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二酉 說沅陵」紅軍長徵在沅陵:進襲沅陵 策應中央紅軍通道轉兵

2021-01-09 紅網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紅二、六軍團策應中央紅軍長徵,創建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沅陵是根據地重要組成部分。紅軍長徵在沅陵為兩個階段,即紅二、六軍團策應中央紅軍長徵,建立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時期;紅二、六軍團突圍長徵,突破敵軍沅水封鎖線,挺進湘中時期 。

1934年10月,中央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利,中共中央書記處不得不做出撤離根據地的決定。按原定計劃,中央紅軍準備轉移到湖南西部同紅二、六軍團會合。

11月25日, 中革軍委向中央紅軍各部下達了搶渡湘江的命令。任弼時、賀龍根據中革軍委指示,決定進一步發動「湘西攻勢」,把敵人兵力吸引到自己這邊來,減輕對中央紅軍的壓力,策應中央紅軍轉移。

與此同時,中央紅軍向江華、江永前進,27日,紅二師和紅四師各一部在興安、全州間突破敵軍防線,渡過湘江,並控制了界首至腳山鋪之間的渡河點,然而就在這時,中央縱隊還在100多公裡之外。蔣介石嚴令湘桂兩省守軍將中央紅軍截斷,情況十分危急。然而,已經到達灌陽北邊文市、桂巖的中央縱隊和軍委縱隊沒有把握住最後的急行軍機會,搶渡湘江,而是從11月28日一直拖拉到11月30日,同蔣介石在這裡進行了4天4夜的血戰,是役,紅軍從8萬餘人銳減至3萬人。

12月初,中央紅軍經過血戰,突破了敵人的湘江防線,通過老山界向湘南的通道挺進。為牽制敵軍,策應中央紅軍突圍,紅二、六軍團領導決定,由任弼時留守湘鄂川黔省委根據地駐地,賀龍、關向應、蕭克率領紅二軍團主力和紅六軍團的第五十一團8000餘人揮戈向南,攻打沅陵,執行策應中央紅軍突圍轉移的任務。12月5日,紅二、六軍團主力從大庸天門山出發南下,進襲沅陵。第二天凌晨,全軍將士在軍大坪村前深溪的巖灘上集合,在當地老百姓帶路下,沿深溪出楓香坪,經劉家溪上常安山,抵達沅陵城郊。

當紅軍先頭部隊到達常安山時,駐防在常安山一帶的國民黨軍隊架上機槍瘋狂掃射,妄圖阻擊紅軍前進。紅軍戰士個個奮勇當先,以排山倒海之勢向前衝鋒,敵人夾著尾巴逃往城裡。

12月7日下午,紅軍主力到達沅陵縣城郊外。賀龍、蕭克指揮紅軍從白巖界經亭子界奔襲沅陵縣城。下午5時許,紅軍逼近城北的鴛鴦山、丁公廟一帶。賀龍命令紅四師師長盧冬生首先向鴛鴦山、丁公廟之敵發動猛烈進攻。

鴛鴦山、丁公廟各有敵軍2個營防守,構築了工事,他們居高臨下拼命地阻擊紅軍的進攻。紅四師經過短時間的準備,開始進攻鴛鴦山和丁公廟。賀龍見強攻一時拿不下敵人陣地,又派出2支精銳部隊從守敵的左翼和右翼對敵軍進行偷襲。

沅陵縣城坐落在沅江北岸,守敵有廖懷中旅及沅陵保安團共四個團兵力,妄圖憑藉沅陵城高牆厚,同紅軍拼個你死我活。入夜,賀龍親自指揮紅軍發動猛烈攻擊,攻佔了敵城北所有陣地,並突破了敵人最後的一道防線——城壕。敵人全部龜縮進城,紅軍勢如破竹,形成兵臨城下之勢。激戰通宵,雙方都損失巨大。天亮之前,紅四師發動了更加勇猛的攻勢。廖部不支,將兩團之殘部撤入城中,緊閉城門,固守待援。

