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物資強拉動 紡織服裝全年出口有望實現正增長

2021-01-16 金臺資訊

今年以來,面對新冠疫情對外貿發展造成的嚴峻挑戰,全球紡織服裝常規消費需求斷崖式下跌,防疫物資需求激增,對中國紡織服裝出口結構和走向產生較大影響。面對全球經濟衰退帶來的不確定性以及外部環境的日益複雜,國際紡織服裝消費和流通正發生著顛覆性的改變。業內人士表示,疫情之下紡織服裝企業要以「數字貿易+平臺經濟」驅動國內國際雙循環,共同促進外貿提質增效和轉型升級。

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會長曹甲昌日前在於上海舉行的「2020第八屆中國與亞洲紡織國際論壇」上表示,口罩、防護服出口非常規猛增,帶動紡織服裝整體出口增長,而國際市場低迷,常規紡織服裝產品訂單取消和推遲情況嚴重、新增訂單恢復緩慢,未來預期不明朗。今後一段時期,防疫物資以外的紡織服裝出口仍面臨需求下滑、訂單缺失的不利形勢。

今年二季度以來,中國紡織服裝出口從低谷逐步復甦,在口罩等防疫物資出口的帶動下,1-8月,紡織服裝累計出口1874.1億美元,增長8.1%,其中紡織品出口1048億美元,增長33.4%;服裝出口826.1億美元,下降12.9%。

口罩、防護服等防疫物資出口大幅增長。據曹甲昌介紹,由於全球防疫物資需求暴增,從3月15日至9月6日,中國總計出口口罩1515億隻、防護服14億件,日均出口口罩達10億隻左右,有力支持了全球疫情防控。今年前7個月,中國口罩累計出口近400億美元,防護服出口近70億美元,同比均大漲10倍以上。此外,與疫情防護相關的產品也呈增長態勢,無紡布出口增長18%,塑料和橡膠服裝出口增長118%。

防疫物資之外的常規產品出口大幅下降。從大類商品看,降幅大部分在25%-30%。今年前7個月,中國紗線出口下降31%,面料出口下降27%,家用紡織品出口下降18%,針織服裝出口下降25%,棉製服裝出口下降31%。

受口罩出口拉動,對發達國家市場出口普遍增長。「中國口罩等防疫用紡織品80%以上出口到歐洲、北美、日本和澳新等發達國家市場,拉動對這些市場的整體出口增長。」曹甲昌表示。今年前7個月,中國紡織服裝對歐盟、美國和日本出口分別增長40%、10%和13%,對東協、中東、非洲和拉美等新興市場出口則分別下降5%、7%、12%和11%。

剔除口罩、無紡布等防疫相關產品,中國常規紡織服裝產品出口則與目標市場的疫情控制情況密切相關,明顯呈現三層階梯型分布。今年前7個月,中國對美國、拉美國家、俄羅斯出口下降在30%左右,對歐盟、東協、非洲和中東出口下降在20%左右,對日本和韓國出口則下降10%左右。

疫情以來,紡織服裝加工貿易出口受衝擊最大,跨境電商等貿易方式出口增長較快。前7個月,中國紡織服裝一般貿易出口增長9%,加工貿易出口下降31%,跨境電商等貿易方式出口增長12%。曹甲昌指出,加工貿易出口大幅下降,主要原因是疫情導致國外供應鏈中斷和進口原材料受阻。疫情進一步推動了線上交易的蓬勃發展,帶動包括跨境電商在內的新興貿易方式出口逆勢增長。

曹甲昌認為,從全年形勢看,口罩等防疫物資出口將繼續拉動全年紡織品出口增長,雖然出口增速從疫情高峰時回落,但新增需求仍將保持一定規模。全球經濟增速放緩、人員流動性減弱、失業率提高等因素將從根本上抑制全球對服裝、家紡等消費品的需求,尤其是服裝這種「可選消費品」受衝擊最大。越南、柬埔寨、孟加拉國等國家受疫情影響,開工率不足,對中國紗線、面料等產品的需求和依存度也大幅減弱。

當前,疫情仍在全球蔓延,國際貿易需求大幅萎縮,中國紡織服裝外貿發展面臨的形勢更加複雜嚴峻。疫情之下紡織服裝企業如何突圍?如何培育外貿發展新模式?對此,江蘇中服焦點跨境貿易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蔣偉在近日舉行的中國(常熟)服裝貿易高質量發展圓桌論壇上分享了對市採通-小微企業合規出口新通道、數字貿易港的展望。作為常熟服裝城市場採購貿易國家試點單位四年以來的成果,全國獲批14個試點單位當中唯一一個基於市場採購貿易內涵搭建的數位化服務平臺,市採通平臺成功解決了小微企業出口難、收匯難、實務操作難等諸多痛點。目前,市採通平臺推出了綠色通關、物流管轄、自主收匯、出口信保這四大特色服務產品。今年以來,市採通平臺已有出口實績6.1億美元,出口7000多標箱,服務了分布在長三角、津京冀、珠三角等地區的900多家企業。

