及布局出奇的相似。長安城還有很多街道,這些街道寬敞明亮,我經常可以看到馬車在街道上穿行,還有行人絡繹不絕,就算在夜晚也有夜市,我還可以看到不止是日本,還有很多國家的人穿行在長安城,真是有盛世的熱鬧與氣魄。
長安城還把居民住的地方和吃喝玩樂的地方是分開的,長安的居民稱他們住的地方為「坊」,而他們平時逛街玩樂的地方叫做「市」。在「市」中,沒有你見不到的,只有你想不到的,短短幾天就已經讓我在內心讚嘆多回,也驚奇多回。
我喜歡站在高處去看長安城,唐朝的大詩人白居易寫過一首詩來描繪長安城的布局:「百千家四圍棋局,十二街如種菜畦」,意思是說長安城的布局像一個棋盤,四四方方,中間穿插道路,這主要的十二條街道就像種菜時的菜畦那樣整齊,在我聽到他的這首詩,有看到了長安城的景象,我也是不得不感嘆,他描繪的真是形象,我看到的場景正如他所說的那樣。
我在長安城的市井生活,看盡了人間歡樂滋味
1、城市建築交通
長安城在世界的建築史上有其無可比擬的價值,日本的京都很多建築都是仿照長安而建。唐朝長安的建築如果用一句話來形容,那就是大氣豪爽,布局對稱,簡樸中富有華麗典雅,大明宮就是當時最富麗堂皇的建築。民間居所多是四合院這種,也是中軸線和左右對稱這種布局特點。
胡餅
長安的街道也是規劃合理,井然有序,猶如棋盤。據《長安志》記載,「碁布櫛比,街衢繩直,自古帝京未之比也」,意思是說長安的街道想棋盤,寬闊筆直,自古以來的帝都都不能與之相比。最著名的朱雀大街因為是主軸線,所以它是長安最寬闊的街道,寬度達到150多米,其他的小街道寬度也在兩米左右,而大大小小的街道是很多的。可見,長安的街道佔城市面積還是很多的。
讓我驚奇的是,長安城街道的綠化也搞得如此之好,在街道兩旁均有寬三米深二米的水溝,水溝兩旁都是一些常見樹木,槐樹、楊樹等。它們枝繁葉茂,美化了長安城的景色,讓長安城看著更加的規劃整齊,布局合理。走在長安街道,總有一種寬闊明亮的開闊心態,這也是我喜歡這裡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2、口舌生津的無味吃喝
在大唐長安還是以麵食和羊肉為主的。雖然做法無非就是煮、蒸、烤三種,但是它的調味品可是相當的多,花椒、胡椒、陳皮、蔥蒜姜等都有。所以,在大唐長安,我還是一飽口福的。我也見識到了很多從未見過的食物,在官員中,遇到升遷,他們常常會舉辦一場「燒尾宴」來表達自己的喜悅之情,答謝天子的知遇之恩。
「燒尾」關乎一個很勵志的傳說,這個傳說就是「鯉魚躍龍門」,在這個傳說中,小鯉魚可不是直接跳過龍門就可以了,那是有天雷和地火先灼燒它的尾巴,它若是可以浴火重生,才可以變成龍的。所以「燒尾宴」就有這個意思。
我還發現,民間百姓喜歡一種名叫「寒具」的麵食,幾乎家家必備。經過了解,這是人們在寒食節必吃的一種食物,因為在寒食節人們都不生火,所以要提前準備好食物,這種食物是麵粉加一種汁,這種汁可以根據人的口味來隨意加,可以是紅棗汁,羊奶等。長安的人們還喜歡吃奶酪拌蔬菜和水果,相當於今天的水果沙拉,讓我不得不感嘆,原來水果沙拉在唐朝,長安人就在吃它了。
