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八十一難」故事的演化過程

2020-12-04 挖史人

從文學角度看,「八十一難」最早淵源當時《大唐三藏取經詩話》,「八十一難」許多情節諸如女兒國、白骨精等故事無疑出自此書,但其宗教意味過於濃厚,其主旨在於宣揚大梵天王、定光佛等滿天神佛的至高無上,取經人的千辛萬苦反倒被淡化,故此將此書視為宗教作品,已列入第二節中討論。

文學作品中對於「八十一難」故事影響最大的莫過於元明時期的戲曲、說話、小說等文學體裁,比如《唐三藏西天取經》、無名氏《二郎神鎖齊天大聖雜劇》、無名氏《西遊記平話》、無名氏《銷釋真空寶卷》、楊志和《西遊記》小說等等,共同構成吳承恩《西遊記》中「八十一難」的大體雛形。

一、楊景賢《西遊記》雜劇

其實明代雜劇中《西遊記》題材的作品很多,比如吳昌陵《唐三藏西天取經》、無名氏《二郎神鎖齊天大聖》、《陳光蕊江流和尚》等等,但若論成書較早,影響之大當推楊景賢《西遊記》雜劇,「那六本的《西遊記》已可算是一度大結集了」故本段以此書為討論對象。

《西遊記》雜劇共有六本二十四折,分別是《之官逢道》、《逼母棄兒》、《江流認親》、《擒賊雪仇》、《詔踐西行》、《村姑演說》、《木叉售馬》、《華光署保》、《神佛降孫》、《收孫煙咒》、《行者除妖》、《鬼母皈依》、《妖豬幻惑》、《海棠傳耗》、《導女還裴》、《細犬擒豬》、《女王逼配》、《迷路問仙》、《鐵扇兇威》、《水部滅火》、《貧婆心印》、《參佛取經》、《送歸東土》、《三藏朝元》。

可以看出一至四折對應的是「八十一難」中「金蟬遭貶」、「出胎幾殺」、「滿月拋江」、「尋親報怨」。在楊景賢雜劇中,西天吡盧伽尊者託化於中國海州弘農縣陳光蕊家為子,長大出家為僧,往西天取經闡教,其父陳光蕊,其母殷開山之女,為劉洪所害,其被拋入江中,蒙丹霞禪師撫養一十八載,這才長大成人,為唐王器重,封為三藏法師,西天取經,這幾個情節與吳承恩《西遊記》中前四難的描述大同小異。在楊景賢雜劇之前,文學作品中從未有過關於唐僧出身的描述,宋代雖有《陳光蕊江流和尚》,但早已失傳,而且只是單篇,楊景賢將此衍成故事,使之成為一個整體。可以說吳承恩《西遊記》中前四難的描寫幾乎是對楊景賢《西遊記》雜劇的全盤接受。

而餘下諸折,《木叉售馬》對應第九難「陡澗換馬」,只不過雜劇是先收白龍馬後收孫悟空,小說中則先收孫悟空後收白龍馬,《行者除妖》對應第十六難「收得沙僧」,《豬妖幻惑》對應第十二難「受降八戒」。「八十一難」中紅孩兒、女兒國、火焰山等情節在雜劇中俱都出現,可以看出楊景賢雜劇雖然簡單,與吳本百回故事難以相提並論,但構建了「八十一難」的基本框架和幾大主要情節,對於《西遊記》「八十一難」的影響不容忽視,正如《中國文學史》中所講「這個劇對吳承恩的小說《西遊記》的形成有著明顯的影響。」

二、元·無名氏《西遊記》平話

所謂「平話」,實際上就是明清章回小說的前身,宋代說書藝術有「小說、講史、講經、合生」的說法,其中講史、講經的話本則稱「平話」,而這部元代《西遊記》平話,原文散佚,唯在《永樂大典》卷一萬三千一百三十九中保留了一段殘文,敘述的是魏徵斬涇河龍王之事,通過兩位漁翁之口,敘述事件,前因後果,起承轉合,情節簡練,語言樸實。