沅陵城高大堅固,易守難攻。掃清城外守敵據點後,紅軍開始攻城準備。他們製作雲梯,準備爆破器材,偵察攻城線路,對攻城志在必得。這一切急壞了守城敵軍,廖懷忠一面加緊督促士兵堅守,一面急電求援。

8日晨,紅軍兵分三路,分別從上南門、下南門、文昌門強攻縣城。採取集中火力掩護攻城部隊、架雲梯爬城、突擊爆破、連續衝鋒的辦法,打得守城敵人手忙腳亂。國民黨沅陵縣政府縣長黃錫鑫和守軍廖懷忠急忙致電何健、陳渠珍求援。

沅陵城告急,何鍵不敢怠慢,命令陳渠珍部和各縣保安團及沅陵縣長,嚴守城池,堵擊紅軍,決不能讓沅陵失陷。同時,四處調兵遣將,前往增援。「湘西王」陳渠珍亦怕失掉沅陵,急令廖懷中旅及沅陵保安團固守沅陵縣城。同時硬著頭皮率部從鳳凰趕來增援督戰,又令追剿中央紅軍的戴季韜、周燮卿各旅趕赴沅陵布防,令駐防古丈的顧家齊旅火速馳援,妄圖抄紅軍後路,形成兩面夾擊之勢。

蔣介石聞悉沅陵告急,急令陳誠派飛機助戰。何鍵急派轟炸機數架飛臨沅陵常安山上空轟炸,在常安山馬路溪丟下炸彈,對城北郊狂轟濫炸,給守城軍隊壯膽助威。

由於沅陵城自身堅固,又有沅、酉兩水作屏障;沅陵國民黨守軍抵抗亦十分兇頑,紅軍戰士連續攻打三天三夜,終因缺乏攻城大炮,攻城不克。12月10日,紅軍果斷地改變戰術方針,放棄奪取沅陵城的計劃,主動撤出戰鬥,回駐常安山。

12月11日,紅一軍團先頭部隊紅二師在陳光、劉亞樓的率領下攻佔了通道縣城。12日,紅軍領袖們在這裡召開了一次秘密而短暫的會議一—通道會議。12月12日19時半,中革軍委向各軍團、縱隊發出西入貴州的「十萬火急」電報,實行「通道轉兵」。

紅二、六軍團進攻沅陵城等一系列湘西攻勢,打亂了國民黨反動派圍剿消滅中央紅軍的部署企圖,震動了正在指揮圍追中央紅軍的蔣介石,迫其將追擊中央紅軍的國民黨軍前線總指揮何鍵及其所屬第16、19、62師由通道、靖縣新廠,調向沅陵,進攻紅二、六軍團。牽制敵正規軍及地方保安團共約30餘萬兵力,迫使湘敵分兵反擊,減輕了中央紅軍在湘桂邊界活動期間的敵方壓力,客觀上為中央紅軍突圍創造了條件。中央紅軍突破重圍,於12月12日順利實現「通道轉兵」,進入貴州,走上長徵徵途。