在中國(常熟)服裝貿易高質量發展圓桌論壇期間,由紡織商會、常熟服裝城和滬江浙皖四省市進出口商會共同發起的「長三角紡織服裝內外貿雙循環發展聯盟」正式啟動。聯盟旨在依託紡織商會豐富的海內外網絡和長三角地區雄厚的紡織服裝產業資源,就內外貿雙循環、國內外市場開拓、出口轉內銷、內銷國際化等內容開展促進和推廣工作,賦能長三角地區紡織服裝行業的內外貿融合,為長三角紡織服裝進出口行業打造國內國際一體化平臺。

相關焦點

  • 紡織品服裝出口利好"扎堆"
    受國內"雙11"、國外聖誕節前備貨等利好因素影響,11月份中國紡織服裝市場成交良好,加之秋冬返單、夏裝及家紡訂單需求良好,國內精梳系列紗線成交好轉,其中精梳緊密60支紗線持續緊張,11月份價格累計上漲2000元/噸左右。業內人士預計,隨著國內春節臨近,疫苗在國內外被廣泛應用,國外紡織品服裝需求邊際或將繼續向好,中國紡織品服裝出口表現有望繼續好轉。
  • 紡織人心存擔憂:2021年的外貿市場還有希望嗎?
    浙江外貿老闆李峰還記得2020年2月,疫情正嚴重的時候,防疫物資緊缺、延遲復工的倡議,讓他對未來一片茫然。開工還是不開工,這是一個問題。合作夥伴也不斷打電話問詢訂單是否能夠按時交付。但當他重金砸向防疫物資,於2月下旬正式復產之後,3月全球疫情卻蔓延開來,導致國外的訂單一個接一個取消。  由於沒有訂單,4月,珠海一家公司宣布,將放假半年,至10月8日再次復工。
  • 防疫物資研討會將在高登防疫物資展(二期)期間召開
    大疫當前,中國政府正同世界各國團結協作、攜手應對、守望相助。防疫物資質量直接關乎世界各國人民的生命健康,關乎中國的國家聲譽和全球的防疫能力。在擴大防疫物資出口供給的同時,嚴把質量關,為此,中國政府機構先後發布了《關於有序開展醫療物資出口的公告》(商務部 海關總署 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2020年第5號)、海關總署公告2020年第53號、《關於進一步加強防疫物資出口質量監督的公告》(商務部 海關總署 國際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公告2020年第12號)等一系列的出口規定。
  • 防疫物資出口質量監管新規發布 泉州首家企業進入「白名單」
    商務部等發布防疫物資出口質量監管新規後 泉州首家企業進入「白名單」泉州網5月9日訊 (記者 劉倩 通訊員 柯珊蓉 黃忠族 李玉萍 文/圖)得益於產業鏈、供應鏈優勢,今年2月以來,在全國紡織服裝生產和出口重要基地的泉州,不少外貿生產企業迅速轉產口罩等防疫物資。
  • 孫瑞哲:以恆心創恆業,於變局開新局—— 在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第四...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1~6月,全國規模以上紡織行業工業增加值同比下降6.7%,降幅較一季度收窄9.8個百分點。其中,紡織業工業增加值同比下降4.5%,降幅較一季度大幅收窄12.3個百分點;紡織服裝服飾業下降12.2%,降幅收窄7.5個百分點;化學纖維製造業下降1.2%,降幅收窄5.7個百分點。口罩、防護服等防疫物資相關行業生產強勁增長。
  • 防疫物資生產背後的江門擔當
    記者從江門市工信局獲悉,作為江門經濟的重要力量,該市民營企業不僅在疫情中作出了突出貢獻,還成為僑鄉前三季度經濟回暖的主要拉動力量。數據顯示,今年1—9月,江門市民間投資共完成849.73億元,增長3.0%,佔全市固定資產投資的61.7%;1—10月,江門地區民營市場主體的稅收佔比為53.38%。
  • 圍觀丨2019年計算機、汽車……各大行業出口10強榜單
    2019年貨物貿易進出口總額達31.54萬億元人民幣,比上年增長3.4%。其中,出口17.23萬億元,增長5%;進口14.31萬億元,增長1.6%。全年進出口、出口和進口規模均創歷史新高,繼續穩居全球貨物貿易第一大國。
  • 服裝行業全年蒸發4000億是怎麼回事? - 紡織資訊 - 紡織網 - 紡織...
    疫情對服裝的影響幾何?服裝行業又該何去何從?   據工信部數據顯示,2020年5月國內市場逐步回暖,網上銷售持續向好,服裝內銷明顯改善;境外疫情短期內難以有效控制,世界經貿嚴重萎縮,服裝出口下滑態勢進一步擴大。
  • 國泰君安證券:出口鏈條全線回暖 未來可期
    2)中期:景氣回升第二梯隊是汽車零部件、非金屬礦物製品、醫療器械,機械設備、自動數據處理設備、集成電路、服裝、化工品、食品飲料、交運。3)長期:機械設備(工業機械)和紡織原料(棉花、長絲、短纖)。第三,整體經濟動能層面,在強勁出口的驅動下,整體經濟動能將加速,四季度經濟單季度增速有望達到5.7%。
  • ...8月紡織服裝行業電商數據跟蹤:男女裝同比實現高增長 FILA...