朝鮮十六世紀有一部《樸通事諺解》,其中提到並引用了一些《西遊記平話》的情節,尤其是車遲國鬥法一段,非常詳細。孫行者攪鬧車遲國道士羅天大醮,君前鬥法,猜物、下油鍋、賭頭等情節十分生動,與吳承恩《西遊記》小說第四十六回相互對應,此外尚有黑熊精、黃風怪、蜘蛛精等情節與「八十一難」中相互對應,以及女兒國、火焰山等稱謂和情節。

平話是後世長篇章回通俗小說的原型,其行文特色、語言風格、體制結構等方面都對明清長篇章回小說的定型有著重要作用。雖然《西遊記平話》今天已基本不存,但相信吳承恩應是看到過的,它對《西遊記》小說起著先導作用,對《西遊記》的成書有著重要的作用。 .

其實平話作為說書藝人的底本,與後世長篇章回小說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它在情節、結構、語言等方面對明清章回小說的成熟起到了一定作用。《西遊記平話》雖已散佚,但對於吳承恩《西遊記》小說的成書,尤其是「八十一難」故事的充實豐富,有著重要影響。

三、元·無名氏《銷釋真空寶卷》

所謂寶卷,本是寺院「俗講」一種,淵源於唐代「變文」,多講神佛故事、勸世文章以及一些民間傳說等等,因大多作於寺院之中,往往具有濃厚的宗教色彩,但也因其語言簡練、情節精彩,對通俗文學的發展有著深遠影響。

其實關於取經故事或者說「八十一難」題材的寶卷並非僅有《銷釋真空寶卷》一部,明清兩朝尚有《巍巍不動太山深根結果寶卷》、《清源妙道顯聖真君一了真人護國佑民忠孝二郎寶卷》等等,但《銷釋真空寶卷》中有一段二三四句式的語言,可謂取經故事的大綱,對於吳承恩《西遊記》情節的定型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八十一難」中一些傳統情節在這裡也得以鞏固,同時一些新的情節也被創作而出。

唐聖主,燒寶香,三參九轉;祝香停,排鸞駕,送離金門。

將領定,孫行者,齊天大聖;豬八戒,沙和尚,四聖隨根。

正遇著,火焰山,黑松林過;見妖精,和鬼怪,魍魎成群。

羅剎女,鐵扇子,降下甘露;流沙河,紅孩兒,地勇夫人。

牛魔王,蜘蛛精,攝入洞去;南海裡,觀世音,救出唐僧。

說師父,好佛法,神通廣大;誰敢去,佛國裡,去取真經?

滅法國,顯神通,僧道鬥聖;勇師力,降邪魔,披剃為僧。

兜率天,彌勒佛,願聽法旨;極樂國,火龍駒,白馬駝經。

從東土,到西天,十萬餘裡;戲世洞,女兒國,匿了唐僧。

到西天,望聖人,殷勤禮拜;告我佛,發慈悲,開大沙門。

開寶藏,取真經,三乘教典;暫時間,一剎那,離了雷音,

取真經,回東土,得見玉帝;告我佛,求懺悔,放大光明。

到東土,獻真經,唐王大喜;金佛會,開寶藏,字字分明。

其中火焰山、流沙河、女兒國等情節再次得到豐富和定型,牛魔王、地湧夫人等人物和情節首次出現,雖然寥寥數字,但無疑給小說作者提供了一個想像的平臺,使其可以不受束縛,任意揮灑敷衍,而且「唐聖主,燒寶香,三參九轉;祝香停,排鸞駕,送離金門」、「到東土,獻真經,唐王大喜;金佛會,開寶藏,字字分明」等句,則對於「八十一難」情節的演化起到了一個前因後果的作用,通過唐僧取經所經之處所受的重視,以及取經歸來所受的禮遇,使得本是私自出境的取經行為變為政府認可、神佛佑護,充滿了正統性,這一點為吳承恩所繼承,「八十一難」基本情節在這裡得到進一步鞏固豐富,而其情感基調也在此處定型。