相關焦點

  • 千裡沅江 醉美沅陵④
    沅陵,水韻悠然,是一個山國水都。置身其中,時間,就這樣緩慢下來;身心,就這樣沉醉下去,是一塊藍色清澈的土地。沅陵,礦韻燦然,是一個黃金之都。沅陵礦產豐富,盛產黃金,百年老礦辰州礦業具有140多年開採歷史,為金銻鎢共生礦,全球唯一,是國內五大黃金企業之一,也是全球第一大銻品生產企業和國內主要鎢礦開發企業,是一塊金色絢爛的土地。沅陵,茶韻飄香,是一個生態有機茶之鄉。陸羽《茶經》裡撲朔迷離的中國茶文化名山——無射山,即在沅陵田坳塵埃落定。一方古樸靈異的山水,孕育出一道尊貴神秘的國飲——沅陵碣灘茶。
  • 湖南沅陵二酉山文化探索
    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賢逸之士,招徠了一批又一批道士佛僧,也陶醉了一批又一批文人騷客,連同沅陵人、八蠻峒口的先民和今人,合力創造了色彩繽紛的跨越時空的二酉文化,彪炳於沅陵史冊。二酉洞衍生出「學富五車,書通二酉」的典故,這種典故順著酉水流入宏闊的沅水中,沅水又攜著這個典故走進汪洋浩瀚的志書辭海裡。二酉洞是歷代讀書人朝覲的聖地,傳承了中國儒家文化的薪火,傳承了中華五千年的文明。
  • 湖南懷化沅陵旅遊最好玩的,必去的幾個景點
    沅陵縣鳳凰山沅陵縣鳳凰山位於沅陵縣城東南沅水之畔,海拔200米麵積約0.6平方公裡,西北臨沅水,為陡峭山壁,東南群山連綿。因山體貌似鳳凰展翅,故得名「鳳凰山」。昔日沅陵鳳凰山,幾經興衰,受盡摧殘。解放後,沅陵鳳凰山省政府列為重點保護單位,國家撥專款修復和重建。
  • 湖南沅陵:扛起高新電子產業「龍頭」——寫在湖南(沅陵)臺灣工業園...
    臺資企業青睞沅陵,沅陵名副其實。沅陵縣工業集中區黨工委書記印代祥表示,對園區企業用心打好「感情牌」,用情做足「服務功」,充分給予「優政策」,重商親商,引客敬客,留住了客。步履鏗鏘終有成2012年的沅陵工業產業園,只有一家電子企業,即沅陵磁電高科。與其說孤芳自賞,不如道悽美綻放。「栽下梧桐樹,不怕鳳不來。」沅陵內挖潛能,頂層設計,高標規劃,用心打造園區,真誠引商招商。
  • 沅陵:勇士築大愛 飛鴻傳真情
    這是沅陵縣委、縣政府致該縣援鄂援懷抗疫一線醫務人員慰問信開篇中的一段溫情話語。2月21日,懷化市政協副主席、中共沅陵縣委書記欽代壽,中共沅陵縣委副書記、縣長周重顏代表縣委、縣政府致信慰問該縣全體援鄂援懷抗疫一線醫務人員,並向他們致以誠摯問候和崇高敬意!向支持他們工作的親屬致以衷心感謝!
  • 沅陵召開秀吉益高鐵規劃研究座談會
    紅網時刻9月28日訊(沅陵分站記者 瞿雲)9月26日,秀吉益高鐵規劃研究座談會在湖南省沅陵縣召開。沅陵縣委書記欽代壽出席會議。   座談會上,欽代壽感謝中鐵二院重慶公司來沅規劃研究秀吉益高鐵。他表示,沅陵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積極配合落實,建議秀吉益高鐵在沅陵城南設站,這對改善投資發展環境和交通基礎設施條件,拉動縣域經濟增長、實現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具有十分重要意義。   會議要求,相關部門要全力配合中鐵二院重慶公司專家組,做好資料收集對接工作,期待方案早日規劃好,項目儘早實施。
  • 沅陵龍興講寺:中國最早的佛學院為何出現在湘西