    其中女裝和男裝板塊為本月成交額同比增長主要驅動板塊,本月女裝/女士精品成交額為 288億元,同比+44%,環比-28%;男裝成交額為 98億元,同比+46%,環比+14%;品牌方面,男裝和童裝板塊的品牌整體表現較好,跟蹤的 7個重點品牌均實現全網成交額同比正增長。短期來看,紡織服裝需求量進一步釋放,線上銷售持續向好,線上布局強勢的品牌將迎來投資良機。
  • 江西紡織迎來發展新機遇
    一年來,江西紡織行業經濟總量穩定增長,產業結構明顯優化,節能減排和淘汰落後取得明顯成效。2009年,江西紡織行業規模以上企業完成工業增加值(現價)150億元,同比增長22.95%;實現主營業務收入590億元,同比增長31.11%;實現利稅總額40億元,同比增長73.91%,其中利潤25.58億元,同比增長96.77%;紡織品服裝實際出口15.58億美元,同比增長12.7%。
  • 2019年A股紡織服裝行業上演「冰與火之歌」
    一、2019年A股紡服市場表現墊底,港股紡服指數大幅跑贏大盤  2019年A股市場整體表現造好,上證指數全年的漲幅為22.3%。根據申銀萬國一級行業的市場表現,2019年紡織服裝指數跑輸大盤,位列各大板塊漲幅排名的倒數幾位。
  • 11月中國出口超預期 2021年能否延續?
    四是中國出口日本的同比增速為5.6%,連續兩個月保持正增長。進入2020年二季度以來,中國對日本出口同比增速和自日本進口同比增速均有所上升,中國對日本出口同比增速回升尤其明顯且出現正增長。在產品方面,三大支柱形成了對11月出口高景氣的支撐:第一支柱是防疫相關的醫療物資出口增速出現反彈。
  • 產能超170萬錠還擁有亞洲最大氣流紡基地,新野紡織去年營收57億
    來源:第一紡織網坐擁國內最大的轉杯紡生產線和亞洲最大的氣流紡生產基地的中國棉紡行業企業競爭力20強——河南新野紡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野紡織」)近日披露2019年年報,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為57.32億元,比上年同期降低了5.41%
  • 寧波紡織服裝產業高質量發展調研:百年「紅幫」發新枝
    但在記者走訪時,不少紡織服裝企業給出了不同的看法。「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這是紡織服裝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良機。」雅戈爾集團董事長李如成告訴記者,如今雅戈爾正全力搶抓服裝板塊,力爭通過智能製造與營銷變革,5年再造一個雅戈爾。  誠如李如成所言。
  • ...中金宏觀:人民幣升值暫未抑制出口,但出口企業利潤壓力已顯現
    來源:金融界網站作者:劉政寧 張文朗等 以美元計,11月出口同比增長21.1%,較上月大幅上升近7個百分點,遠高於市場預期,這也是2018年2月以來的最高增速。進口同比增長4.5%,較上月回落0.2個百分點。由於出口大增,11月貿易順差從上月的584億美元進一步擴大至754億美元。出口大幅擴張與歐美疫情再次反覆有關。從分項看,11月紡織紗線、塑料製品等醫用物資出口大增,家具、玩具、燈具等居家用品出口顯著反彈,對美國、歐盟出口加速上升。
  • 7月中國出口同比大漲7.2% 貿易順差環比擴大超1/3
    進口同比則由正轉跌,下降1.4%。當月實現貿易順差623.3億美元,較上月擴大約159億美元,漲幅超33%。   數據發布前,界面新聞採集的7家機構預測中值顯示,7月出口同比增長1.1%,進口同比增長1.3%。   7月出口大幅好於預期。
  • 「連續三個月正增長」跑出外貿加速度
    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是落實「六穩」工作、努力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的內在要求,也是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的重要內容。今年以來,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嚴重衝擊,我國加大宏觀政策應對力度,穩外貿政策效應持續顯現。展望未來,中國外貿發展的韌性強、潛力足、迴旋餘地大,長期向好的發展趨勢沒有改變。
  • 紡織服裝行業上演「冰與火之歌」,波司登如何續演一年一倍行情?
    根據申銀萬國一級行業的市場表現,2019年紡織服裝指數跑輸大盤,位列各大板塊漲幅排名的倒數幾位。具體來看,2019年申銀萬國電子板塊大漲73.77%,食品飲料也錄得72.87%的年漲幅,而紡織服裝指數2019年的漲幅僅為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