四、楊志和《西遊記》小說

楊志和《西遊記》小說,為「東西南北《四遊記》」之一,作於明代,共四卷四十四回,亦有《西遊記傳》、《唐三藏西遊全傳》等名稱。

「一百回本《西遊記》,蓋出於四十一回本《西遊記傳》之後,而今特盛行」「惟楊志和本大體已立」從魯迅先生的這兩句話可以看出,楊志和的《西遊記傳》雖然簡略,但卻出在吳承恩之先,「大體一立」,篳路藍縷之功,可見一斑。

楊志和《西遊記》較為粗糙,只能稱為底稿,魯迅先生雖然讚賞,卻也有「文辭荒率,僅能成書」之語,比如四卷四十回,每一回相對簡單,雖然前因後果,乃至八十一難,俱已齊備,但卻十分簡練,比如孫悟空與牛魔王各施神通變化,一場大戰,讓人嘆為觀止,在楊志和筆下居然被寥寥幾句帶過,不過我們仍應看到楊志和本《西遊記》在繼承了平話的基礎上得以繼續渲染豐富,使得「八十一難」思路得以拓展,可以說吳承恩「八十一難」的大體框架和底本即在於此。

相關焦點

  • 《西遊記》:佛教文化與「八十一難」
    魯迅先生雖有「尤未學佛,故末回至有荒唐無稽之經目」之語,但《西遊記》的「八十一難」故事終究是以佛教取經故事為外殼,填充不同內容形成的,它深受佛教文化中一些經典、俗講的影響。在這十七節中已經可以看出「八十一難」取經故事的一些雛形,並且一些細節相互吻合,比如大梵天王曾賜唐僧隱形帽、錫杖,在《西遊記》小說中轉化為觀音菩薩的緊箍咒和九環錫杖;火類坳的白虎精曾變化女子以騙取經人,在《西遊記》小說中衍化為白虎嶺的屍魔白骨精化為村姑;而《詩話》中出現的吃人妖魔深沙神,可視作小說中沙僧形象的源頭,深沙神曾兩次吃取經人,而雜劇中沙和尚曾九吃取經人
  • 解讀中國神話之《西遊記》:八十一難並非虛構,唐朝史書中有記載
    縱觀四大奇書的發展演進情況可知,《西遊記》同《三國演義》《水滸傳》等章回小說類似都經歷了史書、傳說、話本、平話、戲曲等創作階段,經過長期的流傳,最終由一位文學家著成的集大成之作。作為《西遊記》主要內容的「八十一難」自然也經歷了這樣一個演進的過程。「八十一難」故事並非後世文人杜撰,而是根據唐代僧人玄奘西行取經的真實故事改編而來。
  • 初中生天賦異稟,畫出西遊記八十一難通關圖
    在杭州一個中學,初一布置的暑假作業是畫西遊記的取經故事。一名自幼就熱愛畫畫的初中女孩成功畫出了西遊記八十一難通關圖,她在原本故事的基礎上新添許多可愛的元素,製成八十一難通關圖,兼具故事性與美觀性、簡潔性與全面性。
  • 西遊記八十一難詳解:第七難 雙叉嶺上
    西遊記八十一難的第七難為雙叉嶺上。顧名思義,這一難也是發生在雙叉嶺上的。唐僧及從者被寅將軍抓了,後面又來了熊山君與特處士。他們三個妖怪將唐僧的兩個從者都給吃了,但卻沒有吃唐僧。等到天明時分,這一眾妖怪自己卻又散掉了。不知道是不是吃飽喝足了,加晚上又嘮了一晚上的嗑,乏了,白天找地方睡覺去了?
  • 西遊記八十一難詳解:第十七難 四聖顯化
    西遊記八十一難的第十七難是四聖顯化。這四聖顯化,也可以叫四聖試禪心!所謂四聖試禪心,就是指觀音菩薩、黎山老母、文殊菩薩、普賢菩薩這四位神仙,化成了四位美女去測試唐僧師徒四人的故事。下面我們就好好講講這一難!這一難,總體來講就是一個測試!當然,如果真的測試結果太差的話,那可就真的成為唐僧師徒四人的災難了!為什麼這麼說那?