    沅陵龍興講寺大雄寶殿地處沅水與酉水交匯處的沅陵,曾是洞庭湖區乃至長江中下遊地區從水路進入湘西和貴州的必經之地,故有「湘西門戶」之稱。沅陵風景秀麗,山如眉黛,水韻悠長,在沈從文筆下是一個「美得讓人心痛」的地方。而位於沅陵城西的虎溪山,因呈「雙龍搶寶」格局,更是堪輿家眼裡的風水寶地。這裡除了有湖南西漢考古的重要發現——虎溪山漢墓之外,還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龍興講寺。龍興講寺依山而築,飛簷翹角,紅牆青瓦,古樸典雅,莊嚴肅穆。它居高臨下,俯瞰著滔滔沅水,守望著沅陵古城,從容淡定,千年不倦。
  • 沅陵:月下歸來曲
    沅陵:月下歸來曲
  • 【歷史:紅軍長徵過楚雄】中央紅軍、紅軍二、六軍團長徵過楚雄
    1934年10月,由於「左」傾教條主義錯誤,給中國革命造成的被動形勢和中央蘇區紅軍第五次反「圍剿」的失利,中共中央、中革軍委被迫率中央紅軍(紅一方面軍)8.6萬餘人分別自瑞金、於都地區出發,實行戰略大轉移,開始長徵。
  • 通道轉兵:偉大轉折的歷史開端
    發生在1934年12月中央紅軍長徵中的「通道轉兵」,不僅在生死攸關的時刻挽救了黨和紅軍,而且為遵義會議的召開奠定了重要基礎,成為我黨第一次偉大轉折的歷史開端。為進一步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本報特刊發由中共懷化市委黨校課題組撰寫的《通道轉兵:偉大轉折的歷史開端》一文,以幫助我們更深入地了解這一重大歷史事件,從黨的光輝歷史中汲取砥礪奮進的精神力量,奮力走好新時代的長徵路。
  • 闢謠I網傳「沅陵佳惠超市收銀員感染、超市已封」?謠言!
    Q闢謠|網傳「沅陵佳惠超市收銀員感染、超市已封」?謠言!2月15日,我縣微信群及朋友圈流傳一則消息,稱「品龍佳惠工作人員被感染,超市已封」「佳惠確診3個收銀員被感染」。經向縣商務局核實,該傳言純屬謠言,沅陵佳惠超市各門店均正常營業,且落實了相關疫情防控措施,目前也無超市員工感染新型肺炎。沅陵縣委網信辦呼籲:疫情當前,每一個人都是戰「疫」的一員,抗擊疫情,請從不造謠不信謠不傳謠開始!對於故意編造謠言擾亂公共秩序者,公安機關將依法打擊!
  • 湘江戰役:紅軍長徵途中的一次「慘勝」,紅軍損失5萬餘人
    湘江戰役紅軍長徵途中的一次「慘勝」,雖然達到了突圍的目的,但是損失了近6萬名紅軍,在長徵歷史上留下了悲壯的一頁。(一)1934年11月中旬,紅軍在湖南郴縣、宜章間突破了敵人第三道封鎖線。擔任前鋒的三軍團軍團長彭德懷建議以他指揮的三軍團,迅速向湘潭、寧鄉、益陽挺進、威脅長沙,在靈活機動中抓住戰機消滅敵軍小股,迫使蔣軍改變部署;同時,黨中央率領一、五、八、九軍團,進佔漵浦、辰溪、沅陵一帶,迅速發動群眾,創造根據地,粉碎敵軍進攻。軍委內部還有不少同志,也多次提出了正確的意見。但這些正確的建議均被「左」傾領導者壓下去。
  • 通道轉兵:偉大轉折的歷史開端_本地要聞_新聞中心_懷化新聞網
    發生在1934年12月中央紅軍長徵中的「通道轉兵」,不僅在生死攸關的時刻挽救了黨和紅軍,而且為遵義會議的召開奠定了重要基礎,成為我黨第一次偉大轉折的歷史開端。為進一步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本報特刊發由中共懷化市委黨校課題組撰寫的《通道轉兵:偉大轉折的歷史開端》一文,以幫助我們更深入地了解這一重大歷史事件,從黨的光輝歷史中汲取砥礪奮進的精神力量,奮力走好新時代的長徵路。