長安在漢朝張騫之後,漸漸變成絲綢之路的起點,許多波斯,阿拉伯的商人都來這裡交易做生意。在長安除了許多當地的美食之外,這些絲綢之路國家傳過來的食物在這裡也很受歡迎,其中胡餅就是一個代表。白居易有詩云:「胡麻餅樣學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爐」,胡餅是烤出來的,應該和饢差不多,在唐時的長安算是很流行的食物了。還有煎餅在當時的長安也是可以吃到的,雖然和今天的做法不太一樣。
3、長安戲場大劇院
據《獨異志》記載:「唐貞元中,有乞者解如海,……善擊球,樗蒲戲,又善劍舞,數丹丸……至元和末猶在,長安戲場中日集數千人觀之」。意思是說,在唐代貞元年間,有一個叫解如海的藝人,他會很多東西,擊球、劍舞等都很精通,在長安戲場表演,每天有上千人來看他表演。
我在長安,也去了長安的戲場,觀看了很精彩的表演,這是在別處看不到的。遇上節日,或是大唐皇帝的生日,或是傳統節日如元宵、端午、中秋等,在這裡更是熱鬧,我可以看到耍大刀的,碎大石的,吞吐火的,施展異能招蜂引蝶的等等,讓我驚訝的合不攏嘴。
唐朝詩人
長安的妓院是許多文人騷客和達官貴人流連忘返的場所,本著好奇,我還是進去看了看的。《太平廣記》的記載了一個妓女李娃,稱她「妖姿耍妙,絕代未有,與其所交者,貴戚豪族,所得甚廣」。意思是說,這名叫李娃的妓女非常美麗,她所交往的人中大多是皇親國戚,地方豪族,影響力很廣。在大唐長安,這樣的地方不止一處,很多人願意為這些妓女一擲千金。像很多詩人,都在這樣的場所縱情高歌,寫詩填詞,在這樣的場所,流傳出了許多優秀的作品。
4、我在長安拜拜佛
眾所周知,唐朝的佛教是最出名的,玄奘等多位精通佛法的大師的傳播下,佛教在唐代發揚光大,這在當時的長安體現的很深。其實,因為大唐是一個兼容並蓄的朝代,實行開明、開放的民族宗教政策,長安是一個國際性的大都市。所以,在唐朝長安不僅僅只有佛教一種宗教,道教、伊斯蘭教、基督教、東巴教等都在長安有立足之地,只不過,佛教和道教發展的最好罷了。
道教在前期發展的最好,因為道教的創始人老子李耳和大唐皇家是一個姓,都姓李,所以從唐朝的第一個皇帝李淵起以老子的後裔自居,大力扶持道教來鞏固自己的統治。唐朝前期的道觀是非常多的,在長安就有30多所。為了反對李唐,武則天開始大力扶持佛教來對抗人們對道教的信仰。此後,道教,佛教一直貫穿著唐代的兩種宗教。長安作為唐朝的政治中心,對統治者的宗教政策體現的最明顯。
作為一名日本遊客,我對長安的佛教神往已久,所以我一定會去拜拜佛,參加一些宗教活動的。我去了佛光寺,除了對佛祖的信仰,我還驚嘆於寺廟這宏大的建築,這些栩栩如生的壁畫,宏大的雕塑,精巧的木結構建築都讓人驚嘆。
武則天
總結
作為一名遠道而來的日本遊客,我在長安暢玩,時時刻刻都可以感受到大唐長安的繁華。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早上,我在西市的酒樓甦醒,醒來上街在街邊品嘗一碗簡單的面片湯,在街道上走走,感受西市的熱鬧繁華,去看雜耍,去茶樓喝茶,品嘗街邊的美食。到了晚上,登上樓,俯看街道上的燈海繁華,吃一頓長安的美食,去威嚴肅穆的寺廟參拜。我在長安的日子悠閒又充實,感受著這座國際性大都市帶給我的美妙感受,真是不想再回日本了。
參考文獻:
1、《獨異志》
2、《太平廣記》
3、《長安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