  • 西遊記八十一難詳解:第五難 出城逢虎
    西遊記中唐僧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到達靈山,取得真經。今天我就為大家詳細的講解一下,第五難出城逢虎。這一難也是唐僧真正西去取經路上的第一難。話說三藏法師自被唐王及官員送出長安之後,就馬不停蹄向西而去。這眾僧一時間紛說雜論,一個說水遠山高,一個言路多虎豹,一個道峻岭陡崖難度,一個論毒魔惡怪難降。而三藏法師聽後,卻是閉口不言,以手指心,點頭幾下。(都說三藏法師是唯識宗的,這不是禪宗打機鋒的手段嗎?)
  • 西遊記八十一難詳解:第十三難 黃風怪阻
    西遊記的第十三難是黃風怪阻。話說這唐僧師徒三人,離了高老莊,過了浮屠山,繼續向西前行。這一日,天色將晚,卻又在不遠處看到了一個農家,就前去借宿。這主人家姓王,唐僧三人上門借宿,並說明了來歷,主人家歡喜奉迎。
  • 西遊記八十一難詳解:第十二難 收降八戒
    西遊記八十一難的第十二難是收降八戒。收八戒的過程,與收孫悟空的過程大不相同,而且對八戒的介紹也相對簡單一些。路遇高才(高老莊去請法師的家人)唐僧與孫悟空師徒二人一路西行,一日走到日落西山的時候,遙遙的看見一座山莊,這唐僧就提議去山莊借宿一宿。
  • 唐玄奘真實的漫漫西行路,遠比書中描寫的八十一難更艱險
    四大名著之一的《西遊記》,有一個不討喜的主角——唐僧,小時候我很是厭惡,覺得他沒什麼本事,只會喊「徒兒,快來救我」。本領小,可是唐僧的脾氣倒是挺大的,自己肉眼凡胎不識妖怪,每次卻都要冤枉悟空,動不動就趕悟空走,可到最後把他救回來的卻還是孫悟空。
  • 初中生把西遊記畫成81難通關圖,網友熱議:這畫風太可愛了吧,思路...
    虎撲8月18日訊 近日,今年暑假杭州市的一位初一新生,重讀《西遊記》後,手繪「西天取經路線圖」。新聞發出後引起網友熱議,具體內容如下:詳細視頻戳我今年暑假,杭州市的一位初一新生,重讀《西遊記》後,手繪「西天取經路線圖」,發現,書裡的歷險故事一張紙根本畫不下,「八十一難」果然沒水分——她告訴記者,這幅圖其實是語文老師布置的暑期閱讀任務之一,要求同學們閱讀《西遊記》,並繪製一張西天取經路線圖,把遇險地點、脫險方式都在圖中標註出來。
  • 初一女生把西遊記畫成81難通關圖,網友:別人的暑假作業
    初一女生把西遊記畫成81難通關圖,網友:別人的暑假作業  olivia chan • 2020-08-18 12:00:37 來源:前瞻網
  • 將《西遊記》變成「八十一難通關圖」,太酷了!
    杭州市一名初一新生的暑假作業中有一項閱讀任務,老師要求同學們閱讀《西遊記》,之後再繪製一張西天取經的路線圖,把遇險的地點和脫險方式在圖中標註出來,這樣獨特的閱讀任務,讓很多孩子都對閱讀名著有了更多的興趣。
  • 《木仙庵三藏談詩》:八十一難,最文雅的,卻是最難的一關
    《木仙庵三藏談詩》:八十一難,最文雅的,卻是最難的一關「木仙庵三藏談詩「在西遊記中,是特別特殊的一難。唐三藏在荊棘嶺上被幾個樹精藤怪攝去與他們會友談詩。這一難特殊處在於這些妖精們並沒有打算傷害唐僧,對於唐僧肉也無甚興趣;而在清風明月之下,風雅的作詩酬酢。只是最後強要唐僧與杏仙成親一出煞了一番風景,勉強湊做一難:「色「難。在第九十九回觀音菩薩清點三藏的災難簿子時,這一難稱為「棘林吟詠五十二難「, 似乎的確名不副實。四名隱士分別為:勁節公,孤直公,凌空子,拂雲叟。