  • 通道轉兵,一篇文章帶你讀懂那場「偉大轉折的歷史開端」……
    發生在1934年12月中央紅軍長徵中的「通道轉兵」,不僅在生死攸關的時刻挽救了黨和紅軍,而且為遵義會議的召開奠定了重要基礎,成為我黨第一次偉大轉折的歷史開端。為進一步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懷化日報》特刊發由中共懷化市委黨校課題組撰寫的《通道轉兵:偉大轉折的歷史開端》一文,以幫助我們更深入地了解這一重大歷史事件,從黨的光輝歷史中汲取砥礪奮進的精神力量,奮力走好新時代的長徵路。
  • 遵義會議前後中央紅軍長徵的徵程
    中央紅軍長徵的目的地原定於湘西與賀龍領導的紅二、六軍團會師,可是經湘江一戰,紅軍主力損失過半,再也無力突破重重堵截,北上與紅二、六軍團會師。中央領導集體會商紅軍今後的發展方向,毛澤東力主西進,向敵軍兵力薄弱的貴州進軍,得到多數人支持。
  • 紅色懷化 重溫歷史|通道轉兵紀念館
    通道轉兵紀念館通道轉兵紀念館位於湖南省西南邊陲通道侗族自治縣縣溪鎮,距通道縣城42公裡,因我軍長徵途中,在此召開會議,決定改變長徵路線,轉兵貴州而得名。五雕塑五雕塑是通道轉兵紀念館標誌性建築,雕築左起依次為張聞天、朱德、毛澤東、周恩來、王稼祥五人,寓意著1934年紅軍中央軍過通道時,毛澤東、朱德、周恩來等人經過通道時的場景。
  • 湖南沅陵國家森林公園:齊眉界、鳳凰山、夸父山
    其中,湖南沅陵國家森林公園在列。湖南沅陵國家森林公園位於沅陵縣內,規劃總面積為10283.75公頃、核心景觀區面積為2333.1公頃、生態保育區面積為838.9公頃,日遊客容量為14400人,最大床位數為380個,林地面積不低於9518公頃。
  • 沈從文:《湘西雜記》題記、引子、常德的船和沅陵的人
    題記我這本小書只能說是湘西沅水流域的雜記,書名用《沅水流域識小錄》,似乎還切題一點。因為湘西包括的範圍很寬,接近鄂西的桑植、龍山、大庸、慈利、臨澧各縣應當在內,接近湘南的武岡、安化、綏寧、通道、邵陽、漵浦各縣也應當在內。
  • 「通道轉兵 兵轉道通」2020紅色旅遊博覽會通道分會場活動啟動
    8月21日,「通道轉兵 兵轉道通」2020紅色旅遊博覽會通道分會場活動暨長徵國家文化公園(湖南段)系列宣傳活動啟動。啟動儀式在侗族特色大型舞蹈《侗情丹青畫卷》中拉開帷幕。現場宣布紅色文化大學生寫生節、長徵國家文化公園(湖南段)系列活動內容發布並啟動。
  • 勝利山戰鬥:中央紅軍長徵途中最後一仗
    學習強國 作者:苗剛1935年9月20日,中共中央和中央紅一方面軍長徵到達甘肅省宕昌縣哈達鋪。在哈達鋪期間,毛澤東從國民黨報紙上了解到陝北有蘇區和劉志丹領導的紅軍。首先要到陝北去,那裡有劉志丹的紅軍。從現地到劉志丹創建的陝北革命根據地不過七八百裡的路程。大家要振奮精神,繼續北上。」中央紅軍長徵到達甘肅彭陽時,就發現敵馬鴻逵部的四個騎兵團像一條尾巴一樣,緊緊地尾隨在後面。蔣介石聽到中央紅軍向陝北進發的消息時,急電令馬鴻逵:「紅軍長途行軍,疲憊不堪,企圖進入陝北會合劉志丹,茲令你部騎兵前行堵截,相機包圍,予以殲滅。」妄圖將紅軍消滅於長徵途中。