  • 西遊記:有一難完全靠八戒完成,孫悟空都插不上手!
    有一難也不能說完完全全是靠豬八戒,畢竟是孫悟空斬殺了妖怪以後的故事,這個故事,央視版《西遊記》並沒有拍攝,而是做了改編,就是《西遊記續集》裡的蛇精,八百裡七絕山。影視劇中的這一難,大家應該都有印象吧,是蛇精已經修煉成了人形,經常傷害當地的老百姓,騷擾村舍,最後孫悟空和豬八戒聯手打敗了蛇精。
  • 國產2D網遊精品 《西遊記》特色全揭秘
    在《西遊記》近期啟動的派金公測中,遊戲藉助福利版「全民發福」,開啟「網遊送錢」先河,讓99%的玩家都能從中獲益,即使「不花錢」也能「賺大錢」。《西遊記》福利版一經推出,便為爆棚的人氣再添一把火。下面,就請玩家跟隨小編的腳步,一起進入《西遊記》網遊中一窺特色。
  • 他是《西遊記》裡最痴情的情種,為了心上人甘願變作妖怪
    最近看了一部與《西遊記》相關的小說,叫《西遊八十一案:大唐敦煌變》。《西遊八十一案》是一部系列小說,故事背景取材於玄奘法師的《大唐西域記》和吳承恩的《西遊記》,並以玄奘法師作為主角,演繹玄奘西行取經路上遇到的各種奇聞異事、愛恨情仇。
  • 《西遊記》看似是打妖怪的故事,其實是如何戰勝自己的心魔
    有人說,當你有一天真正讀懂了《西遊記》,你也就懂得了世間所有苦難的真諦,也就懂得了整個人生的真諦。《西遊記》看似是打妖怪的故事,其實是告訴人們如何戰勝自己的心魔過程。而這個數字剛好對應著《黃帝八十一難經》裡對呼吸的描述:「人晝夜呼吸的次數,共一萬三千五百息。」孫悟空有了金箍棒,如同有了呼吸,所以天上地下,幾乎誰也打不過他。而這「一萬三千五百息」的「息」,其實就是指一呼一吸中的停頓,呼出去一停,這叫出息,吸進去一停,這叫入息。
  • 能把西遊記八十一難畫成卡通版通關圖!
    今年暑假,杭州市的一所初中,有位語文老師布置的暑假作業之一,就是要求同學們閱讀《西遊記》並繪製一張西天取經路線圖,把主要的劇情、特別之處都標註出來。一位新生在仔細讀完《西遊記》後,手繪「西天取經路線圖」。
  • 都說86版《西遊記》經典,背後的經歷,比九九八十一難還要難
    而且《西遊記》劇組,顯然又沒有其他三部劇組那種感覺,師徒應該最團結的,偏偏諸多負面新聞。再加上近來年老有人拿六小齡童來打趣,也成了一種現象級的東西。說實話,楊潔導演的《西遊記》我覺得不能算吳承恩的,她屬於楊潔自己心中的西遊,並沒有忠實於原著,不管出於什麼原因,今天對比其他三部,楊潔的《西遊記》是遺憾最多的。
  • 《西遊記》最可憐的女妖怪是誰?
    西遊記中最可憐的女妖怪是白骨精。白骨精出生草根,沒有什麼家世背景,靠自己個人的努力才有了一點修為。可惜她自己孤陋寡聞,聽信了不知道從哪裡傳來的謠言,說什麼吃了唐僧肉就可以長生不老,結果中了人家的圈套,幫唐僧湊上了考核項目八十一難中的一難,結果還枉送了自己的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